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霸业徐州-第1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陶应说完,便让贺齐将捆绑着的张辽推到了战场中间,那边也将捆绑着的赵云推到了战场中间。此时,头发凌乱,一身污渍的赵云再也没了之前的傲气,反而变得虚心了很多。低着头一直朝陶应这边走,他还在想辱没了陶应军不败的战绩,该如何谢罪。

    二人各自回到本阵,赵云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喊道:“大哥……”

    陶应只是将赵云扶起来说道:“三弟,今日权当吃一盏长一智,以后当谨记今日之耻,凡是莫要冲动,万事皆要慎重!”

    扶起赵云,小兵将赵云身上的绳子割断后,那边也救下来了张辽。吕布骑马上来叫阵,陶应懒得与他打,于是挥挥手喊道:“今日天色已晚,明日再战!”

    吕布抬起头,夕阳已经半个落在山脚,似乎很快夜幕就要来临了。

    这一日又收兵而归。

    时间飞逝,转眼间就到了八月中旬。北方的越来越燥热,士兵躲在军营里口渴难耐。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吕布军粮渐渐耗尽。吕布不得不让张辽前去打粮,但是周围之地,粮草皆被百姓带往他处。

    而且张辽一走,陶应便派大军前去攻击吕布,双方在城外大战不下与近十次,战场之上死亡不下与近万人,却依旧不分胜负。

    八月中旬,天已经燥热的不行了,郯城又传来消息,曹纯已经率领大军围攻郯城近一周时间。原本郯城作为徐州首府,城高易于防守,但是城内百姓思念二公子久已,所以很多大族皆蠢蠢欲动。

    加上此时曹纯攻城时,用了特别先进的攻城装备,所以郯城守将感觉守城越来越吃力。为了快速攻下郯城,曹纯便将绑了纸的信射进了城里。信上写到,若杀守将投降,一律免死,不然城破之后便大肆抢掠。

    曹纯只给了他们三天时间,时间刚到,陶应便让人用投石车将装有油的罐子点燃后抛近了郯城县,一时间大火在郯城县蔓延开来。见郯城失火了,守将郝萌慌忙令人救火。但是此时世家见吕布大势已去,很多人便组织起家丁门客近万人开始攻击府衙。

    家丁门客攻击府衙被曹性率兵击退,家丁开始攻击守卫最为薄弱北门。很多世家大族的子弟被征召进了吕布兵马,他们镇守在郯城各们上,见城内起了大火,世家开始攻击守军,于是他们也忙射进将信带出。

    城外曹纯得了信,便下令大军攻城。士兵们举着盾牌开始攻城,城上郝萌军队想抵抗,但是城上徐州百姓组成的军马却在城上与郝萌军马厮杀起来。

    曹纯趁机开始撞击城门,巨大的破门车开始咚咚的撞击南门。南门摇摇欲坠,不多久,士兵趁乱攻上城墙,城上内战不断,城内也是乱成了粥,郝萌见大势已去,只好引兵同曹性一同从北门杀散世家大族的守军逃亡琅琊国境内。

    曹纯攻占了东海郡首府,忙发信向广戚。吕布攻广戚一个月不下,军马损失惨重,而此时每当吕布攻城,陶应便紧守城池,吕布欲走,陶应便紧追不舍。往返一个月,当郝萌与曹性领兵抵达广戚城下时,得知丢了郯城,吕布大怒。

    这一战不光没夺到多少东西,居然还丢了这么多城池,怎能不让他气愤!有了曹性与郝萌的加入,吕布又招小沛刘备共同攻打广戚,想破了广戚然后一举攻下彭城,到时候与刘备共享财富。

    刘备知道吕布言而无信,岂肯再信他?有了曹性的助战,吕布攻城愈加猛烈起来。刘备城小,不愿意得罪于二公子,因此只能袖手旁观。陶应有袁谭的相助,吕布岂能孤军奋战?因此在陈宫的建议之下,吕布便又送信给淮南袁术。

    当初刘备攻打淮南时,吕布便帮了袁术一把,虽然最后袁术耍了自己,但是陈宫知道袁术得了玉玺,想在四世三公的位置上再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所以吕布便答应到时候取了徐州之地作为献礼投靠袁术。

    信使出发前往淮南,在淮南奏请袁术后,袁术为了防止吕布有诈,于是在谋士的建议下,要求吕布将女儿嫁给自己的儿子,到时候自己称帝,儿子就是储君,而吕布的女儿就是皇后。

    信使又跑回来禀告给吕布,吕布的女儿正被陶应扣押在彭城,哪里能给袁术送去?因此,吕布让袁术发兵去彭城营救自己女儿。

    广戚城外,吕布与陶应各有胜负。九月就要到来了,经过两个月的僵持,双方粮草都不多了,陶应数次出城迎战吕布,皆抵挡不住吕布的与张辽军马的勇猛。更何况智谋之士陈宫也率军前来助战。

    由于多年的作战,此时从后方传来消息,彭城国已经粮草不多,国库空虚,已经快发不起兵饷了。陶应让张昭想办法,张昭说若想继续打下去,就必须继续征兵,那征兵需要银子,而彭城国这几年建造彭城城墙和大殿以及各种学校,钱财已经花完。

    而且还要支付如此之多学堂的经费,更是入不敷出。目前彭城虽然能够大量印制钞票,但是现在钞票贬值严重,已经渐渐出现钞票危机了。

    如果彭城人知道了这件事情,肯定会出现大量兑换金银热潮,到时候整个彭城的经济就真的垮了,彭城就白经营了这么多年,所有的学堂也将没有钱财支持,纷纷倒闭,到时候修建再豪华的彭城,也不过是一个空壳子了。

    九月初,曹纯与尹礼兵分两路一直打到了琅琊国界。攻完东海郡,曹纯让李典与尹礼驻扎在东海郡,自己领兵一万前来广戚助战。曹纯刚到兰亭便遭到了陈宫军马的伏击,兵马损失近千后,曹纯不得不退往石亭镇驻防。

第二百二十章 各归各家() 
在兰陵被击败之后,曹纯将兵马驻守在石亭镇。天燥热无比,由于广戚一代开垦良田较多,很多森林都被砍倒了,所以在无遮拦的阳光下暴晒,再加上那么厚重的铠甲,又无降暑措施,很多士兵皆因中暑而丧失了战斗力。

    陶应采取了张昭的计策,坚守不出。经过两个月的拉锯战,吕布兵马不支,在汉帝使臣的调节之下,四面楚歌的吕布不得不答应了停战协议。

    停战之后,吕布便领兵退守鲁国与琅琊国,东海郡则重新归了陶应所有。得了东海郡,这一战,陶应损失兵马近万人,战争死亡的将士,按照律法是要赔给家属阵亡费,这一万余人阵亡费都要花去彭城一年的所有税收。

    吕布退兵后,彭城国又百废待兴起来。陶应领兵回到彭城府衙,然后又召集幕僚开始商讨新的任命和发展计划。

    九月中旬,为了感谢汉帝的调停,陶应派遣使者前去上表汉帝,同时要求汉帝赐封给自己徐州牧的职位。

    使者带着礼物出发后,陶应又开始重新任命官吏。首先便是派遣大将军于禁领兵一万驻扎在广戚城防守吕布与刘备。大将军曹纯领兵一万驻扎在甾丘防备袁术的兵马。最近又得了东海郡,东海郡是个好地方,因为这里是大平原,一望无际的原野,正是种植麦子的好地方。

    所以陶应特别重视这个地方,思来想去,能够担任太守之位的真是不多。自己身边能封出去的都封出去了,而那些每年刚毕业的官吏学堂的学生,他们又不能上来就担任太守之位,思来想去,陶应决定将严峻派往东海郡,担任东海太守。

    太守负责行政,而军事则又派尹礼与李典二人驻扎在东海郡。派往主官之后,陶应又将刚毕业的官吏学堂的学生近四百余人全部派遣到了东海郡任职。成绩优异着,通过考试,担任县令之职。按照成绩,以此类推,最差的还能担任镇长职位。

    新毕业的学生,都是学习的陶应的新式管理制度,因此他们会让东海郡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任命完了官吏,时间已经到了九月末,新官赶赴东海上任,陶应才发现,现在人才真的是奇缺无比。

    郡县治则天下安,一个好的县令的确能让自己统治下的土地更为繁华。因此,在九月末的时候,陶应便往周围诸侯缔约同盟书,并且告诉大家,自己绝不会四处扩张,愿意与大家和平共处。

    但是若是有人胆敢侵犯自己徐州半步,自己将会举徐州之力与之鱼死网破!

    自此和平书颁发之后,陶应决定自己统治下的北方四郡同时进入休战发展期。期限为期三年,政策如苏州、广陵二郡相同。

    在得到夏丘国之后,陶应在张昭等谋士的建议之后,将夏丘国撤销,重新设立下邳国,下邳国首府下邳城。但是新的下邳国与原来的下邳国在领土之后有着很大的改变。首先,地域划分上,原本的两个郡错综复杂不利于规划发展,陶应便重新确定了他们的边界。

    新的下邳国与广陵郡则以淮水为界。淮河水以北归下邳国所有,淮河水以南则归广陵郡所有。

    行政区调整之后,陶应又决定改革吏治。首先就是将军事与政治分开,每个郡的太守只负责治理地方,这些官职渐渐从比较出色的村吏里逐级选拔。就例如治理地方比较出色的村长经过考核之后,便可以升任乡长,然后镇长再往上就是县令,然后太守。

    而军事则与之分开,每一个郡的军事长官由武将担任,军事长官与太守级别相同,一文一武共同治理地方。

    这一套政策出来之后,那些读书人便有了用武之地,而习武之人也有了用武之地。而且为了能够争取到真正的人才到自己的队伍里,陶应仿照后世的考试制度,每年都有一次文考和武考。

    文考分为状元、榜眼、探花,武考也分状元、榜眼、探花。这样公平的选拔人才,让读书人和习武之人皆能更好的为徐州效力。

    政策一出,一时间徐州下属各城皆读书声朗朗,练武之人也愈加多了起来。

    九月的时间里,陶应几乎每天都在彭城,召集着一群文人商讨着国家政策。如今土地多了,让他们变得富庶才是硬道理。然而变富前,有的吃才行。经过这场战争,沛国北边、广戚、东海郡良田尽毁,陶应又得勒紧裤腰带拿出国库的粮食来赈灾。

    逃难的老百姓重新迁回去之后,陶应又鼓励生育,这个时代的人口太少了,那么多的耕地都闲置着。而且机械化完全没有,全部靠人,庄家没有肥料,收成还要看天。所以一切都显得那么落后。

    而陶应这三年的时间,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

    冬季未到来之前,陶应下令全民动员兴修水利。然后砍伐树林建造房屋,将被砍倒的树林开垦城良田。

    那些阵亡将士的赔偿金,由于彭城国国库空虚无法赔偿,张昭又出了一个新主意,那就是以良田折算赔偿金,用田地赔给他们。有了田地,老百姓自然愿意,毕竟这是个农耕社会,有了土地,就能活命。

    北方开垦农田,南方跟北方的交通不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陶应便下令征调广陵郡、下邳国的农夫开挖新的运河。陆地运输成本特别多,这个时代又是多雨的时代,因此挖通运河,大力发展水运,到时候从彭城到广陵首府广陵城便可不到半个月就能抵达。

    命令下达后,陶应又专门任命一位监督使,负责修建从睢陵到广陵的运河。这条运河限时两年内修完,动用民壮五万余人,这将是南方第一个大工程。

    只要睢陵通往广陵的运河修通后,到时候便可以乘船从徐州最西北的山阳郡首府昌邑城沿着泗水一直到沛国首府小沛城,然后经广戚进入彭城国境内,沿着彭城国几座城市一直到徐州首府彭城。再往南流便是下邳国首府下邳城。然后一直到睢陵与淮河交接,度过淮河便能一直到广陵首府广陵城。

    从广陵再坐船便能抵达最南边的郡——苏州郡的苏州城。这样一条大运河就能将自己的领土全部连接在一起,到时候再开通一条客运船专线,老百姓便可以坐着船游览完徐州的美景!

    这一条运河从十月份开始开挖,陶应又令山阳郡臧霸在山阳郡境内开挖一条运河。这条运河从山阳郡首府昌邑城一直到最北边的徐州重镇巨野城。到时候巨野湖水师便可以沿着河护卫着整个徐州的安全。

第二百二十一章 彭城大发展() 
修建了两条大运河,陶应又令人在每个郡开设一处化肥制造厂,然后将生产的化肥供应本郡的田地。化肥撒进地里,土地肥沃了,加上水利灌溉,一亩一季的产量就比以前多出近三四倍。

    陶应三年计划中,第一个三年计划就是防守徐州、解决温饱。大力发展农业的同时,为了能够防守住徐州城,发展军事也是必须的手段。

    陶应让各郡将军加紧练兵,兵马可以不多,一定要是一支精兵。同时,陶应又开始敦促机械学堂和火药学堂不停的改进装备。矿业学堂的煤炭也开始挖掘了,冶炼学堂也将炼钢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