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本科生-第3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国相很生气,他亲自指挥慌乱的周军整顿队伍组织反击,准备跟明军拼命。

    然而等周军稳住阵脚打算反击的时候,明军忽然就撤了。那些枪声,爆炸声就像是一阵风一样,呼啦一下就飞走了。

    “他们跑哪儿去了?”夏国相一把抓掐住夜不收的脖子使劲摇晃着问。

    “好几处山谷,就像是商量好的一样,分成好几股就撤了。”周军的夜不收如实禀报。

    “奇怪,他们为什么突然来攻击一下,然后又突然就消失了呢?”夏国相眉头一皱。

    但是这里面的事情并不复杂,地形说明了一切。明军这是把兵力分散到了周围,就等周军进攻。如果周军进攻,他们肯定会从侧翼攻击周军又或者会攻击周军的后方。

    函谷道两边只能展开那么多兵,明军不想在函谷道两边摆开阵脚跟周军拼,那索性就把整个战场主动扩大,大到布满整个潼关和函谷关这一百七十里的宽大范围之中。

    “这是挑战书,想让我在这里和他们厮杀。”夏国相一刀砍断了身边一颗儿臂粗的桑树,牙齿咬得咯咯响。

    实际上双方的兵力差不多,周军的大部队也没有到达主战场,这里的部队照样是周军的潼关守军。

    “将军,追不追?”一个手下问。

    “追,他们想玩,老子奉陪到底。”夏国相算了一下,既然之前在森林里明军没有占到便宜,那他有什么好怕的。

    周军也分成好几股,撵着明军的屁股就追了上去。

    这一下,亲自带队的师参谋长赵印选其实就站在一出山顶上观察着周军的情况。当他看到敌人也分成多股追了过来,脸上露出了笑容。

    “发绿色信号弹,告诉各单位,以连队建制,再分散。一定要把脚印留好了,别让敌人追丢了。”赵印选吩咐通讯兵说。

    十五军是特种兵,指北针几乎是发到每一个班组的。另外,几年的秦岭任务训练,在山地打特种战其实才是他们的特长。相反,守阵地战才是他们的短板。

    哪怕周军再厉害,被十五军以小股对小股带入了深山老林,怕也是凶多吉少。

    然而,夏国相也不是吃素的。他敢于分头追击明军必然也是有所仪仗的。

    就在周军分头追进来各处山谷,东方的一轮阳光从函谷道里狭窄的山谷中射了过来。西面一阵轰隆隆的马蹄声传来,周军的一支骑兵到了。

    “将军,函谷道我军今日还进攻吗?”一个参将半跪着问。

    “继续进攻,天黑前务必攻到函谷关前。”夏国相的命令果断又干脆,他料定了明军没有算到他的一支骑兵会连夜过来增援了。

    骑兵一天一夜,足够从关中赶赴函谷关前线的,这一点胡一清的确算不到。就连计算到的邓之荣也毫无办法。因为朱由检打算装备给十五军的战马,也还在信阳的马场里,而且十五军还根本没时间训练。

第540章 胡一清的指挥艺术() 
胡一清心在颤抖,俗话说人总是在担心什么的时候恰恰就会遇到什么。

    他在一昼夜里做出的部署,在第二天巳时就被函谷道中缓慢前行的敌军骑兵的现实击打得不见踪影。

    胡一清心里明白,敌军主力到了。不是他的部署有错,而是敌人太强。

    怎么办?胡一清的手中只有六千兵,可是他要面对函谷道两边的和函谷关本身的防守。防御线拉长足足有十几里宽,无论如何兵力都不够。

    此时此刻,胡一清想到的依然是那句话——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要想达到这个战术手段,首先就是要放弃传统的地盘争夺观念,为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拼命。胡一清想到:如果自己就这样放弃了函谷关,是不是意味着自己的前途就此没有了?

    挣扎了片刻之后,胡一清觉得自己需要在军队和函谷关之间做出选择。他想到如果自己把大半个师的士兵丧命在函谷关,也未必就守得住。

    “撤!”胡一清决定选择保留住六千战士的生命。

    作为一个指挥官,学会打仗是基本技能。怎么样指挥作战?那就是把作战方式转变成以自己的军队最擅长的方式进行,而不是让敌人发挥他们的优势。

    然而,明军撤离函谷关之后,去向哪里?是去洛阳吗?

    显然不能。如果不战就这样撤向洛阳,胡一清恐怕要被宪兵直接逮捕,而他也会被整个明军耻笑。

    胡一清做了一个决定,他打算带着所有的部下去攻击函谷道两侧的一个侧翼。这样一来,无论从地形还是兵力上,双方都可以一战。胡一清选择的是函谷道西面的青龙山,这里地形险峻,有利于军队布防。

    夏国相默默地等待着函谷道两侧的进攻慢慢向东前进,喜悦的心情慢慢地爬上他的脸庞。如果不出意外,在今天太阳落山之前,大军一定会抵达函谷关城下。

    到时候都不需要大炮,只需要派几名敢死之士带着新式火药包炸开关门,这个所谓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隘就会塌在自己的眼前。

    可是,事情的进展却出乎了夏国相的意料,他左翼的进攻异常地顺利,而右翼的进攻却遭到了反攻。

    “什么情况?”夏国相脸上开始不高兴了。

    一柱香时间过去,顺着函谷道,一队周兵居然就顺着这道峡谷从函谷关方向跑了过来。

    “禀报将军,函谷关守军弃关了。”

    “弃关?”夏国相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他右面的山岗上明显还在战斗,可是为什么明军会弃关?阴谋吗?

    夏国相打算派一小队骑兵顺着函谷道去函谷关看一看,他不是一个会被空城计吓倒的将军,自然也不会放弃已经到手的战果。

    就在夏国相派兵去接收函谷关的过程中,胡一清正在一个高处用望远镜观察着周军的行动。如果说这个时候明军出手,或许能给周军造成一些麻烦,但是胡一清决定不出手,他只打算用有限的力量守住青龙山的阵地。

    周军的行动很顺利,函谷关就这样很容易就到手了,夏国相高兴之余赶紧派人给西安送捷报。

    等到夏国相身处函谷关关城之后他发现了一个很容易被人忽略的一些细节。函谷关很完整,但是这里没有守城的大炮,没有粮草,也没有一件兵器。就仿佛这个地方是刚刚才修建好的一样。

    夏国相不理解,为什么这样一座重要的关隘上面会连一座防守的红衣大炮都没有。

    吴三桂的确得到了燧发枪、蒸汽机和新式火药的技术,但是大明的铸炮技术他根本不知道。吴三桂的大周还以为大明的铸炮依旧是跟后金的红衣大炮技术差不多。

    因为后膛炮没有大规模装备,吴三桂就没有发现这个区别。十五军根本就没有装备重跑,他们的大炮在撤离的时候直接拆解背走了。

    夏国相有些失望,他敏感地预感到到手的函谷关就是一个鸡肋。因为他带过来的步兵几乎都陷入到了两翼的追缴战中,唯一能守函谷关的确是五千骑兵。

    骑兵当守军?是在开玩笑吗?

    夏国相明白,明军的援军很快就会增援函谷,而他的援军还不知道从关中出发了没有。因为这次军事行动,吴三桂给的任务就是试探,压根就没有做好全面攻击大明的准备。

    又或者,这个到手的函谷关就是一个诱饵,非常诱人,但是得到它的人吃还是不吃呢?夏国相打算把这个问题交给吴三桂去决定。

    函谷关战役的第三日,夏国相的粮道还没有任何的影响,唯一让他感到不舒服的是他撒出去的步兵很多都失去了消息。

    夏国相当然不相信这么多士兵会在一天一夜的时间在这茫茫大山里被明军消灭,唯一的解释就是双方还在更远的地方厮杀。尤其是他的右翼,还时不时地从一些山谷中冒出的青烟可以窥探出双方的厮杀还在继续。

    夏国相没有理会这些,他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要考虑怎么样守住函谷关,于是他对函谷关之外的战斗一点也不关心,那些小规模的战斗在他看来如同隔靴搔痒。

    而胡一清正亲自带着一个营的兵力跟周军厮杀。

    这是一个非常有利于十五军发挥优势的战场。没有了阵地的约束,明军士兵就像是一个个狩猎的猎人,他们可以以最小的三人组队方式藏身在任何一处,静静地等待着猎物的到来。

    什么是特战?实际上游击战也是一种特种战。但是更专业化的士兵参与的类似游击战的战斗,让特种作战发挥到了极致。

    传统战术手段的周军,在被人物的兵力分散之后,几乎就是一股股的羊群。他们已经失去了领导,失去了战斗意志,更失去了作战方向。

    “嘭…”一队周军本来想休息一下的,然而还没等他们坐下,几颗子弹就从一处荆棘中射出。三个倒霉鬼立刻横死当场。

    周军反应也不错,很快就挤到一起,端着盾牌过来攻击。几十步的距离如果放在平地上可能不算什么,可是如果这里是茂密的森林,那就是一道艰难险阻。

    等到周军冲到一半,几枚屁股冒烟的手榴弹早丢到他们的脚下了,紧接着几声爆炸,又有几个倒霉鬼倒下。

    周兵当然不傻,他们已经很累了,自然想着撤退。可是等到他们后退之后却发现已经找不到回去的路了,原来来的时候的脚印和痕迹到处都是。

    在这片森林里,如果没有向导和指北针,人可能连永远都转不出去。

    胡一清打开油纸包,慢慢把面饼掰开放在一个搪瓷碗里,然后加了一些泉水,再在地上刨了一个小坑,从一个小袋子里倒出一些生石灰在小坑里。

    胡一清看着生石灰冒着烟翻着泡,然后慢慢地烧热了搪瓷碗。这是他最普通的一顿野战口粮,也是十五军的标准野外配置。

    在布置作战任务之前,每个士兵得到了三天的野战口粮。胡一清一边吃饭一边在想这点补给能不能撑到援军的到来。

    而同一时间,在整个大山里,到处都是饥肠辘辘的周军和抽空吃饭的明军,双方的战力就从这一顿饭开始发生了倾斜。

第541章 金庭献浮敷尸烧森林() 
邓之荣从洛阳出发增援函谷关的时候,一路上都在不停地接到43师的战报,但是因为军情不能及时得到传递,他的命令也自然不能跟得上战斗的变化。

    朱由检给了邓之荣指挥权,同时还调了两个军紧急增援河南。同时,为了配合整体战略,甚至曾英部也全面动员起来。

    邓之荣做出了一个决定,预期干预不如放任。错乱指挥还不如不指挥,具体的情况毕竟只有战场上的指挥官自己知道。

    而实际上具体的打法已经慢慢成型,邓之荣也不觉得胡一清有什么错,反正十五军没吃什么亏。

    明军的主力到了,就驻扎在函谷关外,然而却不慌不忙地没有攻击,这又是一个反常的情况。夏国相有些看不懂了,按理说他这边的兵力部署是瞒不过明军的,明军只要进攻,他跟他的这点骑兵必撤无疑。剩下的,双方就会又回到战争之前的态势,无非是他占了一点点便宜。

    邓之荣这边,他为什么不进攻呢?主要是邓之荣立功心切。

    要说大明的高级将领,这些年仗打了不少,立功的人那是一摞摞的,可是他邓之荣立功的次数真是少得可怜。

    好不容易等到一个胆大的主动撩他,他岂会轻易放走了?邓之荣心想:不咬下一坨肉下来,他就不姓邓。

    “不姓邓姓什么?”邓之荣的贴身警卫员问。

    “姓柳。”邓之荣说。

    “为什么姓柳呢?”警卫员一脸懵。

    “嘿嘿,小子你还嫩着呢。”邓之荣肯定不会跟他说大明皇帝朱由检曾经给自己取过一个假冒的名字叫“柳应龙”,邓之荣好歹也是大明的高级干部,他猜测其中必有缘由,反正姓柳能讨皇上欢心。

    邓之荣必须要先等53师有新的军情之后再做决定。

    胡一清这边,经过两天一夜的混战,已经有好几个团陆陆续续地汇聚到指定的集合地了,这说明周军那边吃了大亏。

    但是赵印选那边已经失联三天了,没有一点消息,这可不是好事。

    “侦查营派出去了吗?”胡一清很焦虑,赵印选那边有三千多人,如果出了事,相当于53师减员三分之一。

    “战场范围太大了,我们派出去的要搜索周围二十平分里的范围,来去起码也得一天一夜。”一个作战参谋低着头回答。

    “又是联系不上,唉!如果咱们能在半个时辰之内可以联系上所有的单位就好了。”胡一清喃喃自语,当然他是不知道后世有一种叫无线电的东西的。

    话说赵印选这边,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