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双魏帝-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典满和刘晔走后,曹丕让军屯民夫把陈三郎唤来,现在陈三郎已经是统帅一曲五百民夫的军侯了,这个军侯的含金量虽然跟军队的军侯差了很远,但是陈三郎却很是得意,毕竟他还未满二十岁,能够带着五百民夫,那也是很了不起的。

    对曹丕,他是当做神邸一般敬重的,他是见识了这位司空公子从无到有的手段,对于他而言,造物手段也不过如此了。

    此时他正侍立在曹丕面前,规规矩矩地站着。

    “你辅佐任二公子做农耕前的事宜进程如何?”

    “回公子,农具、耕牛、种子都分配停当,正准备犁地呢。保证军屯民屯所有水田都不会出错。”陈三郎恭敬地说道。

    “好。培育秧苗之时,我会每一处水田都去巡视一番,确保万无一失,这是我军之根本、也是大汉之根本。汝等不可轻忽怠慢。”

    “诺!”陈三郎拱手道。

    正说话间,有人在府外大喊“兄长!兄长!兄长!”这把声音处在儿童到你的变声期,清脆中带着点粗重,曹丕的记忆中没有这样的声音。

    “三郎,是你的弟弟?”

    陈三郎一脸愕然地说道:“公子,俺是雍州兵勇,孤身一人随军,并无亲人。”

    此时门外侍卫说道:“司空公子正在府中议事,不得擅闯。”这侍卫是任峻派给曹丕的侍卫,典满离开时就由他们保护曹丕安全,很是尽责。

    “吾也是司空公子!不信就让我进去见见兄长,兄长自有决断!汝等可认得此剑?此乃司空宝剑倚天!乃吾随渊叔离开许都时司空亲手所赠!”

    倚天?曹丕立即想起了来人是谁,起身迎了出去。

第九十二章 良才() 
曹操确实有一把叫做倚天的宝剑,不过很多年前,曹操就已经改用短戟和环刀了,这把倚天则挂在了自家厅堂里。数年之前,他确实送给了一个外出的曹家子弟,这个曹家子弟和曹丕还很熟。

    准确的说,此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曹家子弟,因为他的并非曹家的的人。其父本来是曹操麾下一个将领,此人在一次战斗中,因为冒充曹操施展诱敌之计,让曹操得以脱险。自己却因此而死,留下了年幼的儿子。

    曹操感念部下忠诚,便把这个儿子收为自己的养子,这个养子就是曹真。因为曹真年龄和曹丕只差一岁,所以曹操把两人安排在一起居住,一直到曹丕七岁的记忆之前,这个小他一岁的曹真一直占据着他大部分生活。

    曹丕第一次读书识字、第一次弯弓射箭、第一次策马扬鞭,都有这个实际上和自己没有半点血缘关系的兄弟见证。

    如果说在穿越之前哪个兄弟和曹丕的感情最后,毫无疑问,就是曹真。只是在曹真六岁的时候,曹操让当时战事缠身夏侯渊带走了他,希望他能跟在夏侯渊身边耳濡目染,习得统兵用兵之法。

    “贤弟,为何从鄢陵回来了?父亲若是知道汝在冠礼之前回到许都,恐怕会责汝难耐行军之苦。”曹丕走出府邸,对着面前那个穿着裘皮、处在变声期、身高和自己相若的少年说道。

    “妙才世叔早已经跟父亲通过信,让弟弟带些物件给世叔的女公子。是以父亲不会见责。今儿刚刚送完物件,吾就回府想找大哥,却听淑儿说大哥在军屯里,这便寻来了。”

    曹丕笑了笑,上前打量着曹真,说道:“贤弟小吾一岁,却已经和吾一般高了,离开许都那年,贤弟还矮我半个头。”

    曹真笑嘻嘻地说道:“长个儿也没用,这一路过来,听来了不少兄长的事儿,许都的百姓差点就把兄长当神邸了,还听说兄长弈棋之道独步许都,无人能敌,更是让弟弟佩服。”

    曹丕笑着拉起曹真的手,吩咐陈三郎上些水酒和吃食。然后就扯着曹真进内堂叙旧去了。

    曹真这个人的名字曹丕在后世就知道了,此人不但是曹丕托孤的大臣之一,而且还很有军事才华。粉碎过诸葛亮的大举入侵,那个历史系的博导说起此人的时候总是说:“如果曹真活着、司马氏恐怕反不了。”

    虽然历史没有如果,但是曹丕却记住了那位博导对眼前这个弟弟的评价。分别接近四年,曹真声音处在变声期,曹丕已经辨认不出,而且自自己穿越之后就一直没见过他,脑中的记忆也难免会淡掉,但是当曹真这个名字随着倚天剑进入自己脑海里的时候,曹丕知道,自己又多了一个值得信任的臂助,而且是一个非常厉害的角色。

    只是现在,曹真还没有成才,尚需时间去打磨成长,但是让他记住这份兄弟之情,却是很必要的。所以曹丕和曹真在军屯一叙就到了晚间。

    一起用过晚膳之后曹丕和曹真坐着典满赶得马车回到了曹府,跟少年时一样,洗漱之后,曹丕跟曹真同榻而眠。

    在踏上,两人依旧谈兴很浓:“兄长,汝往时在寒冬之时沐浴可没有这等频繁啊。”

    “汝刚回一日,怎知我沐浴频繁?”

    “哈哈,自然是惠儿说的。”

    “惠儿和贤弟还是这般亲厚,不如收了她做妾吧,为兄对贤弟很是放心。”

    “那也是冠礼之后的事情了,惠儿届时已经年纪大了,恐怕等不到弟弟。不过兄长这般急于把惠儿终身之事定了莫不是因为新来的那个虎女?”

    “惠儿真是什么都跟你说啊。。”

    “哈哈哈,这事何须惠儿说,整个许都都传开了,说吕奉先为了保命把女儿送给司空公子侍寝。想来是一些闲着没事的朝臣乱嚼舌根,传入了市井之中,想以此败坏兄长名声,但是许都百姓对这事却很是开明,都说兄长乃天授神术之人,吕奉先送上女儿也是寻常事儿。”

    “看来这名声确实是一个好玩意。”

    “那是啊!不过也得看看是那种名声,兄长这个名声乃是先农神使,嘿,那是让千万百姓吃饱饭的大善神,什么坏话说道兄长头上都是好事。那群东归老鬼那吕奉先的事儿做文章,恐怕是失策了。”

    “何止失策、简直失策至极。这吕奉先虽然为虎作伥,但是于天子,于东归旧臣,终归还有个诛杀董卓之功,现在东归旧臣拿这事来说道,全然不记得他当年功绩,吕奉先恐怕永远不会为这些人所用了。”

    曹真闻言“呼”一下坐起来,色变道:“兄长这般言语,难不成东归旧臣谋我曹家不成?”

    “贤弟去了鄢陵几年,心智倒是长了不少,为兄说一句吕奉先不为东归旧臣所用就能测度出为兄怀疑他们拉拢武人、意图不轨。”曹丕依旧直挺挺地躺着,笑道。

    “兄长言下之意只是自己的测度罢了?”

    “是测度啊。而且没有丝毫迹象,但是为兄总觉得会有事生,不过现在嘛,静观其变吧。”

    曹真笑了笑,又睡下来,笑道:“这次秒才叔准弟弟在许都代个一年光景,正好可以看看东归旧臣能做何事。”

    “妙才世叔让汝回许都一年?”想到即将到来的官渡之战,曹丕自言自语地说道:“看来妙才叔也看出大战将起啊!”

    “大战?”曹丕一思索恍然道:“原来如此,之前一直没明白为何秒才叔突然让我回许都待这么长时间,原来是父亲要和袁本初一战了,那鄢陵必然会成兵凶战危之地,妙才叔把吾年幼难以自保,是以送我回许都。”

    “恐怕许都也不太平啊。。。”曹丕想到了衣带诏,嘿嘿笑道,随即又道:“不过总比鄢陵好一些,贤弟这些年跟着秒才叔,武艺一定突飞猛进,明日不如跟那个虎女切磋切磋?兄长我可是把那虎女打得爬不来的。”

    “那恐怕她不是我三合之将。”

    “且看明日汝是否还能大言不惭。。。。。”

第九十三章 试探() 
次日,曹彰在院中直接向正在看着高顺给挛鞮传艺的吕玲绮宣战,吕玲绮虽然明知眼前这个相貌平凡的少年和曹丕关系不一般,依旧坦然接战,而且毫不留守。

    曹真这个人,武艺传自夏侯惇、夏侯渊兄弟。并没有向曹丕这样跟随史阿学习剑术。在当时的曹军中,典韦之下就是夏侯惇和夏侯渊两人武艺最为高强,夏侯惇善使环刀和长矛,夏侯渊精于骑射。曹真得两人指点,马上马下都算是一把好手。

    而且这几年在鄢陵显然经过了夏侯渊精心的训练和调教,气力大了不少,脚步也很扎实。但是就算是如此,面对身高比她高出十多公分的吕玲绮,曹真还是没有占到便宜。两人拳来脚往的打得很是厉害,但是却谁也奈何不了谁。

    曹丕虽然见过不少猛将之间的交手,比如吕布和关羽、张飞、许褚之战,那都是当世顶尖武将的交战,自然是有眼光的。看了一阵曹真了吕绮玲的交手就知道,两人的武艺不过是旗鼓相当。手上的招式比起曹丕传自史阿,改变自自己领悟得剑术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

    虽然曹丕已经摒弃了史阿很多诡异的招式,坚持宁向直中取的君子之剑,少了很多诡谲的杀招,但是一招一式却依旧精妙,少了阴损,多了气势。更何况史阿的剑术有七成功夫都在脚步上,曹丕对史阿的脚步可是领悟了十成十,毕竟是博导的脑子,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实在太过简单。所以吕绮玲才会吃了大亏。

    但是前言的曹真招式依旧停留在沙场上的大开大阖的功夫,包括吕绮玲也是如此,这在千军万马之中若是有过人的力量,确实能够达到千军劈易的效果,可是在一对一的交手中,少了闪转腾挪,那就是比拼力气了,两人力气相当,所以打了半天也就是个平手。

    高顺没有兴趣看两人打斗,带着挛鞮到另外一个院子传授武艺,他现在有点喜欢这个胡小子了,因为这个小子很能吃苦,不管怎么操练他,是否过了他的极限,这小子都要咬牙坚持,直到虚脱地再也站不起来。

    曹丕也没有兴趣看两人打斗,自从史阿离开之后,他就知道在武艺一道上,他只能靠自己,军中将领若论招式精巧,还真没几个人能够和史阿媲美。

    所以在两人还在打斗的时候,曹丕带着典满悄然离开。来到许都的大街上游荡。他突然很想打听一个人,所以让典满牵着马朝许都某个地方而去。

    在街道上走着的曹丕依旧会引起很多人的注意,特别现在已经是春季,很多人都希望吃上大米饭,所以看着曹丕的眼中多了很多希冀。

    典满牵着曹丕来到了陈家在许都开的粮铺前,那个之前见过的年轻人依旧穿着裘皮衣在殿中忙碌,看到曹丕立即赔笑着把曹丕迎入了店里,马则让伙计到外面看管着。接着把门一关,点上灯,然后从后堂拿了一张左伯纸,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字。那掌柜笑道:“此为吾家三叔送给公子的谢礼。请公子笑纳、择日送到这位典郎中令的府上。”

    “这么说来,陈元方、陈长文父子已经从徐州回来了?”既然送贺礼,显然是陈谌托自己找陈群父子的事情了了。

    “正是,三叔公务在身,难以抽身,还让小仆跟公子告个罪。”

    “哦。无妨。”曹丕说完跟典满打了个眼色。

    典满立即把左伯纸接过。曹丕接着说道:“我听闻颍川陈家在许都的商铺可不止一个粮铺,”

    “那是自然,许都的陈家商铺经营的货殖很多,比如酒,腌菜,酱汁,牛皮,羊,猪;谷物,竹竿,重牛车,漆器,铜家具,筷子;银,木材,铁船,染料,马,角质品,朱砂,丝织物,上等粗布,黑貂皮,狐皮衣物;毛毡,席子;水果,蔬菜;玉,琥珀,鹿皮靴,陶皿。。。。”

    曹丕打断年轻人笑道:“这些玩意可都在纸上陈列有?”

    青年闻言一愣,答道:“正是。。。”

    “唉。这么多货殖,还是不要一下子送去伯英那里,不然傻子都知道吾结党营私了,这样吧。你们多费几张左伯纸,写个十来张提货单,把这纸上的东西分列在提货单上,这位典郎中令自然会分批去提货的。当然啦,提货单是我这典郎中令自行跟陈家买得,这可得有收条。”曹丕慢悠悠地说道。

    青年听罢连忙答应,接着曹丕让他开了粮铺的门,上马离去。回到府中后,曹丕和典满来到书房,典满立即问道:“公子,这陈家这些玩意可不寻常,好些东西并非豫州出产的,价值不菲。”

    “嗯。”

    “那公子为何还要手下?这分明就是要跟公子结党营私啊!”

    “那日陈谌替天子来招我进宫时,结党的意思不已经昭然若揭了么?我为他找回大哥和侄儿,他则给予回报。”

    “这回报太过贵重。”

    “一日之内,给这么多,肯定是贵重了,可要是你分十年拿,这些玩意还算什么?”

    典满听得一头雾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