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双魏帝-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字虽然差不多,但是性质却不太一样,州牧的权柄比州刺史更大,在汉律上,州刺史对州内太守只有监察权,但是州牧却有管理权。

    不过现在封刘备为豫州牧也没什么用,整个豫州都在曹操的掌握中,给他一个头衔不过是拉拢他的手段罢了。

    曹丕对刘备其实又几分好奇,纵观他上半生也不是没有崛起的机会,如果他没有丢掉徐州的话,或许根本就不需要远走益州,毕竟徐州也是富庶之地,比起兖州有过之而无不及,若能站稳脚根,逐鹿中原也不是一句梦话,毕竟许都朝内还有很多人不满曹操。

    现在的刘备可以说是寄人篱下,等闲之人混到这份上已经没有翻盘的机会,但是刘备偏偏可以,他的班底就是这么硬,打也打不散,如果有机会,曹丕倒是很想看看刘备是个什么样的人,但是在曹丕心里,此人不算是个威胁,顶多是个麻烦,他始终相信,万丈高楼的崩塌,其原因都是起于内部。

    见到刘备的机会来得很快,在约摸两个月后,秋收时节,曹丕就见到刘备,那是在军屯里属于他的两亩水田边上。稻花结籽了,大伙儿都要来亲眼看看,到底是神迹还是妖言惑众。

    此时朝中较为重要的官员都在这儿站着,中间是天子步辇,刘协正在步辇之下。司空曹操和司徒赵温站在天子两侧,曹丕因为是当事人,所以也离刘协很近,这是曹丕第一次近距离观察这位汉朝天子。

    天子看起来很年轻,也很瘦,不像是一个享受至尊待遇的一国之君,也许是因为他继位以来从来就饱经忧患的缘故吧。如果脱掉了冕冠,皇袍,或许他只是一个略微有点俊秀的少年罢了。

    至于刘备,他藏身在官员队伍的第二排,此人耳朵很大,不需不长不短,脸色红润,看起来三十多岁,身材大约175左右,身材很匀称,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验证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水田里挂在稻草上的谷子已经说明了一切,这些谷子和当初的稻花一样密集,看到这个结果,杨彪、孔融、董承、吴硕等人都是如丧考妣,曹操则一脸含笑。一旁的虎豹骑统领曹纯和虎卫军校尉许褚看向曹操的眼光也有所不同了。

    他们清楚,赐福的祭祀是司空主持的,也就是,司空一样可以和天神沟通。

    典农中郎将任峻指挥民夫收下了一些稻谷,让司农中丞验证,那司农中丞用地上的石子敲开了几个谷子的稻壳之后说道:“圣上,这些稻谷里都有稻米,天佑大汉,降下神稻!”说完把头深深低下,不再言语。

    “天佑大汉,降下神稻!”曹操带头大喝,然后对着天子刘协行礼。汉朝还没有太流行归礼,又是在野外,所以曹操只是对着天子作大揖。

    群臣顿时纷纷嘴上说着“天佑大汉,降下神稻!”,然后向刘协行礼,曹丕当然也不例外。

    刘协连忙口称“不必多礼。”百官随即直起身来,此时曹操说道:“陛下,稻谷乃是农师后稷教化世种植而出,其后后稷化为先农,是以这稻谷如此神妙必然是先农显灵,臣恳请陛下能够选一址建先农坛以祭之,让其佑我大汉来年水稻大丰收。”

    刘协说道:“司空此言深得朕心。。。。。。。。。此事就交由司空操持。”

    这时一个温和的声音响起:“陛下,臣听闻这水稻种植之术是先农于梦中授予司空公子的,司空公子不惧世人疑其妖言惑众,依旧把此法用于耕作之上,后来稻花开时又以总角少年之躯背负骂名。。。。。。。。。司空公子身份尊贵,不忧衣食,却能为我大汉某福,不惜以身承受骂名,这等心性,天下贤人虽多,又有几人能及?臣恳请陛下封赏司空公子曹丕。”

    这把声音和煦如春风,非常的有磁性,曹丕转头看去,却发现说话的人是刘备。

    此时董承、孔融、吴硕等人纷纷对刘备怒目而视,但是刘备却拱手作揖,目不斜视。

    这家伙。。。。有意思。曹丕何尝不知道刘备是为了讨好曹操。此时曹操已经眉开眼笑,捋须不语。

    杨彪此时却开口说道:“司空公子尚未冠礼,封赏于礼不合。”

    刘备却丝毫不让,开口道:“封若于礼不合,那赏为何又于礼不合呢?难道有功不赏才是我大汉之礼乎?”

    “你。。。。。。。。。。。”杨彪还待再说。

    刘协却开口道:“皇叔说得甚是!有功必赏方是正道。朕就赏赐司空公子五万钱!”

    “庶民曹丕谢陛下赏赐。”曹丕立即上前行礼道谢。

    刘协上前几步,扶起曹丕,恳切地说道:“汝此术可活百万人,区区五万钱不足以表汝之功。”

    m!果然是坏胚子,曹丕心中怒骂,这分明就是捧杀,连同刘备请功也是,功劳都是老子的,把曹操摆在哪儿了?幸好曹丕早就留有后招,随即开口道:“天佑能知其意之人,普天之下能达天听者,即是圣上无疑,天佑圣上,吾无寸功。”

    曹丕这话表面说的是天佑刘协,实际上是按时曹操,能够上达天听的人是你曹操,有你的赐福,才有今天的丰收。曹丕看不到曹操表情,但是他知道,刘备和刘协叔侄俩合伙演的捧杀之计已经被自己化解为无形。若非曹操有半夜祭祀这出,恐怕今日两句话就会留下后患,五万钱虽然不多,但是多疑善妒之人心思实在不可渡测啊!

    刚才还以为刘备说话是讨好曹操,看来这家伙是抛刀给皇帝砍我啊,这皇帝也不行,表面忠厚,却阴险无比。老子以后要提防着。曹丕起身后心里恶狠狠地想道。,。

第七十章 一路人() 
曹丕道谢过之后,刘协又以教子有方之名赏了曹操十万钱,不过这不过是一种作秀,现在皇帝赏的每一分钱都是曹操在管着,包括曹丕的钱也是从司空府出文书再从钱仓赏赐出来,而这豫州和兖州的钱粮几乎都是曹操赚来的,跟皇帝没有半分关系,所以这刘协不过是拿着曹操左口袋的钱赏给有口袋罢了。

    当皇帝就是有这点好处,天下的东西都可以随意赏赐。

    曹操拜谢之后,刘协便说自己困乏,想要回宫,群臣自然拜辞。自此,这场又东归旧臣发起的曹丕行妖氛之事就告一段落了,结果不但没有按照他们预想的方向发展,反而还让曹丕得到了赏赐,而且随着这次验证,如果明年再来一个大丰收,豫州和兖州的百姓们绝对会对曹丕顶礼膜拜,当军粮从粟米改成稻米后,军士也会念及曹丕的好,这一次事件,曹丕是最大的获益者。

    天子走后,群臣一个个来跟曹操道喜,不过董承、杨彪、孔融、伏完、吴硕却没有,而是拂袖而去。曹操也不以为意,而是微笑着和道谢者寒暄,毕竟董承之流还是当朝重臣,孔融更是名闻天下的贤士,无辜诛杀重臣和害贤之名现在的曹操还担待不起。

    尽管这次这些人在朝堂上狠狠奏了曹丕一本,不过终究只能不了了之。

    当群臣散去之后,除了曹操父子之外,还有一个人没走,那就是刘备,却见他满面羞惭地走上来,作揖说道:“本想为司空公子请功,谁料天子竟然想借此离间司空父子之情,这血亲乃是人伦之大者,身为人君着实不该做有为人伦之事,如此即失民心也失天助,吾随人微言轻,但也是圣上宗族之人,定会谏圣上勿在行此等手段。”

    这话说得大义凛然,活脱脱地把他说成了一个单纯为曹丕请功结果却被天子利用的人,而且他还觉得天子不该耍小手段,要去劝谏一番。这等光风霁月的胸怀着实让人心折。

    只是曹丕不相信,一个能在乱世称霸一方的人,其胸怀不会像现在刘备表现出的那样坦荡,不过此时此刻,没有人会相信刘备能够称霸一方,所以他这说法,还是可以蒙蔽很多人的,包括很有智慧的曹操。

    “玄德言重了啦!天子年纪尚轻,难以体会吾匡扶社稷的苦心,所作所行,也会有所偏颇,但是吾未曾对天子又半分怨言,玄德也无需劝谏,为臣子者,但求无愧于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曹操很有风度地笑道。

    这话还是曹丕说给曹操听的,现在曹操说给了刘备听,刘备顿时一副钦佩的样子,拱手道:“司空心怀天下,可敬可敬!”

    “玄德且虽吾去司空府,商讨东征徐州一事。”曹操说完转向曹丕说道:“吾儿可先回府中。”这府中指的自然是曹府,曹丕行礼后由许褚亲自送回了府里。

    过了一会,郭嘉来访,曹丕把他引入书房,郭嘉开口说道:“司空着吾来通知公子一声,来年豫州境内军屯和民屯所有适于种植水稻之地皆种植水稻,此农事由公子操持,人、物皆可传令于典农中郎将任伯达索之。这两亩水田所得稻谷皆不可脱壳制米,留作明年水稻种子。”

    曹丕点头道:“有劳先生传讯。”

    “方才点算公子的两亩水田收成,一亩稻谷竟然可比两亩粟米之收成,亩产达16石有余,着实是造物之举。”

    16石,按照后世一亩666平米的产量就是300公斤左右了,跟曹丕当初估算的差不多,不过现在三系杂交水稻已经成了体系,只要每一年挑出继承杂交优势高的水稻再度和外地的优良水稻品种进行杂交,就可以持续增产,就算没有分子机理调控技术和缓释化肥技术,不能够种出亩产800公斤的超级稻,但是随着杂交品种越来越广泛,在多维杂交优势的支持下,还是有很大的增产空间的。

    曹操把这个事情交给自己,就算是把三军命门交给自己了,只要运用得当,他的地位会越来越稳固。

    “先生过誉了,只是随着稻田越来越多,那赐福绳索也要增加,不然不足以赐福所有稻田。”曹丕说道。

    郭嘉微妙地笑了笑,压低声音说道:“根本没什么赐福,这绳索若非就是公子故弄玄虚,就是无论赐福与否,只要如此施为,就能保证收成,然否?”

    曹丕面色不变,他知道自己骗不过郭嘉,自从知道是郭嘉发现安众侯墓穴的时候,他就知道他也是鼓捣鬼神之事的高手,封建迷信和科学一样,你离得越近,就越觉得没什么神奇的。何况郭嘉是一个聪明绝顶的人,所以曹丕选择了开门见山:“先生之见是否亦是吾父之见?”

    “司空对鬼神尚有几分敬畏之心,其实天下间若说对鬼神无所顾忌之人,吾只听过一人,见过三人。”

    “不知是何人?”

    “听过的是张角,见过的是吾、丘郎将和公子。”郭嘉笑了笑,接着说道:“至于旁人,看到难以索解之事,往往会托于鬼神之说,无论是天子、三公九卿、郡守将军还是贩夫走卒或是老弱妇孺。”

    曹丕点点头说道:“这也不可厚非,秦朝之后,因要神化刘姓皇权,儒学加入了谶纬之道,变成了儒术,付汇仙人之说,假托神仙圣人,预决吉凶,告人政事,久而久之,天下读书人无不受此影响,能够跳脱其中之人,非有大智慧而不能。”

    郭嘉笑道:“这般说来,吾和丘郎将都是有大智慧之人,多谢公子谬赞。”

    “不止是有大智慧之人,先生于吾,还是一路人。”曹丕说完直视郭嘉,咄咄逼人。他想看看郭嘉的反应,之前郭嘉揭穿了他的把戏,却又暗示曹操并不知情,他这种做法颇有示好的意思,所以曹丕才趁此机会出言试探,如果郭嘉站在自己这边,那可比刘晔有价值得多。,。

第七十一章 非盟之约() 
“公子还未答吾,那赐福绳索中的虚实。”郭嘉也直视曹丕,淡然说道。

    曹丕看着郭嘉苍白的脸,觉得这个时候,应该交个的底了,何况对方已经看出来了。于是说道:“先生所料不错,无论祭祀与否,只要拉着绳索如此施为,就可保证收成。”

    “所以公子对司空言道,这赐福之法不能让外人得知,只能用亲信,是怕泄露此法,让外人得知?”

    “单单得知此法,用在寻常稻花上也无甚用处,但是如果有人得了种子,如此施法,到可以有几年好收成。不过这耕种之时,如果不按照吾法施为,收成也有限。”

    “此事司空派吾问过那个叫陈三郎的民夫,公子煮干尿液,煮粪便,然后囤积仓中,在插秧之时按量施为之事司空已经知晓,是以司空才以为公子此法得自书简之中,却不想公子居然能写一手奇字,唬住了司空,也唬住了文若、公达这等高才。”郭嘉笑道。

    曹丕笑了笑,却道:“看来没唬住先生。”

    郭嘉笑着说:“鬼神之事,吾见之多疑,初时不明则畏,后明知都是有理可依,有迹可循。”

    “那先生以为,我那些字体是从何而得?可有迹可循?”曹丕笑问。

    “这正是吾对公子好奇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