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谋断九州-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神洗轻易不会开口,这位周公子能说实话。”

    “说实话,我说的全是实话……呃,我该说什么?”周律什么都愿意说,只是不知对方想听什么,“其实我在汝南就想弃暗投明,可是……”

    “没让你说这个,说说东都的状况。”徐础打断道。

    “哦,东都……城里早已乱成一团,据说皇帝已经跑了,只剩下太后、太皇太后留在宫中,已经好久没接受大臣朝见,一切事情都由梁太傅和兰恂做主,他两人不和,下达的旨意经常矛盾……”

    “东都有多少守军?”宁抱关只关心这件事。

    “守卫……一两万吧。”

    “你亲眼见到了?”徐础问。

    周律双手扔捧着热水碗,哭丧着脸道:“说实话,我真不知道,这次征兵特别仓促,前一天传旨,第二天所有人都得去军营里报到,不分尊卑贵贱,我父亲给天成朝立过多少功劳,结果一点用没有。”

    “‘所有人’?”宁抱关必须问个明白。

    “就是十五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所有男子,十五岁以下的男孩儿都要站在自家门口接受检查,只要能拿动兵器,也要应征。”

    宁抱关看了一眼徐础,又问道:“你爹是公侯?”

    “东阳侯,按理说我是不必参军的,可是不行,必须报到,好在我被曹将军要到身边,才有机会投奔义军。”周律小心观察,目光在宁抱关这边多停留一会。

    “征兵是谁的命令?”徐础问。

    “那个……这是兰恂、梁太傅共同传出的圣旨,据说……据说是大将军的主意,并且由他亲自派人执行,所以没有人家敢于隐藏子弟。监狱里的囚徒、各家的仆役都被征用,好像连宫里的宦者也出了好几千人。发放兵甲的时候,好多人哭得不行。”

    “这些人在哪呢?我看到的官兵都很正常,只有你一个是废物。”宁抱关对俘虏是不会客气的。

    周律不为废物为耻,“留下来守卫军壁和东都城池,别看我是废物,他们还不如我,连刀都不敢拿,必须收在刀鞘里,一看到刀刃就发抖。”

    宁抱关抬起右手食指轻轻一划,示意周律闭嘴,他要好好考虑一下,过了一会他问道:“楼温去追晋王了?”

    “是,不只是晋王,还有降世王。大将军……楼温从一开始就没想进攻咱们这边,他说擒贼先擒王,薛六甲一死,降世军必然崩溃,又说晋王以世家子的身份造反,若不立刻诛杀,必然引发各地效仿。楼温交待曹将军,说是不需要进攻这边的营地,将义军堵在营中即可,等他回来顺手收拾。”

    “可你们今天一直在进攻。”宁抱关道。

    周律本来就哭丧着脸,这时五官下垂得更加严重,像是暴瘦几十斤的胖子,皮肤还在,只是无处不坠,“曹将军没想进攻,是兰镛坚持要打,他说义军一击便溃,打完这边,还来得及去围剿降世王。但我们都明白兰镛的心机,他怕大将军一去不返,所以要亲自去监督……”

    “兰镛是谁?”宁抱关问。

    “兰恂的儿子,蠢得不能再蠢,大家都不喜欢他,大将军特意将他留在曹将军身边,就是不想受他干扰,唉。”周律忍不住一声长叹,若不是兰镛非要开战,他也不至于第二次被俘,忙又补充道:“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若非兰镛愚蠢,我也没机会投靠义军。”

    周律放下碗,谄媚地向两王拱手行礼。

    “兰镛不蠢。”宁抱关喃喃道:“他若是胆子再大一些,一边射箭,一边攻入军营,义军早就散了。”

    那一层围栅,是义军最后的依靠,官兵再前进一小段距离,义军将士也会分崩离析,不是忙着逃命,就是先去照顾自家人,即便是宁抱关也镇压不住。

    “兰镛胆小如鼠,曹将军亲自督战,兰镛却躲在后面,我们被抓……落入义军手中,他却跑得快……”

    宁抱关招下手,与徐础走到角落里,说:“凭这个人的几句话,你就想放弃原计划,带兵去攻打东都?而且你也听到了,长围和东都有人把守。”

    “皆是临时征调的百姓,义军身经百战,如狼入羊群,可一举而夺下东都。”

    “就算人不行,东都毕竟还有城墙。”

    “东都人心尽失,义军若能许诺秋毫不犯,东都士民极可能献城归降。”

    “你确定?”

    “值得一试,即便遇阻,也能引来大将军,解晋王、降世王之围,两王反追,仍是夹击之势。”

    “嘿,咱们没有如约去参战,你却指望他们来救咱们?”

    “降世王或许不会,晋王肯定会,一旦听说东都将下,降世王自然也会来。”

    宁抱关轻轻摇头,“太冒险,东都不需要精兵,只需一名良将,就能守住城池,让咱们进退不得。”

    “东都若有良将,宁王如何能从秦州来到此地?”

    宁抱关还是摇头。

    周律在一边听得清清楚楚,他现在满脑子只有一个念头,如何保住自己的性命,于是壮起胆子开口道:“我有个主意……”

    宁抱关没理他,徐础扭头看来,微笑道:“周兄有主意?难得。”

    “‘周兄’两字万万担待不起,吴王称我名字就行,或者……”

    “说说你的主意吧。”

    “招降东都士民其实简单,把我和曹将军带到城下,让城里的人看到我们没事,他们觉得投降不是坏事,自然就……投降了。”

    这算不上“主意”,徐础若能将义军带到东都城下,想都不必想就会用这一招。

    宁抱关还是不给答案,掀开帐帘径直离去。

    徐础纳闷,周律更纳闷,“吴王,我说的可都是实话,这位宁王……是怎么想的?”

    “你留在这里,不要乱动。”

    “是是,我一动不动。”周律真的僵立不动。

    徐础追出帐篷,见宁抱关大步走向关押俘虏的围栏,手里提着刀。

    围栏里的官兵将领无不大惊失色,可是无处藏身,只能尽量往别人身后躲闪。

    “跪下,我不杀降将。”宁报关道。

    俘虏纷纷下跪,只有曹神洗坚持站立,他已被松绑,却没往后躲,站在最前面,须发飘扬,不肯露出半点怯意。

    卫兵要上前按倒曹神洗,宁抱关摆手制止,另一只手挥刀砍落,离他最近的一名降将人头坠地。

    众俘大惊,纷纷磕头求饶,宁抱关不动声色,举刀又砍,连杀三人之后,扔掉卷刃的刀,立刻有卫兵送上新刀。

    曹神洗终于跪下,咬牙道:“我是主将,要杀先杀我。”

    宁抱关转身面朝老将军,冷冷地说:“没什么,我就是看看让你投降有多难。”说罢转身出围,迎向徐础,看他一眼,什么也没说。

    徐础暗暗心惊,这些天一同对抗官兵,他已经忘了宁抱关的手段有多残忍。

    无论怎样,宁抱关有一个优点,只要他认为对方说的话有道理,总会接受建议。

    天色将暗,大部分义军已经吃过饭,等候出发的命令,他们早知道要去夹攻官兵,因此心中有准备。

    宁抱关召集诸王与众将,也不做解释,直接道:“梁王,将军队交给蜀王,你留在我身边。”

    “啊?”马维大惊。

    宁抱关盯他一眼,马维立刻道:“是。”

    宁抱关向甘招道:“你留下三千人,其余带走,与梁军合一,前去救援降世王,即刻出发。”

    甘招领命,当即指定宁抱关的几名心腹将领留下,他们带的兵只比三千人要多,然后甘招与其他将领离去,传令出发。

    宁抱关亲自监督义军出营,期间不发一言。

    经过两场恶战,义军也没了开玩笑的心情,默默行进。

    夜色已深,火把连成一条长蛇,逶迤而去。

    甘招留下三千人,加上吴军的数千人,总共不到一万,宁抱关再次下令,收集营中所有马匹,勉强凑齐五百骑兵,然后向将领说出实话:“咱们不去降世军那边,去东都,送俘虏回家。”

    众将失色,宁抱关喝道:“我带你们去,难道我是傻瓜,会去送死?”

    没人敢质问,跑去传令。

    宁抱关第一个出营,去往东都的方向,徐础、马维随后。

    走出一段路之后,宁抱关停在路边,监督将士进发,偶尔鼓励几句,“明天咱们就要进入东都,你们留好肚皮,那边的酒肉多的是。”

    将士们嘿嘿地笑,心里虽不踏实,但是相信宁抱关与徐础不会带他们进入死地。

    趁宁抱关分心,马维靠近徐础,小声问道:“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吴越王怎么会改主意?一定是你……”

    “宁王自有决断。”徐础道。

    马维轻轻摇头,“可他为什么叫上我?又不让我带兵。”

    “宁王没跟我说他的计划。”

    “嘿。”马维再没问下去。

    沿大路行军二十余里,离官兵的第一道壁垒越来越近,宁抱关又一次勒马,向马维道:“你可以走了。”

    “啊?去哪?”马维完全摸不着头脑。

    “去追蜀王,不用太快,追上就行,告诉他,我与吴王已经夺下东都。”

    “啊?”

    “怎么,你怀疑我的话?”

    “不不,我没怀疑,就是……我立刻出发,让蜀王带兵回来……”

    “告诉他‘我与吴王已经夺下东都’,就这一句,一个字也不能加,明白吗?让蜀王自己做主。”

    “是是。”马维颇显狼狈,调转马头,叫上自己的卫兵,疾驰而去。

    “他们会信吗?”徐础忍不住问。

    “爱信不信,决定都是自己做出来的。”宁抱关向远方望了一眼,“我带骑兵去攻围,你带步兵留在后头,如果……”

    “我会做决定。”

    宁抱关微微一笑,拍马追赶前头,只带五百余人就要去攻打官兵的壁垒。

第一百四十八章 胆破() 
(求订阅求月票。)

    官兵俘虏由义军步兵押送,双手被缚,在夜色中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进,心里叫苦不迭,却不敢开口说半个不字。

    曹神洗年纪大、地位高,只有他得到一匹坐骑。

    宁抱关已经带领骑兵出击,徐础来回分派将士,经过曹神洗时,笑道:“曹伯父觉得这一战结果如何?”

    曹神洗叹息一声,“自寻死路。”

    “谁自寻死路?义军,还是朝廷?”

    曹神洗又叹一声,“当然是你们这些反贼……”周围有人喝斥,曹神洗全不在意,继续道:“长围依山凭险,占尽地利,一夫挡关,万夫莫开,你们这点人就想攻破壁垒,真是笑话。”

    “兰恂屡战屡败,竟然还能步步高升,掌管天下兵马,即便到了生死存亡之时,也不肯完全放弃兵权,更不肯此罪告退。小皇帝登基初始,正需要良臣引导,可梁家自称书香门第,侍帝不以正道,反从其所好,荼毒天下。这两件事这才是最大的笑话吧。”

    曹神洗开口之前必叹一声,“君君臣臣,朝廷还有转危为安的机会,你们的反贼之名却永世不得摆脱。”

    “曹伯父提醒我了。”徐础笑道,高声传令将士们多点火把,人手至少一支,队伍间隙稍稍拉开一些,远远看去,显得人数更多。

    曹神洗还是叹息,“大将军早料到你们有可能行此险招,因此留恒国公奚将军守卫长围,奚将军用兵如神,不会上你们的当。”

    “奚将军用兵比曹伯父还神?”

    曹神洗摇头叹息,不肯回答。

    周律与其他俘虏待在一起,唯一的优待是身上没有绳索,这时忍不住插口道:“奚耘根本不是大将军留下的,他是拒绝接受命令,非要留守长围,大将军没办法……”

    “没人让你说话!”曹神洗喝道,难得地没有叹息。

    周律一缩头,却没有闭嘴,“识时务者为俊杰,曹将军,形势怎么样,你比我更清楚,瞒是瞒不过的,不如一块弃暗投明,仍不失为开国之臣……”

    “东阳侯怎么生出你这样一个儿子?”曹神洗驱马要去冲撞周律,缰绳却被义军士兵握在手里,马匹嘶鸣两声,还是按原路线前进。

    士兵怒道:“你老实点儿,让你骑马还不满足吗?”

    周律得寸进尺,又道:“曹将军少说君君臣臣这样的话,天成建朝不过二十几年,当初是怎么回事大家都知道。我年纪小些,也听父亲说起过,你与张氏皇帝本来都是梁臣,君不君、臣不臣,也是先当‘反贼’后夺天下,如今面对义军倒大言大惭了。”

    曹神洗与徐础问答多时都没恼怒,听到周律这番话却气得脸色发红,胡须微微颤抖,干脆不再开口,一个劲儿地唉声叹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