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霸业徐州-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这报纸卖出去之后,也将是一笔很大的收入。

    趁着人妻曹这点破事有点噱头,陶应便下令在二月初准时印刷彭城月报第一期。时间很快到了二月,彭城月报社果然将一份印刷好的报纸交到了陶应手中。

    院落中,小环站在陶应身后给陶应捏着背,陶应桌子上放着一个本子,旁边放着一个自制的钢笔,他在写书。这半年的时候里,陶应一直在写书,写各种教材,各种学堂的教材。他经历的社会别人没见过,所以他必须将最新的消息告诉他们。

    当然,教材不是关于先进的原子弹之类的,是最务实的有关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书籍。还有自己编写的钢材铸造术,以及火炮研发探究等等书。

    他每天的任务就是写书,然后到下午的时候便在火炮学堂讲课,然后带领自己的团队一起研发第二代火炮和赶制新式火药。

    将手中的笔停了下来,陶应让小环去将孙先生也喊来,孙邵很快赶来了。陶应的书房不是很大,在一处幽静的小院子中,推开窗户便是一片小竹林,风吹的竹林沙沙作响。

    孙邵大踏步走进陶应书房,然后朝陶应一稽首说道:“主公叫我来有何事吩咐?”陶应将手中的报纸递给了孙邵,孙邵接过来细细拼读起来。

    小环从外面沏了一壶茶过来,给孙邵倒满,孙邵坐在一张桌子旁看文章看的津津有味,早已忘记了茶的芳香。

    在平时,孙邵可是特别喜欢这从苏州一代进贡来的茶,现在一头迷在了文章里!

    “好,好,孔先生不愧为孔圣人的后人,这文章简直可以千古流芳!”

    彭城月报中,第一卷共两张特别大的报纸,上面刊登的是一些孔融学堂已经各个学堂的老师的文章。第一刊要打出名气,所以陶应便让各个老师来主笔。这孔融可是建安七子之一啊,加上他邀请而来的大儒,那文章能不让人拍案叫绝吗?

    关于文章之事,陶应倒是不在乎。陶应在乎的是自己在这报纸里打出去的广告。文章陶应自知肯定会引起天下文豪们的注意的,陶应就想借助这个让大家议论的时候把自己打出去的两个广告宣传出去。

    陶应准备正式开卖陶陵火炮以及开设徐州炮兵学堂,陶应用了近半个版面介绍自己发明的火炮的威力,然后又在后面打了个小广告,称淮南袁术已经购买了自己的火炮,且用后不同凡响。

    介绍完火炮之后,陶应便又在后面附上了火炮的价格,已经火药的价格。因为若购买火炮,需要操作,自己更是在徐州之地开设了三家火炮学堂,火炮学堂用来培训购买火炮的诸侯们如何操作。

    然后又提出来收费模式,派遣来的火炮操作手称为炮兵。他们的学制为一年,一年的学费根据地方收费的不同分为十两银子到一百两银子不定。

    为了方便各个诸侯,同时也发展了本地的经济,陶应便在徐州开设了四家炮兵学堂。在北方的山阳郡巨野城开设了巨野炮兵学堂。在彭城国首府彭城南的屏障之城萧县开设了彭城国炮兵学堂,又在广陵郡广陵城开设广陵炮兵学堂。

    度过长江之后,在长江南岸的苏州郡开始苏州炮兵学堂,学堂设立在苏州城。炮兵学堂的开设,不仅仅招收外郡诸侯的留学生,更是以培养本土炮兵为主要目的。开设炮兵的郡基本都是徐州的边壤之郡,他们需要更多的人才,到时候一旦火炮运输过来便可以直接操作用来迎敌。

    有了炮兵学堂,这些还不够。为了将火器装备到主要城池之上,陶应便开始在各郡招收铁匠或者能工巧匠来制作大炮和弹药。

    为此,陶应又在每个郡修建起火炮制作工厂来。为了便于统一管辖与升级换代,陶应在陶陵镇的火炮学堂成立了徐州火器装备总公司。

    陶应第一次提出了公司的概念,而且为了能够更好的经营起这些徐州国有的大型工厂,陶应便又召集很多商学堂的师生已经张昭、孙邵等主要谋士们开始了新的企业化改革之路。

    陶应在徐州率先成立的便是关乎徐州以后存亡的徐州火器制造总公司,总公司原本定在陶陵镇的火炮学堂,但是在张昭等文官的强烈建议下,陶应将徐州火器制造总公司迁移到了徐州的一处山下。

    在城门旁修建了一大片的院子,然后这座山的周围方圆近三十里路的地方划给了徐州火器制造总公司。

    火器制造总公司下辖四个部门,第一个便是成立在陶陵镇的火炮学堂,成立在各郡的四个炮兵学堂。这是徐州火器制造总公司下属的研发火器的部门,这也是火器制造总公司的核心技术部门。

    徐州火器制造总公司的第二个部门便是将这些研发出来的产品进行大规模生产的部门。于是陶应便在靠近河道的各郡主要大城市开设起了火器制造生产部门。

    为了安全期间,陶应便将这些火器制造厂设置在了比较靠近徐州内部的城池,而且又必须靠近河道的。靠近河道,又要兼顾郡首府城池,而且还有方便往外出口的。于是陶应便选择了靠近泗水河以及淮河和广淮河一代的城市作为了首选。

    广淮河是在挖的淮河链接南部广陵城首府的河流。

    于是初步规划后,陶应便在徐州最西北重镇巨野城成立了巨野火器制造厂,在靠近泗水河的彭城成立了彭城火器制造厂,在下邳国下邳城成立了下邳火器制造厂。然后又在广陵郡广陵城成立了广陵火器制造厂,在苏州郡,苏州城成立苏州火器制造厂。

第二百二十四章 徐州火器制造总公司() 
在设立了火器制造厂之后,徐州火器制造总公司又承接制造和研发新式蒸汽机战舰的任务。于是徐州火器制造总公司便在下邳城外泗水旁的一个分支河流的山脚处成立了蒸汽机学堂、铁甲舰建造学堂、铁甲舰水军学堂三所新式学堂。

    蒸汽机学堂从陶陵镇迁往下邳,负责研发船用蒸汽机。铁甲舰学堂负责建造铁甲舰,铁甲舰水军学堂负责编练新式水军之用。

    成立了专门的铁甲舰之后,陶应便又准备了三处水军基地率先装备蒸汽机铁甲火炮战舰。第一处水军基地便是负责拱卫泗水河黄金水道源头的巨野湖水军基地。第二处为北方飞地,韩当所镇守的青岛胶州湾水师基地。

    第三处也是南方最为重要的苏州郡太湖水师基地。

    然后,又让巨野湖船舶制造学堂和制造厂、下邳船舶制造厂、广陵船舶制造厂以及太湖船舶制造厂负责建造铁甲舰。

    火器制造总公司三大部门规划完成后,为了将这些生产出来的东西卖出去然后唤来大量的金银来建造更多的火器基地,陶应便又在彭城成立了徐州火器制造总公司的销售服务公司。他们任务就是负责在各郡修建商行,然后去洽谈生意,接订单,然后生产了,再卖出去。

    徐州最为重要的徐州火器制造总公司,陶应无法亲自去管理,于是便将这个关系自己未来的重要公司交给了自己尤为信的过的好助手——孙邵!

    于是在二月份里,陶应便任命孙邵为徐州火器制造总公司的总管,俸禄等同与文部孔融、政务部张昭、农业部陈登。

    成立了徐州火器制造总公司后,陶应就知道一旦蒸汽机开始使用,那么接下来的时间将是煤炭与钢铁的年代。于是陶应便开始按照自己的记忆在地图之上去圈定中国主要产煤的地方。

    离自己最近的是淮南淮北大煤矿,还有平顶山大煤矿。这两座煤矿已经够自己用的了,于是陶应便下令先开采离自己最近的相县和萧县的煤矿。相县就是后世淮北所在地方,离自己最近,而且可以通过水运将煤炭运送到彭城和下邳来。

    经过一系列的规划,彭城与相邻的下邳成为了整个徐州的首府地区。为了保证北方的吕布不来侵袭,陶应便又下令修建北方屏障——郯城!

    将东海郡首府郯城县更名为郯城,在郯城重兵驻扎,将东海的规划为农业大郡,因为他们平原较多,而且土地肥沃,正是产粮食的好地方。

    更重要的是北方的吕布骁勇,在郯城修建兵工厂,万一被吕布攻破,到时候就得不偿失了。所以东海郡只能当成是琅琊国与彭城国,下邳国的屏障。

    改革继续进行着,在大**时代开始之前,冷兵器依旧是这个时代的主流。好在陶应根据自己超越这个世界两千年的知识水平,开始对这个朝代开始了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改造。

    为了挣更多的钱来建设徐州,陶应便利用自己不断升级改造的炼钢技术,开始锻造兵器。这个时代炼铁术已经很成熟了,但是炼钢书却刚起步。而好的钢材才是打造锋利兵器的最佳选择,到时候用钢材来打制薄,结实又轻盈的铠甲,更将会畅销整个大汉王朝!

    如果自己整个徐州的兵马全部装备了制作精美钢刀,铠甲,到时候跟别的军队作战,首先装备上就先胜一筹!

    只是自己徐州若装备这么多的兵器,需要的钱自己根本承受不了,为了能武装自己,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在自己和平发展时,将兵器卖给打仗的诸侯,挣了天下的钱,然后回来买回更多的铁矿石,然后炼钢,最后发展装备自己!

    这个计划在脑子中徘徊许久好,陶应便找张昭和冶炼学堂的老师们一同商量讨论。因为要炼制钢材,不得不消耗很多的煤炭,而且还要加入很多的稀有矿物才能锻造出一块适宜造剑的钢材来,所以为了研究这个陶应在与冶炼学堂和政务部研究之后,决定再三月份再成立一个新的公司。

    经过一个月的讨论,陶应便在彭城国又成立了第二个公司,名称为徐州冷兵器制造总公司。

    徐州冷兵器制造总公司比起徐州火器制造总公司来说,将会更加容易产生利益。首先现在这个世界是个动荡的世界,只要有动荡就会打仗,打仗就会需要兵器和铠甲,而且相比较于火器,他们更能接受钢刀等兵器的好处。

    这个计划政务部与冶炼学堂和兵器制造厂三个部门开始一起磋商,然后开始计划前期投入会需要多少钱。

    一切预算开始后,陶应便只能在那里等结果然后再构思下如何将冷兵器制造总公司发展好。这个发展模式可以仿照火器制造总公司,研发部门、生产部门、销售部门可以集中在一起。

    时间很快就到了二月低,彭城政务部与冶炼学堂和冷兵器制造厂达成了协议,财务部也将预算款项目拨了下了。最后商讨的结果便是将冶炼学堂、兵器制造厂合并然后组成新的冷兵器制造总公司,并将新公司放在了徐州首府彭城。

    新成立的徐州冷兵器制造总公司包括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便是研发机构。研发的任务交给了两个部门,第一个便是负责制造兵器所需要钢材的徐州冶炼学堂;第二个研发机构便是负责设计各种顺手兵器的徐州兵器设计学堂。

    徐州兵器设计学堂负责收集兵器种类,然后去研究不同州郡的人喜欢的兵器品种,尺寸等来进行研发。兵器设计学堂不光设计各种兵器,同时也承担各种攻城车、云梯、爬城锁等等的研究与设计。

    当研究出来兵器之后,便交由设立的专门的制造中心来生产制造,这就是冷兵器制造总公司的第二个部分!

    生产兵器的地方,同样位于徐州黄金水道上的主要大城市。徐州的发展,不能只靠着彭城一个地方,陶应要将徐州发展成五城先起,后续跟上的模型。每一郡的治所优先发展,这是彭城三年计划的第一步。

    当然东海郡除外,东海郡暂时并未有多大的规划。山阳郡也是优先发展巨野城,将昌邑城的发展暂时放缓了许多。

第二百二十五章 徐州冷兵器制造总公司() 
发展大城的同时,青岛郡、汴京郡两块飞地便暂时游离于战场之外。陶应现在还不敢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去发展这两块地方,毕竟先进的装备可以卖,但是技术不可让别人知道。

    所以冷兵器制造厂便暂时设立在山阳郡的巨野城、彭城国的彭城、下邳国的下邳城、广陵郡的广陵城、苏州府的苏州城。

    这几座城池,当广淮河挖通后,便可以一条直线通过水运抵达了。而且徐州水利发达,又可以通过水运将这些笨重的兵器运往各府各诸侯那里去卖。

    生产基地已经有了,徐州冷兵器制造总公司便在彭城又成立了自己的销售公司。于是这样一座新式的冷兵器大型工厂便要这样开始向世人展示起来。

    为了让其他诸侯知道,陶应还特地在报纸上进行了徐州冷兵器制造总公司的宣传,并且准备生产出来的钢刀送给周围的诸侯,让他们来实验一番。

    三月份就要到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