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谋断九州-第1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应该是大将军吧,估计是看后面没有追兵,部下又都怀念家乡,所以率兵调头回来。”

    徐础了解大将军的为人,楼温喜欢带兵深入,但是皆有条件,一是要有充足的给养,源源不断,无需他来操心粮草问题,二是要有必胜的把握,敌方受到惊吓,已有崩溃迹象。

    楼温新败,又失去朝廷的支持,断不会调头再战。

    马匹都已备好,徐础带领一队卫兵直奔北城。

    路上挤满了进城不久的降世军,孟僧伦、宋星裁率兵奋力开道,勉强能够保证执政的通行。

    宁抱关主动打开城门接纳降世军,黄铁娘原本只想允许家眷进城,可降世军向来不是严格服从命令的队伍,城门一开,谁也拦不住那些拖家带口的将士,他们的理由倒很充分,“我送家人进城,怎么了?”

    宁抱关不止开打开城门,还带领剩余的几百名亲兵出城,留一部分人维持秩序,自己直奔官兵的方向,前去打探敌情。

    “有宁王在,大家不用害怕,咱们还能打败官兵。”进城的人尽说宁抱关的好话。

    徐础赶到北城的时候,宁抱关还没回来,刘有终、郭时风早就到了,站在城墙上,频频向外观望,见到徐础,同时迎上来。

    “肯定不会是大将军。”徐础先回答两人们最关心的事情。

    刘、郭二人脸色稍缓,将徐础请到一边,刘有终道:“消息不会是假的吧?降世军进城,诸王联手也斗不过薛六甲。”

    “应该不是,如果薛六甲施计,这时候应该已经占据城门。他一直没现身吧?”

    郭时风道:“薛六甲没来,只有……”

    话未说完,远处传来黄铁娘的声音,“别争别抢,官兵没追在你们屁股后面!”

    郭时风苦笑道:“薛六甲这是要让王妃替他守城,诸王皆是雄杰,居然受制于此等人物。”

    徐础示意郭时风禁声。

    黄铁娘带着女兵大步走来,向徐础道:“女婿来了,你不用着急,更不用害怕,官兵来了,咱们照样打回去。”

    “我不害怕。”

    “哈哈,是我说错了,女婿的事迹我都听说过,你的确不怕官兵。”

    “还有多少人没进城?”徐础问道。

    “多着呢,我原想让百姓先进城,你知道……”黄铁娘笑了一下,她想要百姓交税,“可他们腿脚太慢,被拦在后面了,将士们倒差不多都进城了。嘿,就是这种时候最见真心,谁带着家人、谁没带,一目了然。”

    “进城的人安置在何处?”

    “让他们自己找地方,这么多人,谁管得了啊?”

    徐础笑道:“管不了也得管,否则的话,东都一乱,反给官兵机会。岳母大人辛苦,先去休息,我来安置众人。”

    黄铁娘对女婿印象正佳,点点头,“行,你来管吧,我也的确累了,昨晚一直没睡,就为了让你们两个……”

    “岳母大人请随我来。”徐础急忙打断。

    徐础想派人送黄铁娘回皇宫,她却不同意,非要留下,“我给女婿当后盾,谁敢不听你的命令,找我,我有办法收拾他们。”

    “多谢岳母大人。金摇姑娘呢?”

    见女婿问起女儿,黄铁娘大悦,“你这是知道好处了。哈哈,金摇出城去了,很快就能回来。”

    徐础将黄铁娘送到城下的军营里,立刻召集吴兵,带上刘有终、郭时风,展开旗帜,重新回到街上,指挥降世军往人少的地方疏散,同时寻找头目,不管大小,一律都要加入他的队伍。

    还真有不服气的人,嚷道:“等我将家人安顿好,再来找你。事情这么多,哪有闲工夫……”

    宋星裁立刻带兵上前将头目按倒,再不服气就捆起来,用绳索牵着行走。

    一开始惹来不少纠纷,降世军不认吴王,徐础也不解释,不提自己已被降世王收为弟子并得到神棒,更不提他有黄铁娘做“后盾”,只是一味强硬,要求大小头目听命,好几次刀兵相向,他也不肯退让。

    降世军为躲避官兵而初入东都,人心涣散,数量虽多,却不占上风,徐础坚持了一会,拒绝从命的人越来越少,之前不服气的头目,也央人过来认错求情,希望解开身上的绳索。

    在大街上来回巡视一圈,徐础收集到三百余名大小头目,还有更多的头目不知去向,他也不找了,当街向头目们分发旗帜,人手一面,写上籍贯、姓名与绰号,告诫他们:“天黑之前,我会挨处查看,旗帜丢失或是没带在身上,一律问斩。”

    头目们牢牢抓住分给自己的旗帜,纷纷点头。

    徐础再给每名头目分派一名吴兵充当向导,然后指定去向,大都在西城,吴兵就对那一片比较熟悉。

    得到向导和位置的头目,扯着旗帜回到街上,叫唤部下兵卒及其家人跟自己走,只喊一圈,不许滞留,再有后来者,可以向吴王兵卒打听头目去向。

    街上的人变得少些,徐础开始将降世军分配到东、南两个方向,交由马维与沈耽处置,那两人比他更熟东都街巷。

    刘有终与郭时风没走,要来笔墨,一个在旗帜上写字,一个将头目去向记录在册,纸张不够,就写在临街的门板上,然后拆下门板,由士兵扛着。

    孟僧伦叫来更多吴兵,确保执政身边随时有人可用。

    城外的人还在涌来,多少有些秩序,不再是乱成一团,越往后,贫弱的百姓越多,徐础将他们分派给曹神洗安置。

    将近午时,城门附近终于不再是人山人海。

    许多头目自行跑来领取旗帜,一见到吴王就跪地磕头,因为消息已经传开,降世王传位给女婿,吴王就是降世军的新首领。

    徐础没必要辩解,专注于分派进城将士,到了后期,有意向东、南方向多分一些,免除沈耽与马维的戒心。

    刘有终与郭时风没提出过异议,一直留在徐础身边。

    宁抱关带人回来了,依然是那一副冷峻神情,高声道:“小股官兵,不足为惧,还在长围以外,一时半会到不了。”

    街上的百姓发出阵阵欢呼,坚信宁王能够再次击败官兵。

    宁抱关来到徐础近前,跳下马,脸上挂着霜雪,一开口嘴里往外冒白气,“长围已被攻破,天黑之前,官兵必至。”

    “哪来的官兵?”徐础最关心这件事。

    “打着九州旗号,但我看他们来的方向,应该是冀州兵。”

    “嘿,邺城这是要坐收渔翁之利吗?”徐础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脸上不动声色。

    “利在东都,谁也别想坐收。”宁抱关看看街道,“吴王安置的降世军?”

    “嗯,我没在北城留人,这边比较乱。”

    “只要没送去皇宫就好。”

    “一个也没送。”

    宁抱关望向皇城,“薛六儿此刻大概正在后悔,等到官兵一到,他又会来求你。”

    “求人不如求己。诸王今日本应聚会,不如现在就见面,商议对策。”

    “好,还在大将军府?”

    “嗯。”

    “我稍后就去。”

    刘有终、郭时风告辞,去请自家主公,孟僧伦则去邀请蜀王甘招。

    除了躲在宫里的降世王,诸王都没闲着,宁王出城查看敌情,得勇猛无畏之名,吴王安置进城者,得临危不乱之名,晋、梁二王安排迅速而得当,收编诸军,令众人满意,得招贤纳士之名,蜀王亲自迎接投奔者,优先安置将士家眷,得宅心仁厚之名。

    降世王的一大良机,就这样转到诸王手中。

    在大将军府里聚会的时候,谁也没提起宫里的薛六甲,他们现在面对新的威胁。

    “当务之急,是选一位军主,令诸王合力。”沈耽首先提出建议。

    徐础道:“宁王原是主帅,可以继续担任,不必再选。”

    宁抱关心里清楚,经过入城第一次聚会时的事情,自己得不到晋王的原谅与支持,于是摇头,“我可以守城,可以为诸王先锋,但是做不了主帅。上次勉强担任,出主意的也是吴王。我推荐吴王,他有降世军头目名录,指挥起来也比较方便。”

    “吴王可以,晋军愿唯吴王马首是瞻。”沈耽也知道自己不会得到宁抱关的支持。

    马维与甘招更没话说,他们都分得大批降世军将士,对徐础没有疑心。

    徐础再不客气,拱手接受军主之职,与诸王定约,压抑心中的兴奋,将新婚妻子薛金摇忘在了脑后。

第一百八十一章 内外之战() 
第一批官兵赶到的时候,太阳尚未下山,数千骑兵直逼城下,吹角整队,擂鼓示威,以求一战。

    徐础登城观望,体验到东都士民此前的感受站在高处,凭借厚实的城墙,虽然感到安全,但是看不清城外敌军的底细,又无处可逃,盯得越久,焦灼感越是强烈。

    若有人能够带兵出城迎敌,哪怕只是打成平手,也能极大地鼓舞士气,可若是战败,则会雪上加霜。

    如果是一名谋士,徐础肯定会力谏统帅趁敌军立足未稳时出击,现在他自己就是统帅,一切由他做主,他要劝说的目标不是别人,正是自己,这让他有些犹豫。

    胜则通盘皆活,则败满盘皆输,这是一场豪赌,而徐础从来不喜欢赌博。

    他有许多不喜欢的事情,如今都要一一做起。

    徐础转身,向诸将笑道“官兵也玩这种把戏,初来乍到,不先立营,而是列阵挑战,分明是虚张声势。官兵仅此千余人而已,后军尚远,不足为惧。我要率兵出城迎战,以显我军威风,诸将谁愿随我一战?”

    五王将领几乎全在这里,立刻就有一群吴将站出来,都愿随执政出战。

    徐础指定宋星裁,留下孟僧伦。

    吴军不擅骑术,此前引诱官兵,奔跑而已,真正交战时,还是晋兵、宁兵出力。

    徐础命宋星裁下城准备,向剩下的将领道“吴军出战,请诸位在城头观赏,为我吴军呐喊助威。”

    果然有人受不得激,宁将罗汉奇站出来,粗声粗气地说“我只会挑战,不会观战,我愿随吴王出城,只要……只要宁王同意。”

    徐础虽被推为军主,诸将也来受他调遣,可心里还是只认旧主。

    徐础一开始想要安抚一下,笑未挤出,话未出口,立刻改变主意,厉声道“我乃全军之主,诸位各领王命,受我节度,何需再经他人同意?罗将军欲战则战,欲留则留,不必另找借口。”

    罗汉奇面红耳赤,也厉声道“我愿出战,请吴王下令。”

    徐础拱手道“有劳罗将军。”

    罗汉奇下去召集本部兵马,徐础又交待几句,指定孟僧伦为守城大将,自己去与宋、罗二将汇合。

    兵马已经集齐,足有五千之多,徐础觉得够用,正要下令开门出战,宁抱关来了。

    宁抱关驻守北城,离着较近,听说消息之后立刻赶到。

    徐础想好诸多应对的话,必要当众说服宁抱关,不许他阻挠出战。

    可这些话都没用上,宁抱关并非阻战,而是来请战。

    “吴王乃是军主,不宜亲自出战,还是我来吧。”

    徐础稍一犹豫,宁抱关已向将领下令,“官兵不过一千多人,咱们不做以多欺少的事情。你们各自拣选,宋将军四百人,罗将军七百人,咱们要叫官兵败得心服口服!”

    罗汉奇立刻听命,宋星裁也没犹疑,传令手下头目裁减兵卒,只留骑术稍好、敢打敢拼之人。

    宁抱关横槊鞍上,向徐础拱手道“请吴王登城助威,我若战败,宁愿死于战场,不劳吴王开门,更不必派兵援助。”

    论到冲锋陷战,徐础的确远远不如宁抱关,他知道这一点,诸将也都知道,所以宋星裁毫不犹豫地接受宁王的指挥。

    徐础拱手还礼,“我为宁王擂鼓助威,宁王若有万一,城内还有骑兵,我会率兵相继,绝不让官兵得意。”

    宁抱关点下头,策马第一个跑向城门。

    门口士兵早已做好准备,立刻打开城门,放骑兵出城。

    徐础重新登城,上面的诸将已经得知宁王出战的消息,全都扒墙向外望去。

    城上有战鼓,徐础双手执槌,擂响第一下。

    擂鼓自有规矩,徐础略知一二,好在宁抱关等人也不太懂,只需听个声响而已。

    夜色初降,城外官兵叫喊半天,气势稍衰,正要退兵扎营,突然看到城内有人冲出,城上又有鼓声响起,急忙重新布阵,迎战叛军。

    这是义军极少经历的硬仗,双方兵力相当,打得尤其惨烈。

    徐础不停擂鼓,直到气力不支,才转交给孟僧伦。

    宁抱关处于下风,他有点托大了,冀州骑兵天下驰名,兵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