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霸业徐州-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归来的士兵皆有收获,有人俘获来了近数百妇女,有人抓来了数百壮丁作为奴隶,有人带来了许多粮草,有人又带来了抢劫而来的金银珠宝。

    士兵一来到,陶应便让那将领宣布投降,听闻是天将陶应到来了,一夜之间就生擒了如此之多的将领,而且此次统兵前来的正是曹操座下大将于禁,士兵们只能无奈接受投降。陶应也不多说,让自己的士兵押送他们俘虏来的人马全部充公。

    释放了妇女,又解放了奴隶,奴隶们也纷纷拿起了兵器,参加了陶应的兵马。于是陶应便率军朝郯县南门而来,到了南门外,望着城外黑压压的兵马,至少有一万之多,吓的守南门的将领慌忙前去禀告陶谦,也不敢让陶应进城了。

    陶谦得知陶应的援兵已经到达南门后甚是欣慰,陶应想进城,众人皆在书房劝告陶谦起来。

    风雨欲来,似乎靠挡是挡不住的。陶谦书房里,除了守城的将领没到外,其他人皆守候在陶谦床边。

    屋内有些燥热,丫鬟不停的给陶谦扇扇子,旁边谋士们弓着身子启奏着。

    “主公,二公子领如此多的兵马前来,恐怕非是救彭城也……”

    旁边曹豹有些担忧地说道,但是糜竺却说道:“非也,二公子若要对主公不利,那日在下邳城便会派兵追击。更何况二公子一直对主公孝心颇重,即便是主公到达郯县,二公子也常遣人来问安,我道可放二公子入城。”

    糜竺说完,屋内又争吵了起来,刘备在旁边一直不语,陶谦躺床上指了指刘备,刘备这才回答起来:“我道也可放二公子入城,二公子上次突然攻打下邳,非未屠戮百姓也,他只不过与曹大人有隙。今公子据下邳,百姓皆安居乐业,由此可见,二公子乃正义之君子也!”

    陶谦点了点头,毕竟是自己儿子,陶应的改变,他还是看在了心里的。因此其他人还想劝,陶谦却挥了挥手打断了他们。

    刺史府一道令书很快下到了南门,陶应领着一万兵马进驻到了郯县南门。

    将兵马安顿好了之后,陶应便带着于禁等将领前来拜见陶谦。穿越大半个郯县,郯县内百姓皆躲在屋内不敢出来,街道上活动的都是士兵以及无数的乡勇。这次曹操采取的屠杀策略想威震徐州,却不想也是此战略让郯县军民心更团结了。

    两匹快马穿过郯县中心,一直到了陶府,陶应刚下马便看到了前来迎接自己的大哥陶商。陶应忙稽首道:“大哥别来无恙,上次一别到今日,大哥又消瘦了许多!”

    陶商也忙拉着陶应说道:“父亲多有念叨你,我道那日怪不得你,父亲也知,但是父亲与曹大人是至交,因此也就……”

    陶应笑了笑回道:“此事已经过去,咱们进去说话。我不知曹操又来攻打徐州,不然早就出兵来救了。月初之时,武原官吏来彭城,说是北方又有战事,多有百姓逃入武原,我这才知道,因此领兵前来,不想又来晚了!”

    “不晚不晚,也怪父亲不肯通知你!”

    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一直到了陶谦的书房,门是开着的,雕花的窗户,朱红的木门,校园中种满了树,还有一处人工小河潺潺地流淌着。

    这一处院子竟比自己在彭城居住的院子还要精致十几倍。进了屋子,陶应望见宽阔的屋内的东边有一处床铺,陶谦被扶了起来正依靠在墙上望着自己。陶谦又苍老了许多,眼睛似乎都有些睁不开了。

    陶应有些心酸,噗通一声跪在地上便喊道:“儿陶应见过父亲大人!”

    陶谦咳嗽几声挥挥手示意他起来,陶应跪在地上不敢抬头,陶商忙过去将他扶了起来。起身之后,陶应又一一向旁边的许多官员稽首问好。这些人有些恨陶应,但是却又有些感激他。

    恨他是因为他夺了他们的家产,又感激他因为他又放回了他们的家人。就连曹宏也朝陶应一还礼道:“公子将小儿放回,真是多谢公子仁慈之心!”

    彼此都见过之后,众人问陶应如何退曹兵,陶应却说道:“先不急,我先给大家引荐一位我的新将军,这次便由他领兵前来!”

    陶应说完,门外走进来一个人。众人皆不知是何人,于禁忙施礼道:“罪将于禁见过陶刺史!”

    起点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aa手机用户请到阅读。/a

第七十四章 郯县合兵() 
一听闻是于禁,众人皆吓了一跳。陶谦望着于禁,都恨不得立刻吃来了他!当初在彭城正是于禁带兵打败了他,但是此时再仔细看着于禁,陶谦居然笑了起来。彼时为敌,未曾想,今日他却到了自己帐下。

    真的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陶应似乎已经渐渐超越了自己,越来越多的人都投靠了他,先是跟随自己的臧霸,现在就连敌军大将也在他手下效命了,或许由这样的人来继承自己的位置,徐州或许真有希望。

    “二公子,他是曹操大将,若他阵前反戈一击,我等如何是好啊!”

    见是于禁,许多陶谦老将皆反对起来。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就是孙乾,其他人跟着随声符合着。陶应却摇摇头说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若文则真反叛与我,我亦无言!”

    陶应一说完,于禁突然跪下道:“主公放心,我于禁对天发誓,若有违主公知遇之恩,我于禁天打五雷轰!”

    陶应眼中满是信任,将于禁扶了起来,然后陶应又问道:“如今徐州战事如何?”

    寒暄完后,终于要说到正题了。刘备忙在旁说道:“二公子,曹操攻了数城,唯有北方萧建占据了琅琊一县未被攻破,其他皆破也!”

    陶应点了点头,萧建是个人才。刘备又介绍了一下徐州的形势,前几日与曹操一战,结果士兵士气低迷,所以战败了。现在曹操已经占据了西边的虎贲城,形势一边倒的倒向了曹操,这几日曹操对北门攻击甚猛,有许多次北门都差点被曹操攻破了。

    听完大家的回报,陶应突然又请求道:“父亲大人,我料曹操撑不了两个月便会退兵,如今只要坚守住,到时候待他退兵时给他致命一击,他定不敢再犯徐州!”

    陶谦点了点头,陶应又请求道:“曹操亲自攻打北门,我愿与刘将军一同防守北门,曹豹将军守西门,若此二门无事,郯县安全也!”

    听闻陶应愿与自己一同守城,刘备也是高兴无比。现在徐州兵马士气不行,但是二公子到来后,听闻二公子来了,徐州士兵一定会士气大振。到时候若再击败曹操一次,这次肯定会让自己名声再上一层楼的!

    其实陶应选择跟刘备合作也是有原因的,第一刘备手下有关二爷,有张飞,这都是当世猛将!而且,自己得罪了曹家,若跑去跟曹豹一起,曹豹要在背后阴自己怎么办?

    陶谦批准了陶应的建议之后,陶应便领着兵马朝南门而去,而刘备则一同骑马相随。二人领兵抵达南门之后,关羽与张飞已经守在那里了。见到陶应来了,张飞又是哼了一声,也不来拜见。

    关羽骑马过来,勉强冲朝陶应一稽首说道:“见过二公子!”

    刘备忙喊张飞,陶应慌忙劝道:“无妨无妨,张将军脾气火爆,仗义执言又勇冠三军,真是刘将军之福将也!”

    刘备也旁尴尬地笑着陪衬着,他知道自己三弟的脾气,张飞就是跟陶应合不到一块去。

    一万多兵马要想进城无处安放,与其被动守城,不如两军成犄角之势,这样攻守兼备。于是陶应便领兵在南门外的营地驻扎了下来。说是驻扎,陶应也知道自己肯定不能驻扎在城外,因为到时候若曹操来攻打自己,张飞那德行的再紧闭城门不出,自己岂不要被曹操揍惨了?

    他只是让士兵暂时驻扎在城外,自己赶紧在城内寻找营地,到时候趁着晚上赶紧领兵进城。

    驻扎下来后,曹操因为郯县来了救兵,不敢轻举妄动。张飞闲着没事,故意找茬起来,陶应初来张飞便禀告道:“大哥,咱们的兵马在城上连续守了数日早就疲惫不堪了,如今二公子来了,何不让二公子的军马上去守城呢?”

    旁边关羽拽了拽张飞,张飞有些失礼了,见陶应脸色不悦,关羽忙为刘备解围起来。

    “三弟,二公子军马远道而来,也是疲惫不堪,何不让二公子先休息一会?”

    关羽说完,竟不想张飞撒野起来:“二哥,你为何替着外人说话,难道那日他在下邳放你一次,你到现在还记着他的恩吗?”

    刘备突然吼道:“三弟,你酒又喝多了吗?胡言乱语!”

    刘备训完,张飞这才住嘴。

    陶应尴尬地笑了笑说道:“无妨,无妨,今日我便来守城,张将军先领将士前去休息两日吧!”

    张飞哼了一声便走了,陶应又对刘备说道:“刘将军,我上城之前,想求你帮我件事!”

    “何事?”

    陶应便在刘备耳边耳语了几句,刘备表情先是一惊,一会又恢复了平静。晌午开饭之前,于禁在城内选好的营地,还没等天黑就将一万兵马领进了城。

    午饭的饭菜开始飘香时,南门刘备作为东道主,邀请陶应以及于禁和众位将领一同就餐,关羽相陪,本欲邀请张飞而来,张飞却对陶应夺了刘备小妾甘氏耿耿于怀不愿前来,于是他一个人上城守城去了。

    大家酒到酣处,陶应突然说道:“我陶应平生最恨的人就是强抢民女之辈,但见此破坏此礼之徒,我定杀之!”

    陶应说完,伸手将杯子往地上一摔,突然帐内涌现出近百刀斧手。刚投降的曹操近二十余将领见状刚想反抗,关羽上前一把就将为首的一人捉住了,刀斧手上前将二十余将领绑了起来。

    于禁也是大惊,一身是汗的望着陶应,陶应却又喝了一杯酒后说道:“文则,你先回军营,告诉将士们他们违反军纪,一律杀无赦。将领有罪,士兵被逼无奈,罪免,若有人再犯,定斩不饶!”

    于禁忙起身告退,到了门口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于禁这一难算是躲过去了。让于禁去宣布这个消息,第一就是安慰于禁,让他知道陶应是不会对付他的,是信任他的,同时也警告了他一次。

    于禁到了兵营先是让士兵将二十余将的亲兵全部绑了就地斩首。就在投降的士兵不知所措时,于禁朝人群喊道:“主公有令,将领掳掠民女,是为死罪,士兵罪免,若有再犯者一律杀无赦!”

    士兵们见状慌忙跪地求饶,领头的人都死了,他们再想为祸人间也不可能了。于禁又将所有的曹兵分散编制在了民壮的队伍里,这样大家彼此都不认识,反而易于管理。

    掷杯为号,夺取了曹降兵的兵权后,陶应这才让于禁领着士兵们上城守卫。陶应亲自登上城墙,城门外远远望去,一座座大营遍布在郯县的大地上,远处的大营连接着天边,让人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兵马的到来。

    晌午十分,曹兵已经退了,陶应让人将城上的大旗全部换上了自己的旗号。午饭刚过,曹操又领兵前来攻城,忽然望见城门上换了军旗,士兵忙去禀告曹操,曹操亲自出阵来查看,望见熟悉的旗帜,曹操叹了口气。

    曹仁在旁见曹操叹气不解的问道:“主公何故叹气?”

    曹操这才说道:“老对手来了,郯县不好打了!”曹操说完,果然城门大开,城中出来一骑兵举着白旗朝曹操大营奔,是陶应派出的使者。

    使者到了曹操大营将一封陶应的信交给了曹操。曹操拆开看了看,又朝城门上看了看,陶应站在城楼上一脸冰冷的望着城外的曹操,曹操低头对来使说道:“告诉你家将军,我愿与他一见!”

    起点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aa手机用户请到阅读。/a

第七十五章 曹兵夜袭() 
郯县城外,曹操答应与陶应见上一面。于是,陶应便领着一千兵马由关羽护送出了郯县北门,出了北门,陶应便一路朝战场中央而来。这边曹操也让大军后退十里以表示诚意。

    再次见到枭雄曹操,陶应并没有像上次一样独自前去相谈。因为他已经不信任曹操了。两队人马走的近了,陶应往前迈了几步,旁边跟着的文官也往前走了几步。

    曹操望见陶应便哈哈大笑起来,陶应却朝曹操一稽首道:“曹公别来无恙!”

    曹操也一挥手道:“我自然无恙,倒是你,你不好好在下邳呆着,这么快就跑来送死啊!年纪轻轻的就这样死了,倒是可惜啊!”

    一提到送死,陶应也笑了起来。陶应从身上掏出曹操当初签订的沂水之约递给了曹操,曹操接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