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双魏帝-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七章 权利() 
曹仁见到这种状况,举手加额,鞠躬九十度,做了一个正规拜礼,向卞氏告退,卞氏放开曹丕,双手合拢胸前,膝微屈,点了个头,道声将军辛苦。曹仁连说无妨,随即带着军士离开。

    接着卞氏让早在一旁侍立的仆人牵马进府,一手拉着曹丕对身后诸女说道:“吾儿已回,今日也乏了,都散了吧。”诸女不敢多言,纷纷回府散去,只有四个婢女尚且侍立,有两人是卞氏婢女,略微年长,另外两人不过十二三岁,是曹丕婢女。

    此时卞氏收了泪,拉着曹丕往府中走去,深夜的曹府非常寂静,也因为寂静,显得更加空旷,斗拱飞檐、雕梁画栋、亭台水榭、树影婆娑、以及春风轻抚都掩盖不了这种空旷,只有身后婢女沙沙脚步声给曹府带来了点点生气。这就是曹府,权倾天下的曹操府邸,循着记忆中的路线,曹丕知道卞氏正把他往自己居住的三进小院带。

    曹昂冠礼之后就已经搬出去住,曹丕依旧住在曹府之中,他居所在曹府中轴线上,离正堂有两栋建筑,不算太远,也足以说明曹操对曹丕的喜爱,只不过曹昂的原居所就在正堂后方罢了。

    回到曹丕所居的三进院落,卞氏让下人在首进正堂等候,自己带着曹丕过了两个院子来到第三进的卧房,随即扯着曹丕坐在床榻之上,第一句就问:“汝兄是否已经战死?尸骨何在?”

    声音清脆、又沉稳,没有一点痛哭过后的哽咽。

    “那日宛城之外,我军中伏,死伤无算,只听文谦将军大呼‘子脩尚在后方’,突围之后,兄长死讯已经传来,尸骨无存。”曹丕据实回答。

    卞氏眨了眨尚有些通红的双眼“尸骨无存。。。。汝等行军多日,若是侥幸得脱,应该赶上才对,这样看来,必然落入贼军重围之中无疑。。。。。。。”

    说道这里,秀眉渐渐舒展,脸上不在有半分悲戚,反而有着一些。。。。兴奋,这样的表情,曹丕看过太多太多,那是出现在她另一个母亲的脸上,每次政敌落马之后,她的母亲就是这样兴奋的神情。

    现在曹操的正房夫人姓丁,无所出,不过曹昂母亲刘氏早死,丁夫人一手把曹昂带大,曹昂把他视为亲身母亲一般,卞氏现在虽然生下了曹丕、曹植、曹彰、曹熊四子依旧是个妾,一个原因因为自己出生卑贱,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身为长子又深得曹操喜爱的曹昂一直把丁夫人当做亲妈看待,现在曹昂死了,丁夫人无后,自然是正房地位难保,卞氏的表情已经说明一切。

    勉强收敛了兴奋的表情,卞氏对曹丕叮嘱道:“现如今,汝已是我曹家长子,更加应该循规蹈矩,讨汝父欢心,让他早些忘却丧子之痛。”

    曹丕点头答应,卞氏随后宽慰几句,随即离开。不一会,两个婢女怯生生地进入卧房,其中一个身材高些,比较清秀的婢女问道:“公子。。。已经吩咐下人烧水,尚需顿饭光景,是否还要沐浴?”

    这婢女叫做惠儿,身材苗条高挑,皮肤白净,眉清目秀,也会做些女红。另外一个婢女叫做淑儿,年纪比惠儿小,身材虽然没有长开,但是****和丰乳的影子已经隐隐出现,而且腰肢很细。月眉弯弯,琼鼻朱唇,瓜子脸,眼角上翘,一看就是个美人坯子,这女子女红不如惠儿,却是一个罪臣之女,知书识礼,还善歌舞,能陪曹丕读书、以歌舞为曹丕解乏。

    本来罪臣的女儿不是赏给将领就是送到军营做营妓,不过淑儿运气比较好,其父或罪的时候被抄家,抄家的人是夏侯惇,当时淑儿只有三岁,已经有小美人的影子,夏侯惇和曹操关系密切,甚知他好色性格,立即把此女送到曹府,那时候曹丕刚刚一岁,卞氏看这女孩长得好,就向曹操讨来留在身边,教其读书识礼,打算养到八岁女孩懂事后做曹丕贴身婢女,待得女孩五岁时,卞氏发现她身段很好,嗓子也不错,卞氏是歌舞伎出生,忍不住就教女孩歌舞,想不到女孩居然还挺有天赋,到了八岁不但知书识礼,歌舞也已经不错,卞氏索性让她去伺候曹丕,等儿子长大,让儿子纳她做妾,毕竟儿子大了,就越来越不好管,也需要一个眼线,防着儿子做要媳妇不要娘之类的事情。淑儿从小是卞氏养大的,自然听卞氏的话,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现在曹昂死了,曹丕身份水涨船高,淑儿这步棋,更显得高明,卞氏现在说不定就在偷着乐。当然这些东西,年少的曹丕不会懂,只当是自己母亲心疼自己,送一个好婢女给他,但是现在的曹丕印证着脑中关于两个婢女的记忆,一下就看穿了卞氏的心思。

    嘿!古往今来,只要有关权利,戏码就是大同小异啊!

    看着淑儿,曹丕心中感叹。此时这个少女自然不会有这么多机心,但是等到年级渐长,曹丕的母亲卞氏一定会不停地向这个女孩灌输“我是你的恩人”“我视你如己出”“没我你下场凄凉”等等观念,女人本来就是一种感性的动物,何况是一个封建社会的女人,淑儿在这种理念的灌输下会毫无意外地成为卞氏留在曹丕身边的眼线。

    “罢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生在这个年头,谁不会跟你用点心机呢?”曹丕倒是心很大,毕竟他也不是一个愣头青。想起惠儿问起自己要不要洗澡,随即答到:“行军多日,天气寒冷,根本未及沐浴,这许多天下来,已经臭哄哄了,自然要沐浴的。”

    “那婢子现在就去中房打理,热水烧好之后就请公子移步沐浴。”惠儿说完迈着碎步离开。

    淑儿没走,轻声问道:“公子,可需要婢子读书?”

    曹丕年纪轻轻就知晓古今经传,绝对是一个好学的孩子,自己能看书时绝对不偷懒,没心情看的时候就会让淑儿读书,淑儿识字,嗓音也好,听起来非常悦耳,但是现在曹丕却没有这个心情,因为他要想想以后的事情,于是他摆了摆手“今日乏了,改日吧。”

    淑儿闻言离开,去中房帮惠儿张罗沐浴之事。

第八章 前路() 
曹丕躺在榻上,面朝上,望着上方的房梁,脑子里乱七八糟地想着一些事情。

    现在,他已经不再纠结自己为什么会被一道闪电劈到这个小屁孩身上,也不会在疑惑自己为什么可以和着小屁孩的记忆融合,现在他要思索的是:怎么顺顺当当地活下去。

    诚然,曹丕穿越得正是时候,曹昂死了,他变成了长子,长子这个身份有多重要,从曹仁牵马、卞氏欣喜两个细节就可以看出来,但是就凭“长子”二字,那是远远不够的,首先,他实际上是长子,但是名义上依然还是次子,如果有人搬出曹昂的灵位来说是,长子的身份就不太站得住脚了,别人可以说:长子已经死了,现在应该选贤而立,这个道理是可以说通的。

    最要命的是,曹丕的两个弟弟,一个曹植,一个曹冲,真不是省油的灯,先说曹植,这人文采绝对是三曹之冠,清朝大才子王士祯曾经说过,自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只有三人,即曹植、李白、苏轼。从文采上说,曹丕虽然也不差,但是比起曹植,那是无话可说,何况现在这个曹丕脑子里除了一堆经学典籍之外已经念不全曹丕任何“原版”著作了,现在的曹丕在文采上恐怕又输曹植几条街。

    历史上曹丕和曹植的争宠最终是以曹丕获胜结尾,但是据x大历史系的博导说这中间的故事有很多凶险,曹植的作死和曹丕的运气左右了争斗的结局,至于具体如何,当时下棋那会他可没想过自己会变成曹丕,所以也没有认真听,所以当争斗来临的时候,曹植如何作死,曹丕如何走运,那还真是要走着瞧了。

    还有就是曹冲,小小年纪,天资聪颖,深得曹操喜爱,以至于曹冲夭折之后曹操直接就对自己其他儿子说:“此为吾之不幸,汝等大幸!”虽说按照历史进程,曹冲英年早逝,不会对曹丕造成威胁,但是现在的曹丕相信:一切皆有可能!自己身在此间,就是一个奇迹,怎么不会有第二第三个奇迹呢?

    今年,曹植五岁,曹冲一岁,他们不知道,在曹丕心里,他们已经成了劲敌。当然现在的曹丕也不知道,自己将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劲敌。

    现在他应该做的,那是稳固自己的地位,如何稳固?拉拢一群忠于自己的武将?算了吧,现在自己无官无职,别看曹仁给自己牵马,那不过是一种提前示好罢了,真要让他为你做什么或者站在你这边?那是不可能的,而且曹操最讨厌的就是结党营私,再加上现在曹操虽然总揽朝政,可是当朝天子还没死,天下群雄割据,多少朝中臣子,世家子弟甚至曹操手下的谋士武将心中恐怕都没有为谁效死的念头。

    城头变幻大王旗,一朝天子一朝臣,谁厉害听谁的罢了,要拉拢武将?就凭他曹丕?还是省省吧,现在曹丕吃的饭、点灯用的动物油脂、身上衣服的丝帛布匹,出门骑的马,都是曹府定额配给的,拿什么拉拢别人?说道拉拢武将,只怕现在随便一个占城为王的“太守”都比他强,至少别人有安身之地。

    拉拢武将这条路断了,怎么办?当然还是上靠亲爹下靠民心了!虽然未来有这样那样的不可预知,但是曹丕手上依然还是有那么一手好牌,至少他有一个好爹,还有一肚子能够在农耕社会逆天的技术。

    如果用得好,我只怕比张角还要牛啊!曹丕心中已经有了策略。

    “公子,热水已经准备妥当,请来中房沐浴。”惠儿来到房中说道。

    中房,就是院子的第二进房屋,这房屋有两件屋子,一边是书房,另一边则是沐浴洗漱的地方,至于茅房,那在院子的角落里。此时房中有一个巨大的木桶,能够装下三个成人,桶里扑腾腾地冒着热气,曹丕也不客气,任由两个婢女为自己宽衣,然后跨进了木桶里,美美地洗了一个澡,穿上平织绢薄衣回到自己榻上。

    许都的初春依旧寒冷,但是曹丕的房屋却很是温暖,倒不是因为用了火壁或者火炕,而是他的房间墙壁涂了一层花椒和泥土混合而成的“保温层”。这种高大上的技术来自于汉武帝,未央宫、长乐宫的墙壁都涂有,涂上这种保温层的房间只要每天拿火炉烤一烤就会很暖和,只不过在皇宫里除了这层保护层之外还有华丽的壁毯,松软的野兽皮毛等等。未央宫三十二殿阁中就有一殿名为“椒”。正是“晚妆静卸黄金驱,彤幕沉沉椒殿秋”。

    虽然没有未央宫的奢华,不过曹丕还是很满意,因为现在他只需要两层丝绵缝制的被子就能够安然入睡而不被冷醒。惠儿跟淑儿则是住在第三进房屋的侧厢房,也就是曹丕卧室的旁边,这两间房中间有一个小门,是相通的,方便伺候。

    总算睡了一个安稳觉!次日曹丕睁开眼,亮光已经透入屋中,这是他来到乱世之后睡得最安稳的一个晚上,不过从今日开始,他就要好好经营自己的人生了。

    “惠儿、淑儿来伺候本公子更衣。”话音一落,咿呀一声,连接侧厢房的小门被推开,两个婢女先后进入房中。惠儿手上端着一个铜制脸盆,在这个年代,叫做水鉴,里面乘着温水,显然是在曹丕醒来之前就把水倒入水鉴加热,然后不停用冷水调温,保证在曹丕醒来时能用温水洗脸。大户人家的婢女就是这么专业。

    淑儿一手拿着杨柳枝,一手拿着白色丝帛。曹丕一手接过杨柳枝,放在嘴里嚼碎,然后对着牙齿刷了几下,递给淑儿,接着双手鞠水洗脸,完事后用丝帛擦了擦脸,接着由两女伺候穿好衣服,扎好总角,来到前堂用早餐。

    曹丕早餐其实不算丰盛,一晚粟米粥,一碗肉羹,一晚盐菜,仅此而已,比起钟家宴席差太远,那是因为曹操收束各地流民之后鼓励他们自耕自重,以此充实编户。为了使自耕农安定下来,所以减轻田产赋税,这一来曹军收入就少了,虽然在去年曹操已经在自己控制的领地实行屯田制,于各处郡县设立田官,兴办军屯和民屯这种专门为官府供应粮食的生产机构,只不过这个政策只实施了一年,要填补减税的损失是力有未逮。

    加上去年天子幸许都,随同而来的皇亲国戚、嫔妃、宦官、文武百官和家眷都是要吃饭的,所以曹操只能从自身做起,厉行节俭,保证人人有口饱饭。

第九章 近卫() 
曹丕吃早膳,惠儿跟淑儿在一旁伺候,作为婢女,她们吃东西的地方是在曹府厨房,不过曹丕毕竟是曹家二公子,他的婢女也会沾光,厨房的下人会给她们开小灶,虽然菜色不见得丰盛,但一定能够吃饱,倒不用像别的下人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去厨房吃饭。

    曹府下人也不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