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谋断九州-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人脸更红,旁边的人悄悄耳语两句,他恍然大悟,看向站在另一边的楼础。

    梁升之意气风发,举杯道:“诸位等着看吧,环宇清朗指日可待,本朝将更加倚重文臣治国,奖罚分明,唯贤是举。那些依靠军功获得勋位的人家,最好早些看清形势,该交权的交权,该放手的放手,回家贻养天年,仍不失忠臣之名。”

    有人讪讪,有人欢呼,楼础全当没听见,酒喝够了,向梁升之拱手告辞,转身就走。

    梁升之却不肯放过,追上来道:“楼公子别多心,大将军忠君为国,天下皆知,绝不是奸臣。”

    楼础止步笑道:“当然,若非得到陛下信任,大将军怎会奉诏入宫宿卫?”

    “哈哈,就是这个意思。”梁升之拍拍楼础的肩膀,收起笑容,“天道循环,报应有定,楼家应该比别家更明白这个道理。对了,家祖奉旨再度出仕,他老人家原想安度晚年,可陛下不同意,说是老臣可靠,别人比不了。家祖只得勉为其难,担任侍中,兼掌尚书省。”

    “恭喜,令祖再掌相印,梁舍人今后必能飞黄腾达。”

    “我不靠祖荫。”梁升之冷冷地说,“请楼公子转告楼家,知足常乐,别等机会失去的时候悔之莫及。”

    “人微言轻,我的话在楼家没人会听。”楼础微笑道。

    梁升之大笑,“此一时彼一时,像楼公子这样的人才,从前不得重用,今后没准是楼家的顶梁之人。”

    楼础回到原处,琢磨一会,觉得梁升之必有未尽之言,大将军的处境很可能比他预料得更加危险,刺客还没供出楼础等人的名字,皇帝就已经怀疑楼家。

    梁升之说得没错,直到下午,寺中的贵妇才陆续出来,又引发一阵骚动,人群渐渐散去,留出的空地越来越多。

    兰夫人大功告成,派一名侍女出来,命管事人带奴仆回府,特意交待楼础:就在家中待命,不要随意走动。

    楼础称是,扭头就违反命令,跑去找马维。

    马维看上去还很镇定,笑脸相迎,安排酒菜,嘘寒问暖,一如往常,可是等仆人全都退下,只剩两人时,他脸上的笑容消失得无影无踪。

    “是郭时风。”马维道。

    “他让洪道恢提前动手?”

    “郭时风比较着急,跑去拉拢皇甫阶,从他那里打听到消息,让洪道恢前去行刺。唉,果如础弟所料,洪道恢一时疏忽,杀错了人。”

    楼础目瞪口呆,好一会才道:“皇甫阶居然会被说服?”

    “郭时风辩才了得,有这个本事,他看出皇甫阶忍受不了皇帝的耍弄,其父皇甫开在冀州又接连败给贺荣部,地位已然不稳……”

    “他人呢?”

    “失踪了,不知躲到哪,一直没再出现。”

    “洪道恢……”

    “对他可以放心,洪道恢早有准备,知道自己必然落网,不会供出其他人的名字。”

    “那郭时风跑什么?”

    “他还是胆怯,我从前看错他了。”马维叹息一声,“事已至此,别无它法,只能放弃计划,先静观其变,若有意外,我与础弟一块逃亡,绝不独自偷生。”

    “不能放弃,皇帝必须死。”

    马维大吃一惊,“础弟你……”

    “皇帝不死,楼家会亡,马家会亡,天下不知还有多少人家消亡。”

第二十二章 尊贵() 
(求收藏求推荐)

    天色刚暗,段思永如约而至,“附近有座归园,世子在那里静侯楼公子。”

    楼础又一次违令出门,老仆连声叹息,却没说什么。

    归园不大,秋寒花败,草木半枯半荣,灯光一照,别有一番风景。

    张释端在亭中设宴,亭子一面临水,三面花丛环绕,只有一条小径通进来,花色各不相同,虽已衰败过半,仍可想见盛开时的艳丽。

    “谁能想到会出这种事情?竟然真的有人刺驾。”张释端亲自斟酒,“只能说天下之大,什么人都有。”

    “有人怀疑幕后主使者是大将军。”

    张释端没有否认传言,“无论是不是大将军,至少可以肯定与楼公子无关,因为当时你出门了。”

    楼础笑笑,无话可说,不敢多说。

    “怎么样,楼公子此行可有所得?”

    “收获颇丰。”

    “哦,看到什么了?”张释端年纪虽小,对时事却极感兴趣,又一次执壶斟酒。

    “我看到黄河之水快要漫过西行船只,艘艘如此,没有例外。”

    “那是运送的粮食、器械太多了,朝廷这回真是要将秦州盗贼一举扑灭。”张释端对这个回答有点失望。

    “船上装载的不只是粮食、器械,还有金银、丝绢、乐器和女人。”

    “带这些东西干嘛?颁赏立功将士吗?”

    “我打听过,这都是各路将领与官员给自己带的,用途我可以猜测一下:金银丝绢用来贿赂上司购买军功,乐器、女人可以送礼,也可以自用。”

    张释端拍案,“岂有此理,这样的将官就该被关进监狱。”

    “我还看到,官府大肆征用民夫,村镇里难得见到青壮男子,只剩老弱妇孺,任凭差吏横行。而那些民夫,甚至不知道自己被谁征用,转了一圈,很可能是在给地方豪吏修房建园。”

    张释端又一次拍案,义愤填膺,“贪官污吏死有余辜!我一定要将这些告诉陛下,派人整治这些混蛋。”

    楼础饮一杯酒,“陛下若问,谁的船上暗运私货?共有多少这样的船只?哪个县令多征民夫、假公济私?修的是哪一家花园?世子如何回答?”

    张释端愣了一会,“这些事情得你告诉我。”

    “可我也没有答案,游历途中,我只是一名路过者,能给你几个名字,但是查不出有多少船只,也不知道有多少郡县滥用民力。”

    “但你确实亲眼所见?”

    “亲眼所见,处处如此,或轻或重而已。”

    “嗯,我会劝陛下派人去查。”

    “查什么?”

    “查船只挟私、官吏滥征啊。”

    “查船就会耽误运送军粮,西征可能因此推迟,查官就会影响征发民力,各处的宫殿、园苑、河渠将要人手紧张,陛下能接受吗?”

    张释端半天说不出话来,他知道,皇帝绝不会同意停止征战与修建,哪怕是暂缓也不行。

    花丛后面传来笑声,“答案就在眼前,世子何必疑惑?”

    张释端马上明白过来,“对啊,出去游历的人是楼公子,他自有答案。”

    楼础向花丛作揖,“不知长公主驾到,未能远迎,万望海涵。”

    “客气免了,听你刚才伶牙俐齿,世子一时答对不上,想必让你以为张氏无人。”

    “不敢,我只是想将事情说得清楚一些。”

    “我们这边换个人跟你谈。”

    张释端笑道:“七姐又要亲自出马了?”

    花丛后面不只一人,欢颜郡主开口道:“听得我着急,所以不揣浅陋插几句话。我想我明白楼公子的意思:陛下因急而乱,失去了章法,征伐调派本应由省部台阁定策,州郡县乡执行,有条不紊,以便监查,就有一点,进展太慢,还可能遭到官员以种种借口推脱。所以陛下往往绕过朝中大臣,直接向郡县颁旨,如此一来,快是快了,朝廷却无从监管,以致地方官员趁机假公济私。”

    楼础拱手道:“正是此意。”

    欢颜郡主继续道:“陛下掌握各部送上来的数字,以为民力尚未用尽,却没有想到,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陛下征用两三成民力,地方官员怕是要将此数翻倍,民力其实已将枯竭。”

    “不只是地方官员。”楼础补充道。

    “朝中大臣也在捣乱吗?”张释端大为恼怒,“一定要告诉陛下真相,非以重法惩治这些贪官不可。”

    花丛后的欢颜郡主道:“世子忘了,一旦惩治贪官,所有征调都将暂缓,陛下不会同意。”

    “那怎么办?总不能眼睁睁看着贪官一点点吸食民脂民膏,败坏天下吧?”张释端看向花丛,又将目光转向楼础。

    楼础道:“或许可以这样,劝陛下敲山震虎,先处置几名为恶尤甚的官吏,宣告天下,然后尽快平定各地盗贼,以免除大批兵役,眼下的建造可以继续,完工一项是一项,但是不要再有兴建,两三年内,劳役也得舒解。”

    亭内亭外一片沉默,半晌之后,张释端先表态:“我觉得这的确是个办法,陛下应该能听得进去。”

    欢颜郡主随后开口:“楼公子所言三条有易有难,惩处少量贪官最易,陛下肯定会同意;平盗贼、免兵役,稍难,秦、并二州安定之后,陛下还要远征贺荣部,这一战不知何时才能告终,但是兵役总能减少一些;不再兴建,最难,陛下的规划已经排到十年之后……”

    “先易后难。”洛阳长公主也被说服,“陛下看到好处之后,难也能变易。还像从前一样,欢颜执笔,世子乘间上书,我择机劝说。”

    张释端与欢颜郡主同声称好,楼础却道:“怕是不妥。”

    “有何不妥?我们一向这样做的,效果很好。”张释端诧异地说。

    楼础拱手道:“陛下视诸位如家人,听到过分的话,不会真的气恼,但是……”

    “但是什么?”张释端追问。

    花丛另一头的欢颜郡主轻叹一声,“陛下不气恼,但也不会将咱们的话太放在心上,因为咱们是‘家人’,‘家人’谈什么都是家事。”

    “可咱们要谈的却是国事。”张释端也叹息一声,“怎么办?”

    长公主道:“楼公子不算‘家人’。”

    说完这一句,花丛后面没了声音,张释端呆了一会,笑道:“楼公子的口才肯定没问题,可是……无官无职,又是禁锢之身——我已经问清楚禁锢是怎么回事了,比我预料得还要严厉,先帝带领群臣在太庙里发过毒誓,无论是谁,胆敢解除禁锢,生时万剐凌迟,死后永坠火焰。”

    “我不求解除禁锢,更不求荣华富贵。”

    “那你求什么?”长公主又开口了。

    楼础沉默一会,“自小习读圣贤之书,虽不解其意,然心向往之,愿为万民发言,哪怕陛下只听进去一点,稍解民困,于我足矣。”

    长公主大笑,张释端看过来的眼神都变了,有惊讶,有嘲笑,还有一丝敬仰。

    “说得好。”长公主止住笑声,“不愧是大将军之子,五弟,你该仔细品味楼公子的这几句话。”

    “为民请命?这不就是我一直想做、在做的事情吗?”

    “不不,为谁请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请命’的志向与心气。人分尊卑,卑者劳力而受治于人,尊者劳心而治人;人有贵贱,贱者之心全在自己身上,天下虽大,只取立足之地,贵者之心系于众生,虽处陋室之中,不忘江湖之苦。五弟,咱们都是天生的尊者、贵者,这不只是侥幸,也是重任,受到宠信,咱们要帮助陛下治理天下,有朝一日失去这份宠信,也不可独善己身,别人可退可躲可逃,唯独咱们不行。”

    张释端向花丛深深作揖,起身道:“我明白了。这样说来,楼公子是自己人,唯一的区别是咱们受宠,楼公子受禁锢,但他不退不躲不逃。”

    “此言是矣。楼公子,请你回家暂待,让我们商量一个妥善办法。”长公主越发显得客气。

    “‘尊贵’二字在下担不起,可是勇往直前的胆量还有一些,请长公主择情采用。告辞。”

    张释端亲自送客,一路闲聊,对楼础十分敬重,到了归园门口,他屏退仆人,正色道:“楼公子真想直接向陛下进言?”

    “有些话,外人比家人更适合说。当然,能向陛下面陈己言,乃是天大的荣耀,要看长公主如何定夺。”

    张释端稍稍压低声音,“长公主的习惯一向如此,说谁的好,就是要用谁,她刚才将你夸上了天,那就是一定要送你去见陛下。”

    “正合我意。”

    “你要想好,我们惹怒陛下,顶多挨顿训斥,换成你——即使你是大将军之子,也没有大用。”

    “我若想借大将军的势,就不会向你们吐露心声。”

    张释端笑了,“禁锢只能阻止一个人当官,不能阻止他心怀天下,楼公子今后自有前途。”

    大将军府离归园不远,仆人段思永送楼础回家,临走时躬身行礼,比之前同行游历时更显恭敬。

    老仆没睡,见到主人回来才算心安,“外面乱哄哄的,公子不如待在家里……”

    “我去的地方再安全不过。府里有人找我吗?”

    “没有,马侯爷府里送来一箱礼物。不过年不过节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