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密电码-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工作的地方不方便去,沈砚白自然就想到了杨明坊的住处,他住在什么地方,沈砚白也不清楚。经过多日的观察,并悄然信息的收集,沈砚白终于确定了杨明坊的住处,他和伊藤、石川都住在日军部的宿舍区,想要进入这个宿舍区,沈砚白倒也是能找到理由,不过想在这里与杨明坊接触,无疑风险巨大。

    这个宿舍区又紧邻特高课后院的电讯研究室,所以杨明坊下班之后直接从后院就进入了宿舍区,在他下班的路上,也没办法完成接触。

    苦思冥想之后,沈砚白拟了一个方案,军统老金看到方案,经商讨后,老金表示支持,他让老六去执行这个方案的第一步。

    沈砚白预想,杨明坊星期天总不能一天都不出门吧,所以让老六在特高课门口蹲守,如果杨明坊出来,而且是一个人的情况下,那么就有机会完成方案的第一步。

    沈砚白用摩尔斯密码编写了一段话,写在了一张字条上,如果机会出现,老六就可以把字条硬塞给杨明坊。

    对于这个设计,老金提出过疑问,如果杨明坊不配合,甚至做出对老六不利的举动,比如叫喊,从而引来日本兵追捕老六,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对此,沈砚白也不敢打包票,只能是凭着在雨花台尸体掩埋坑时对杨明坊的印象,沈砚白认为杨明坊不至于叫喊,因为毕竟老六只是塞给他一张字条,并没有伤害他的举动。

    至于这张字条是否起作用,现在当然还不好评估,杨明坊的处境也需要替他考虑,父母家人都在日本人手里控制着,突如其来的字条,杨明坊自然会很警觉,也不排除他会认为这是日本人对他的测试。

    无论什么情况,沈砚白认为都要试一试,一次不行,就两次,再不行的话,沈砚白说,可以在字条的内容上再加信息,相信最终杨明坊会被触动的。

    老金当时也提出为什么第一次传送字条时,不把最最重要的信息加在字条上呢,这样不是一次就可以赢得杨明坊的信任了吗。

    沈砚白解释说,第一次还不能确定杨明坊各方面的情况,如果第一次就把所有底牌都亮给杨明坊看,万一杨明坊早已决心投敌,或是他的心理素质不过关,被日本人发现,那么后面即便杨明坊再想与我们联络,怕是也没什么机会了,那样我们就太被动了,所以保险起见,还是分步走比较稳妥。

    按沈砚白的方案,星期天老六便在特高课附近蹲点,遗憾的是,一整天也没得到杨明坊出来。老六无功而返,老金认为这不是办法,老六在特高课附近蹲点,辛苦倒没什么,实在是存在很大风险。老金让沈砚白再想想有没有其它办法。

    沈砚白想到了电话,特高课电讯研究室的电话却不能打,这是内线电话,需要总机接线,所以很不安全,军部宿舍区也有电话,沈砚白想尽办法弄到了号码,却同样也是内线电话。沈砚白很谨慎,因为她不能确定杨明坊就一定获得日本人的绝对信任,所以他的内线电话是否被监听,这也很难说,最终沈砚白也放弃了利用电话的这条途径。

    夜深了,沈砚白怎么也睡不着,因为找不到接触杨明坊的途径,她很烦闷。起床,摸了一支香烟出来,黑暗中点燃那支香烟,沈砚白又陷入思考,她也不觉得自己抽了几支烟,再摸烟盒时发现已经空了。沈砚白买烟的习惯是一买就一整条,又取出一包,点燃香烟。

    这时沈砚白想起当年自己学会吸烟的原因,那时她在军统,为编写教材常常秉烛夜耕,也就是那个时候染上了吸烟的习惯。

    由此,沈砚白想,杨明坊从事密码专业,这样紧张的脑力活动,是否也有吸烟的习惯呢?沈砚白知道这也不一定,还真没留意杨明坊是否吸烟,不过总可以试一下。

    按沈砚白的提议,老六支了一个小小的烟摊子,还是一个流动的摊点,一辆破旧自行车,后座上架上一个可折叠的木盒子,十多种香烟放置其中,生意就做了起来。老六还开玩笑说:“这倒好,就算任务没完成,也还能创收。”

    老六的烟摊子就在特高课门口流动,电讯研究室确实比较神秘,沈砚白想观察一下杨明坊是否吸烟的机会也没有。老六的烟摊倒是有生意,不仅有日本特务光顾,也有21号的人来买烟。苦等了两天,在特高课下班的时候,杨明坊出现在了老六的烟摊前,很遗憾,当时杨明坊买烟的时候,身旁还有日本特务也在买烟,老六只能放弃了这次的机会。

    确定杨明坊吸烟,就是一个好的信号,老金对老六说:“坚守下去,一定还有机会,任务完成了,剩下的烟都是你的,算是你的补贴。”

    有了第一次买烟,自然就会有第二次,为了更好维持住生意,老六的烟价格不高,回头客还是不少的,杨明坊也是其中之一。第二天下午下班,杨明坊又来买烟,这一次只是他一个人,机会合适,老六在递烟的时候,那张字条也就在香烟的下端,接过香烟,杨明坊就觉察到了异物,手指微微一错开,他发现了字条,先是一愣,便惊诧地看了一眼老六。老六若无其事地收好钱,说:“钱正好,烟你拿好,下次再来啊。”

    其实老六也是紧张的,因为就在特高课门口,只要杨明坊喊一声,怕是就很难走脱了,也是因为就在特高课门口,老六并没有携带任何的武器,能够助他逃跑的仅是一辆破自行车,这两个轱辘的速度显然难以保障老六的安全。好在这种情况并没有出现,杨明坊迟疑了一下,便把香烟连同字条都揣进了衣兜里,之后就默默走开了。

第144章 江边接触() 
回到宿舍的杨明坊立刻把房门插好,掏出字条,打开一看,一长串英文字母,杨明坊明白,这是一组密码,什么内容,这还需要破译。杨明坊觉得好奇,一个烟贩子为什么会给我这样一组密码?

    仔细阅读了字母规律,杨明坊明白,这应该就是摩斯密码,取来密码本,很快就译成了汉字,只是读不通顺,仔细揣摩后,把句尾变句首,句首变句尾,再稍加改动词组,这就对了,译文为:长林已安全离台,莫信日寇谎言,明晚七点中山码头福记茶楼见面详聊。

    译文中的长林是杨明坊父亲的乳名,知道这个名字的除了家乡邻居外,外人很少知道。杨明坊第一个想法是:这会不会是日本人在试探自己,想来他又觉得不应该是,父母一家已经被日本人所控制,他们没必要这么做,再说,自己早就没有反抗能力了,就算被日本人发现自己是怠工,他们再不满,也会直接威胁我本人,没必要用这种方式来试探自己。

    ……

    选择在中山码头的福记茶楼见面,这是老金的安排。因为不确定杨明坊现在的状态,所以选址问题上,老金格外慎重,最终确定了福记茶楼,看中的就是这里的地理环境。第一,这里既是闹市区,又相对僻静一些,茶楼门前的街道一览无余,不利于日特事先埋伏;第二,有利于逃脱路线的制定,茶楼后街不远处就是长江,后街左右又用很多杂乱的小街小巷,易于逃脱隐身。

    老金在潜意识里不太信任杨明坊也是有原因的,毕竟他是一个台湾人,自小又在美国念书,这样的人是否还有民族感,对民族灾难是否还有同情心,老金都表示怀疑。1894至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最终清政府战败,自那时台湾割让于日本,时至今日已经四十五年了,像杨明坊这样年纪的人,一出身看到的就是日本的太阳旗,所以老金的怀疑也不能说一点道理都没有。

    而此时的杨明坊也在担忧一个问题,看字条的内容,他基本排除了这是日本人的设计,转而他想会不会这是抗日组织要对自己下手?外人看来,自己已然是日本人的帮凶,中国的抗日组织想要除掉自己,似乎也在情理之中。转念又想,南京那么多的汉奸,要动手,排队的话,我也应该排在后面才对。

    杨明坊认为:如果被抗日组织盯上了,迟早是跑不掉的,他最终决定无论如何也要赴约去见一面,为了父母一家人,都得试一下。

    约定是晚上七点钟见面,老金派人下午四点钟就去福记茶楼附近蹲点,为的就是要观察一下是否有日本特务会提前埋伏。与杨明坊接头的还是老六,显然他是最具风险的,这次老六带上了手枪、短刀,他做好了一切准备,包括殉国。老金又适时地安慰说:应该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其实老金来南京之前,在重庆时,绍处长就做过布置,只要沈砚白那边确认杨明坊铁定投敌,并死不悔改,老金就可以执行对杨明坊的锄奸行动。关于这一点,沈砚白也是知道的,无论如何,还看今晚的接触情况再去定夺。

    还是杨明坊准时准点到达了福记茶楼,老六亲眼看见杨明坊走进茶楼里,只有他一个人,没有尾随者。下午的蹲点组也没有发出任何的警示,这就说明暂时一切安全。

    杨明坊走进茶楼,环顾四周,未发现接头人,因为字条上没有写接头暗号,杨明坊猜想接头人一定就是卖香烟的人,见不到人,看了看手表,刚刚到了约定的七点钟,杨明坊多少也能理解,毕竟自己现在身处日本人的特高课,接头人异常谨慎也是应该的。

    杨明坊生怕接头人看不见自己,他特意选了一个显眼的位置坐了下来,刚要点茶水,老六便走进茶楼,来到了杨明坊身边,“走吧。”老六低声说了一句,便径直走向茶楼后门。

    杨明坊对茶楼伙计说了一句“不好意思”,便也随老六离开了茶楼。老六一边走,一边留意着四周情况,穿过几条幽暗的小巷子,直接就来到了江边,老六这才停下脚步,杨明坊随后也就到了。

    碰头第一句话,杨明坊就问:“你是什么人?”

    老六说:“我是中国人,你呢?”

    “我?我当然也是中国人,”杨明坊转而问:“字条上的密码是谁编的?你吗?”

    老六说:“这个你不需要问,我来找你,是你父亲的意思。”

    “我父亲!字条上说我父亲已经安全离开台湾了,这是真的吗?”

    老六说:“当然是真的,你父亲让我转告你,你千万不要再替日本人卖命了,让你随时准备离开南京,还让我帮你安排好离开的路线。”

    “你等一会儿,我现在都不知道你是谁,你让我怎么相信你?”

    “你不需要知道我是谁,我告诉你,你父母,还有两个妹妹现在都在重庆,他们很安全,你如果愿意的话,我会安排你去重庆,我知道你不可能轻易相信我,但你的父亲告诉我,你八岁那年在台阶上摔过一跤,后脑勺上缝了八针,当时你父亲还说,八岁八针,正好是个吉利的数字,十岁那年,你小妹妹被蛇咬过,还是你把她背到医院里去的,你父亲说,这些外人是不知道的。”

    听到老六的这些话,杨明坊开始相信老六,他问道:“你是重庆方面的人?”

    “我不说了嘛,你不需要知道我是谁,”老六说着,从衣兜里取出一枚胸针,递给杨明坊,“这个你不陌生吧?”

    杨明坊接过胸针,察看后,问道:“这你哪来的?”

    “当然是你父亲给我的,他告诉我说,这是你在美国买的,送给你小妹妹,当时你小妹妹还问你,这是不是金的,你回答说,等以后挣钱了,一定买一个纯金的送给她。”

    “对,你说的都对,我想问一下,我父亲他们是什么时间到的重庆,又是怎么去的重庆?”

第145章 各自暗算() 
老六说的这些,都是沈砚白告诉他的。在重庆时,沈砚白在这方面已经做足了功课,杨明坊的家事内容都是杨明坊的父亲提供的,这些内容显然都没有问题。

    沈砚白与重庆的绍处长还专门模拟了与杨明坊接触时的交谈内容,这次老六接受任务后,沈砚白便也对老六交待的很清楚,同时也做了同样的模拟交谈,所以现在老六的回答也是游刃有余。

    老六告诉杨明坊,他的父亲为了摆脱日本人的软禁,不惜舍弃家产,目的就是一个,不再受日本人的控制,从而让杨明坊有机会获得自由身,不再受日本人的胁迫,也不再做伤害自己同胞的工作,因为我们同根同源,都是中国人。

    杨明坊问到他父亲是什么时候逃离的台湾。

    老六回答说,四个月前。

    “四个月前?“杨明坊感到不解,“可是我每个月都会跟台湾联系,没有中断过联络啊,就上个星期,我们还联系的。”

    对此老六也感到非常吃惊,“你们用什么方式联系的?”

    “电报。”杨明坊话一出口,他自己也就明白了,电报显然是日本人做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