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霸业徐州-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陶应咬了咬牙,半晌说了句:“麻烦小哥引路!”说完,小二慌忙吆喝着就朝里面走去,陶应抬起头打量着有些富丽堂皇的客栈,上面写着来福客栈,名字有些老气,但是他知道这个客栈是陈家的产业,是下邳城为数不多的大客栈之一。

    走进客栈,客栈的人很多,似乎也到了晌午的时分,虽然大街上禁止走动,但是这里明显住了很多人,一楼的桌子已经坐满了,大家都只是安静的吃饭,谁也不敢大声说话。

    客栈的门口还站着两个士兵守候着,一个管家模样的人过来跟陶应行礼,似乎陶应是这里的常客。

    小二引着陶应一直上了二楼,在二楼最里面的房间,房间门牌上写着一个竹字。竹字象征着君子,而陈登却坐在屋里等自己,畏首畏尾,似乎又颇为不君子,略有些让陶应心不舒服。

    推开雕花的木门,陈登已经候在门口等候多时了,走进屋子,让陶应有些纳闷的是屋里还有一人,有些苍老,但是看上去似乎又颇有精神。

    那人一身打扮甚是绅士,想必也是世家之人,果然当陶应走进去时,那人却不忙着施礼,倒是仰起头看向别处。

    陈登忙开始介绍道:“陶公子,我来介绍下,这是家父!”一听眼前之人竟然是陈登的父亲,陶应脑子里突然冒出来一个名字——陈圭!

    果然徐州这两人聚集在一起了!

    一直影响着徐州的世家大族陈家的代表便是这陈圭与陈登父子!

    别的不知道,陶应知道他们俩在徐州的势力,当吕布占据徐州之后,他们俩竟然能里应外合将刘备赶出去,可见他们的智谋还是过人的,有时候光有智谋还是不行的,还必须得有钱有势力,而这两位徐州土著却正好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陈登介绍完,陶应慌忙上前给陈圭施礼,这着实让陈圭有些吃惊。人言陶家公子陶应放荡不羁甚是顽劣,眼前之人似乎焕然一人,让人不可置信。

    陈圭毕竟是见过市面的人,也慌忙还礼。他们是徐州的土著,陶谦对于徐州来说只是外来户。不过陶谦是一个英明的刺史,在他的治理下,老百姓过的非常好,四处都在闹黄巾之乱,唯独徐州除外。

    所以徐州百姓家家粮库满仓,于是这也引得了枭雄曹操的惦记。

    三人围着桌子旁坐下,小二忙着上菜,陈登先是举杯自罚一杯,为他没有去楼下接陶应。陶应也只是哈哈一笑带过,见陶应突然有如此之多的改变,几杯酒水下去后,陈登忍不住的问道:“陶公子今日性情大变,让人刮目相看,不知陶公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是否可以说来听听?”

    陈登说完,陶应端起酒杯抿了一口酒,想了一会,如果直接告诉他们自己是穿越而来的会不会被陈登当成神经病呢?

第七章 未来之神() 
但是如果不说自己是穿越而来的,又该如何说好呢?思索了半天,陶应突然想到古代人迷信,何不借助神灵的力量来武装自己呢?

    想到这里,陶应将手中的酒杯放下道:“想我陶应活了这么久,从不尊神仙也不曾做善事。但三年前我路过城外破旧道观外见一老人沿街乞讨,我赏他些钱才,那人一言让我突然顿悟。”

    陶应说完,故意不往下说了,陈登等了半天见陶应不张嘴了又慌忙问道:“遇到何人?”陶应叹了口起又接着编了起来:“一老者,他言徐州早晚必有血光之灾,到时候徐州将是横尸遍野、血流成河。老天不忍徐州百姓遭此厄运欲点化一人来拯救徐州,我又言我上有一哥,可担当此任,那老者摇摇头,我想再言,不想那老者竟凭空消失了。”

    “竟有此等怪事?”

    陈圭在旁皱了皱眉头说道,旁边陈登也问道:“莫非是神仙?”陶应又叹了口气道:“我起初也甚是不信,我只道那老头拿了我钱欲恭维我,于是我就告诉他莫要拿这些事讨好我,他却言吾早晚欲一人,一言顿终生,到时候将获得神的力量帮徐州度过厄运!”

    “果真如此?”

    陈登更有些不信了,但是看看平时恶贯满盈的陶应,今天只是一天之隔似乎真的是判若两人了。当自己来到饭店之后,就听店小二说客栈住进来了个美貌的姑娘名甘氏,这姑娘曾在街上碰到恶少陶应,不想陶应竟像个翩翩公子一般,甚是有风度,宛若大贤良师。

    店小二说这话的时候,陈登都有些不信,只道是陶应又花钱四处买人宣传自己的名声了。店小二一再发誓,陈登甚至还亲自召见了甘氏,甘氏娓娓道来,陈登依旧是半信半疑,于是便在陶应来时故意不下楼迎接来试探他,不想陶应果然变得今非昔比。

    “我一直不信,但今天遇一人,她一言让我恍然大悟!”

    “莫非是一个姑娘?”

    陈登说完,陶应有些惊讶的问道:“元龙兄如何得知?”

    陈登便将在客栈所闻告诉陶应一番,听闻那貌美的甘氏就在客栈,不知为何陶应的心竟然碰碰的跳了起来。

    酒宴如何结束的陶应一时竟忘了,不知为何,陶应跟陈登所谈甚欢,不知不觉之间竟然喝多了。

    等陶应再次醒来,睁开眼,自己躺在一张柔软无比的大床上,丝绸的被子有些暖意。陶应摸了摸头,还好古时候的酒为粮食酿的,哪怕喝多了也不头疼。

    见陶应醒了,旁边一丫鬟端着洗漱的脸盆走了过来,又有丫鬟拿着衣服走了过来。过惯了一个人的生活,突然被别人服侍,陶应居然有些不习惯。当丫鬟拿着毛巾给陶应擦脸时,陶应慌忙从床上跳了起来,倒是吓的丫鬟往后一走,一盆水就洒在了自己的身上。

    水挺热,那小丫鬟只有十几岁,还是个孩子,看的陶应有些心疼。陶应忙从床上跳下来,丫鬟吓的跪在地上就求饶,陶应的脾气整个陶府谁人不知?光被他打死的丫鬟就不下于十几个了!

    丫鬟跪地求饶,陶应慌忙过去将她扶起来道:“没烫着吧,以后这种小事我自己做就行了,我又不是没有手脚。”

    丫鬟有些不可置信的抬起头,陶应望着她有些稚嫩的小脸,冲她点了点头,小丫鬟被扶起来时都是愣愣的仿佛做梦一样。

    不过当她快走出房间时,陶应还是喊住她,小丫鬟转过来,原来陶应根本不会穿古时候的衣服,整个袍子套在身上站在床边竟像个小丑一般。

    有时候你干了一百件好事可能大家不会记得,但是你干一件坏事却会顷刻间满城皆知。就例如陶应,他干够了坏事,突然不欺男霸女了,顿时整个下邳城都传的沸沸扬扬。如果你走在陶府大院内,到处都能听到丫鬟的议论纷纷,陶应今日没有打骂丫鬟,当小丫鬟给他穿好衣服,他还将桌子上的干果赏给了丫鬟。

    于是陶应似乎一下子成了陶府甚至下邳城人人津津乐道的大明星了。

    虽然四处都有人在议论陶应,但是陶应却无暇去顾忌,因为他知道现在曹操的大军正在四处攻打徐州,徐州已经岌岌可危了。

    黄巾四起,徐州独善其身,因此徐州变成了一个流民输入大州。一时间徐州很多荒地被开垦出来,税收增加,徐州变得越来越富庶。但是如果继续打下去,这样徐州就会变成一个流民输出大州,以后即使曹操退兵了,徐州也将陷入一个烂摊子之中。

    陶谦挺不过这两年了,他的时间不多了,于是陶应刚穿好衣服又开始准备四处去活动了,一想到出门,很多问题又来了。

    下邳城他不熟,几个作恶多端的家丁已经被他赶走了,一时间还真找不到人了。陶应正在沉思该如何是好时,不想陶府总管急匆匆的赶来了。

    远远见一个老人走过来,陶应慌忙迎了出去。陶府本身就不是很大,这或许跟陶谦不爱铺张浪费有关吧!

    远远的总管朝陶应施礼说道:“小少爷起来就好,我这就命人去准备吃的。小少爷吃完饭陈公子在门口等着呢!”

    一听陈公子在外面等着,想必肯定是陈登,陶应连饭都不吃了跟着服侍自己的丫鬟就往外赶去。

    一座高高的大门,朱红的门面,高高的门槛,大门口还有两个雕刻非常威武的石头狮子。当陶应走出陶府大门,陈登正守在门口。

    陈登是三公之后,陈登陈圭父子在徐州非常有影响力,只有拉拢了陈家,想要坐到徐刺史的位置就容易多了。当年刘备刚入主徐州时,徐州财团们并不是都欢迎他的,多亏了陈圭陈登父子四处周旋这才让刘备当稳了徐州刺史。

    陈家父子支持很重要,当然钱财更重要,只要糜家能在财力上支持,那徐州还是非常强大的!

    见陶应出来了,陈登慌忙作揖施礼,陶应回礼毕问有何事?陈登忙回答道:“昨日听闻公子一言受益匪浅,公子托下官去刺史大人那里说情,下官已经禀告过刺史大人。城中百姓皆言公子性情突变,皆言公子遇神仙点化已经成为大贤良师,因此刺史大人在监察院欲见公子,特此让属下前来告知。”

第八章 领兵北上() 
陈登翻身上马,陶应不会骑马,只好坐轿。一路上陶应问现在徐州的战况,陈登道现在徐州萧关、彭城、小沛皆丢。北方诸县也被曹操攻破,郯县现在有了刘备军和曹豹军驻守,曹操一时攻不破,又领兵北上,屠了许多城。

    一说到屠城,陶应就恨的直咬牙。那曹嵩的确该死,生出来这么个大祸害,下次见到曹嵩第一个就搞死他,他的冤仇有处报,那被屠戮的无辜百姓的仇谁来报?

    陶应问现在北方形式如何,陈登道北方赖有臧霸守琅琊国,臧霸屯兵于开阳,曹操攻之不破,只能引兵南下。

    陶应点了点头,果然徐州第一将军还是属于臧霸的。泰山帮老大臧霸跟随陶谦平定了徐州的黄巾之乱,陶谦表其为校尉,而兖州若要进徐州必经琅琊。

    臧霸守琅琊,曹操下次要再来打徐州,就不得不从萧关进攻彭城,或从小沛然后度过泗水攻打下邳城。现在就缺一个能守住萧关和小沛的了,如果有人能守住萧关,那曹贼又岂能打到彭城去?似乎在汉末历史上,徐州一直的威胁都是兖州。

    两个人不知不觉就到了徐州监察院,绕过一个小院,一条大路一直走就到了主会厅。刺史办公的地方还是修建的非常气派的,走到大厅内,正对大门有一个小案牍,陶谦一边咳嗽着一边在看手中的加急文书。

    案牍之上一卷卷的竹签堆满了桌子,旁边几个丫鬟伺候着,还有一个丫鬟将一碗药放在了桌子上。

    望见陶应来了,陶谦抬起头,陶应慌忙跪下来施礼,陶谦摆摆手让他站起来,陈登在旁忙道:“刺史大人,好消息,曹豹将军已经将曹操大军挡在了郯城之外,而且公子又有神仙相助,咱们徐州的希望来啦,有了公子,咱们再有不用担心曹贼啦!”

    仅仅隔了一夜,没想到陶谦居然又苍老了这么多,陶应跪在地上磕了一个头,这个礼节他是在电视上学到的。

    陶谦挥了挥手示意陶应起来,陶应刚起来就有小兵来报道糜竺、孙乾求见。陶谦点了点头,想说话一张嘴就吐了一口血。

    这些似乎都是发生在电视剧里的狗血情节居然让陶应看到了,一个垂垂老矣的老人,面临着城破被屠城的担忧,一夜夜苍老而去,居然让一向心狠的陶应心狠狠的被刺了一下。

    “爹,曹贼定会退去,爹不如回去静养一段时间吧!”

    陶应忙过去相劝,哪道陶谦挥手让他走开,孙乾、糜竺二人鱼贯而入,那孙乾陶应是知道的,他是有名的辩客。陶谦去世后,他奉命迎刘备入住徐州,后一直辅佐刘备。糜竺糜芳同样如此,都是徐州的英雄豪杰。

    孙乾穿着一身长袍,面容有些憔悴,显然是很久没睡好觉了。

    “拜见主公,曹将军刚才来报,道曹军大军围攻郯城,郯城恐怕不保望主公发救兵!”

    陶谦扬天长叹一声,又一口气没喘过来居然直接气晕过去了,众人慌忙抬着陶刺史回到卧室。一时间整个监察院似乎又人心惶惶起来,走到哪里都有人议论曹仁的大军已经切断了北方田楷和孔融的援军,袁绍大军也按兵不动不知何意。

    陶应随着众人赶到陶谦床前,听闻陶刺史晕了过去,陶应娘亲和大哥陶商也赶紧赶了过来。一时间整个屋里挤满了人,陶应这才知道自己大哥的样子,大哥也跟自己一样白白净净看上去文质彬彬,显然比自己正经多了。

    陶商没有去理会陶应,而是一个人跪在窗前握着陶谦的手直流泪,似乎听到了陶商的呼唤,陶谦在床上虚弱的醒了过来。

    郎中合上医药盒子在旁边道:“刺史大人只是气急攻心,休息一会就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