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霸业徐州-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徐州的学堂改革,从小学堂便开始讲授《未来社会初探》,中等学堂便开始分为文科与理科,文科读书报国,理科发展工业,工业尤其有意思,还可以学物理学、简易化学、机械学等等。曹丕便想转入理科去学习,将来能够进入火炮学堂或者机械学堂那该多好!

    只可惜兖州却还在讲授之乎者也的东西,这让曹丕觉得一刻都不能在兖州呆下去了。介绍徐州,曹操不信,曹丕不能带的报纸来,于是便将身边的佩剑献给了曹操。见自己儿子居然送自己佩剑,曹操又笑了。

第二百三十三章 论剑() 
自己身为兖州之主,身边更是有倚天剑这样的宝剑还需要他送佩剑吗?曹丕将剑放在桌子上,然后说道:“父亲,这把剑是我在彭城时花了十两银子托我好友诸葛亮在徐州冷兵器制造厂专门定制的一把佩剑。从彭城来未带宝物,今日特把他献给父亲!”

    曹丕知道自己无论怎么夸彭城,众人都不信,还不如拿出点真东西让他们瞧瞧!曹丕将剑放在桌子上,曹操本想伸手去拿,听闻是曹丕花了十两银子定制的剑,曹操又将抬起来的手放下了。

    十两银子能买到什么好剑?更何况居然还是定制的宝剑,就是在寻常兵器名家那里定制一把普通的剑送给将领,也不止这个价格。

    郭嘉在一旁看着脸憋得通红的曹丕在旁边问道:“你朋友诸葛亮是做什么的,他怎么能从兵器厂那里定制宝剑呢?他是不是兵器铺的学徒呢?”

    郭嘉说完,曹丕脸憋得的更红了,半晌才回到:“我朋友诸葛亮智谋过人,州牧大人四处打仗皆带着他,有时候还有请教他问题呢!诸葛亮是我刚到徐州时认识的好友,他是州牧大人的义子,他哥哥是彭城的大将军,因此能够进入冷兵器制造厂去定制兵器。”

    一提诸葛亮,众人不知道,一说到姓诸葛的大将军,众人才反应过来,那诸葛亮应该是徐州诸葛瑾的弟弟吧!

    见众人小看诸葛亮特意为自己定做的宝剑,曹丕突然捧起宝剑说道:“郭先生亦有佩剑,今日可敢与我佩剑比试一番?”

    众人闲来无事,曹操今日也是无比的开心,自从曹昂与典韦死后,难道曹操如此开心过,郭嘉便答应了与曹丕比剑。

    曹丕说书房太窄恐砍断桌椅破坏了父亲的书房,要去屋外比剑。曹操却笑着说:“丕儿若能将爹桌子看断,爹便与你比剑若何?”

    曹操刚说完,曹丕突然抽出佩剑,一道寒光闪过,一把短剑便从曹操面前的桌子划去。剑过之后,桌子依旧原来的样子,众人刚想发笑,却不想离得最近的曹操表情早已凝住了!

    曹操动了下桌子,自己最喜爱的精美桌子扑通一声便裂为两半了,桌子上的墨也撒了一地。桌子上放着的纸张也散落了一地粘满了撒在地上的墨汁。

    这纸可名贵着呢,这还是当初陶应送给自己的。见曹操慌忙去捡起来地上的纸,曹丕却笑道:“爹,我的剑如何?地上的纸就莫要捡了,这纸枯黄又满是麦秸疙瘩亦不平整,待会我让爹爹看看什么叫真正的纸张!”

    见曹丕一剑就斩断了桌子,荀彧与郭嘉倒吸了一口冷气。郭嘉请求曹丕剑让其一观,曹丕将自己的两尺短剑双手奉上,郭嘉接过来剑顿时觉得手中一沉,还真看不出来这剑虽短却如此沉重。

    两尺短剑的剑柄是百年槐木制作而成,剑上刻着一个丕字,那短剑中间有一漕,剑刃往里面刻着一圈花纹,制作的很是精致好看。

    在看那剑刃,刚劈完桌子竟然没有一点卷曲。一阵风吹过来,郭嘉一缕长发吹过来,刚碰到剑刃上便被削为两半了。

    “吹毛断发,当真好剑!”

    郭嘉在旁忍不住赞叹道,荀彧又从腰间抽出佩剑,郭嘉与之比剑,两把剑对砍之下,荀彧佩剑竟然折成两半,而曹丕佩剑却安然无恙!

    曹操再也不敢轻视曹丕,令人将倚天剑取来,曹操又喊两个侍卫一个手持倚天剑一个手持曹丕的短剑,两把剑用力对劈,第一个回合两把剑都出现了卷刃。倚天剑可是自己的宝剑,削铁如泥!

    曹操想知道自己的宝剑跟徐州十两银子就卖出去的剑相比到底谁厉害,又让侍卫继续对劈,最后当啷一声倚天剑和曹丕佩剑居然同时折断!

    “倚天剑断了!”

    看着被砍为两半的倚天剑,周围人皆愣住了。这倚天剑可是曹操最为珍贵的宝剑啊,号称天下无双,削铁如泥,居然,居然跟彭城十两银子一把的廉价活一起断了!

    如果徐州兵马装备的皆是这种精炼的钢铁铸造成的宝剑,那该具有何等惊人的杀伤力?试问一个同样战斗力的士兵,别人一刀就能将你连人带铠甲一起砍为两半,这仗还怎么打?别人的长毛能刺穿你的盾牌,别人钩镰枪很容易就能勾断你的马腿,这种装备,简直就是令人发指!

    曹丕以为曹操在为自己剑断了而失神,曹丕忍不住在旁边劝了起来:“爹爹不要伤心,这种剑彭城多的是,改日我写信给我好朋友诸葛亮,给他一百两银子,让他在兵器厂再定做几把!”

    曹丕说的满不在乎,却不知道这样的宝剑对于曹操的意义。思索了许久之后,曹操让曹丕从徐州带来的纸张拿来看看,曹丕便让下人去取。很快下人报来了一叠纸张,曹操抽出来一张放在手上,那纸张经过无数次的改进已经变得十分干净,白白的纸,摸上去十分的滑,放入婴儿的皮肤一般。

    曹操对着纸张赞不绝口,这些年,造纸学堂对纸张进行了各种分类。有些纸张适合作画,有些纸张适合搞书法,有些纸张则生产出来专门当手纸来卖给有钱的大族人。

    而曹丕带来的纸张则是用来作画的,作画的纸张自然要求很高。曹丕甚至还带了一副徐州画师作的画作让众人看,望着一副栩栩如生的牡丹图,众人更是喜欢的不得了。

    就在曹丕在兖州许都呆的不到一个月的时候,徐州便派遣使者抵达了许都。使者提出在许都等地建设商行的消息,然后纳税给兖州。本来曹操幕僚们不同意,但是一想到那削铁如泥的宝剑和精美的纸张,甚至还有传说中的火炮,众人皆忍不住的想要徐州将这样的东西赶紧卖到许都来。

    使者在许昌与曹操等人商讨经商事宜,在签订的巨野协议中,就明文规定了通商事宜。只是那时候徐州还有东西能卖给兖州,现在有东西了,于是便开始直接销售往兖州,在兖州主要城市开设商铺,直接销售之下,便生了商贩的中间环节,让商品瞬间便宜了两三倍。

第二百三十四章 开启大工业时代() 
鲁肃派遣的使者在徐州呆了三日,经过三日的商讨,双方对税收达成了共识。然后使者献上了十八般兵器一套和火炮一枚作为礼物,顺便推广一下自己的产品。众将皆来实验徐州使者送来的兵器,一个个皆赞不绝口,曹操一高兴之下便一次性订购了数千把长枪,又订购了佩剑等冷兵器加起来近七千余件。

    这绝对是徐州的第一笔大订单!

    一次性定了这么多,徐州商行又减免了他们许多费用。虽然第一次很便宜的就卖给了曹操,但是这一单生意却足以养活了巨野冷兵器制造厂。甚至近万件兵器,巨野冷兵器制造出一个工厂还赶制不出来,冷兵器制造厂不得不在昌邑城又开设了一家分厂,两个城市用来支付兖州的订单。

    曹操购买这些兵器,不是用来装备他的士兵,而是将这些兵器全部装备到偏将以上军衔者。虽然曹操想购买更多的这种锋利的兵器,但是目前兖州久经战乱,国库空虚,根本没有足够的钱,只能买这么多先用着。

    八月份,当使者从兖州返回时,便从兖州带来了好消息。由于曹操等人的喜爱,徐州的兵器很快在许昌传播开来,那些世家大族有的是钱,一个个皆纷纷欲购买价格低廉的能够吹毛断发的宝剑。

    于是经过近半个月的商讨,鲁肃决定率先在兖州成立八家徐州商行。在有些比较大的郡设置两三所商行,普通的小郡则设置一所商行。

    而且这些商行经营的好的话,还可以继续往下属的县城去开设下属商行。这样徐州商行便可以慢慢遍布到兖州的每一个县城,去狠狠挣兖州的钱。

    使者出使完兖州,听闻曹操装备了新式兵器,在淮南称帝的土豪袁术便又来购买近万余件兵器,近千张大弓和近百枚火炮来武装自己。淮南又是一笔大的订单,而供应淮南的则是彭城国与下邳国。

    这两个郡的生产能力还要往北照顾北方的青州,因此只能让广陵和苏州府从长江之上将生产的兵器送往淮南。

    使者出使青州,袁谭是陶应的粉丝,见到陶应又发明出来好东西了,怎肯放过?于是袁谭更是定制了近三千余件兵器。徐州跟青州不接壤,陶应只好让人从海上运输到青岛郡,然后从青岛郡运输到青州去。

    这无疑不大大的增加了成本,但是自己现在最大的威胁是吕布,刘晔的建议便是不在吕布的地盘上设置商行,让吕布购买不到精良装备,到时候打仗起来,让他哭死。

    原本鲁肃还准备继续南下,将兵器推广到会稽郡和丹阳孙策那里去,但是这么多的订单,兵器制造厂的工人根本赶制不出来,最后鲁肃只好作罢。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为了能够尽早打制出兵器来,冷兵器制造总公司不得不全徐州的招募工匠。会铸剑的师傅本来就不多,而且这手艺都是师徒相传,不传外人。于是孙邵不得不花大价钱请他们当老师然后许诺给他们解决编制问题,然后让他们带徒弟一起打造兵器。

    随着工厂的设立,陶应仿照后世的国有企业制度,给每个在工厂上班的职工入编制,这样以后发给他们工资,等他们老了之后给他们退休金。

    这个制度吸引了很多穷人,而且一旦被招工选中之后,还有福利住房。不过福利住房是留给那些技术好的评级比较高的老师傅的,其他的工人只能住职工宿舍。在这个时代里,什么都缺,还好最不缺的就是人。

    在彭城一代,由于战乱无家可归的人特别多,于是当冷兵器工厂开始招工时,不到一周时间便招了近七千余人。

    这是个庞大的数字,彭城的规划可是要成为超级大都市的,因此不可能会留这么多人在这里,因此以后拆迁要非很多金银。于是陶应便将冷兵器制造工厂迁移到了彭城旁边的萧县,反正萧县离彭城又特别的近,而且水路、陆路都特别的方便。

    招够了工人,厂房还未修建。于是陶应便又让工人亲自去砍伐木头去修建,陶应在靠近运河两边的地方给冷兵器制造厂彭城分厂选定了地址,工人们便开始修建起厂房来。随着时间的一点点推移,昌邑、巨野、下邳、郯城、广陵、江都、苏州工厂皆陆续建立了起来。

    每一个工厂需要招收工人近五六千人,很大的满足了很多城里的就业问题。随着冷兵器制造厂的开工建设,很快火器制造厂也选定了地址开始建设起来。这两个厂,火器制造厂需要的工人稍微少了很多,因为他们订单比较少。

    袁术第一个定制了自己的火炮,别人还不知道这种火炮的威力,而且火炮又昂贵无比,所以卖的很少。

    但是为了能够在未来别人需要时不缺货,陶应还是让人赶制起来。徐州很快成为钢铁之都,两个工厂的工人在一座城市就能达近万人。在整个徐州更是近十万之众,这是一张巨大的嘴巴,工人需要工资,但是徐州此时还未能有如此之多的钱来支付给他们,这下可急坏了陶应。

    陶应召集各部门开会,最后张昭献策可以用粮食支付,正好今年的粮食足够支付他们的薪水。但是随着农业厂的修建,化肥、铁犁等各种农具的打制又得需要很多工匠。需要工匠就得给薪水,薪水从哪里出?

    东西暂时没卖出去,就没钱发薪水,只能拆东墙补西墙。而且一切都支付完毕之后,连打仗的军粮都所剩无几了。

    创业最艰难的时期,为了能够挺过这断时期,刘晔又建议开设军垦集团。现在三年时间,徐州基本没有战事,徐州也不想发动对任何人的攻打行为。但是徐州养着近十万多的军马,他们很多都驻扎在边界上。

    众所周知,边界之地,很多都是良田万亩,但是由于战乱经常发生,因此少有百姓前去耕种。那徐州既然在那里驻扎了兵马,为什么就不让闲着的士兵去开垦土地种植粮食呢?而且还有徐州生产的化肥和农具的供应,让粮食的产量会比其他地方高处两倍。

    刘晔的建议被陶应采纳后,陶应便让军部成立的新的边疆军垦集团,驻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