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八九三-第3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兰利先生的重要信件。必须说,这是一件复杂的工作,比秦朗以前做过的类似工作复杂得多——毕竟,他学过化学和物理,喜欢枪械,了解汽车,知道历史,对航空和飞行器却所知甚少。

    他必须进行认真而细致的思考。仔细选择和揣摩每一个单词。才能完成那封信,并且保持在一个恰到好处的位置;当他在做这种事情的时候,秦朗会投入所有精力,并且不希望任何人打扰他,破坏他的思路。

    遗憾的是,总是有人打扰他。

    易水。尽管他仍然留在北京,控制雇佣军并且完成秦朗的计划。但他每天都会联系秦朗——通过无线电。易水可以随时向秦朗报告那些他认为重要、并且确实具有一定重要性地消息,欧洲国家地争吵与和平谈判的最新进展。

    秦朗不想关心这些事情。毫无意义,而且没有必要,因为一切都和他的预料完全相同:凭借压倒性的优势,英国和它的盟友们正在一点一点打垮德国,精明的意大利已公开站在将会取胜的一边,奥地利地立场也在逐渐松动,德国只能凭借威廉第二皇帝地顽固和歇斯底里,毫无意义的挣扎着,将英国地耐心消耗殆尽。

    只是这样,没有更多展,丝毫不能让人感到惊讶——尽管最开始的时候,还有一些人充满期待,猜测德国政府是否会孤注一掷,不顾英国和法国的强烈警告,将增援部队派往中国。甚至还有人打了赌。

    当然,期待和在赌博中选错下注的选项都是愚蠢透顶的行为,因为形势是显而易见的:只要英国和法国禁止德国的舰队进入它们控制的港口,同时阻止其他国家开放港口,那么柏林派遣的增援部队就永远也不可能到达中国。

    也许那位皇帝非常疯狂,又被愤怒烧昏了头脑,但他还不至于犯如此低级的错误,而且他的大臣还能保持一定的理智。

    所以德国人的抗争全部停留在语言上,强调立场,再次强调立场,不断强调立场,一天接着一天,周而复始,永不停息……

    直到最后,有一天。

    德国人说:“我再次重申,向中国派遣增援部队,惩罚那些野蛮人,是帝国皇帝不可更改的神圣意志——”

    “够了!”法国人拍了桌子,“如果柏林一定要派遣十万军队到中国,那么你们就自己想办法把军队送过去。但我们会与中国政府继续谈判,并达成协议。”

    “德国政府必须立即做出决定。”英国人的态度稍微温和一些,但没有本质区别,“是单方面维持与中国的战争状态,还是回到联军阵营,与中国政府达成和平协议。大英帝国政府希望德国政府在二十四小时内做出回答,否则将会认为德国选择继续维持战争状态,并在和平协议中取消有关德国的条款。”

    一个最后通牒,表明英国、法国、俄罗斯和美国,还有意大利和日本,已没有心思继续这场游戏。于是,尽管怒不可遏,但德国人还是回答:“我必须先与柏林进行讨论,然后才能做出正式答复。”

    “可以。但只有二十四小时。”英国人表现了自己的绅士风度。

    “只有二十四小时。”法国人重复了一遍。

    只用二十四个小时,与柏林讨论一件极为重要的、涉及德国和皇帝的面子的重要事件,并且还要达成一致意见,时间无疑很紧张——而且这件事牵扯到了皇帝本人,无论任何决定,都必须征求皇帝的意见。

    不过德国人还是完成了这件工作,在最后期限之前给出了正式回答。

    “……德国政府同意参加谈判。”他表了一篇冗长的讲话,为这个决定寻找了很多看起来很合理的理由,但对于英国人和法国人来说,具有意义的只是最后一句话。

    他们笑起来。英国人说:“全世界都将位德国政府的明智选择感到欣慰……”

    然后他的笑容僵住了。

    “德国政府的谈判条件是,”德国人开始宣读文件,“第一,中国政府必须向德意志帝国支付十亿两白银……”

    “十亿两!”英国人叫起来,“这根本不是一个有诚意的谈判条件。”

    毫无疑问,中国政府不可能支付一笔如此高昂的战争赔款——甚至不可能通过贷款获得这笔巨额赔款。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英国人已经通过各种方式逐渐控制了中国的税收,他们很清楚这个国家的财政状况。

    而且德国人的要求存在两个危险性:要么,它会导致谈判破裂,这样柏林就可以让事态回到原来的老路上;要么,中国接受这个条件,因为它无法支付那么多赔款,德国就可以顺理成章的获得许多它原本无法获得的东西。

    比如遍布中国的德国租界和军事基地,比如中国的经济命脉和矿产资源,比如一个单方面对德国企业敞开的市场。

    在政治上,英国人永远保持着足够的敏感和警惕心。因此现在,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他们不得不站出来维护中国的利益。

    十亿两,绝不可能!

    但德国人坚持他们的条件。“十亿两白银,是补偿德意志帝国的损失的最低金额。”

    “中国人无法接受这种条件。德国政府的条件将会导致谈判破裂。”英国人坚决反对。“大英帝国政府不会将这个要求列入谈判条款。”

    法国人也反对。“法兰西共和国政府同样拒绝将这种不合理的要求列入谈判。”

    “十亿两,一分也不能少。”德国人态度强烈的坚持,接着指向窗外,“请注意听,德*人正在举行抗议活动,反对与中国政府谈判,我们……”

    窗外确实传来了德国远征军的幸存的抗议声,反对谈判,要求复仇,但英国人的唯一反应只是——

    “很好。”他说,“如果德国政府愿意要十亿两,那么请你们派遣十万人的增援部队,自己找中国政府要吧,大英帝国将按照自己的方针完成谈判。”

    注:兰利是美国航空先驱,以及舰载机技术的试验兰利研制的第一架飞机的飞在军舰上进行,弹射起飞,但没能取得成功

    注2:历史中为1899年

    。。。

第四百三十节 值得关注的……() 
秦朗正在思考。警卫拿着一封显然是最新的电报走进船舱,在他身后停下。“老板,最新的消息。”

    “是什么?”秦朗问,但没有转身。

    “联军,除了德国,其他国家已经与中国政府签署和平条约。”稍微停顿了一下,警卫接着说,“内容包括——”

    “不用告诉我内容。”秦朗说,“把电报放在桌子上,你可以离开了。”

    警卫执行了这个命令,转身走出船舱,关上舱门。

    秦朗又回到他的思考当中,没有去看那封电报——他知道新条约的内容,易水每天都会报告谈判的最新进展,爱德温。康格有时也会来一封电报,征求一些意见;新的条约与《辛丑条约》没有太多区别——确切的说,只有两点。

    先,德国被彻底撇开了,新的条约里找不到任何与它有关的条款,因此克林德失去了他的牌坊;其次,中国将要支付的战争赔偿变成了两亿两白银。

    必须指出的是,这个数字是那个老女人提出来的,因为她正在怀念北京那座舒适而且奢华的颐和园,尽管那里正在施工;但除了日本,没有一个国家的谈判代表提出异议。当然,出现这种结果并不值得奇怪:毕竟,没有一个人知道,条约上的数字应该是四亿五千万两,而最终支付的赔偿金额将会过六亿。

    所以参加谈判的外交官都很高兴,人人兴高采烈,回到使馆就开始手舞足蹈——只有日本人例外。

    日本人认为他们获得的收益与付出的代价没有建立正确合理的对等关系,更让他们无法接受地是,意大利只是派遣了一支具有象征意义的军队。而且没有参加任何一场战斗,但获得的赔偿份额几乎与日本一样多……

    毫无疑问,不管总的赔偿金额,还是最终地分配方式。它们都是极不合理的。

    但日本人仍然只能在条约上签字,因为英国已经签字、并且要求日本签字。同时,为了对付占据中国东北的俄国人,东京已将它的注意力转移到了朝鲜半岛,同时希望英国政府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将赔偿问题放到一边。

    因此战争已经结束了——当然,德国仍然与中国处于战争状态。不过。它选择妥协只是时间问题。

    秦朗的判断仍然是正确的。事实上,就在他思考他的问题地时候,柏林已开始考虑妥协了。

    尽管极不情愿,而且威廉第二皇帝地愤怒还在不断增长,然而柏林已经没有其他选择。

    因为局势是显而易见的:先,它没有任何盟友,奥地利已经在和约上面签字;其次,德国不可能撇开英国、法国与美国,单独与中国进行一场战争。

    即使什么也不做,只需要宣布中立。英国和法国就可以切断德国与远东的一切联系。将依然驻扎在中国的远征军和青岛租界警卫部队送到地狱门口——而美*队则可以将它们直接送进地狱。

    确切的说,是秦朗的雇佣军可以将它们送进地狱。

    这绝不是在危言耸听,是一个极其严肃的警告……至少,柏林正在认真的审视这种可能性。

    它能够看清楚威胁。正如人们知道的那样,德意志雇佣军曾经是欧洲大陆最重要的军事力量之一,因此德国很了解这一类只是为了金钱战斗地武装力量,它可以被任何一个愿意付钱地势力甚至个人雇佣。美国政府、阿比西尼亚政府、法属印度支那联邦政府……当然。同样可以是中国政府,如果它愿意付钱的话。

    那么。中国政府愿意付钱吗?毫无疑问,它会愿意——也许这个政府很软弱,但柏林要求的赔偿金额足以让它变得凶狠和疯狂,而且狡诈的英国人和法国人还有可能在暗中捣鬼,向中国人暗示、甚至直言不讳的表明,他们将站在中国身后。

    因此,中国政府定然会采取行动。只要umbre11a与华盛顿的旧合同结束,北京就可以立即与它签署一份新合同,将还待在中国的德*队彻底消灭。

    就像这支军队在阿比西尼亚协助孟尼利克二世皇帝消灭意大利军队一样。

    危险非常明确。

    那么,为了逃避这种危险,德国就只能接受那个让它难以忍受地结局。

    在秦朗最终抵达圣迭戈地那一天,柏林正式宣布从中国撤军,而且事实上,远征军在前一天就已开始撤离北京了。

    当然,德国政府的决定有些奇怪。

    “我不是很明白德国人地想法,”奥康纳将一杯饮料递给秦朗,说,“你看,他们直截了当的撤军了,但没有与中国政府谈判,也没有宣布停战。”

    “这很容易理解。”秦朗回答,在沙上坐下,“德国人没有实现他们的任何目的,反而损失两千名军人,而且既不能采取报复行动,也不能索要高额赔偿——我不认为那位傲慢的皇帝能够接受这样的结果。”

    奥康纳在他身边坐下。“所以?”

    “所以他做了一个近似赌气的决定。既然不能索要高额赔偿,那么干脆一个马克也不要,但同时也不谈判或宣布停战,告诉全世界这场战争还没有结束,迟早,德国的复仇大军还会返回中国。”秦朗耸了耸肩。

    “这的确符合一位皇帝的性格。”

    “那么,你认为德国人是否有这种机会,秦?”瑞切尔走过来。

    “我个人认为,德国永远也没有机会向中国报复。”如果中国政府没有疯、再次向全世界宣战的话——不过这种事生的可能性并不比上帝显灵更高。事实上,与其担心它,还不如担心局势突然脱离他的控制,一个亲德的新政权上台,然后中国与德国结成军事同盟。

    那才是值得忧虑的问题,将几十年时间辛苦筹集的筹码一次输光的灾难,真正会变成现实的噩梦——尽管可能性同样微乎其微。

    “哈德门”,秦朗想起这个带有贬义色彩的称呼。有些时候,他会觉得这些人会在中国出现是一件很难理解的事情。不过更让人感到奇怪的是他们的数量,以及在军事爱好中的比例……怎么会那么多?

    他没有现他在走神,但奥康纳和瑞切尔现了。

    “你在想什么?”两个人一起问,带着显而易见的兴奋——如果秦朗走神,那就代表有一个阴谋即将诞生。

    “阴谋?你们这些人到底在想些什么!”秦朗故意板起脸,“我只是在考虑世界的形势。德兰士瓦……”

    “四天前,荷兰和比利时的六座城市同时举行了声援布尔共和国的群众集会。据说今天柏林也将举行同样的集会活动。”瑞切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