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南宋-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阎兰点了点头,有些兴奋地道:“如果能够成功,那江山就是你的了!”

    张良臣感动不已,一个女人为你费心费力到这步田地怎能不让人感动。

    张良臣抚摸着阎兰的纤腰思忖道:“这恐怕难以实现!皇帝的主意似乎已经定了!”

    阎兰嫣然一笑,“那可不一定哦!皇帝对于这个孩子还是很看好的哦!”

第220章 煽动百姓() 
相聚的时光总是短暂的,重新裹上斗篷的阎妃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视线转到开封。

    史天泽疾步来到治所大堂,见到赵璧,抱拳道:“赵大人,你这么急叫我来是不是有什么事情?”

    赵璧从案几上拿起一封书函递给史天泽。史天泽看了一遍,很诧异地问道:“郡主为什么要这么做?”

    赵璧微笑道:“郡主的智谋和城府实在是让人钦佩啊!”顿了顿,“使团被杀事件根本就不可能是当地水寇所为!两百名久经战阵的精锐步兵岂是那些水寇能为的!”

    史天泽一愣,随即愤怒地道:“难道说这是宋军干的?”

    赵璧连忙道:“元帅稍安勿躁!这绝非宋庭的意思!宋皇哪有如此胆量!我判断这一定是宋庭内部某些人物暗地里做下的事情,目的在于逼迫我们杀掉贾似道!”

    史天泽皱了皱眉头,“这会是谁?”

    赵璧皱眉摇了摇头,“不好判断!张良臣的可能性很大!但也不排除贾似道的其他政敌想借我们的手除掉贾似道!”

    史天泽不禁有些犯晕,“这些宋人,还真是复杂!”

    赵璧笑了笑。“既然郡主的命令已经到了,我们就按照郡主的意思做吧!”看了一眼史天泽,“就请元帅挑选出三千精锐做为这一次的护卫!”

    史天泽忧心忡忡地道:“谁能保证这一次不会再遭到伏击?”

    赵璧笑道:“元帅放心!这个隐藏在幕后的人能调动的力量必然有限!他也要顾忌被朝廷察觉他的行动!三千精锐足够了!”

    史天泽点了点头。

    蒙古人将重新派出使团的消息传到张良臣的耳中,张良臣皱起眉头,这是他最担心的情况,他原本是希望蒙古人方面会一怒之下杀了贾似道。

    张良臣招来冯胜。

    “大人,有何吩咐?”

    张良臣走到冯胜面前,“你立刻去挑选一些机灵的兄弟,派他们到京西南路、淮南东路及淮南西路多有亲人陷落于蒙古人之手的乡镇去,将朝廷将用土地换回贾似道而不管被俘将士的事情散布下去,同时煽动当地百姓起来闹事!”

    冯胜不解地问道:“大人,这是何意?”

    “不要问那么多,照我的话去办就是了!”

    “是!”冯胜应诺一声,疾步离开了。

    规模庞大的蒙古使团进入京西南路,他们准备从京西南路折向东前往临安。

    这天夜里,蒙古使团团长张开阳正在驿馆的油灯下记录着今天的所见所闻,这些天的见闻让他对这次出使充满了担忧,自打进入宋境后虽然宋朝官员对于他们极为客气,然而宋国百姓仇视的目光却让他心里非常不安,他感到可能会有什么大事发生。

    第二天一早,蒙古使团继续上路,然而走出没多远便看见无数百姓从四面八方围拢上来,足有万人。

    张开阳大惊,扭头问一旁陪同的宋庭官员:“这是怎么回事?”

    宋朝官员一脸不知所措地道:“在下,在下也不知啊!”

    手持农具百姓们围住蒙古使团,怒骂着,现场显得非常混乱。

    负责护送使团的千夫长打马来到张开阳面前请示道:“大人,让我冲散他们吧!”

    张开阳连忙道:“不可!我等是来议和的!贸然打杀岂不坏了大事!”

    蒙古使团无法前进,而从四面八方汇聚过来的百姓越来越多,黄昏时分聚集在此的百姓人数几近三万人。

    蒙古使团被百姓围困在襄阳以南的消息迅速传到临安,皇帝及大臣们震惊之余也份外不解。

    皇帝惊慌失措地问道:“诸位爱卿,这该如何是好?”

    众大臣面面相觑。范文虎出列道:“陛下,对于此等乱民应该毫不犹豫地镇压!”

    吴潜立刻出列反驳,“不可!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这些百姓均是被俘将士们的亲属!他们之所以会做出如此出格的行为,完全是因为担忧身陷敌手的亲人!对于他们,全军将士及百姓们只怕都是同情的,如果贸然镇压,只怕无法达到目的反而会让兵民怨愤更甚而引发更大的危机!陛下三思啊!”

    丁大全也出列道:“吴大人所言极是,陛下千万三思啊!”而范文虎则流露出退缩之色,他似乎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皇帝一脸懊恼地道:“怎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实在可恨!”扫视了众大臣一眼,“诸位爱卿有何应对之法?”

    众臣面面相觑,吴潜看向张良臣,那意思再明白不过,他是要张良臣出来说话。

    张良臣走了出来。

    皇帝见状立马流露出希冀之色,“张爱卿有何妙计?”

    张良臣抱拳道:“陛下,事已至此只能采取安抚之策,否则只怕会引起大乱子进而威胁社稷安全!”

    所有人都不禁流露出担忧之色,皇帝急声问道:“那爱卿以为该当如何?”

    “陛下,百姓们之所以愤怒,只是因为担忧他们的亲人!如果我们能救回被俘的将士,相信这场危机将冰消瓦解!”

    范文虎冷哼道:“说得容易!蒙古人怎会轻易放人?”

    皇帝皱起眉头。

    张良臣道:“蒙古人急于索回土地,我们完全可以在谈判中以此做为要挟!”

    皇帝担忧地道:“这样做会不会反而激怒蒙古人啊?”

    张良臣不禁暗骂一句,抱拳道:“恕微臣直言,以这许多土地换取贾大人一人实在有些吃亏,再搭上那十余万被俘的将士其实才是公道的价格!蒙古人也知道这一点,因此应该可以谈成!”

    皇帝犹豫起来。直到散朝的时候皇帝依旧没有做出决定。

    张良臣回到府邸书房,看见书案上放着一封刚刚送来的书函,拿起来看了一遍,微微一笑。这封书函是周密从京兆府送来的。

    孙蝶站在阁楼上望着阴云密布的天空,一脸的平静,不知道她正在想什么。

    哲坤疾步登上阁楼,急声道:“小姐,张开阳他们被宋国的百姓围在了京西南路!”

    孙蝶点了点头,“我已经知道了!”随即嘴角一挑,“这一定是他的谋划!好手段啊!”

    哲坤一惊,“又是他?”孙蝶点了点头,“不过这也改变不了贾似道回来的结果!他不会不知道这一点,之所以还如此做法应该是想将那些土地卖个好价钱!”

第221章 神迹() 
夜深了,夜幕下的临安依旧灯火通明,红灯区和夜市依旧热闹非凡,整个临安显得极为繁华而安宁。

    张良臣背着手站在荷塘边的水榭中。立在张良臣身后的冯胜有些担忧地问道:“大人,皇帝会同意你的建议吗?”

    张良臣微笑道:“皇帝虽然昏庸,但是却也不敢做犯众怒的事情!”

    皇宫内,皇帝在寝宫内来回踱着步,显得犹豫不决的样子,他很为难,不知道该不该按照张良臣的建议行事。

    董宋臣躬着身子走进寝宫,小声禀报道:“陛下,贾妃娘娘来了!”

    皇帝突然无名火起,“不见!”

    董宋臣吓了一跳,连忙退了出去。见到一脸焦急的贾妃,正准备说话时,贾妃已经迫不及待地朝寝宫内走去了。董宋臣连忙拦住贾妃,贾妃呵斥道:“董宋臣,你干什么?”董宋臣连忙拱手道:“娘娘见谅!陛下请娘娘回去!”

    贾妃面色一变,朝寝宫内看了一眼,猛地转过身去。就在董宋臣以为贾妃要离开的时候,贾妃却突然在玉阶前跪了下来。

    董宋臣见状大惊,连忙上前问道:“娘娘这是干什么?”

    贾妃一脸悲戚地道:“陛下若不肯见妾身,妾身便不起来!”

    不知所措的董宋臣连忙又奔进了寝宫。

    然而好半晌过后寝宫内也没有皇帝的话传出来。

    心中忐忑的贾妃又跪了片刻,见皇帝依旧没有回应,于是悻悻然离开了。

    第二天早朝之时,皇帝在朝堂之上宣布了他的决定,任命吴潜为谈判使者,将谈判条件定为用土地换取贾似道及所有被俘将士。皇帝的决定没有出乎张良臣的预料。

    皇帝的诏命传到京西南路,又经过素有民望的吴潜的劝说,围困蒙古使团的百姓终于散去了。

    十天之后,蒙古使团抵达临安。谈判随即展开,谈判进行得非常不顺利,蒙古人似乎没有要让步的意思。

    当天晚上,吴潜来到张良臣府邸,此时张良臣正在续写他的《白蛇传》,这一年多因为诸事缠身都没有时间将这个故事续写下去,最近这些天闲来无事,于是便将精力投注到此事之中。

    吴潜见张良臣竟然还有雅兴做这样的事情,不禁苦笑道:“我等忙的死去活来,大人却好惬意啊!”

    张良臣放下毛笔,笑了笑,站了起来,“吴大人请坐!”

    吴潜在靠窗的椅子上坐了下来,“张大人,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

    张良臣坐了回去,“吴大人不必客气!有话直说!”

    吴潜叹了口气,“实不相瞒,今天这一天的谈判实在艰难,毫无进展!蒙古人态度极为坚决!”

    张良臣一脸平静地问道:“他们不肯搭上那十几万俘虏?”

    吴潜点了点头,一脸希冀地道:“张大人素有智谋,我只好来找你了!”

    张良臣笑了笑,“吴大人不必客气!如果能帮上忙,我一定会帮!”顿了顿,“根据目前的情况看,他们没有道理如此强硬,我们开出的条件也算是合理!而他们目前在南方的兵力有限,并没有强硬到底的资本!我估计他们之所以如此不过是在压价,想要迫使我们让步!”

    吴潜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感慨道:“经大人这么一说,顿觉豁然开朗啊!”

    张良臣笑了笑,思忖道:“其实就谈判条件来说,我们更有利一些!只要强硬下去,蒙古人肯定首先支持不住!”

    吴潜点了点头,有些担忧地道:“我只是担心陛下的态度会突然改变!”

    张良臣皱起眉头,“这是个问题!我和丁大全会在朝堂之上督促陛下!吴大人只管同对方谈判便是!”

    吴潜点了点头,站了起来,抱拳道:“那朝堂方面就有劳张大人了!”

    张良臣站起回了一礼,“吴大人不必客气!咱们这都是为国效力啊!”

    吴潜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而与此同时在孙蝶的府上,类似的讨论也在进行着。

    第二天的谈判继续在艰难中进行着。而朝堂之上皇帝已经表现出犹豫,张良臣和丁大全及时将皇帝的态度稳定下来。

    谈判进行了三天时间,就在大家以为谈判还将继续如此僵持下去时,蒙古使者张开阳突然提出一个条件,如果宋国方面再加上被俘的数万蒙古军将士,那么他便可代表蒙古方面与宋庭达成协议。

    对于这个条件,南宋朝廷都认为可以接受。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谈判会就此顺利结束的时候,一个突如其来的情况使得谈判生出波折。京兆府方面突然传来报告,说在首阳山的万仞峭壁之上出现神迹,每当雾霭弥空之际,光洁如镜的断崖上便会出现十六个硕大无比的大字,‘得长安者太平永享,失长安者江山不保’,据说这十六个大字在雾气蒸腾中飘飘渺渺,雾散之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极为奇诡。

    这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现代,大家最多就把这当成神奇的自然现象罢了,可是在古代就完全不一样,这种无法解释的神秘现象几乎被所有人都看作是上天的一种昭示。‘得长安者太平永享,失长安者江山不保’,这个意思非常明白,就是谁得到长安就可江山永固,反之便会倾覆,而长安就是现在的京兆府。

    几乎所有的大臣都要求皇帝不要交出京兆府,因为上天已经降下了昭示,如果逆天而为必定万劫不复。其实皇帝本人也是这样想的。不过也有人对此事的真实性提出质疑。

    皇帝最终决定,暂时推辞达成和议,同时派遣范文虎和董宋臣即刻赶往京兆府察看情况。

    孙蝶看着手中的报告秀眉紧皱,神迹之事让她感到莫名其妙,她下意识地感到这件事一定与张良臣脱不了关系,她不认为这所谓的神迹是子虚乌有的,因为此事很容易求证,以张良臣的精明应该不会仅仅只是造谣,那样做不会有任何效果。

    孙蝶喃喃道:“他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