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八九三-第1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仅仅只是军事顾问团认为那是一个胜利,德国人则坚持双方最后打了个平手,而负责训练新军的袁世凯给予了他们有限的支持——但更多只是冷眼旁观,秦朗认为他正津津有味的欣赏两伙洋鬼子内讧——产生分歧的原因一点也不复杂:德国顾问认为没有足够证据能够证明步兵在铁丝网和堑壕的支撑下能够抵挡骑兵的进攻,并对骑兵造成严重杀伤,而且他们也对美国顾问把部队安排在堑壕内的做法嗤之以鼻。

    “真正的勇士应当迎着敌人的子弹和刺刀奋勇向前,只有胆小鬼才躲在壕沟里”,秦朗觉得只有日本陆军的将军们才会表这样的宣言,但这是谢泼德转述的其中一位德国顾问的评论,再仔细想想,这个时代各个国家的军人都是这样的疯子——只有美国人例外,内战时懦弱的北方佬就喜欢躲在散兵坑和战壕里,结果他们赢了,而“迎着敌人的子弹和刺刀奋勇向前”的南方勇士则输掉了战争——所以美国人的南方情结绝不是没有理由的,至少从视觉效果来说,南方士兵的表现更加华丽,也更能使人热血沸腾……

    尽管热血沸腾的观众们几乎从不需要到战场上面对敌人的子弹和刺刀。

    秦朗很想大笑,但最后,他还是忍住没有笑出来而是接着看谢泼德给他的价值不菲的电报,在这封足足有三千字的电报的最后部分,少校表示新年之后他们还将与德国顾问进行第二次较量,双方各自指挥一千名士兵进行一次实战演习,当然如果没什么意外的话德国佬又要气急败坏的抱怨美国人胆小如鼠了。

    少校信心十足,秦朗也同样如此,不过他最终还是决定稍稍提醒一下谢泼德,让他保持警惕,毕竟这场较量的背后隐藏着他与摩根的赌局,秦朗可不希望自己一不小心输掉霍梅尔食品公司。

    他写好给少校的回电,但只有新年后才能把它出去,因为现在大多数人都在休假——也包括他的秘书。因此这也使他更加希望得到特斯拉的无线电。

    当然摩根已答应向他出售四台试验型无线电,不过那同样需要等到新年以后。虽然铁路还在运营,但组装并调试那些还很娇贵的装置的技术人员却休假了,没有他们帮助任何问题都没办法解决。

    “该死的圣诞节。”秦朗低声咕哝到,在椅子里换了一个更舒适的位置,休息了几分钟然后开始继续创作他的狙击与伪装教材。但不幸的是,他并不擅长写作,常常会停下来思考应当使用哪个词,或干脆坐在那里愣,所以整个创作过程显得非常缓慢。

    当天色完全黑下来的时候,秦朗现他只写出来一千个字;毫无疑问,太少了。

    “也许我应该找一个职业作协助我完成它,但是……”他叹了一口气,摇摇头把脑子里的念头甩开,接着又开始工作了。在这个圣诞节里,这是他唯一可以做的事情。

    。。。

第二百五十二节 Battefied1897'上'() 
国没有圣诞节,中国的新年也不是一月一日……

    约翰。谢泼德叹了一口气,今年的假期算是彻底毁了——其实这是好事,那帮傻乎乎的德国佬仍然要庆祝圣诞节和新年,在一个星期的时间里他们都不会出现在军营里——少校和他的同事们可以放心的按照umbre11a的标准训练将在演习中接受他们指挥的那一千名新军士兵,并熟悉他们。

    尽管信心十足,但美国人知道他们的缺陷:德国顾问在中*队中待了很长时间,有些已经过一年,他们显然更熟悉那些士兵,知道他们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在战斗指挥的层面上,德国佬优势明显——公司的顾问们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弥补这个缺陷,也包括占用自己的假期。

    这是一段宝贵的时间。然而,一个星期实在太短了,感觉只是那么一会儿,七天就已经过去,演习的时刻到了。

    谢泼德转向他的同事们。“今天上午德国佬送来一封信,他们想知道我们是否已准备好了。”

    他的副手,顾问团的副团长,戴维。韦伯扬了一下眉毛。“显然,他们不打算给我们另外一个星期。”

    “是的。”

    “很好,告诉他们,我们已经准备就绪,正等着踢他们的**。”

    戴维。韦伯上尉是一个果断的人,同时也很大胆,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有一点机会就会毫不犹豫的展开行动,通常是一阵暴风雨似的、使人难以招架地凶狠打击。许多人认为这是家族遗传:从一五八七年上尉地祖先决定放弃在陆地上的舒适生活。加入弗朗西斯。德雷克勋爵的海盗舰队地那一刻起。果断和大胆就一直在韦伯家族的男性成员身上不断出现——但令人遗憾的是上尉的先辈们从来都缺乏运气,从没有在海盗或海军中获得比水手长更高的职务。

    运气……或许这也是韦伯上尉离开安那波利斯海军学校后没能成为海军军官而是进入海军陆战队的原因,不过……

    运气不够好不代表没有能力。也不代表没有眼光,即使还不够熟悉自己指挥地士兵,但上尉坚信德国佬现在的行为只是自取其辱的前奏。

    其他人也同样如此。

    谢泼德点了点头。“我已经这么回复他们了。当然,”他又说,“我省掉了有关踢他们的**的部分。”

    美*事顾问们全部大笑起来。

    但与此同时,德*事顾问们也在大笑——他们已经预见到一次胜利、一个报复:那些胆小如鼠的美国佬似乎把纸上推演的结果当成了现实。居然在还没有完全熟悉指挥的士兵地时候就狂妄的表示已经准备就绪,随时都在恭候他们大驾光临——还有什么会比这更加可笑呢?

    当然,就算那些美国佬完全熟悉他们的士兵,事实上他们也永远不可能取得胜利;美国陆军不是德国陆军的对手,不管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将如此——德国顾问们地信心同样非常充足。

    “先生们,是到了让那些美国人彻底清醒的时候了,”瓦尔特。格拉伯曼上尉。一个又高又瘦,而且长着一张典型地日尔曼方脸的中年人,大声对他的同僚们说,“明天就开始对抗演习。”

    格拉伯曼上尉的决定就是德国顾问们的决定。因为他是他们中军衔最高的一个;但上尉的决定并不代表最终决定,在牵扯到更高级的层面之前。只有一个人有资格和权力做出最终决定。

    袁世凯。

    如果格拉伯曼要让自己的决定变成现实,他就必须得到袁世凯的批准,否则德国顾问们连半个士兵都指挥不了。不幸的是,上尉把这个关键忽略了,或认为自己能够很容易说服袁世凯,但新军的督办却不打算这么做。

    他拒绝批准格拉伯曼的要求。

    “为什么一定要在明天?”事实上,这只是一个敷衍了事的问题,袁世凯不想知道答案——在目前的形势面前,任何答案都显得毫无意义;虽然看起来将要举行的只是一次小规模的操练,但它已吸引太多注意力,因此也就不能按照某个人或某几个人的意愿进行了。

    英国、法国、俄国、日本、意大利,当然还有美国和德国,它们全都投入了极大的关注——两个国家的军事对抗总能引起广泛的关注,何况英国、俄国和日本在中国拥有巨大利益或决心在中国获取巨大利益,在中国无论生任何事情都会

    们的目光;至于法国和意大利,它们要么想看到德国么在祈祷德国人代替自己教训该死的雇佣兵。

    而且事情并非如此简单:仅仅表示“关注”显然不能满足各个国家的好奇心或报复心理。七个国家的驻华公使或驻军司令都已明确表示将要派遣观察员参加演习,但这些观察员都还在路上,没有人能够在格拉伯曼要求的时间之前抵达天津,但袁世凯又不能不等到他们抵达。

    —

    所以演习不能在明天开始。

    而这是美国顾问和德国顾问都不知道的:当这些要求被提出的时候,他们要么忙着庆祝圣诞节和新年,要么忙着熟悉参加演习的士兵,都没有精力关心其他问题;然而现在才得到消息似乎已太迟了。

    至少格拉伯曼觉得太迟了。“袁将军,我必须认真向您指出,您的士兵还没有做好迎接外国观察团的准备,不管军事素质还是精神面貌,他们仍然与欧洲陆军有很大的差距,会使观察员们失望。”

    袁世凯觉得这完全是一句废话,同时也使他感到不太愉快,尽管谁都知道那是事实;但在他开口之前,戴维。韦伯已经笑出声了。

    “我个人认为,将会使观察员们失望的不是中国士兵,而是他们的德国教官。”他不无讽刺的说,“格拉伯曼上尉显然正在担心在自己的同胞面前颜面扫地。”

    “如果有人担心在自己的同胞面前颜面扫地,那绝不会是我,相反,我认为那个人应该是你,韦伯先生。”格拉伯曼立即激烈的回敬到。

    “经过上一次的纸上推演之后,我不认为我还有什么必要感到担忧。”韦伯故意用一种轻蔑的语气提到那次让充满“争议”的纸上推演,他知道这会踩到德国人的尾巴,事实也是如此。

    “实际的战斗永远会与纸上推演存在差别,而且你们美国人采用的战术也绝对谈不上有多么光彩。”格拉伯曼试图让自己的口气听起来是充满嘲弄的,不过在其他人看来,那更像气急败坏的反驳。

    上尉生气了,但韦伯还在添油加醋。“战争中只有结果才最重要,手段无足轻重。格拉伯曼上尉,你太墨守成规了。”

    格拉伯曼的胡子翘了起来。

    不过,在愤怒的上尉向得意洋洋的韦伯咆哮前,或许觉得自己已经看够了,袁世凯总算插进来。“两位,请不要为一点小事伤了和气。”他笑着说,眼睛几乎眯成一条缝,“胜败是兵家常事,何必如此斤斤计较呢?”

    按照格拉伯曼的观点,他不能接受这种论调——先,这是“和稀泥”;其次,不在乎战争胜负的军人都不是好军人,应当立刻踢出军队——但他是袁世凯请来的教官,在美国人面前他必须充分考虑这位中国将军的面子。

    格拉伯曼选择保持安静,不过仍然没有忘记用眼神警告韦伯,结果得到一个漫不经心的耸肩,似乎他的恼怒毫无逻辑一样。

    从这一刻开始,上尉愤怒的目光再也没有离开韦伯的脸,同时咬牙切齿的暗自誓要在演习里狠狠的教训该死的美国人,把他们变成全世界的笑柄。

    他一定要做到这件事。

    “可怜的家伙。”韦伯嘲弄似的看了德国人一眼,然后把自己的目光转向袁世凯。“将军阁下,请问各国观察员什么时候能够抵达?”

    “目前还不清楚,”美国人的恭敬态度让袁世凯很满意,他满足了一会儿,又说:“不过据总理衙门来的消息说,贵国代表马汉上校乘坐的兵船前天才进入上海租界添加煤水,恐怕没有五六天功夫是到不了天津的。”

    “上校!”韦伯没有听到时间,他的脑子里就剩下那个名字,以及与它相联系的另一个更重要的名字。上尉的呼吸急促起来。“将军阁下,除了上校,美国的观察员还有谁?”

    袁世凯不理解他为什么会如此惊讶和急迫,但还是摇摇头。“总理衙门来的消息并没有说得太详细。”

    回答让韦伯感到失望,以及一点点欣慰,但随即,他又开始紧张了。即使只有马汉来到天津,那依旧是不能等闲视之的问题,必须让演习的过程与结果达到完美无缺的地步。

    他想了想。“将军阁下,对于将要举行的对抗性演习,我有一个设想……”

    。。。

第二百五十三节 Battefied1897'中'() 
等待观察员们抵达天津的时候,演习的准备工作也在进行着,先,一块区域内部包括河流、树林和小山坡的、总面积大约在二十五平方英里左右的演习场地被挑选出来,然后,在美国人和德国人的一致要求下,袁世凯不得不派人在场地中设置各种必须的建筑物,一些用木板组合起来的简易房屋、土墙,栅栏,甚至还有两座桥。

    这些设施构成了场地中的五个关键点:x点和y点分别代美国顾问和德国顾问的指挥部所在地;剩下三个点,a1pha点、Beta点和char1i—这是美国人的称呼,而德国人则使用另一种称呼方式——它们位于演习区中部,代表三座需要夺取并固守的村庄。然而它们也不仅仅是村庄,根据韦伯上尉的建议,一旦有哪方的部队占领这些村庄、升起自己的旗帜并守卫它过十五分钟,在战斗中被消灭的士兵就能按照一个固定度重新回到战场,作为增援部队。

    当然增援部队的出现度也被韦伯确定了,占领一个点,每隔三十分钟将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