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霸业徐州-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蛄毂爻侵泄淌亍

    于是赵云便领兵一路前来,刚到半路就发现了不对,因为到处充斥着曹兵,这些曹兵战斗力极强,完全不像是战败撤退的兖州兵马。

    一路交战数次,赵云勇猛,但是手下多有损伤,对面亦知道赵云赵屠夫之名,因此心怯也撤走了,于是赵云便这样一路收拢着吕布分散的并州狼骑一路而来,一直到遇到吕布。

    “元帅,城楼之上已经鸣金收兵,士卒皆四处哄抢,实无法紧随元帅!”

    赵云下马请罪,吕布怒视着赵云,他处处想的都是责怪别人,却总不在自己身上找问题。在吕布骨子里,他还是非常小看陶应的,甚至每一个诸侯他都小看他。

    “罢了,快点趁曹贼还未回兵之时快些进城!”

    吕布说完骑上赤兔马便领着汇聚而来的狼骑朝昌邑城奔去。赵云只能领着白马军团跟着回去了。

    等吕布回到昌邑城外时,远处一片片的狼烟四起,借助了夜幕,一片肃杀之气。吕布有种不祥的预感,果然当他赶到城外时,城外已经尸体遍布,曹操大军正在四处围住昌邑城来攻打。

    见前方军马甚众,吕布不敢领兵前进只能与赵云合并一处杀往梁丘城。

    原来当吕布与赵云走后,曹操大将曹仁便领兵围攻乱作一团的吕布兵马。吕布新招来的兵马四处抢夺胜利品,曹仁军马一来,皆被打散了,于是城外开始拥挤起来,大家一起往昌邑城拥挤而来,陈宫慌忙令人关了城门。

    城门一关,吊桥又架了起来,士兵无处可去,城外变成一边倒的屠杀。见自己势单力薄,李典与张辽便只能领兵赶往了东边的金乡,二人领兵一走,高顺寡不敌众,也只能随着众人从南门进了昌邑城。

    一时间,昌邑从一个胜利战变成了失败战,主将吕布差点被俘虏,其他各将皆被打散,唯有的一点小胜利还是曹性射瞎了夏侯惇的眼睛。

    日子一点点的过去,曹仁攻击昌邑城近一周时间,依旧无法奈何昌邑城一点皮毛。反而是此时的兖州粮草不济,士兵开始挨饿起来。秋天的到来,更是让感冒咳嗽的人日益增多,而兖州军医不多,药材又奇缺,因此每天死去的人很多,大家皆抱怨起曹操的不是来。

    知道军心不稳,谋士几次劝告曹操,曹操便有心撤退起来。但是此时的曹操与徐州兵马处于对峙状态,若曹操撤退,吕布定然会死死不放,于是曹操便开始跟徐州陶商写信,又写信让汉帝来从中调停来。

    陶陵镇,每天前方的战报不断传来,虽然是一个个的好消息,但是随之而来的还是每天不停的催粮食,催兵饷以及各种药材,这让陶应有些疲惫起来。

    随着徐州兖州的开战,此时野心勃勃的袁术又准备领兵北上攻打徐州,这更是让陶应头疼。原本陶应修书一封想与袁术和刘繇调停,但是却不想不仅没有给两家调停,反而跟袁术结了梁子。

    不过一切既然已经发生了,陶应反而变得冷静了许多。

    九月末,秋味道席卷着陶陵镇,彭城的城墙刚修好,宫殿依旧没有完工。没有完工的原因是陶应将所有的钱财都暂时投入到对兖州的作战中去了。陶陵镇的建设也在九月的时候进入了快轨道,一切都如同陶应预想的那般在进步着。

    直到一天,一个不速之客的到来,还是打破了陶陵镇的宁静。

    安静的山脚大院中,陶应与张昭在一同商讨着彭城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冶铁术的改进问题。早晨的阳光有些慵懒,二人就这样坐在院子中的石桌旁,石桌上放着一本手札,上面绘制的都是有关冶炼的机器。

    旁边站着近二十余人,这些是冶炼学堂的专家。门外家丁走过来,小声在陶应耳边说了几句话,陶应脸色瞬间变了。

    半晌后,陶应招招手,管家退下了,不一会从门外来了从郯县来的使者。使者有些傲慢,进来后也不跪拜,鼻孔扬的高高的,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

    “彭城相听令,州牧大人令汝立即从兖州撤兵并将吕布赶出徐州……”

第一百三十二章 与徐州牧的决裂() 
使者宣读着陶商的命令,陶商是徐州牧,这一次陶应不知道心里什么滋味。原来,当陶应与吕布联手进攻兖州时,这个消息传到郯县后,刘备与众人皆有些愤怒。

    他们原本指望着接纳吕布然后让其制约着彭城相陶应,却不想吕布来到徐州之后,不仅不听从管束,居然还跟彭城相陶应成了盟友,他们两个一个狮子一个老虎,都不是他徐州牧能控制的,而且他们更是过分的不经过自己的允许就出兵挑起了与兖州的战争。

    这让陶商觉得自己的权威被挑战了,他想狠狠教训下吕布,但是如果此时出兵攻打彭城,又惧怕陶应战不胜的神话,而且百姓皆心向陶二公子,因此他们也无法出兵。

    就这样静等了近一个月时间,终于汉帝派遣使者与两家调停。曹操亦献上了丰盛的礼物,刘备本欲与曹操结好,于是便力劝陶商勒令陶应从兖州退兵,然后将惹事精吕布逐出徐州。

    于是陶商便派遣使者前来彭城,使者宣布完命令,本以为陶应会接旨,却不想陶应却依旧坐在石桌旁,其他人想跪下,但是却都被陶应阻止了。

    使者望着陶应,陶应端起手中的茶杯抿了一口,然后转头对旁边的张昭说道:“欲振兴彭城,非工业不可。农业只能解决温饱,唯有工业才能让彭城走到世界的前头。因此,我画上的这些产铁的地方,无论是租借,还是购买,甚至是出兵,都要得到。”

    张昭望了望陶应,又望了望使者,陶应依旧在一张地图上指指点点着:“唯有有了铁,才能修建铁路,只有铁路,才能将彭城的纸张和粮食、化肥以及各种物资快速的运往全国各地!”

    使者怒视着陶应,见陶应不理于是便责备道:“陶相难道要拒不领命吗?”

    陶应却转头对旁边的一个人说道:“李大人,萧县和相县的煤炭都探测好了吗?”旁边一人慌忙鞠躬点头说道:“回禀国相大人,萧县与相县的煤炭已经找到,只要大人一声令下,即刻便能开采。”

    陶应点了点头,然后在地图上点了点淮南说道:“明日开始开采煤矿,还有淮北、淮南都是大煤矿,袁术既然欲害我,我便拿他淮南。”

    一听要攻打淮南,张昭却阻止起来:“主公,兖州战事尚未结束,彭成国百废待兴,要让百姓休养生息啊!”

    陶应点了点头说道:“知道,我不出兵,让温候出兵前去。”

    使者见陶应如此不将他放在眼里,心中大怒,他代表的不是他自己,可是整个徐州啊,整个大徐州的面子都被他丢完了!因此丢了颜面的使者开始暴跳如雷,见使者要发飙,几个家丁上去便将使者按在了地上。

    心情不好的陶应挥了挥手手,让人拖出去斩了。见陶应要斩使者,张昭忙又劝告道:“主公不可,如今主公占据下邳、彭城国与广陵郡,主公最近得罪了袁术,又与曹操作战,如今若再得罪了大公子,那时咱们四面皆是敌人,恐非……”

    张昭说完,陶应想了想,也是。如果四面为敌,到时候他们联合起来攻打自己该如何是好?更何况有吕布这条疯狗在,如果他们给吕布粮草和钱,再将彭城许诺给吕布,吕布不反咬自己还怪呢!

    思考了片刻,陶应指了指家丁说道:“放开他,让他自己滚回去吧!以后记住,任何人不得在我地盘上撒野,这里是彭城国,不是东海郡!”

    使者原本一身正气,但是被陶应这么一吓,倒是少了些脾气。从地上站起来,使者也不告辞,转身便朝门外走去。

    使者走后,陶应便又在跟矿业学堂的专家们商讨开采煤炭的事情。这两个月的时间里,陶应已经将火车的轨道修建以及蒸汽机的发明图画了出来。一提到蒸汽机,很多古代人皆为之惊叹,亦不知道它有何用。

    不过有了蒸汽机,就能继续研发最初级别的蒸汽火车,这个对于军工专业又喜欢瞎研究的陶应来说算不上难题。只是这个世界工业基础几乎为零,想要发明内燃机车和动车简直就是扯淡的事情,所以他好要将第一次工业革命啥的重新来一遍才行。

    这一天送走了冶炼学堂和矿业学堂的老师们后,到傍晚时分,陶应刚想休息一会,却又有一群机械学堂的老师们缠着请教问题了。

    夜晚不知何时到来了,夜幕散去,又是一天要结束。忙完这一天,陶应早已是筋疲力尽了。

    吃完晚饭,陶应想好好躺下了休息会,却不想家丁又急匆匆的赶来了。木门被敲的啪啪响,吵的陶应真想捂着耳朵再也不管了。

    但是吱呀一声,门被推开了,来的不是别人,正是陶应最为信任的三大文官之一的陈登。陈登有些着急的说道:“主公,主公先醒醒,彭城有大喜事了!”

    一提到大喜事,陶应一个机灵坐了起来,这半夜三更的陈登能从彭城赶来,值得陈登从彭城赶来的大喜事,到底是什么喜事呢?

    “什么喜事?温候吕布将曹操杀了统一兖州了?”

    陶应嘴中冒出来的第一句便是如此,小环从门外进来,将蜡烛点上了。烛光不停的摇曳着,点完蜡烛,小环出去时便将门也掩上了。

    陶应让陈登坐下,两个人便这样坐在了桌子旁。陈登一脸开心的说道:“主公,我本不愿深夜前来叨扰,但是事情很急,因此不得不来相告。”

    望着陈登开心的样子,陶应就知道这肯定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吕布击败曹操夺取兖州肯定是不可能的事情,那难道是自己的第一个盟友刘繇前来归降了?但是想想也不可能,毕竟刘繇是汉帝认命的扬州刺史,怎么可能归降自己这个彭成国相呢!

    那莫非是太史慈来投靠自己了?陶应一次次在心里猜测着,但是当他说出来,却一个个被陈登否决了。见都不是,陶应还真想不出来到底有何喜讯了。

    见陶应猜不出来,陈登忙笑嘻嘻地说道:“主公料事如神,这次怎能失算了呢?这彭城的大喜事跟其他的都无关系,跟北方的青州有关系!”

    一说到青州,陶应回忆了一下,青州能有什么好消息?难道自己记忆有误,袁谭将青州攻下来了?既然打下青州,袁绍下一个对象就是攻打徐州,这是徐州的灾难,又岂有喜事之说呢?

第一百三十三章 青州来客() 
听陈登说是青州的喜讯,陶应思考了半天,如果说真的有喜讯,那莫过于青州袁谭击败了北海孔融了吧!

    陶应就有语言孔融会被击败,自己还曾给他算过一卦,只不过那时孔融却反而笑话自己。难道袁谭这么快就将孔融击败了吗?

    “青州的喜讯,莫非是孔北海来了彭城?”

    陶应望着一脸喜悦的陈登,见陶应果然猜到了,陈登慌忙起身拜道:“主公果然料事如神,没错,正是孔北海从青州而来。昨日他便领着主簿等十余人赶到了彭城,前来实现诺言。”

    一说到实现诺言,陶应笑了。孔北海被称为建安七子,在文学上的成就特别高。而且主政北海期间,广修学校,做了很多善事,就是在军事上稍微欠缺眼光,但是治理平安之地还是可以的。

    而且他若前来,彭城的名望就是越来越高,一个名人前来,就会有更多的名人相随,到时候彭城真可谓大家云集之地。而那时人才济济的彭城,他陶应想干什么不行?商业的开展,科学种田,加上冶炼业,要钱有钱,要人有人,他还要惧怕其他诸侯吗?

    孔北海亲自来投靠,这让名气还不是很大的陶应有些受宠若惊,陶应突然想起曹操初次迎接前来投靠的许攸了。为了表示尊重,陶应也慌忙站起来说道:“小环,快让人给我准备衣服,我要亲自前往彭城迎接孔北海!”

    陶应一边起身,这边陈登慌忙拉住了陶应,望着陈登,陶应反而不知道他心里到底卖着什么药了。

    陈登将陶应拉倒桌子旁又劝道:“主公且慢,若仅此一件事,我倒不会转成跑来请示主公。还有一事,尤为重要!”

    一听还有事情,看陈登脸色没了刚才的欣喜,反而变得有些严肃起来,陶应的神情也跟着改变了。重新坐到了桌子旁,小环已经走到了屋里,见两人杯子里已经没了茶,小环慌忙亲自来斟茶。

    斟完茶,陶应挥挥手,小环便退下了。

    陈登起身亲自关上门然后这才小声的说道:“主公,孔北海前来固然是好事,他名声远扬,若孔北海前来相投,以后主公的威望便会遍布徐州。但与孔北海一前一后前来的还有一人!”

    陶应盯着陈登,烛光下,陈登脸映着橘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