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霸业徐州-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尖也泛着冰冷的光芒,仿佛一看就能将人心刺穿一般。

    陶应啊一声大叫,本想吓唬一下他,没想到那个伍长竟然噗通一声倒在了地上!

    陶应看时,那伍长后心中了一箭,箭尾还在不停的颤动着,旁边曹兵慌忙往后撤,陶应这才看清楚原来在桥头不知何时冲来一群乡勇,乡勇在一个年轻人带领下捡了地上被丢弃的兵器在砍杀曹兵。

    是乡勇!

    望见陶应一个人瘫坐在了地上,一个年轻人举着一把刀不几下就将眼前的几个曹兵砍死了,其他几十个曹兵也从不远处几辆车子那里赶了过来,仔细看时,那车子上的人已经被杀死完了,陶应知道那是个富商的马车。

    这群贼子!

    年轻人看了陶应一眼,举起手中的短刀就走了,没想到眼前的人如此能打,陶应虽然吓的铠甲都湿透了,但是现在他知道自己是安全的了!

    从地上哆哆嗦嗦的爬起来,陶应忙挥手喊住了那个年轻人,年轻人似乎也知礼节又过来行了个礼。刚才的情形他明显看见了的,所以从内心里他还是有些瞧不起陶应的。

    “在下下邳陶应,今领兵前去郯县上任太守,请问壮士……”

    陶应有心结交,那年轻人似乎有些年少气盛,但是一听到陶应的大名后,嘴角居然哼了一下,显然很后悔救这个人。

    “琅琊徐盛见过太守大人!”

    那年轻人出于民见官,不得不低头。一听到徐盛的名字,其他人可能不知道,但是陶应作为穿越而来的人又岂能不知?

    徐盛徐州琅琊人,因为徐刺史陶谦喜欢结交世家,不是喜欢穷苦子弟,所以这徐盛后来是去了东吴,孙家在吴县开招贤馆,把他招了去,从此成了东吴名将!

    眼前看此人身手,想必正是此人,此等人才,陶应怎么会让他走呢?

    “徐盛?难道昨日神仙托梦给我人就是你吗?你可是要去南方躲难的?”

    陶应说完,徐盛有些惊愕的望着陶应,他怎么知道自己是要去吴县躲难呢?还把神仙都搬出来,他们陶家在徐州最看不起穷人出身的人,难道他想收拢自己?

    谁人不渴望那些权贵之人收拢自己呢?徐盛也是如此,不然就不会去招贤馆去投靠江东孙氏了。

    关于这段日子陶应遇到神仙之说,他也是略有听闻,难道自己果真如他说?人好奇心都是有的,见徐盛也信神仙一说,陶应忙一伸手握住徐盛的手道:“果真是你,昨日我领兵出下邳,梦中又遇神仙,我对神仙说我出征然无良将,神仙笑说遇水有安危,须得徐家救,若问此何人,天将送将来!”

    陶应拉着徐盛的手不放,徐盛正琢磨他这句啥意思呢,陈登吓的满头大汗的跑了过来,刚跑过来见陶应没事,地上还躺着七八个曹兵尸体陈登悬着的心这才放下。

第十三章 初收第一将() 
泗水桥上,士气大振的徐州兵马已经杀到北岸去追击小股劫掠的曹兵了,陶应拉着徐盛,又将陈登喊来,指着徐盛陶应忙介绍起来:“元龙,快过来,老天果真不负我,昨日我曾跟你说老天将送我一将以伐曹贼,今日果真遇到,真是天不灭我徐州啊!”

    陶应仰天大笑,陈登楞了半天,他啥子个时候跟他说过天将送他一将了?而且面前的人还有些面黄肌瘦的一看就是穷人家营养不良的熊孩子,看样子又穿的破破烂烂像个逃难的,难道陶应疯了?

    可不是疯了么?不然怎么会跑的跟旋风似的就一阵风似得就从桥南段跑到桥北端了呢?喊都喊不住,这要是被曹兵打死了,还没到郯县呢,主将被揍死了,这要是被传出去,徐州岂不成了天下的笑柄?

    陶应可不管这些,为了留住徐盛陶应可算是下了血本,他干脆利落地抓住徐盛的手就说道:“徐壮士,我马上就要赴郯县上任,不用一年就会收复东海,然后打到彭城,到时我表你为吕县县令如何?”

    一听说这陶应居然让自己当县令,年少的徐盛怎能不愿意?他就是去了招贤馆一开始还是一个小弟,跟着别人一路征战好大一把年纪了才把官升上去,这么大的**又怎能不心动?

    “多谢太守大人赏识!”

    徐盛一激动就忙跪下去了,从此之后好歹是找到了组织再也不用去逃难了,这好事仿佛从天而降,也不知道是哪辈子积德了,突然就从草民变成官了,他能不激动么?

    收下了徐盛,陶应也是喜出望外,不过旁边陈登却一脸的黑线。陶应打发旁边小兵去找一套衣服来给徐盛换上时,小兵也为难的摇摇头。

    这衣服都是一人一身,谁愿意把自己的衣服给别人啊!

    陶应倒是大方,抓住旁边一个穿着像将领衣服的人就叫道:“你把衣服让给他,回头再给你一身!”

    那将领还想说不呢,旁边陈登忙劝道:“太守大人,此时任命官员太过鲁莽,不如等全军渡过泗水河再从长计议!”

    陶应只是一味开心刚来就收了一个历史上有名的大将,哪里管那么多,正所谓我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陶应也不顾别人的感受,上去就将身边的将领铠甲扒了让徐盛脱了破衣服穿上,徐盛捧着刚被扒下来的铠甲道:“多谢主公美意,只是这千夫长的衣服我怕我不合适!”

    一听才是一个小小的千夫长,陶应有些不乐意了,直接说道:“官太小,我看让你当先锋官!”

    这话一出,陈登慌忙拽了拽陶应说道:“太守大人怕是被惊着了刚才,我看这千夫长就好,这位壮士打退了十几个曹兵,想必也是极有才华的,不如就在太守大人身边当个亲兵队长吧!”

    先锋官哪是随便就能封的,现在士气刚被调动起来,如果临阵换先锋官岂不让那些老将们心寒?

    而且眼前这年轻人似乎也没表现出惊天地的本领来,军中任意一百夫长都是打死几个小曹兵,而且看他身后有近三十多个民壮,想必这些人也不是他一个人杀的。

    所以智谋出众的陈登赶忙借口把他的官卸掉了,虽然一惊一喜,但是徐盛似乎也极为高兴,不能当先锋,但是突然就变成了千夫长兼太守身边的红人,他怎能不高兴呢?

    噗通一声徐盛跪在地上道:“谢大人提拔,小的一定肝脑涂地报答主公知遇之恩!”陈登挥了挥手让他赶紧起来,陶应忙想给他更多的官,陈登却指着岸边四处逃窜的士兵说道:“太守大人赏识你是你的福气,但你要有真本事才行,太守身边兵马有限,所以你的兵马要自己拉拢,你现在去北安整编一千溃兵前来报道吧,太守大人还要部署作战,你且退下吧!”

    徐盛似乎还想说些感激的话,但是陈登使了几个眼色,徐盛不敢得罪于他,只能慌忙退下了。陶应还想留他在身边多说会话呢,陈登忙劝道:“太守大人,咱们刚渡过河,河北岸尚且不知道有多少溃军,亦不知道有多少曹兵,咱们还是赶紧将兵马集结好为妙,不然曹军若突然赶来,我军岂不是要全军丧命于河中?”

    陶应想了想也是,于是便暂且让徐盛离去了,想必他一个难民自己给了他这么大的官,他应该不会离去了吧,若真的离去那也只是天意如此了。

    当陶应渡过泗水河,骑兵也顺着大桥过了泗水桥。骑兵是中原奇缺的兵种,因为战马非常昂贵,在平原上骑兵来去机动性特别强,所以都是每个豪强争想拥有的兵种。

    当骑兵渡过河之后,陶应问陈登该如何是好?陈登道不如让骑兵前去追击那些四处抢夺的曹军,同时安稳那些溃散的徐州兵马。

    陶应点点头让他去安排,于是五百多骑兵除了一百多留守外,其他的全部派出去追杀分散的曹军去了。

    桥上的士兵越来越多的聚拢而来,泗水上也越来越多的士兵渡过了泗水,河水湿透了他们的衣服,一个个在风中冻得直发抖。

    陶应毕竟没有打过仗,兵法他更是一无所知,让他发明一些兵器他都是挺在行,要早知道这么快就能领兵打仗还真不如这一段时间就不研究造纸了,要是把火药先造出来那该多有意思啊!

    眼看着天从早上转到中午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渡过了泗水,听闻官兵到来了,四处逃难的百姓也从四处围了过来。

    陶应一边让士兵将老百姓集中起来,一边又让人去收拢溃兵,这一个中午很快就一点点度过了,为了防止敌人突然袭击,陶应还是没有将泗水上唯一的一座桥拆掉,反而是将粮草全部放在了河南岸单设了一个大营。

    陶应又按照陈登的建议,在河北岸设置了三个大营,一个大营有近三千人,这时那些带过来的工匠可发挥了作用,大家一起忙碌着四处砍伐树木,好在这一代地方并没有后世开发的土地那么多,很多地方都是一片片的荒废的树林。

    大家彼此都已经开始忙碌了,陶应望着远处烽火燃烧的地方,那地方肯定也在发生着战事,只是现在自己不能贸然前去搭救了。不一会时间前去收拢溃军的将领回来了,负责聚拢难民的将领也回来了。

    经过一上午的忙碌,陶应大军又聚集起来近七百多溃兵,陶应问他们是何人的军队,他们道是曹豹手下士兵,曹豹令刘备守郯县,亲自领兵战于禁,结果不敌于禁,被于禁打的四处逃窜。

    现在曹豹倒是逃到了城中,这些士兵可就遭了秧!

第十四章 凶猛的曹骑兵() 
泗水河边,中午阳光有些明媚,陶应喊来一名溃兵问郯县有多少曹兵,士兵摇了摇头说不知道有多少,但是至少不下于近五万人马。这次曹操似乎是倾巢而出,不拿下徐州誓不罢休的!

    陶应点了点头,到了下午时分,徐盛依旧没有归来,但是逃难而来的老百姓已经达到了近两千多人。陶应不知道是不是该进军郯县,陈登望着士兵们渡过泗水颇为疲惫便说道不如让士兵在泗水岸边休息一晚再行军。

    陶应点了点头,时间一晃就到了傍晚时分,眼看着天色渐渐的黑了下去,正当陶应有些心寒徐盛的离去时,突然有人道在泗水西北出现了敌人的骑兵!

    一说骑兵,陶应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曹纯,历史记载曹操征徐州,曹纯督骑兵连破徐州数城。后又会师彭城大破陶谦军马,泗水为之不流。

    一想到这里陶应不禁打了个冷战,难道那场战役说的就是现在吗?史书记载,刘备屯兵郯县,而这个时候刘备不正是屯兵郯县吗?那泗水为之不流,难道自己这里马上要经历一场战争?

    想到这里,陶应慌忙令人举火为号让所有军马皆准备作战,天已经渐渐有些黑下去,而曹贼骑兵最为凶狠,特别是现在,自己又不会作战,往后就是滚滚泗水,一旦战败,那士兵就只会往泗水跑!

    战鼓不停的敲击起来,咚咚的响声在泗水河畔传响,趁着天还没完全黑下去,陈登慌忙让所有军马快速组成一阵,为了防止士兵不够,陈登还特意让民壮拿起兵器一同协同作战。

    战阵很快就组建起来,远远的站在高架子之上,不远的平原上前排是一排排的举着大盾牌的士兵,盾牌后面都是钩镰枪和长枪。

    就连五百骑兵也在侧翼蠢蠢欲动,陶应还在庆幸幸好自己还有骑兵,不然真正面临对面的骑兵时自己到底有多少胜率呢?

    随着地面的震动越来越响,渐渐的如潮水一般的骑兵出现在了地平线上,陈登还在让士兵在战阵前挖掘陷马坑和安放鹿角,果然带着陈登出来是没错的!

    骑兵一阵风似的在追赶着另外一群人,一群人跑的飞快,像兔子一般,只不过大家都将目光放到他们身后的骑兵上了反而忽略了他们!

    陶应想看清楚远处的东西,可是肉眼毕竟有限要是有个望眼镜就好了,陶应不得不在心里暗暗发誓,如果能躲过曹纯这一战,回到郯县就先发明望远镜!

    随着大队骑兵的出现,这边将领过来请命是否出击,陶应看那些骑兵至少有数千人,自己只有五百骑兵,早说徐州兵本来就不如曹军训练有素,徐州又无大将怎敌曹纯,就连陶应心里都不敢跟曹纯打,于是陶应只能摇摇头说防守!

    当骑兵追的越来越近时,陶应这才渐渐看清楚,那前方逃来的似乎不是别人,正是自己手下跑出去的徐盛,因为前面几匹马冲在最前面,看铠甲明显是徐州兵马特有的!

    看到这里陶应慌忙令骑兵出击先保护徐盛回营,一阵鼓声响起后,左侧五百多骑兵开始加速往战场中间冲去,步兵们也用兵器敲打着盾牌开始呐喊着似乎在跟自己打气。

    远处骑兵见这边突然出现了大队人马,那边也开始犹豫起来,毕竟曹纯也是一个谨慎之人,他只有两千兵马,怎么敢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