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霸业徐州-第1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程。而且交通又远没后世发达,更是影响消息的传递。

    因此陶应便决定仿照后世成立以省管理的制度,不过,陶应不叫它省,给他改名为府。

    改革依旧是从北方开始,辽宁府成立后,最北边的大型城市群便是青州。青州后世成为山东省,但是此时青州已经叫熟悉了,于是陶应便在青州的基础上成立了青州府。

    青州府下辖平原郡等八郡,在八郡的基础上,陶应又将徐州琅琊国划到了青州府,这样青州府便可以更好的跟彭城进行联系。

    青州府成立之后,陶应便将青州府的治所设置在了其经营已久的北方重镇青岛郡!青岛郡靠近海港,三国时代的威胁从来不会来自海上,而且在海上还有利于对外出口。青岛郡加在在南北之间,有基础易于发展。

    而且青岛城又是发展已久已经成规模了的。成立青州府后,陶应又决定将徐州府做一个改善,成立一个像直辖市一样小而精的中心。

    经过近半个月的商讨,最终决定在彭城国的基础上成立新的徐州府!

    徐州建制依旧是一个府的建制,地盘往东包括原徐州的下邳国下邳城,往南到符离,往西到芒砀山,往北到小沛城。

    徐州府成立后,原东海郡、下邳国其他地方和广陵郡加在一起成立新的府,命名为广陵府,治所放在了链接东西南北的交通大动脉——睢陵上!

    成立广陵府后,在徐州府南边便是沛国余部、梁国、山阳郡以及隔兖州而治的人口大郡南阳郡。在这几个郡的基础上,陶应成立了豫州府。

    豫州的地盘除了这几个地方外,同样包括另外一块飞地汴京三城。此时的豫州的势力已经遥遥领先其他郡太多,光大城便有汴京、救曹、封丘、巨野、宛城、昌邑等六城。

    豫州的治所为了安全起见,陶应将其暂时放在了昌邑,等以后统一豫州后,再将治所从昌邑转移到汴京城。

    在北方设置五府之后,陶应便又开始将改革转向南方。北方由于经历过战乱,所以所少都受点损失,而南方不一样,南方经历的战争较少,而且都是小规模的战争,所以南方比北方渐渐殷实起来。

    特别是经过近五年的努力,天鹰军已经剿灭了南方的各路山匪,南方的治安顿时达了全汉第一等水准起来。

    关于南方的设置,陶应与张昭等众人研究之后,便决定将苏州郡、会稽郡、杭州郡三郡之地成立新的江南府。这里的新的江南府虽然只有三郡之地,但是地盘却比广陵府要大上很多。而且江南府拥有大城苏州城和杭州城以及山阴城等,这里是南方世家的聚居地,是南方的经济中心!

    成立的江南府治所设置在了苏州城,经济中心设置在了杭州城。

    陶应知道再往南还有更多的土地,还有广州之地,但是那里现在还没有人烟,就是北方富庶的地方人口都不够,所以,现在也懒得去开垦了。

    不过,陶应已经派人载着测量学堂和探险学堂的师生乘坐大型船只沿着海岸线去探访广州之地了。为了寻找更多的海外土地,陶应在彭城成立了一个新式的学堂,名为探险学堂,这里培养的都是能够在丛林和海上冒险的人才,他们担负着为徐州寻找海外土地的重任。

    探险学堂,陶应在目前的徐州之地设置了三个,第一个在彭城,他们负责培养更多的人才,再负责吸引人。第二个设置在辽宁府沈阳城。

    沈阳城的探险学堂负责探寻北方的土地,包括被鲜卑和高句丽占领的地方,未来更是包括广阔的西伯利亚地区。

    在南方也设置了一个探险学堂,探险学堂设置在杭州城的杭州湾旁。他们负责去寻找后世的浙江南部以及福建和广东等地。

    探寻到的土地,便标记在地图上,然后带回探险学堂,然后由学堂送往彭城。到彭城后,彭城便组织各大监狱,将犯罪的人发配到那里去开垦土地。

    设置完江南府后,接下来便是自己的另外一块飞地——豫章郡!

    豫章虽然只是一个郡,但是却比江南府还要大上很多!豫章在后世就是江西所在地,所以经过几番考虑后,陶应决定同样也在豫章郡设置一府,名为九江府!

    ;

第二百九十一章 修建冀州府() 
因为装备了徐州陶陵三代炮,大炮的射速更快,而且威力更强大,所以曹操在南皮城下吃了很大的苦头。在南皮城下僵持了近三个月,曹操也是弹尽粮绝。当使者赶到曹营后,兖州的使者已经赶到了曹营。

    荀彧在后方向曹操禀告,说南阳有兵马调动,宛城张绣让一个新秀将领领兵五千余人驻扎在了兖州边境上。而且山阳郡已经减少了粮食的供应,荀彧派人去山阳和梁国买粮食,两郡商人皆言徐州要建设南方,所以粮草暂停出口。

    荀彧又派人前去汴京买粮食,汴京同样也停止了销售粮草。曹操听到后,更是怒不可解。谋士郭嘉劝曹操要以大局为重,不如先行撤兵,不能在此时同徐州起冲突。

    毕竟徐州已经和平多年,粮草充足,若此时跟徐州打起来,胜负不可说,又会便宜北方的诸侯。若此时不对南皮下手,袁谭定然会继续对北方的袁尚下手,那时候袁谭得了徐州的帮助,袁尚定然不会对手,走投无路时,袁尚定然会投兖州!

    此是一石二鸟之计,而且收复了冀州和并州之后,现在要做的最大的事情就是稳定这二州,同时又得要修养生息,鼓励农业发展,等兖州能解决粮食的内需之后,便可以利用久战之师前去迎战陶应。

    郭嘉与程昱皆劝曹操,徐州使者又至,不得已,曹操只好舍弃渤海郡返回许都。

    曹操撤兵的条件便是要徐州继续将粮食卖给他,曹操撤兵后,徐州的粮草又开始销售往兖州,让曹操再一次度过了危机。

    曹操撤军后,袁谭领着郭图与辛平二人已经武将四人前来徐州参拜陶应。

    此时陶应的官职是彭城候领大将军之职,袁绍死后,袁尚继承了他的爵位,所以,这袁谭的官职比陶应要小很多。

    袁谭到来后,陶应在徐州设宴,隆重的接纳了袁谭等人。在徐州参观近半个月后,袁谭这才带着两谋士返回渤海郡。此次袁谭来徐州,一是为了表示自己的归顺之意,第二便是前来要官。

    他好歹也是堂堂袁家的长子,来投陶应是放下了多大的架子才能做的到的啊!如果来了,就给一个小官做,他肯定不会真心投降的。

    所以,袁谭在徐州呆着的时候,陶应召集政务部商讨了两天,最后决定效仿淮南府,在渤海郡的基础上成立冀州府!

    冀州府的地盘包括未收复的清河国、中山国、巨鹿郡等八郡之地。冀州府府衙设置在了渤海郡南皮城,知州由袁谭担任。收复渤海国后,陶应的地盘瞬间又扩大了一个郡。渤海郡靠近大海,有着很长的海岸线。他也是连接幽州的通道,只要打通了这个通道,陶应便可以在幽州买马运往中原销售,从而大赚一笔钱。

    而且更为关键的是,当争取来袁谭后,他便有理由对袁尚宣战!现在虽然不能对曹操宣战,但是想到袁尚等人,陶应还是非常有信心对付他们的!

    于是,当205年的秋季到来时,忙完了徐州的改造后,陶应便取出地图,现在是时候吞并北方了!

    陶应欲替袁谭收复幽州,众人皆劝。如今徐州发展已经进入了快轨道,若再有战乱,只会便宜了曹操!

    但是陶应却笑着说,不用用兵便可得幽州!众人皆不信,陶应便将鲁肃找来,然后让其派遣探子前去幽州联络袁尚的部将。

    历史之上,袁熙与袁尚占据幽州后,后来其部将焦触、张南叛变,于是二人只好领兵北逃乌桓。曹操又领兵在乌桓击败袁尚二人,二人最后投靠辽东太守公孙度,被其斩杀。所以陶应要做的事情就是趁焦触和张南没有投降曹操之前拉拢到二人。

    所以秋季到来时,负责外交的鲁肃便带着重礼——三万两的银票前来幽州送给二人。不仅送了三万两的银票,又给他们金银珠宝两车,同时陶应册封他们为幽州军政长官,另外一人为并州军政长官。

    冬天渐渐到来了,袁尚与袁熙统治幽州期间,这半年的时间都是在不停的招兵买马,又四处征收粮草,百姓苦不堪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往辽宁府辽西郡逃难。这么多人逃走,袁尚更是下令,但凡抓到逃难的家族,诛杀九族!

    一时间整个幽州人心惶惶起来。

    而张南与焦触二人的家族正好也不满袁尚的税收,他们欲举家搬往沈阳城。如今沈阳城对富户人家有有待政策,允许他们经营辽宁府的产业,同时又免税三年。所以与其呆在幽州整日被盘剥,还不如远走他乡。

    二人家族欲走的消息被袁尚知道后,袁尚便派人将俩家族全部抓了起来。张南与焦触听闻后,知道若再不兵谏肯定会被袁尚问斩,所以也没多少考虑的事情,二人便领兵包围了幽州袁尚与袁熙的大营。

    见有人兵谏,越来越的不敢反抗的将领也加入了二人的叛乱之中。短短不到三日,参与二人叛乱的军马便又近三分之二之多,而且还有越来越多的人响应着。

    十一月份,冬天到来了,袁尚跟袁熙经过近一个月的作战,最终还是无法挽回幽州的败局,于是只好领残部北投乌桓。

    二人造反成功后便占据了幽州,曹操听闻二人占据了幽州,慌忙派人来劝降,并封给他们打官。鲁肃亦将陶应的拉拢之意告诉他们。一时间二人犹豫不决,北方养马之地幽州瞬间又变成了两面派。

    为了能够拉拢到大家族,陶应便下令在幽州实行私有制,所有大家族可以参与幽州重建,并且可以免税两年!

    不光对大家族,就是寻常百姓,陶应亦免其税收两年,一时间支持陶应的百姓越来越多!而且北方的辽宁府就是个例子,很多人去辽宁府治病,去辽宁府做生意,他们肯定亦想在幽州能享受到同等待遇。

    经过近一个月的挣扎,张南与焦触二人决定先投靠曹操,毕竟曹操把持着朝廷,是汉室正统!

第二百九十二章 大战幽州() 
205年冬,北方异常寒冷。

    听闻幽州叛乱,曹操将触手伸向很少战乱的幽州,幽州又是北方的屏障,若得幽州便可以得到一州的优良马场,还有北方大草原上的无数牛羊与战马!

    当陶应正准备陈兵在幽州边界时,这时并州的高干却突然脱离了曹操的控制造反起来。北方的天地又一场变故而来。

    徐州府彭城,陶应望着殿内的文武,半晌不说话。贾诩在旁劝到:“主公,北方之地若落到曹操之手,曹操势力便会越来越大,到时候是我徐州一大劲敌也!”

    张昭却道:“主公,此时正是严冬,不宜征战。如今我徐州之地百姓富足,人民安居乐业,若再四处挣扎,不利于百姓也!”

    二人争执不下。

    如今徐州府正是大发展之际,各处都要钱,而如果打仗的话就会拖累徐州至少慢发展三到五年才能恢复过来。但是不打仗,就会面临更大的危险,曹操饿狼也!

    二人争执不下时,沛国相吕虔却劝到:“主公,有一计可不用出一兵一卒可得幽州也!”

    陶应忙问何计?吕虔回到:“幽州之地,袁家之地也!虽然众人痛恨袁尚,却思大公子久也!”

    吕虔欲让袁谭前去收服叛乱的河北众将领。这些将领都是跟随袁绍四处征战的,他们心里都是向着袁家的,虽然现在袁家没落了,但是至少还有一个公子在冀州与恶贼曹操战斗着,因此他们就肯定不会选择投降老敌人,死对头曹操的!

    一说让袁谭去幽州,众人皆反对,袁谭若去幽州,如龙入大海也!

    陶应亦知道袁谭若得如此之多的土地和士兵,肯定不甘心在自己手下当一个知府这么简单。所以死来想去,也否决了这个建议。考虑良久之后,贾诩建议不如让袁谭写信与张南与焦触,若二人不降,则出兵攻打幽州!

    经过半个月的争辩,陶应最终决定出兵幽州!

    如今水运发达,于是陶应便集中青州府与部分辽宁府的粮草通过水运运往辽宁府辽西郡与冀州府渤海郡,然后通过两郡进行攻打幽州的任务。

    在中山的黑山军张燕速来便与陶应有交情,听闻陶应出兵攻打幽州,于是慌忙领五万黑山军来投降!他知道北方的天下终将是陶应的天下,又听闻天鹰军已经剿灭了南方的流寇和徐州府的山贼,如今正往北方,所以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在陶应攻打幽州时,自己出兵投降,给自己洗白,然后顺便捞到一个正式的身份!

    听闻张燕来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