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霸业徐州-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到这个消息之后,陶应高兴万分,于是臧霸忙令士兵埋锅造饭,然后夜晚三更十分准备攻城。

    六月中旬,夜晚,三更。吴县的雨停了下来,突然西门上火把摇了三下,陶应想杀入城中,但是突然一想,此事不行,恐怕有诈。

    当初自己用这招计谋,不知道胜了多少次,若贸然杀进去,中了埋伏,岂不得不偿失?于是陶应便令一不知名的副将带兵杀入西门。西门被打开后,副将领兵五百杀进了西门。

    进了吴县西门,守城的官兵忙领着他们就朝府衙杀去。见里面果真没诈,臧霸这才领兵杀近了吴县城。

    近了城,臧霸亲自领兵前去捉拿严白虎,其余人马前去其他三门去开城门。战斗持续到天亮十分才结束,天渐渐亮了后,陶应也控制住了整个吴县城。

    天亮后,陶应贴榜安民,规定凡是不许动民宅,凡是触犯规定者,杀无赦。在黑暗中,那些打着剿灭严白虎却趁机劫掠百姓的水贼军,被举报后,陶应不顾甘宁和蒋钦的面子,在吴县县衙前斩首了近三百余人,包括百夫长等十余人。

    这一斩,让陶应迅速在吴县获得了民心。民心既归,百姓四处奔走相告,这严白虎统治吴县时,可没少暴虐百姓,因此来了一个好官,百姓自然开心。

    稳定了吴县,却不小心走了严白虎,黑夜里,严白虎舍了家人化妆成一个小兵从东门逃跑了。

    陶应在吴县搜查整整一天不见其踪迹,臧霸知道北方形势危机,忙劝陶应快点北上。陶应忙开始准备任命新的吴郡太守。

    吴郡这个名字很是陌生,陶应还是习惯了后世所称的苏州,于是,陶应攻下吴郡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吴郡更名为苏州郡,将吴县更名为苏州城。

    攻下苏州后,陶应又将苏州旁的大水湖更名为了太湖,然后便在这里修建南方水师基地——太湖水师。

    按照约定,陶应调陈登为苏州太守,卫旌为苏州州丞,蒋钦为太湖水师都统。另外陶应又将曲阿北的丹徒划归到了苏州旗下,于是苏州又有大将孙观的加入,加上陈登本来就是擅长守卫的将领,所以这一搭配,陶应还是非常满意的。

    攻下苏州一周后,娄县县令也过来投降。陶应仍令他执掌娄县,娄县县令又写信想去招降驻扎在由拳的许贡,许贡不愿意前来投降。

    原来,这许贡原来就是吴郡太守,但是被严白虎占领了吴县后,便只能驻扎在了由拳。他不来投降,陶应亦不放在心上,现在不是比拼的地盘,而是快点回到北方才是王道。

    当陶应离开苏州城,路过无锡时,此时严舆仍然固守着无锡城。似乎得到了高人相助,徐盛总是攻之不下。

第二百零三章 无锡战严舆() 
陶应带兵来到无锡城下,无锡城此时是个非常小的县城,他与苏州城相比,无多大差异,但是城墙却比苏州城要矮上许多。

    此时的南方还属于不毛之地,苏州一代县城很少,大片的土地闲置着,都长满了荒草。这无锡也不像后世的无锡那般繁华,无锡人口不过万人,与北方相比,无锡更像是一个小镇。

    但是陶应知道这些地方的价值,虽然现在海上贸易还没有展开,但是如果能将北方拥挤的人口前往苏州无锡一代,那势必会将苏州一代的荒地变为良田。在加上纵横交错的河道,如此便利的交通,岂能不让人为之叫好?

    见到徐盛,徐盛有些羞愧的低下了头。

    军营内,南方的雨天已经过去了,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泥土的芬芳。陶应桌子前摆满了食物,小兵过来斟酒。

    徐盛走到帐篷中间说道:“大哥,我无能,求大哥处罚!”

    陶应摇了摇头,让徐盛起来说道:“二弟,一切皆是天意,不必过多自责,二弟且说说这无锡城情况。”

    臧霸坐在桌子旁,如果不是因为徐盛是陶应二弟的话,臧霸早就将他推出去斩了。大家都如此顺利的就完成了任务,唯独他怠慢了军心,影响了士气。

    “大哥,那严舆我在镇上见过,此人虽有些本事,倒也不是我对手。不过他手下有一将勇猛异常,我战之不过。本想仗着人多,围攻城池,但是那将又杀出了,士兵们抵挡不住啊!”

    徐盛一边说一边有些后悔,当初就不该请命来攻打无锡城。像三弟那般多好,前去攻打毗陵,结果还没到地方呢,县令就吓跑了。

    一听说这里有牛人相助,掰指头算算,的确东吴六郡人才辈出,这又碰到哪路神仙了?

    在军营里想又想不出来,陶应便准备领兵亲自去瞧个究竟。无锡城,听闻陶应大军已经返回来了,严舆慌忙令人紧守城池。严舆手中有五千兵马,徐盛已经围了他近半个月的时间,这半个月里,严舆手下骁将领兵出去打了几次粮食,惹的周围百姓皆有怨意。

    陶应来到城外,因为过来视察情况,所以陶应只带了不到五百兵马。城上见陶应只有五百兵马,而且瞧见了陶应的装束,于是突然城门打开,从城内杀出近百骑兵。

    见杀出了一将,周围人皆劝陶应赶紧撤退,先回营再说。不想陶应远远地望见那人后,却觉得怎么如此面熟!

    于是陶应停住了人马,这边臧霸忙率军挺住脚步来保护陶应。离得近的时候,陶应突然喊道:“来的人是周泰,是逃走的周泰,那日在小树林追臧太守的就是此人!”

    听见对面有人喊出了自己的名字,周泰嘴角一阵冷笑,也不多说直接朝陶应杀去。慌乱之中,周泰直接朝陶应杀来,臧霸忙挥舞着兵器前来斗周泰,两个地狱恶魔军掩护着陶应就往后走,其余军马皆跟周泰兵马打在了一起。

    一百人对战五百人,也不知道周泰哪里来的自信,难道就因为他能打过徐盛吗?两军在阵上大战不到半柱香功夫,周泰才发现,这次碰到的不是好捏的柿子,倒是难啃的石头了!

    因为自己战臧霸,两个人大战如此之久,竟然不能胜臧霸。而且自己带出来的一百精兵,碰到陶应的军马后,半柱香的功夫就被杀散了。

    不是陶应兵马多厉害,而是为首的近四十多人太过于厉害,他们有的穿着白色铠甲,有的穿着黑色铠甲,跟黑白无常似得,杀的自己兵马根本无招架之力。其他骑兵又很快断了自己的后路,周泰想走,又走不掉,不走又被人包围了起来。

    就在众人要对周泰下毒手时,陶应突然喊道:“莫伤他,生擒重奖,赏银一百两!”一听一百两的赏银,周围人瞬间战斗力爆表,一百两啊,这够一家人吃一辈子的了!

    周围人越战越勇,周泰身上中了几刀,鲜血流了出来,战马都被天威军刺了几枪,要不是他战马是宝马,早就被戳死了。

    城上见周泰失利了,慌忙领近千人马前来支援。吊桥再次被打开,一千多人杀了出来,臧霸怕陶应有失,慌忙丢了周泰护送着陶应朝自己大营奔去,周泰想继续追,严舆怕中计,忙拉他回城了。

    回到军营之后,陶应忍不住地的叹气,差点就抓了周泰,怎么又让他跑了呢?多么好的机会啊,竟然错失了,下次再抓他就没这么容易了。

    臧霸在旁边劝到:“主公莫愁,他与蒋钦交情深厚,不如将蒋钦唤来,让蒋钦招降于他!”

    陶应一听,也是啊,貌似蒋钦投靠自己的时候就曾说过自己要招降于他,今天在这里碰到了周泰,为何不将他招来呢?于是陶应忙让使者拿着自己的信前去苏州旁的太湖边去唤蒋钦。

    蒋钦要来,至少需要三天的时间,这三天,年幼的诸葛亮献了一计。陶应采取了诸葛亮的计策,将一封封劝降信用弓箭射、进了城中。

    信是陶应写给周泰的,言如今无锡缺粮,城破是早晚的事情。周泰一身好本领,不投靠徐州二公子,反而跟严舆这种人混在一起,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而且,周泰在严舆这里也混不到多大的官职,还不如杀了严舆然后出城投降,到那时,陶应便封他为偏将军加自己的亲卫队队长。

    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陶应还将蒋钦的事情告诉了周泰,在纸上写蒋钦投靠自己之后,陶应便封他为太湖水师都统兼阳羡县令。

    信在半夜十分射、到城墙内,士兵捡到信之后,慌忙禀告给了严舆。严舆读完信后大怒,这陶应居然离间周泰,不过仔细一想,似乎这么诱人的条件他严舆都心动了呢!

    所以严舆便有些怀疑起周泰来,这两日周泰每次请求出站,严舆皆不准。见严舆对自己也不太信任了,周泰心中有些郁闷,晚上的时候只顾独自喝酒起来。

第二百零四章 吴郡全柔() 
三天后,蒋钦从太湖赶来。拜见了陶应之后,陶应便带他来无锡城外求见周泰。城上见是来了故人,周泰本想出城与蒋钦割袍断义,但是严舆怕他会趁机出城投降,于是卸去了周泰的兵权,将周泰关在了监牢里。

    见不到周泰,陶应知道心胸狭隘的严舆肯定是将周泰关起来了。严舆自己将自己的胳膊绑了起来,那整个无锡城,自然都不会在陶应的话下了。

    于是陶应便令大军围住三面攻城,此事陶应所带兵马不下于三万之中,而城中兵马不过四千余人,自然不会怕。

    三面攻城甚急,但严舆军固守城池,一时间陶应军马损失惨重。但是为了能够拔掉这颗眼中钉,陶应只能忍痛继续进攻,到时候抓到严舆,就将他大卸八块来泄恨!

    严舆与严白虎两兄弟,本是山中盗匪,因为有了写人马这才占据了两座城池。占据了两城之后,不思体谅百姓,整日喝酒行乐,赋税众多,又欺压良善,这让百姓恨不得生食其肉以解恨。

    这无锡城中,还偏有一人,名叫全柔。董卓暴乱时,他官至尚书令右丞,后来避乱辞官来了老家吴郡无锡城隐居。

    严舆在无锡当官时,身为土匪,世家大族皆不服他。于是严舆便想请他出来做官,然后用以获得更多的支持。但是,全柔在朝廷当官的人,不屑于与土匪为伍,于是拒绝了严舆的多次邀请,严舆以为全柔是带头是跟自己对着干,于是一气之下,便如同当年陶谦对待张昭一样,将他关到了监狱里。

    但是关了一个全柔,全家人是吴郡有名的望族,他们家族岂能善罢甘休?于是当陶应攻城之时,严舆将兵马皆派往东、南、西三门,北门防守最为脆弱,于是全柔族人便率领家族门客等近两百多人杀向了北门。

    北门守军措不及防,见这么多人杀来,而且还是本地的名门大族,镇守北门的将领知道在陶应三万多大军的围攻下,无锡城早晚必破,特别是大将周泰被抓之后,于是北门守将也顺势献门投降了。

    攻下北门,全氏门人便又快马加鞭前去东门禀告给陶应去。此时负责攻打东门的正是陶应手下二弟徐盛,徐盛听闻有人献了北门,心中大喜,慌忙分兵两千前去从北门攻打无锡。士兵从北门配合北门守将一同杀向东门,东门守军见北门被攻破了,慌忙撤走,士兵开了东门,徐盛领兵也杀进了无锡城。

    无锡两门已破,严舆自知已经无力回天,于是慌忙朝北门逃走。北门外士兵没有发现乔装打扮的严舆,只能让其趁乱逃走了。

    徐盛从东门杀向府衙,然后又包围严府,将严舆一家上下近百口全部抓住了。全家的人也杀进监狱,将关在死牢里的全柔放了出来。

    严舆一走,守城的将领们没了主心骨,在陶应大军强大的攻击下,很多士兵放弃守门,四处逃散,也有些士兵放下兵器投降了。陶应领兵杀进城后,那些逃走的士兵还在城中劫掠,愤怒的陶应便让人关上城门,将劫掠的士兵全部杀死!

    四座大门被关上了,徐州兵马每家每户的搜查,那些躲在鸡窝的严舆士兵都被揪了出来,只要是祸害百姓的,当场就砍死了。陶应出榜安民,又让人去四处寻找周泰的下落,最后士兵们在降兵口中得知,周泰被关进了打捞,陶应闻讯,忙亲自去大牢去见周泰。

    大牢,陶应不是第一次来。在大牢中捞人,也不是第一次了,所以陶应特别想看看这无锡的大牢与彭城的大牢有何区别。

    六月份的无锡城燥热无比,无锡城内到处都是倒塌的房屋,士兵在一条条路上来来回回地走着,不是有被抓到的士兵被推到路边斩首了。面对着献血,陶应没了初次那种恶心,反而是指着被杀的士兵喊道:“哎,你们,说多少次了,天热容易爆发瘟疫,怎么又随便杀人?”

    士兵忙诺了一声,便纵火将尸体燃烧了。

    监狱在无锡的最北方,走了近半柱香的时间,天已经快到了傍晚十分。快到监狱时,陶应正好碰到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