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霸业徐州-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眩徊还肴每兹谕犊孔约骸?兹谟涤斜焙9饷创蟮牡胤剑颐煜拢趺纯赡苣涿畹木屯犊恳桓雠沓枪南喙兀

    孔融笑完,陶应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见孔融不信自己,陶应知道自己想去占领后世的胶州湾是不可能的事情了,于是也跟着赔笑道:“北海就当笑话也行,他日袁谭破了北海,请孔北海记得我今日之言,到时来我彭城,我可保北海流芳百世也!”

    孔融也是一稽首笑道:“二公子好意,我就心领了!”

    旁边王朗也跟着笑起来,陶应又想跟王朗算上一卦,但是王朗却笑着拒绝了,不用说,陶应如果跟他算命,肯定是想让自己投靠他,然后陶应就可以坐拥会稽之地。不过说实话,陶应还真没太盯着陆地,他的梦想是大海,他知道大海的彼岸哪里才是取之不尽的财宝!

    所以他特别想占据青岛所在地胶州湾,还有会稽的杭州湾。这两个地方在大航海时代,都是最为富庶的地方,在后世,大家都知道沿海地方的富庶,只是这个年代,大家的目光还局限在中原的争夺上而已。

    见两人都有些不愿,陶应便也跟着呵呵的笑着,许久之后陶应突然说道:“王太守,孙策早晚会攻破会稽,到时候王太守也来我徐州吧。”

    王朗站起来继续往旁边走走说道:“好啊,到时候我便可与孔国相一起在彭城为二公子效力了!”王朗说完,孔融也跟着笑起来,就连张昭都忍不住笑了。

    这仿佛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陶应却不以为然的说道:“好,今日得二位此言足也,二位都是有名望的人,想必也不会失信于我这个后生。更何况是在这破曹亭,张先生,今日之言你可都记在了心上,回去之后,我请您将这句话写在彭城大门之上,到时候我们在彭城见!”

    陶应说完朝两个人一稽首,见陶应突然这么认真,孔融与王朗脸色有些尴尬。在石亭待了许久,陶应又领着他们逛了一下破曹学堂然后便返回了客栈。

    孔融在石亭镇呆了一天便借口北海有事告辞了,孔融一走,陶应也领着军马朝彭城而去。从石亭到武原,再从武原到彭城,这一路走来整整用了快一个月的时间,到了彭城,就已经是阳春三月了。

    萧县的陶谦墓已经修建好了,规格算不上很豪华,但是却也不小。陶应决定在萧县守孝三年,但是这三年似乎是徐州最为重要的三年,于是陶应便又让人在陶谦墓旁修建了一处别院,暂时就将整个彭城的机构就设置在了萧县。

    王朗跟着陶应,望着彭城国的改变,心中对这个后生敬佩不已。特别是见到彭城国雄伟的宫殿以及高大的城墙,还有老百姓的那份热情与安逸,王朗都有些羡慕不已。当得知彭城国那座修了近一半的宫殿不是陶应的住宅,反而是各种学堂时,王朗更是惊诧不已。

    汉末对学校如此重视的,恐怕唯有彭城了吧!

    195年的春天就这样慢慢到来了,王朗在彭城休息了近半个月的时间,这半个月的时间里,陶应从彭城搬去了旁边的陶陵镇,陈登负责陪王朗在彭城闲逛。

    说是闲逛,其实也不尽然,当集贤殿修建好之后,空荡荡的集贤殿显得太过于冷清。于是陈登便请示陶应,陶应便拨府银近万两来收集天下书籍。听闻陶应要打造免费的图书殿,很多家有藏书的读书人皆将家中的书籍捐了出来。

    除了捐的书,陈登又组织商队去各地买各种各样的书籍,然后又召集了近百人的抄书队伍,负责每天将那些竹简上的文字抄到修订的纸本上。这半个月的时间,突然遇到这么多的书,爱书的王朗更是天天泡在了集贤殿,手不离书的王朗怎么还需要别人陪伴呢?

    随着陶应造纸术的提升,现在的纸张已经越来越好了,再加上造纸材料的多样化,供选择的多了,资金也多了,很快造纸业在彭城迅猛开展起来。

    有了很多的纸张,陈登又在梧县成立了一所专门研究印刷术的学校,名字就叫徐州印刷学堂。学堂已经开始招生了,印刷学堂主要招收的都是些穷苦人家的孩子。而且印刷学堂也是免交学费的,不过从印刷学堂出来之后,都要去梧县的造纸厂或者下邳的造纸厂去工作。

    陶应在陶陵镇守孝的第二个月,因为会稽有事,王朗不得不返回会稽。听闻王朗要走,陈登慌忙派人去通知了陶应,陶应在守孝回不来,于是只能让陈登相送。不过这王朗也仗义,走之前还是从彭城坐马车去了一次陶陵镇。

    陶陵镇离彭城不远从彭城往萧县有一座山,而陶谦的陵就修建在山脚下。山脚下还有一条河水流过,古人讲究风水,有山有水才是风水宝贝。因此陶谦的陵便修建在了这样一块宝地之上,随着陶谦的下葬,又随着这位在徐州可以呼风唤雨的陶应的到来,很快陶谦陵外便聚集了近千户人家。(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qdread微信公众号!)

第一百一十六章 科学稿本() 
ps:看《三国之霸业徐州》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起点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见来了这么多人,陶应索性在这里修建了一个小镇,因为靠近陶谦的陵,所以就叫了陶陵镇。

    当王朗来到陶陵镇时,陶应正在跟陶陵山下的院子里讲课呢,镇上有近两百个孩子,平时闲着无事,见这群小孩很可爱,又没事做于是陶应便从他们里挑选了近百个小孩自己亲自来教。

    当王朗来到小院子旁时,陶应正跟孩子们讲授地理呢,陶应住在陶陵镇的小院不大,一处用山石垒成的一人高的院子,四间石头垒成的有些简陋的屋子。不过好在院子里的地都是青石砖的,看上去很是干净,透过门缝,王朗望见很多学生都坐在地上,而陶应则拿着一只自制的粉笔在一块刷了黑漆的木板上画着。

    王朗推开门,陶应还穿着孝服,此时的陶应正指着黑板上的椭圆的地球讲着:“大家看着这里,咱们就生活在这里,咱们脚下踩着的大地与这周边的海洋一起构造成了咱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王朗的突然出现,让陶应有些措手不及,望着熟悉的身影,陶应忙敲了敲黑板说道:“好啦,今天就先讲到这里,明天继续来听吧。现在都可以回家啦,去吧,回去别玩的这么野!”

    陶应说完,一群小孩站起来齐刷刷的朝陶应鞠了一躬,然后便朝大门走去。望着陶应,王朗一脸的惊异,直到陶应跟王朗稽首问好,问了几遍王朗这才反应过来。

    “失礼了,失礼了,只是二公子,你在这画的什么啊?”

    顺着王朗的目光,陶应望见了自己在黑板上画的地球,一想到地球,陶应突然笑了。是啊,自己太前卫了,或许这个时代,他们还不知道地球是什么东西呢,而且他们都是以为地球是天圆地方的,不是圆的。

    陶应从身边拿起一本自己编纂的地理学手稿递给了王朗,王朗接了过来,翻开第一页,看了几句后,仿佛那书有魔力一般,这一看竟然爱不释手了。

    “二公子,这地球怎么可能是圆的呢?”

    王朗一边看一边不解的问道,陶应将王朗请到屋里,丫鬟忙沏了两杯茶递了过来。在椅子上坐下后,陶应忙解释了起来:“王大人,这您就有所不知了吧,咱们生活的地方叫地球,地球本身就是圆的,然后地球并不是无边无际的,如果您从这里出发,沿着一个防线走,早晚还会走到你来的地方。”

    陶应说完,王朗更是不可置信,一边嘴里喃喃的说着一边又指着另外一个处说道:“二公子,您看这里,您说地球无限大,咱们生活的土地只不过是地球上七大洲之一的一个国家,那这地球上难道还有其他国家吗?”

    王朗的疑问太多,很多东西对于他来说,这简直都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陶应想跟他解释,但是却又不知道该如何解释为好。这个世界的知识有限,有些陶应想恶补还恶补不来,所以陶应也懒得解释太多了。

    于是陶应便说道:“王大人,为了证明地球是圆的,也为了说服大家,让大家看到更为广阔的世界,我已经准备等什么时候府库有钱了,就组织一次人去测绘天下的地图,如果王大人感兴趣不妨就留在彭城吧!”

    一说到留在彭城,王朗还是有些犹豫起来,他是会稽太守,他是来为老主公奔孝的,怎么可能说留下来就不顾大汉的江山了呢?

    于是王朗只能拒绝的说道:“二公子好意我就心领了,但我有要务在身,必须要返回了会稽了!今日前来,就想跟陶刺史道个别,拜祭完我就得走了。”

    见王朗去意已绝,陶应知道自己挽留无望,于是转眼一想又说道:“王大人,您觉得我彭城如何?”

    见陶应想问,王朗细细考虑了会回答道:“二公子治理下的彭城,非一般人敢想也,二公子真仿若神灵,有太多我们捉摸不透的东西。”

    陶应听完哈哈大笑起来:“王太守过奖了,王太守千里迢迢来徐州看望我父亲,就凭这点情谊,我就已经感激不尽了,本想送王太守些东西,王太守却也不缺什么。昨日陈登告诉说,说王太守很是喜欢集贤殿搜集而来的书籍,我虽不能将集贤殿送于王太守,但我愿送一处在集贤殿外的住宅给王太守以表情谊,还往王太守笑纳!”

    陶应说完,望着王朗,王朗脸上始终都如一面水般平静,再大的风浪,始终不起一点波澜,但是当听闻陶应在集贤殿旁送自己一套住宅时,陶应分明看到他眼中有种渴求一闪而过。

    虽然很想要,但是王朗却稽首拒绝了起来:“谢二公子好意了,只是我在会稽为官,彭城离会稽如此之远……”

    “可以让令公子前来居住,我欲给大汉朝能给的最高的薪酬聘请天下名士到我彭城来教书,而且我也已经开始拿出万两白银搜集天下藏书,以后还会拿出更多的钱来投资到教育里,如果公子来我彭城,岂非美事哉!”

    陶应每一句都那样让人难以拒绝,有句话叫做财大气粗,陶应突然觉得自己现在就是。王朗在彭城时,也听闻了陶应已经开始往各州郡去招募名士前来彭城谈论天下之道。王朗也想在彭城买一处宅子然后让儿子在这里学习礼仪和知识。

    特别是当骄傲的王朗见到了曹操的两个儿子都来了之后,这个冤家的儿子,陶应都让他在书院就读,而且照顾的无微不至,这无不让彭城更令人向往。更有贤人张昭、神通诸葛亮、骁将赵云、徐盛,谋士陈登、严畯等,无一不是彭城的招牌。

    所以王朗想在这里买上一处宅子,但是当他询问陈登时,陈登却不好意思的告诉他,彭城的府宅虽然都修建好了,却是不卖的。这些府宅全部都是留给那些大儒以及各种学者居住的。

    除了学者的驻扎,剩下的就是准备给那些来彭城求学的学生的住所了。唯一不是留给学者和学生的就是城北的地方,那些都是投靠陶应的官吏的住宅。城西则又是留给那些商人的住宅,因为彭城的口号就是繁荣、包容,所以各行各业的精英,陶应都会欢迎他们到来的。

    见陶应如此真诚,王朗却之不恭,于是忙道谢起来:“二公子如此相赠,受之有愧,彭城初建,正缺银两,我愿捐些东西望二公子也笑纳!”

    见王朗接受了,陶应心中有些欣喜,于是忙点头说道:“那我替徐州百姓谢过王太守了!”

    两人在陶陵寒暄了许久,王朗此行的目的是拜别去世的陶谦,于是陶应便相陪着他去陶谦陵上去拜祭。

    王朗在陶陵呆了两日,这两日里陶应熬夜赶制出了科学稿本以及未来生活设想两本手记,然后作为礼物送给了王朗。王朗这一路来不停的翻看陶应编纂的地理学教本以及科学教本和未来生活设想,越看越觉得不可思议。(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qdread微信公众号!)

第一百一十七章 彭城改革() 
ps:看《三国之霸业徐州》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起点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六月末的陶陵镇外面蝉鸣声此起彼伏,而陶应屋内吵声也是如此。一让诉说彭城这些日子里遇到的难题,每个人似乎都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