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太平王-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俏鹾罱喔韫λ痰碌拇示洌鞘抢习傩詹患有奘蔚脑诿枋鲆桓鍪率担龃硕选

    “尤其是我们的国家,几千年来经历过深重的战争灾难,和平的时间久了,也许很多人早已经忘记了战争的创伤,只知道崇拜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只知道战争艺术的瑰丽辉煌,我们研究历史的人,有责任和有义务去告诫世人,不要轻言战争,尤其像我们这种多民族融合的国家,更应该珍惜和平,一旦战争的恶魔被释放出来,就会失去控制,真正身临其境再来悔悟就太迟太迟了。”

    齐阳站了起来:“谢谢老师,我明白了,告诫世人战争的危害,是我们历史学人的责任和义务。”

    匡教授满意的点点头:“硕士毕业,就意味着在专业领域你已经登堂入室,可以独立开展学术研究、选择学术方向了,但依老师治学的经验,不解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问题,是做不了真学问的。所以老师不建议你马上报考我的博士生,而是建议你好好的在哲学方面下下苦功夫,磨刀不误砍柴工,有了哲学的底子,再来做专业研究会事倍功半。”

    齐阳深深的向匡教授鞠了一躬,当他抬起头来的时候,匡教授突然消失不见了,整个房间空空荡荡,光线变得格外刺眼,空间也开始变得扭曲:“匡老师、匡老师。。。。。。。。。。”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八十四章 铁肩担道() 
杨柯睁开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帐内粗如儿臂的两根牛油巨烛,烛光闪烁,影影绰绰的投射得四周的景物摇摆不定,桌案之前,一个女子正清理着凌乱的笔墨和书籍。那背影似曾相识,一头乌丝只插着一根银簪,拢了一个松松的发髻,秀发披散在肩头,纤腰盈盈一握,雪白的长裙曳地,半侧的脸庞肤若凝脂,眼含秋水,正专注的用一张绢帕掸扫着灰尘。

    杨柯定睛一看,不由叫出声来:“玉儿,是你么?”

    那女子回过身来,看着杨柯嫣然一笑,丹唇轻启,皓齿微露:“公子,你醒了?”说罢,起身将一碗热情腾腾的羹汤端到了杨柯的面前:“热了好几遍了,这是我特地为你做的鸡汤,军中吃得都是粗粮,公子是千金之体,一定吃不惯,鸡是玉儿自己养的,特地带来给公子补补身子。”

    杨柯接过鸡汤,一股香气扑鼻而来:“难为你了,还记挂着我。”

    “公子是我和爹的大恩人,孙掌柜说公子带兵到了离石,我和爹当然要来拜见恩人。”玉儿看杨柯吃得香甜,要起身再为他去承一碗,杨柯摆摆手,示意自己已经吃饱了。

    杨柯放下碗,起身下了军榻,玉儿很自然的拿过来他的外衣,为他穿上。

    “玉儿,两军交战之际,离石城已经戒严了,你是怎么出城的?”

    “孙掌柜告诉我说离石城戒严,消息送不出去,这次又是公子你亲自带兵前来,如果能将城中的情报带出来,对公子一定有很大的帮助,玉儿就自告奋勇做这个带信的人,孙掌柜还给我出了个主意,让我以爹突然亡故,需要归家安葬为理由,向单于求来了出城的手令。我们先是到了马隆将军的军中,大将军听说我们是公子的故交,连夜就让兵卒护送我们来见公子了。”说完,玉儿将一封密函递给了杨柯:“这是孙掌柜让我带来的情报。”

    杨柯并没有去接密函,而是问道:“一别经年,你和你爹都还好吧?”

    “好,爹在离石城中从操就业,开起了酒馆,用的就是公子给我们留下的金银,单于看在公子面上,也很照顾我们,衣食无忧,又没人来欺负我们,爹总说,公子是我们父女俩命中的大贵人,爹还给公子立了长生牌位。”玉儿低声细语,依然还是从前那个容易害羞的小姑娘模样。

    杨柯淡淡一笑:“立长生牌位可不敢当,你和你爹都是好人,心地善良,命里注定会有福报,这次又要让你冒着风险,背着族人偷偷给我送信,我于心何安。”

    玉儿仿佛被杨柯说中了心事似的,沉吟半晌,突然问道:“公子,我有句话想说,如果说错了,你别怪玉儿。”

    杨柯点点头:“你说吧,我不怪你。”

    “其实族人的意见也不统一,单于本来不想起兵叛乱,可他的叔叔和堂兄弟极力想造反,还串联了一些部族首领联合向单于施加压力,跟单于说,我们拥戴你做单于,不就是为了让你领着我们夺取汉家天下的吗,如果只想着待在草原忍受风吹雨淋的苦日子,被汉人欺负,我们何必要拥戴你做首领呢?”玉儿轻声说道。

    杨柯沉思片刻问道:“单于什么时候跟你说的这些话?”

    “我去向单于求出城手令的时候。”玉儿说道。

    杨柯看着玉儿,一字一顿的说道:“玉儿,单于那天还跟你说了什么?记不记得?”

    玉儿一脸茫然的点点头。

    “你将单于的原话复述给我听,一个字都不要多,一个字也不要减。”

    玉儿想了想,一边回忆一边说道:“单于还说,你走了就不要再回离石城了,如果能见到杨兄弟,就将这把剑还给他。”说完,玉儿指了指兵器架上横放的一把剑,杨柯一看,正是自己送给刘渊的礼物。

    杨柯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突然他抬头看着玉儿:“玉儿,如果让你再回一趟离石城,你敢不敢?”

    玉儿毫不犹豫的站起身来:“公子让我回离石城,我就回去,刀山火海玉儿也不怕。”

    杨柯扶着玉儿让他坐下,温言道:“我也不想让你去冒险,不过这一去你一定会平安无事,我有一封信要你带给匈奴的单于,此行如果能办成这件事,玉儿你就是功德无量的活菩萨,会少死成千上万的人。”

    玉儿的俏脸涨得通红:“公子你就吩咐吧,玉儿拼着性命不要,也要办成这件事。”

    当刘渊接到这封书信的时候已经是两天以后,信的内容很简单,只有寥寥数语,大致的意思无非是几点,第一是杨柯现在手握大权,可以左右朝廷决策和意愿,简而言之就是可以决策拍板。第二是两家罢兵,匈奴只要递上降表,可以封他为离石刺史,永镇边关,世袭罔替。第三是让刘渊高度自治,不用迹保恍璩瞥迹咏耐持巍5谒氖强ū呙常院笞杂赏ㄉ蹋啦欢侗U庖环庑旁诹踉ㄐ闹屑て鹆送蚯瓴ㄌ危纠粗皇鞘盏角楸ㄋ笛羁抡莆樟顺写笕ǎ舜斡忠约嗑矸菝孛艽吹嚼胧南ⅰ5庇穸愿干ノ氪浅龀牵虏庖欢ㄊ呛脱羁掠泄兀挥邢氲秸饷纯炀陀辛嘶匾簟5约涸谛倥怪皇歉崭盏巧系ビ谥唬退阆肭蠛停趺窗谄缴砗竽且蝗翰孔迨琢欤绕涫堑赂咄氐淖约旱氖迨澹约笆治毡ǖ奶眯值埽际且桓鎏齑蟮奈侍狻3嗽诙亲永镒鑫恼拢踉ń庖幌⒀厦芊馑似鹄础

    而杨柯、马隆、唐彬三人在中军大帐之中也陷入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三人都明白罢兵求和是最好的结果,但如果匈奴降而复叛,他们三个就会被朝中文武变成活靶子,一定会承受极大的压力,甚至搞不好会变成罪人。三人一言不发,彼此都是沉默无语。

    杨柯终于站起身来,斩钉截铁的说道:“我来写奏疏,你们都不要署名,我单独上奏,我来承担一切后果。”

    马隆和唐彬同时站起身来:“岂有此理,要上奏我们就一起联名。。。。。。。”

    杨柯摆了摆手,示意不要再争执了:“两位兄长,柯并非要逞这个英雄,而是我们要给自己留一条退路啊,万一刘渊降而复叛,我来承担罪责,留下你们到时候还要苦撑危局,扫平叛乱,我们是各司其职而已,只不过小弟我就偷懒了,收拾残局从来都是苦差事。两位还想和我争吗?”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八十五章 怀璧其罪() 
马隆和唐彬听完杨柯的这一席话,都开始默不作声。杨柯继续说道:“昨天,我梦到了自己的老师,他老人家的一番话犹如醍醐灌顶,让我不得不面对和思考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打仗,为什么要领着成千上万的将士远离故土和亲人,到这边关苦寒之地来抛头颅洒热血,不就是为了以战止战吗?可是如果能够不流血解决问题,何必一定要发动战争呢。所以,我宁愿自己去承担风险换来匈奴叛乱的平息,就算失败了也不过是我个人的责任,和用千万条人命去冒险相比,孰轻孰重一目了然。我不愿意用部下的命来换自己的虚名,善战者不名才是为将者的最高境界,也是顺应天道人心的善之善者也。”

    马隆耸然动容:“朝中衮衮诸公,满口的仁义道德,可有几人真正能做到心怀天下,虑民疾苦,体恤将士,休烈你今日这番话让我老马刮目相看,拼着不要战功,千夫所指,我陪着你一起干成招降这件事。”

    “算我一个,我与公子和大将军同进退。”唐彬语气和缓,但神态十分坚定。

    “禀大将军,敌军射出来一封箭书。”马隆帐下亲军捧着一只折去箭头的长箭走了进来,箭身上绑着一层絹布,马隆接过来,拆开了捆绑絹布的丝线,解下绢书展开看了一眼,略微迟疑了片刻,递给了杨柯。

    杨柯接过来一看,上面寥寥数语:“休烈吾弟,离石一别,兄颇为挂念,闻吾弟率大军来伐,相邀于离石城中明日子时一聚,共商大计,渊不胜期许,虚席以待。”

    唐彬凑近一看,问亲兵道:“箭是从城里射出来的吗?”

    亲兵摇摇头:“方才匈奴一人一骑至我军阵前,对巡哨兵卒说道,有匈奴单于奉给监军的书信一封,他立等回音,无论结果如何,告诉他一声,他再回去交令。”

    杨柯对亲兵道:“你告诉那个送信的人,明天我在营前等他,带我入离石城。定不爽约。”亲兵以为自己听错了,正在迟疑不定,马隆和唐彬一起开口阻止:“不行,绝对不行。”

    马隆劝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匈奴人豺狼心性,何曾有过信誉可言,你身系重任,怎么能冒这种险,其他任何事老哥哥我都依你,只这一件,无论如何不行。”

    唐彬说道:“大将军说得有理啊,公子怎么能冒这么大风险,我愿意代公子去走一趟。”

    杨柯摇摇头:“这是刘渊盘马弯弓在试探我的诚意和我在军中的影响力,我这一去,招降的事就有了五成把握,我若不去,就失去了千载难逢的和谈的机会,刘渊以后也不会再信任我了,我们与匈奴就真的是不死不休的结果了。。。。。”

    “如果刘渊万一扣押你做人质呢?”马隆问道。

    “别人也许会这么做,刘渊绝对不会,他自己就有质子的经历,军国大事,怎么会因为区区一个人质而改变初衷。”杨柯冷静的说道。

    唐彬没有劝解,而是冷不丁问了一句话:“公子你说有五成把握,还有五成的变数是什么?”

    “我们这边是兄弟三人勠力同心,匈奴那边刘渊却未必能乾纲独断,否则也不会邀我深夜入城了,明显是为了掩人耳目。所以,我说的另外五成要看他能否让部下听命了。”杨柯回答道。

    “公子请恕我直言,如果他的部下哗变,会不会将你扣为人质,或者刘渊为了平息众怒,会不会杀了你好对部下有个交待。”

    “凭我对刘渊的了解,他虽有野心,但并不鲁莽,此次匈奴举旗造反,以刘渊的才智和谋略,不可能看不出时机不成熟,仅仅因为藩王的鼓动就仓促起兵,在匈奴内部一定有一股刘渊不得不暂时退让的势利。所以,刘渊找我去,一是要当面试探我的诚意,二是要让我帮他解决那股势利。刘渊能真正的一统匈奴,这种一箭双雕的事,他当然会真心诚意的来干。”杨柯看了一眼唐彬接着说道:“儒宗兄,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想告诫我刘渊身边的那股势利随时会对我构成威胁,不过没关系,既然这个拦路虎怎么也绕不开,不妨下决心就来个深入虎穴,与虎谋皮,有刘渊做盟友,我们其实已经稳操胜券了。”

    杨柯再一次表现了自己的杀伐果断,转头吩咐那名亲军道:“你速速去向匈奴信使传递我的口讯。”

    亲军这次没有再犹豫,而是转身出了中军帐,向信使回话去了。

    马隆笑着指了指杨柯,无奈的叹气道:“你啊,看着不温不火的性子,其实骨子里比谁都执拗。。。。。”

    杨柯也淡淡一笑:“我等会写几封书信,要烦劳大将军派人替我送回洛阳。”

    马隆一口应承:“我亲自嘱咐人去办。”

    杨柯在灯下一封封拆开张昌送来的那几封书信,这些书信虽然一直放在案头多日了,但戎马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