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双魏帝-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的情形就造成了一个微妙的局面,袁绍大举渡河成功,那就意味着曹操必须挡住袁军的冲击,如果曹操麾下不到三万人的军士完蛋,那么河内的乐进、徐州的臧霸,根本就没法抵挡袁绍的兵锋,豫州和兖州各郡自然是望风而降,所以说此战曹操只要败,就绝对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而袁绍也是如此,如果他输了,兵败如山倒,数量巨大的军士和民夫不可能在短期内度过黄河退兵,那么背隔绝在黄岸的败军会被曹操慢慢绞杀殆尽,四十万民夫加上近十万的军士如果覆灭,就算坐拥四州之富庶,也不可能在短期内东山再起,除了坐以待毙之外也不会再有选择。

    无论是曹军或者袁军,这一站都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役,当然从目前看来,曹的几率很高。

    关于袁军和曹军的讯息是刘晔临走前写信告知曹丕的。从这封信的字里行间,他看出了刘晔对袁军数量优势的担忧、也看出了他对此战前景的忐忑,可是刘晔的措辞和语气依旧豪情万丈,因为他也跟着曹操从征了,连同郭嘉、毛玠、荀攸一起。

    许都城中只留下了荀彧和任峻在主持后勤供给之事,当然还留下一千军士控制许都大局,这些军士在任峻之子任览麾下。

    曹丕也留在了许都,他要操持建设兖州军屯之事,已经坐正长子之位的他带着神使营在曹操离开许都的三天后就去兖州新建的军屯查看播种的事情,如今他的神使营已经变成了三屯一百五十人,多出来的五十人就是卫家的子弟,领头的屯长乃是一个叫做卫臻的少年,此人乃是卫兹的幼子,今年十五岁,刚刚冠礼。

    此时神使营的少年们骑着坐骑离开了豫州境内赶向兖州的一个新建军屯,曹丕手上有司空府手谕,所以可以在任何郡县补给,加上他司空长子的身份,各地太守和大族都会纷纷巴结,所以神使营的少年们只带着少量的干粮和水,因为他们可以在豫州和兖州境内任何一个有人烟的地方得到水粮,根本不需要民夫运送。

    卫臻在曹丕旁边策马狂奔,嘴上问道“公子,不知此战我军胜算几何?”

    曹丕笑笑答道“十成十啊。”

    卫臻闻言笑道“有公子此言小仆就安心了,现在许都好些出征将领留下的子弟都在筹谋着给袁本初传书呢!甚至连少府孔融都派出了一个人骑着一匹快马北上了。”

    “敌强我弱,有人谋求保命之道也是应该的。这事以后切莫再提,今公子就当没有听过。”

    卫臻闻言好像悟道了什么,便不再说,而是说道“这青州地界不但和徐州交界,还有一部分地方跟兖州接壤,不知我们会否遇上袁谭的人。”

    “袁谭现在正在跟臧、孙两位将军鏖战,恐怕无力侵袭兖州。”

    一旁的夏侯霸大声道“大军碰不到了,最好能碰到一点溃兵,兄弟们手上可是都有三十炼的环首刀呢!”

    曹丕笑了笑,无论是曹家、夏侯家、卫家都是地方大族,虽然不能给子弟们配上昂贵的明光铠,人人配上一把环首刀确是很容易,现在是战时,自然人人都带上了自己的兵器,这群半大的小子跟吕布学艺了一段时间,有了刀人人都很膨胀,巴不得来几个人给他们试试刀。

    “只要袁绍溃败,几十万的溃兵和民夫,只怕豫州和兖州只能要拿得起锄头的人,都要被召去肃清境内的败军余孽。”曹丕笑着说。

    略在曹丕身后的曹真突然开口问道“兄长,请恕做弟弟的直言,袁绍带甲十万人,民夫四十万有余,十倍于我军,为何兄长却如此神定气闲,难道兄长已经想到了对敌之策?还是父亲已经有了妙计?”他身份和曹丕亲厚,问话比较直接,这话一问,夏侯霸和卫臻都看着曹丕,希望他给个答案。

    曹丕哈哈一笑,说道“看着吧,一年之内,袁绍必败,到时候就是我们神使营挣军功的时候。”

    神使营的坐骑并不是战马,除了曹丕、曹真、夏侯霸、卫臻等一些家族中比较重要的子弟有好马之外,其他人的坐骑都是驮马甚至是骡子,又没有防御装备,还没上过战场,靠着一把环首刀痛打落水狗可以,若是真上战场就是被人宰的份。

    本来曹丕还念念不忘乌巢这个地方,但是现在看来,他没有任何资本去挣这个军功,还是好好把屯田浓厚,在袁绍兵败的时候捞点好处实在,毕竟要平定袁绍四州广袤的地盘终究需要一段时间,有的是机会立功。何况他现在已经是长子,何必急于一时。所以当曹丕预言了袁绍必败的华语之后就不再多言,策马加速往军屯而去。

第一百零九章 功在千秋() 
从颍川往东北走,就可以进入和颍川交界的兖州陈留郡属地,陈留这个地方对于当今大汉地位最高的两个人刘协、曹操都有着很特殊的意义。

    当今天子刘协在没有被扶为皇帝之前就是陈留王,陈留是他的封邑。至于曹操以一纸檄文号召天下英雄讨伐董卓的地方也在陈留,可以说曹操是在陈留名扬天下的,原来的陈留太守张邈是曹操的好友,但是后来张邈因为引吕布入兖州,结果兵败身死,同样也葬送了很多跟张邈造反的兖州大族,所以现在的陈留太守是一个新兴的地方大族子弟。

    兖州因为曹操和吕布的一场大战,地方大族几乎被曹操屠戮一空,同时曹操趁机把这些大族的一部分佃农收归了军屯和民屯,另一部分迁到了豫州充实户籍,导致整个兖州人口流失严重,虽然少部分两不相帮的兖州大家族保全了自身,可是整个兖州生产力下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很多耕地也因此荒废。

    曹丕前世专注农学,对天下的土地状况几乎了如指掌,进入陈留境内后马上发现其实陈留郡就是后世的县几百年后,会有一个叫做宋的国家在此地建都,现在黄河水并没有像后世那样暴戾,每一次冲刷都带着大量泥沙,所以没有出现后世开封城中地上悬河的奇景。

    不得不说,相比于其他地方,陈留真是一个宝地,黄河跟淮河两大水系的之流在陈留形成了一个密集的河道往,流域面积之光,在北方可以说是首屈一指,所以陈留城可以说处处都是种植水稻的好地方。

    今年年初,任峻在征求曹丕意见的时候曹丕就提出把陈留作为兖州屯田的中心点,只要能养活五十亩水稻的地方必须建造屯田营寨,而且要以种植农作物的水稻为主,所以陈留郡境内的军屯和民屯占了整个兖州的半数。陈三郎早在年初就带着自己的手下来这里监工了,所以陈留郡的屯田寨子已经颇有规模。

    进入离颍川最近的县境内,陈三郎已经带着县令在驰道旁等候曹丕,见到曹丕和神使营,立即带着曹丕去看县内的屯田。

    “公子,现在整个陈留郡的大族已经没剩下几个了,而且他们怕水患,所以比较喜欢在离河水远的地方种麦子,所以现在能够种水稻的地方都是我军的屯田,如今已经播种,过上也时日就该插秧了,只是末将听闻这儿水患特别严重,每年一到夏季,那些数不清的河水都会涨上来,不但会淹没土地,有些县城也会被淹掉”

    夏侯霸在一旁开口问道“水患如此严重为何还在这里开了这么多屯田?我们进陈留郡境内已经见到八个屯田营寨了!”

    陈三郎偷眼看了一下曹丕,没敢说话。

    曹丕笑道“姑父也曾跟吾说过此处的水患,当初是吾一力坚持,姑父才在此处建设如此多的屯田的。”

    夏侯霸立即闭了嘴,现在曹丕不但是司空长子,也是曹氏一族小子辈的长孙,夏侯氏和曹氏的关系一直很亲密,加上现在曹家强势,所以夏侯氏一直以曹家马首是瞻,所以曹丕等于是两族长孙,此时他开口,夏侯霸自然就不好再说。

    曹丕笑了笑,从袖中取出一张地形图,上面表明和陈留郡所有的山川河流,山川河流好些地方还有一条条细细的丝线,曹丕指着这些丝线说道“按照这些丝线在陈留郡境内广凿水渠,这些水渠是吾按照陈留郡地形绘制的,郡中各河道之水会被这些水渠引到三处低洼之地,今年水患就能对付过去了,若要对付以后的水患,得从许都的司空府把那几个水利令史和城防御属找来在低洼处挖出几个大坑,作为蓄水之用,若倒霉碰上旱灾,还可以蓄水一番。至于尺寸,上面已经记载了。”

    那县县令在一旁看着陈三郎手上的地形图,惊叫一声道“小老儿在陈留郡住了近六十年,尽不如公子熟悉此地!此三处低洼人烟稀少,野兽横行,若是引水而入,也算除了大害!”

    曹真奇怪地问道“兄长在陈留居住过?竟如此熟悉此地。”

    “虽然住过,但是那时年纪尚那会记得地形,吾父为大汉司空,司空掌水土之事。但凡营城起邑,浚沟洫、修坟防都是司空府操持,虽然因为董卓之乱,司空府少了很多卷宗,但是终究还是从洛阳得回了不少,还有东归旧臣带着的一些,这些卷宗上面对天下州郡的地形都记录较为详尽,为兄在年初的时候就就着这些卷宗把陈留的地形绘制了下来,以做水利之用。只是时间仓促,无法把兖州其他郡国的地形绘出,但是保住陈留,却保住了兖州一般收成,至于其他地方,虽有水患,不如兖州之烈,十得其七,也不算亏,来日再慢慢经营吧。”

    众人闻言大为佩服,对于曹丕精通水利都感到很是意外。唯独只有曹丕自己知道,学习农作物种植专业的学生没有几个不选修水利工程的,因为很多学生毕业以后都会下乡,不学点水利工程,在乡下碰到水灾的话,那就算再会种菜也没用。当年曹丕的选修课就是历朝历代古都的水利建设论证,无论是长安、洛阳、开封、南京等只要是做过首都的地方曹丕都对它们的水利建设下过一番苦工,特别是开封和洛阳,谁让他离自己的大学近呢?对早司空府那些记录在丝帛上的零散绘图和竹简上的信息,曹丕勉强把陈留的泄洪通道绘制完成了。

    陈三郎大大拍了曹丕一通马屁之后随即说道“插秧之后便可集合兖州所有民夫来陈留开凿渠道,如果人不够,还可跟各县令、长要壮丁!”

    曹真笑道“若是天下州郡都能够这般治理水患,兄长那就是功在千秋了。”

    夏侯霸哈哈大笑“我们神使营赐福的水稻已经功在千秋了,现在算起来,豫州之地不知道能养活多少人!明年就是兖州!”

    卫臻借口道“一年一个州!”

    几个人一说开,神使营后面的小子们顿时开始,各种溢美之词传入曹丕耳中,曹丕笑着摆了摆手,继续去视察屯田了。心想自己会的也就几个古都罢了,若要全天下都能治理水患,那可需要治水专才和土生土长熟悉地貌的本地人相互配合,这种事情要做起来,考虑到这朝代落后的治水观念和技术还有人才的匮乏,那可不是几个月或者一年两年能搞定的。

第一百一十章 讨曹檄文() 
曹丕带着神使营的子弟们在陈留逗留了的时间很长,整个兖州五郡三国的时间加起来,曹丕在陈留郡呆了大半时日,其目的一来是这里屯田比较多,查探的时日自然也要多一些,另一个方面就是曹丕要实地考察这里的地形和自己所绘制的地图有没有出入,做最后一次改进。

    好在司空府的掾吏们办事还是不错的,留下的卷宗资料还比较准确,400年的大汉江山累计下来的资料虽然饱受战火摧残,依旧留下了不少精华,配合曹丕的现代知识,还是很好的还原了陈留郡的地形,只是有些河流河道有少许改变,曹丕稍加改动之后便已经完成。

    虽然现在已经跟袁绍两军对峙,但是兖州境内的情况还比较稳定,或许是因为臧霸和孙观把袁谭拖住的缘故,兖州依旧是一片太平景象,无论是地方大族还是经过豫州、徐州那边过来走商的人都没有什么慌张,只是那些个被曹操免了赋税的小农百姓有点担忧,如果袁绍过来,他们的苦日子就跟着要来了,在他们眼里,能够让他们免税的曹操应该是天下第一明主了。虽然平静,兖州也不是没有战场,比如东郡之北就有曹军驻扎,东郡太守名叫刘延,和他一起守在东郡的是曹操一直倚重的程昱,就是那个郭嘉说送人肉干给曹军的程昱,现在他已经官至振威将军。

    走遍兖州屯田营寨之后已经是建安五年的五月中旬,曹丕把夏侯霸和曹真的两屯共一百人留在了兖州,让他在稻花盛开的季节用曹操留下的绳子“赐福”,在兖州走了一圈之后曹丕有点担心,随着曹操地盘越来越大,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也会越来越大,这绳子拉花的秘密就很难保住了,因为只要有一个人用没经过祭祀的绳子进行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