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太平王-第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夫子,这条道就是当年吴王走过的路吗?”杨柯问道。

    唐仲点点头:“是啊,正是这条路,可是当年,战乱频仍,那时的路可没有这么齐整宽阔,人烟也没有今日这么稠密啊。”

    杨柯看着满目的繁华,也不由得唏嘘不已,作为穿越者,他不仅仅知道洛阳城的过去,更明白洛阳城的未来。魏晋末年,洛阳和建业进行了数十年的角逐,陕西和河南是古代中国最繁盛的地区,长安和洛阳则分别是这两个地区的核心城市。东汉帝国放弃了凋残的长安城,把洛阳定为国都。长安、洛阳两城被称为西京和东京。

    东汉时期的洛阳城是全帝国最壮丽的城市。宫殿布满城内,林苑环绕四周,天下的货物凑集于此,世界上的财富充溢其中。东汉最盛之时,洛阳人口据说超过百万。整个地球上,只有西方的罗马城和亚历山大城,可以和洛阳相提并论。

    洛阳城在命运的巅峰上停留了将近二百年。而她跌入谷底的速度是如此之快,沉沦的境遇如此之惨,使得那二百年的繁华犹如一场春梦。公元189年,董卓率领西北军进入洛阳城。洛阳的噩梦开始了。那些残暴的军人就象野兽一样,对京城进行劫掠杀戮。在安逸环境里呆惯了的洛阳人,对这样剽悍的军队,毫无抵御之力,象羔羊一样任人屠戮。最恐怖的一幕则发生在公元190年。董卓率领军队撤往洛阳,驱略数十万洛阳百姓随军队撤往长安。军队驱赶这些百姓,用马来践踏他们,对待他们象对待牲口一样残忍,虐待、劳碌和饥饿,把洛阳到长安的道路变成了死亡之路。倒毙的尸首填满了道路。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零二章 路遇故人() 
那大汉看到这一幕,身子先就酥了半边,撇斜着眼,一步三晃的踱了过来,靠近那红衣女子,鼻端嗅到一股幽香,美人在侧,虽然是光天化日,竟然按捺不住色心,腆着脸道:“爷们吓着姑娘了,真不是故意的,要不姑娘跟我一起走,爷们摆上一桌酒,好好的给姑娘陪个罪?”

    “站住”为首的壮汉晃着膀子斜刺里一伸手,手里拿着的棍子挡在了那红衣女子身前:“姑娘,放下这个小丫头。”

    小女孩瑟缩着躲在红衣女子得怀中,用惊恐的眼神盯着壮汉。

    红衣女子转过头看了那壮汉一眼,微微一笑,眼波流转,薄嗔娇声的说道:“你这么大个个子,还拿着个大棒子,难不成想为难我这个小女子不成,快收回去,吓着我了。”

    “各位好汉,如果这家人得罪了诸位,该送官的送官,该赔罪的赔罪,这天子脚下,通衢大道,当街动手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真要伤了人命,也不值当不是。您几位看这样可好,城门边上就有武侯,不如让武侯来断个是非曲直?”说话的那人拱手作了个团团揖,一身的灰布大褂,穿着草鞋,约莫四十多岁年纪,看着这一身短打,显然不是官宦士绅的打扮,倒像个仆从的样子,脸色黢黑,朴实如农夫一般,但说起话来倒是不卑不亢,滴水不漏,有几分久走江湖的圆滑和老到。

    “天子脚下,通衢大道动手怎么了,关你个乡巴佬的鸟事,爷们就是活埋了这一家人,也轮不到你个乡巴佬撑头,你是没长眼睛还是怎么的,城门丁和武侯就在那眼睁睁的看着,也没管这个闲事。看你是个外乡人,爷们宽宏大量,不和你算账了,饶了你刚才动手的冲撞,赶紧滚蛋,哪凉快哪呆着去。”壮汉之中为首的一人满脸的横肉,瞎着一只眼,恶声恶气的对着中年人骂道。

    众人这才发现,城门边上的收成兵丁和负责治安的巡街武侯果然都是没事人一样的依着城墙根在聊天,置身事外一般,浑然不理眼皮子底下发生的这点事。

    场中的气氛一时间凝固了,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的看着那名中年人,对方人多势众,气焰熏天,为首的那名壮汉出口又是恶言恶语,显然是没有给中年人留任何台阶下,而负责维持治安的官差连搭理他们的意思都没有,在场的围观者暗暗都为打抱不平的中年人偷偷捏了一把汗。但无人敢出头找这个麻烦。

    “小妹妹,不要怕,到姐姐这里来。”就在形势一触即发的时候,一个温柔的声音响起,人群外悄无声息的走进来一个花信年华的女子,那女子一身醒目的红衣,衬得身材婀娜多姿,曲线玲珑,肤若凝脂,眉若远山,弯弯的眼睛一笑如月牙一般,露出洁白如玉的皓齿,她轻轻的伸出手,将吓得面无人色的小女孩揽在了自己的怀中,立刻将场中肃杀的气氛冲淡了不少,登时将所有人都看呆了。

    “到姐姐车上去好吗?姐姐车上有好吃的东西。”红衣女子旁若无人的将小女孩抱起,就要往人群外走。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零三章 街头混战() 
红衣女子眼看着对方大队人马来援,而自己这边贸然出手又没有占到理,心中正自有些打鼓,那一家三口如果真是人家的奴隶而又私自逃跑,主人家捉拿和惩罚逃奴,确实是名正言顺的。

    奴隶制度是中国由来已久的巨大社会问题,终封建王朝整个的历史生命周期,绵延不绝,从未彻底根治过,只是严重程度上有差异而已。汉代以降,曹魏时期实行的是屯田制,相当于半农奴化的制度,屯田民没有人身自由,不能脱离屯田地,受屯田官治理,最初缴纳一半的收成,在曹魏末期甚至有的缴纳八成、七成的收成,这些屯田民虽然比奴婢地位要高些,但比起自由民是更加受压迫的,没有自己的土地。

    司马昭执政初期的咸熙年间,废除了屯田制,把屯田民解放,使他们成为自由民,这是晋朝废奴的开端,由于屯田民没有人身自由,没有常赋、常役,往往被屯田官派遣杂役,不能正常从事农业生产,却要缴纳高额地租,司马昭在曹魏担任洛阳典农中郎将时,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开始废止所管辖屯田民各种妨碍生产的杂役,直到执政时废止屯田制。

    在晋朝建立初期虽然保留了司马懿实行的军屯,但是晋武帝司马炎也开始进一步减轻军民负担。开始着手废除奴隶制。当时国家的奴婢管理机构奚官管理的奴婢首先成为解放对象,使用奴婢是封建社会保留的奴隶制残余,奴婢没有任何人身自由,他们的劳动成果被主人完全占有,甚至连生命权利都操纵在主人手中。

    在咸宁元年十二月,晋武帝下诏:“出战入耕,虽自古之常,然事力未息,未尝不以战士为念也。今以鄴奚官奴婢著新城,代田兵种稻,奴婢各五十人为一屯,屯置司马,使皆如屯田法。”完全没有人身自由的奴婢,被按照屯田制的办法,组织进行生产,转化成为有部分人身自由,能像军屯士兵那样,获得部分劳动成果,这种废奴政策也是对生产力的解放,在封建社会皇家是占有奴婢数量最多的,晋朝大贵族占有奴婢多的也只有八百人,晋武帝虽然没有废除奴婢制度,但是他开始把奴婢解放,作为表率对社会的影响巨大。被解放的奴婢数量不详,但是晋武帝让奴婢代替士兵从事农业生产,当时晋朝估计有军队数十万,被解放的奴婢数量估计也在十万以上。晋武帝还下诏限制贵族使用奴仆化的佃户的数量,防止农民沦为奴婢,防止豪强扩充势力。晋武帝还为了防止土地兼并,对豪强的土地数量进行限制,制定占田制、课田制增强普通农民的土地占有量,这个制度是以家庭、民户为单位,那些被解放为屯田户的奴婢家庭也可以占田。晋朝实行的占田、限田制度是南北朝开始实行的均田制的开始。相比均田制,占田限田制规定得更完整、合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零四章 仗势行凶() 
杨柯和红衣女子当先撤退,一众手下拼了命的挡住后面的追兵,饶是对手人多势众,但架不住这边个个都是身经百战的高手,竟然一点不落下风。尤其是那中年人和张昌,这两个人手中拿着的都是普通的棍棒,刻意的手下留情,没有杀伤人命的念头,只是让对手丧失反击的能力为原则,不过片刻功夫,追上来的二三十名追兵竟然无法近身,还被撂倒了七八个人。

    最麻烦的还是那些城门领和武侯,这些人一看对手凶悍无比,难以降服,竟然开始拔刀围攻了上来。乱做一团的那些追兵也开始派出了一个人往城门内疾驰而去,张昌的江湖经验十分丰富,一边交手,一边对身边并肩作战的那名中年人低声道:“他们搬兵去了,不能恋战,赶紧的抢马,甩掉他们。”

    话音未落,那名中年人一声唿哨,做了个手势,断后的这些人毫不迟疑的开始改变了策略,不再是防御,而是转守为攻,以退为进,但攻击的目标无一例外的都是奔着骑马的人去得,烟尘四起,甚嚣尘上的呵斥拼斗声中,马上的这些骑士开始纷纷被打落在马下,陆续的有人已经抢到了马匹,在等待着同伴。看到众人都纷纷抢到了马,张昌当机立断,一脚踢飞了一名欺到身前的一名武侯,在他倒地的一瞬间,单手一个海底捞月,从武侯手中摘得了单刀,寒光闪闪之中,却不是砍向了人,而是本着马匹去了,之间张昌身形起落之间,刀光过处,施展的是一路地蹚刀法。这种刀法一般的武林门派是不会修习的,只有久走江湖的盗匪才会口口相传,原因很简单,这路刀法过于阴损,而且是专门用来以寡敌众的时候,攻人下三路,求得脱身之机的秘术。只是张昌将这路刀法变成了攻马的下三路。

    随着马儿的嘶鸣声不绝于耳,除了被抢走的马匹之外,剩下来的这些马匹纷纷倒地。张昌的意图非常明显,就是让对方没有了马,无法展开追踪。

    看着对方的马匹损失殆尽,张昌一个侧翻站起身来,对着中年年大喝道:“撤。”话音未落,已经凌空借势上了离自己最近的一匹马的马背,一抖缰绳,马儿人立而起,一声长嘶,这是张昌在给同伴们传递着信号。

    中年人见机很快,又是一声唿哨,率先上了马背,其余的人等纷纷也上了马,这些动作都在电光火石中完成,端的是的干净利落,整齐划一,张昌坐骑的前蹄还没有落地,所有的人都已经上了马背,蓄势待发。调转刀刃,张昌用刀背重重一击马屁股,双腿一夹,抖动马缰,坐下这匹马便如离弦之箭一般,得得得的冲了出去,剩下的人紧随其后,也一溜烟的紧随其后,看到同伴们都催动了胯下马加速飞奔,那名中年人才将手中的棍棒脱手甩出,将执刀迫近的一名武侯砸了个正着,被撞翻在地,中年人这才抖动缰绳,紧跟着窜了出去,将一众大呼小叫的追兵远远的甩在了身后。

    却说那名红衣女子被杨柯拽着,一边跑一边说:“咱们怎么不抢两匹马,跑得也快一些啊。”

    杨柯也不答话,拉着红衣女子一路疾行,看看脱离了战团,身后奔走呼号之声隐隐约约快要消失的时候,杨柯突然调转了方向,向斜刺里跑去。红衣女子急忙道:‘错了,不是这个方向。’

第二零六章 官匪一家() 
魏晋时代的官制都是由手握军政大权的权臣所建立起来的,所以一切都是以霸主集权为中心,并不同于后世的礼、户、刑、工、兵等部的以中央集权为中心,而霸主所把持的霸府的核心决策圈子就是将领与幕僚,只有执行层面的一些官职才会由衙门自行运转,比如武侯所属的金吾卫。

    原本金吾卫是属于天子禁军,统一归文鸯掌管,杨柯为了平衡,也为了术业有专攻考虑,将京城洛阳城防与治安剥离,城防属于军事范畴,仍旧归文鸯负责。治安属于民政范畴,划归于洛阳令官衙治下。城门前负责巡视的城门领就归文鸯管,而巡城武侯则归洛阳令管。如果遇到作奸犯科之徒,两者都可以临机处置,只是城门领抓了人无权关押刑讯,还是要交给武侯。有了这些权责的交叉,加上长期在一个城内巡视,城门领与武侯彼此都十分熟络,更有甚者,也会沆瀣一气,贪污索贿,虽然都是些微末小吏,但凡是跟百姓直接打交道的官员,手中所握有的权利总有变现的可能,也总有一些人会帮助他们去变现,而这些帮助他们权利变现的人自然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桌子底下的游戏规则。一地的治安官最直接的利益关联者自然是黑社会,原因很简单,靠什么吃什么。

    这些负责统带洛阳治安的头子便是氏族子弟,准确的说是萧家族长的侄子。勋贵之家爵位承袭往往是嫡长子,正妻之外的妾所生的子弟是没有这个福荫的,除非是嫡子们死绝了。所以,庶出的子弟往往还是要一步一步老实走仕途,当然这也是相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