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北大唐帝国-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左路探险队两方意见相持不下时,龙治交好的大室韦部首领指明,向东走,翻过一片山梁有一条河,顺河而下可到达兀的改人聚居地,可向他们交换食物,且那离海不远了。

    将士们才大部分同意按龙治的计划朝东入海,再沿海岸返回安东。

    可离开大室韦部一路走来,目光所及不是远在数十上百里远的茫茫群山就是一望无际的荒野,一个人影都看不到,荒凉的景像令人心碎。

    交换来的吃食也在离开大室韦部这几日内消耗的差不多了,别说海岸,连那个大室韦部首领所说的兀的改人聚居地都没影。

    怨气冲天的将士们令几个忠于龙治的军官急急忙忙跑去禀报。

    “校尉,咱们快断粮了,将士们心有怨气,如果再看不到希望,属下恐……”

    “吾以知晓。”

    龙治挥了下手示意他们离开,来到张孝云身前寻问道:“道长,你觉得我们还可能活着回去吗?”

    岭北之地,华夏从未有人涉足,龙治率队踏上这里可谓前无古人的开创之举。

    可毕竟华夏从始至今就龙治到达这里,没有前人的史料可依,仅从一些听父辈讲述的室韦人口中得知这一带情况极其不靠谱。

    龙治自己都害怕他们此次恐怕走不出这蛮荒大地了,也许大室韦部首领所说的兀的改人聚居的海岸一带实际上离大室韦部有上千里之遥也说不定。

    “在困境中总得要有希望,诺没了希望,我们还真走不出这里。”张孝云一挥手中的拂尘说道。

    “可如何给将士们希望?”

    “龙校尉可知曹操望梅止渴的典故?”

    “这?”龙治脸色尴尬,自己就一普通府兵家庭出身,少时虽读了点书可并不多,历史上的典故更是很少涉及。

    张孝云见此呵呵一笑,讲解了下望梅止渴的典故。

    “道长是说咱学曹操?”

    “即以领会,何必明说?”

    龙治心中配服修道之人的明智,拱手对张孝云三拜,谢道:“多谢道长指点。”

    由于干粮不足了,将士们只吃了个半饱,人人一脸忧愁、愤懑的神色,垂头丧气无精打彩的向东走着。

    在蛮荒之中走了几千里路,原本衣着光鲜亮丽的探险队将士,除了军官还有一身不太破烂的衣甲外,普通士兵身上那一身玄甲早以经拿来和室韦人换了吃食。

    眼下大部分士卒身上就了裹一身兽皮,穿的就根室韦野人一般无二,毫无精气神。

    龙治看着这一切,心道诺不想办法,恐怕粮断之时就是探险队奔溃之时。那时,这支一路团结行进数千里的队伍恐将要发生惨绝人寰之事了。

    龙治可不想目睹他的部下像龙朔年间追击铁勒诸部的郑仁泰部在返回时没了粮食,部下间饿得相互厮杀吞食的惨剧。

    找来两名亲信,龙治将他们派出去探路,过个一两天回来禀报说再走个三四天就能到达兀的改人聚居地,就如张道长所讲的曹操望梅止渴一般激励士卒前进。

    两天后,探险队将士们对粮食快见底越发不满时,龙治先前派出去的两名哨骑回来谎报称沿着小河再走三天路程就能到达兀的改人聚居地,可以从他们那交换食物。

    不明真相的将士们大喜过望,即使没吃饱走起路来也是虎虎生风,巴不得三天路程用一天赶到。

    龙治见此不但没高兴,反而忧心忡忡。谎言要是破了非得被愤怒又断粮的部下们撕成碎片,他这百十斤肉还会成部下们活下去的食物。

    当左路探险队将士们忍饥挨饿三天后,龙治和禀假消息的两名亲信忐忑不安中,意外出现了。

    探险队碰见了一支刚打猎回来,与室韦人打扮一般无二的当地人。

    两方人马就这么奇怪的对视打量对方。

    相比起土人对探险队将士的好奇,探险队将士们无疑兴奋多了,这是他们半月来第一次见到当地人,意味着目的地快到了,他们的苦难也快结束了。

    当龙治操着蹩脚的大室韦话与对方交谈时,对方居然听懂了,并回复,他们确实是生活在这条小河入海口附近的兀的改人。

    当龙治将对方的回复翻译过来时,探险队将士兴奋的突然仰头高呼起来,吼叫声在河两岸山谷中久久回荡不息。

第190章 台湾、琉球都督府建制() 
七月间,李煜接连收到部下们送来的惊喜。

    先是下令驻守星州岛的赤凤卫攻占的对马岛竟是倭国的领土,这回让李煜都不好收场了,这事肯定会被倭国遣唐使捅到朝中去不可。

    后是遣薛茂勋率混沌卫出征琉球,结果传回来的捷报却是,琉球在今年初就以被去年末东南海探险队留守冲绳岛,以叔孙康为首的五十一人所征服。

    薛茂勋等混沌卫将士自觉无战功愧对李煜的赐土,便私自决议出征台湾,现以占据台湾北部的基隆湾和台北盆地。在基隆湾筑成基隆城,基隆河边筑台山城。

    关于基隆河中上游金矿一事,薛茂勋自不敢隐瞒,如实上报。

    留守琉球负责编户为民,丈量土地的混沌卫司马谢廷也以上书奏明关于琉球化夷为夏,州县设置的相关情况。

    其中,谢廷考察琉球各岛和岛夷分布情况后,做出在琉球各岛设一州五县的行政建治。

    做为主岛的冲绳岛南北各设天顺县(那霸)、归仁县(名护),石垣岛设石垣县,宫古岛设宫古县,奄美岛设龙乡县(奄美市)。天顺县以筑城二…治所天顺城和灵宫城,其余各县的县城则在选址修建中。

    关于琉球群岛设州的州名,谢廷则奏请李煜赐名。

    “该取个啥名才配呢?”李煜捏着下巴想道,琉球群岛在后世怎么说也是一处风景名胜的岛群,行政建制名怎么也得取好听点。

    李煜为取好名自言自语惊动了一旁正拿着《山海经》看的津津有味的杨诗雁,一双凤目看着深思的李煜,细细的柳眉微皱。

    李淳风仙逝,李采灵收到李煜送去其祖父遗留给她的信后,心痛下挥泪辞别杨诗雁,奔回巴蜀老家阆中奔丧。

    李采灵走后,没姐妹陪伴的杨诗雁也失了采东珠的兴趣,把采东珠之事丢给成立的东珠商行就回了平壤,每天无事就赖在李煜身边。

    “四郞,取个名何必太过麻烦。古人以在书中给后人留下了那么多好听的名字,从中摘抄一个不就行了吗?”杨诗雁抿了一口清茶,恬静红润的脸旁嫣然笑道,说着还晃了晃手里的《山海经》。

    “雁娘,你的意思是从《山海经》里选地名?”

    “正是。”

    杨诗雁离开坐榻,凑到李煜身边,一袭香风迎面而来,李煜深吸一口气颇有点陶醉的神色。

    杨诗雁嘴角微翘,内心有点小得意,将手中的《山海经》翻到《海外经》篇放在李煜面前,指着书上所列一大串国名说道:“瞧,四郞,这书里所列的海外国名够你挑一个好听的名字了吧!琉球也是海外,两者正好符合。”

    《海外经》中所列的那一大串国名中,除了一些奇怪名字不做考虑外,还有很多很好听的名字,比如凝云、琼林、壑市等。

    李煜赞赏的对杨诗雁竖了个大拇指,赞道:“还是雁娘聪明伶俐。”

    “那是,本娘子学富五车,通晓古今,要是不聪明怎么当你的秀衣卫右指挥使护你这仇敌一大堆的燕王殿下安全?”杨诗雁俏脸一扬,双手抱胸,傲娇道。

    真不忘傲娇本色,再自卖自夸一下,李煜不由摇头轻笑,真想给这小娘皮那挺翘的小屁股一巴掌,让她谦虚点。

    看遍《海外经》所记载的数十个国名,李煜选定凝云做为琉球群岛的州行政建制名,即凝云州,治所天顺县。并从中再筛选出十多个不错的名字,以作将来之用。

    考虑薛茂勋这个正经的琉球都督府都督率混沌卫主力跑到台湾去了,估计将来很长一段时间不可能回琉球。且薛茂勋做了李煜下一步打算攻台的事,节省了另再派军南下的消耗。

    李煜除了惊喜就是兴奋,台湾攻掠因此提前好几个月,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粮响。

    但薛茂勋身在台湾以经不适合再继续担任琉球都督府都督了,设台湾都督府由其担任都督吧。

    叔孙康这个野道李煜感到实在意外,本年度令李煜刮目相看的第一人。

    曾经不过是蛟龙海航招人时,李煜看中了他海上定位的一手十二指板牵星术招来,并被安排到东南海探险队,以防初次海上使用的罗盘失效。

    不想他带着五十人在海外蛮荒岛屿上做了一件名载史册的开疆拓土的大功。

    谢廷的奏书中对叔孙康的评价极其负面,称其在岛上组织夷人大建道观,开坛讲道宣扬道教鬼神之论,蛊惑夷人。

    对此李煜只是看着奏书笑了笑,毫不在意。道教本身就是大唐国教,高祖立国时就以确定,还将道教始祖老子位列华夏第一人,后世叫嚷的孔老二在初唐真成孔老二了。

    只是谢廷和薛茂勋的奏书中同时提到叔孙康此人非正宗道家出身,实乃野道,心机否测。朝廷派遣官吏到达琉球后,其先前组织的千余夷兵兵权并未交出,多项政策其暗中抵制,薛茂勋去台湾还是其提议。

    为此,李煜还找来张钦、于鸿等人了解叔孙康此人心性如何。

    通过前东南海探险队高层对叔孙康的评价,探险队在冲绳岛与岛夷冲突是由他引发,后来冲突扩大化也是叔孙康。

    李煜沉思了一番冷笑道:“这个叔孙康不解单啊!诺是用好了就是将来用来开拓海外的一把利剑,用不好就可能会伤到自己。”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这种有野心有能力、又难以预料掌控的人永远待在陌生的异域,想生事也生不起,只能心甘情愿的成为自己对外开拓的钢刀,哪里需要往哪里挥。

    鉴于叔孙康攻下琉球群岛这么大的功劳,先前的天顺县令就对不起他的功劳了。

    既然要把他变成一把手中可随意对外挥使的钢刀,那么就不能腻涩赏赐。

    李煜英俊的脸颊露出一股细微的邪笑,在下发琉球的命令中写道:升谢廷为琉球都督府都督,叔孙康为都督府长史……

    对于对马岛之事,倭国现在肯定得知对马被唐军攻陷的消息,可能正在组织兵马反攻,也可能畏惧唐军只是加强壹岐、九州岛上的布防。

    既然打都打下来了,吞进肚子里的东西,李煜岂会轻言放弃之理?

    何况对马岛战略位置极其重要,衡曳于朝鲜海峡中间,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将来出其不易攻击新罗都城金城,还是攻掠乐浪海沿岸,南下倭国,都需经地对马海域。

    岂有将此战略重地握于他人之手之理?

    李煜当即下发星州都督府都督卢照邻,令其守好对马,诺倭国来攻务必全力打退。

    星州可是有混沌卫留下的两个历经战阵的整编营,还打不退倭人不成。

    PS:在此感谢“落日升、一个小小的小法师、邡崖、LongBall”等书友长久对我的支持,谢谢你们的推荐票和打赏,给了我不少的欣慰。

    从今天开始,每天会保持在下午5…6点更新,为了下个月能日更两章,这个月我只能每天更一章再存一章,有时间多的话就多更一章。

第191章 移民实边一() 
至于台湾金矿开采之事,李煜本想在琉球事完后派兵南下台湾时,派遣寻金卫左右卫去开采。

    可混沌卫将士追着金矿去台湾,现在派遣寻金卫去接收金矿不能不考虑混沌卫将士的感受了。

    李煜想了想,决定寻金卫接收台湾金矿后,混沌卫将士仍可获得金矿30%的收益,台北盆地做为补偿,全部分给出征台湾的混沌卫将士,预计每人能分到四百多亩地。

    基隆河、淡水、大汉溪三条河流交汇冲积而成数百平方公里平坦开阔的台北盆地,因河流携带泥沙冲积而成,土壤极其肥沃。诺开垦出来加上当地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冬无严寒下,种植水稻一年两季,三河交汇雨水不缺,绝对是年年丰收,传之子孙后代的上佳财产。

    淡水入海口距离台北盆地仅十多里,海船可只接驶入盆地内,水运极其便利。

    只待将来台湾开发出来后,台北盆地绝对是全台经贸最为发达之地,后世的台北就是明证。

    李煜对混沌卫将士的补偿可谓极其厚重。

    台北盆地属于典型的盆地地形,周遭为崇山峻岭所环绕,仅有淡水入海口与大汉溪流入的狭窄河谷便于进入盆地***部又有三河将此盆地分割成三块,地形优势全台之最,极利于防守。

    李煜决议在淡水与大汉溪河之交的东岸筑台北城,做为台湾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