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北大唐帝国-第1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如呢?”

    “比如殿下!”

    “姐不会是想?”

    “你个死妮子想什么呢?”

    “姐在想什么呢?”

    “你……”

    两姐妹小声的嬉闹着,李煜确被提比利乌斯的滔滔不绝给听的头大,用手示意住嘴后,提比利乌斯才意尤未尽的闭上了他张连珠炮的大嘴。

    耳根终于可以清静下来,不用享受提比利乌斯那古怪的腔调了。

    鉴于提比利乌斯办好一件事就志得意满,李煜沉着脸道:“太少了。”

    “啊?殿下什么少了?”提比利乌斯一脸震惊。

    “你费了一年时间,花费重金才购得一千零十匹马,这点数量能干什么?西域一路都是商机,从大唐运过去的丝绸、瓷器、白酒都能卖出高价,你一年才赚回二十五万贯,吾在安东一月就花光了。鉴于此,本王要好好考虑考虑你的能力问题,从新选贤任能。”

    “殿、殿下?”提比利乌斯一脸懵逼,原以为自己今年一年的成绩在殿下面前能讨个好,没想却遭了一顿劈头盖脸的斥责。从新选贤任能?天啊,上帝,自个主管的跑西域商路的万泉商行里,可是有自己的两成利润分成。这可是自己不远万里艰难险阻,耗重金,花费五年时间往返长安和君士坦丁堡,收集古希腊和罗马帝国历代天文、数学学者的著作换来的。

    “你知道璇玑商行今年一年赚了多少吗?赚了八十万贯!”李煜一幅恨铁不成钢的举起右手朝提比利乌斯列了个八字。

    “八十万……”提比利乌斯直接懵了,他认为他以经赚的够多了,没想殿下手下还有更牛逼的。

    “殿下放心好了,明年我一定会买回五千匹良马,赚八十万贯回来。”提比利乌斯心一横,为了保住自己的职位,更为了在燕王心中留下地位,抱紧这个大腿,更为了能在这个富饶的国度立足,拼了!

    李煜起身拍了拍提比利乌斯的肩膀说道:“希望明年此时你向吾汇报时,能报给吾你今天的承若。”

    (阿拉伯帝国,唐代称之为白衣大食,不过李煜更愿意使用后世的英文翻译,所以燕王府一律翻译成阿拉伯帝国)

    提比利乌斯郑重的点头应道,目送燕王一行离开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苦恼来年该如何完成八十万贯大关。

    此时的安西因去年吐蕃入寇,攻陷四镇,战乱频发,一路关卡众多,商路并不好走。

    又不能轻易放弃归属燕王府产业之一的万泉商行自己单干。

    虽被唐人笼统的归入唐国北方各族胡人之列,但提比利乌斯并不是胡人啊,可是遥远西方来文明国度来的罗马人。

    但这没毛用,唐人不了解,自也视为野蛮的胡人。

    唐人表面上和蔼相待,可心里却十分瞧不起被他们称为胡人的其他族人,连永徽律里都白纸黑字写着。

    在这个东方国度,提比利乌斯甚至找不到除了跟随自己前来的罗马人外的第十个从罗马来的同乡。

    一担失去了燕王这个大腿,跑行商,一路过关的税费,税吏、军兵的索要就需要花一大笔钱。一不小心得罪了人,自己只身势单力孤,连寻人相助都找不到人。

第212章 不利言论() 
“嘿,提比利乌斯你回来啦,具某这一日游览,洛阳城的繁华果然不输于长安。我决定好了,要在南市北面,靠近洛水的慈惠坊建一座建堂,传播上帝的福音。届时,你可得支助某一批钱财才行。哎!在这个东方富裕的国度里,上帝的信众实在太少了,连建一座亭子的钱财都难以凑齐……”

    蒂图斯神父颇为郁闷的述说道,经过四年的努力,在长安建起正宗的基督教堂传播上帝的宗旨,却仅仅洗礼了十来个寄居于长安的突厥人,外加一批信仰基督教的粟特胡人与波斯人前来礼拜外竟毫无发展。

    本想在生活较差的贫民中传播,当初基督教得以扩展,依靠的就是在贫民中传播开来。可这招蒂图斯神父发现在唐国没啥卵用,那帮贫民太功利性了,上帝帮助不了他们。

    蒂图斯神父想起四年来的传教经历,心情郁闷的喃喃半天,却不见回来一屁股坐摇椅上的提比利乌斯说半个字。回头一瞧,发现提比利乌斯比自己还郁闷的闭坐在摇椅上一言不发。

    “我说提比利乌斯先生,你兴高采烈的去见一次你的雇主燕王,回来咋像换了个人似的?”

    提比利乌斯丧气道:“别提了,燕王对我一年的辛勤努力并不满意……”

    蒂图斯神父听完后,震惊的叫嚷道:“那个燕王就是个吸血鬼,你都为他一年赚到25万贯了,他竟然还嫌不够。八十万贯,我的天啦,提比利乌斯,你是疯了吗?竟然承诺下如此巨大的数额。”

    “神父,你不知道,要想在这个富饶的国度立足,我必须抱紧燕王大腿才有前途。”

    “你真是疯了!”蒂图斯满脸不可相信的看着好友提比利乌斯坚定道。

    燕王后花园里,李煜正和馨儿四女欢声笑语的坐在暖阁里搓着麻将。

    “郞君,今年回来我们就在洛阳多待些时日吧,安东一到冬季就寒冷刺骨十分漫长,等春暖花开之际再回平壤可好?”灵儿楚楚可怜的望着李煜祈求道。

    李煜打出一个九筒,伸出右手勾起灵儿滑嫩的下巴调戏道:“好啊,不过灵儿从今往后都得在吾房间里睡。”

    “愕?”灵儿来不及高兴小脸霎那绯红,娇羞中挣脱李煜的右手低下了俏脸,也不知是答应了还是没答应。

    杏儿、梅儿不嫌害臊,一个劲的鼓动灵儿晚上去郞君房间为她们争取在洛阳多待些时日的机会。

    灵儿脸都红到脖子了,佯怒轻斥杏儿、梅儿不嫌燥的慌。

    李煜玩心大起,侧身凑到捂嘴娇笑不止,小有规模的胸脯起伏不定的馨儿耳边轻语道:“馨儿,今晚亥时三刻,可记得来吾房间。”

    馨儿娇笑的脸颊骤止,白洁的脸颊上升起一砣绯红之色,颇为暧昧的看了一眼李煜。

    “禀殿下,沛王殿下来了。”小宦官拱手禀报。

    算算时日,留守长安监国的大哥和辅助的二哥这几天就到洛阳了,没想二哥一到就上门找自己。

    李煜起身跟着小宦官去见李贤,正主走了,杏儿也懒得的继续与灵儿嬉闹,喊着三缺一,一把将梅儿拉上麻将桌开打。

    “二哥,刚到洛阳就急着上小弟府来打劫,这可不厚道。”

    李煜一进会客厅就看到李贤将自己放在客厅摆着好看的河东红酒给开了一瓶,拿着高脚杯学着自己的模样有模有样的品了起来。

    “煜弟有好东西,当然得跟哥哥分享啦,府里还有没有桂花酿,也敢紧来一瓶出来给哥哥解解馋。”

    “有也不给。”李煜没好气道,一年酿出的绝品桂花酿总共才两百三十瓶,大哥一人就要了一百瓶啊,你这个当二哥的打劫过一次了还来?

    “哈哈哈……”李贤爽朗一笑不在意道:“就知道煜弟小气,算了,你留哥哥在府里好好吃一顿就行。”

    “传令王伯,准备好沛王喜欢的酒宴。”李煜冲着跟随的宦官吩咐道。

    “喏。”

    酒宴上来后,李煜与二哥李贤对座而饮。

    李贤放下酒杯,里面的葡萄酒艳红之色迷人又醉人,不由赞道:“论当今天下,就数煜弟府中所产葡萄酒最佳,所谓高昌等西域葡萄酒皆不如也!”

    “二哥妙赞了,此乃吾大唐河东一带水土甚好,吾府中酿酒师方能酿出此佳酿。”

    “煜弟,可知二哥为何急急来汝府吗?”

    “不知!”李煜也有些奇怪,二哥为何不急着进宫面见二位大人却跑来自己府中,大哥却不与之同行。

    “你最近做的两件事可谓过火了,以经在朝野引起宣然大波,引得不少朝臣议论纷纷。据吾所知,以经有不少弹劾你的奏书上达大父。哪怕吾和大哥尚在长安,就收到不少弹劾你的奏书,几位宰相对你的做法也是持不善论之。”

    “明日的大朝会,朝中众多朝臣恐怕会对你群起而攻,所以今日一到洛阳,大哥便令吾来问问你,关于《海外奇闻录》与‘安东都护府就海外发现之地处置措施’,你在朝中将如何应对朝臣的质疑?”

    没想二哥竟为此事而来,李煜心下一沉。

    从宫中那些被自己善待相亲的宫女传出来的消息,朝中却实生起一股对自己不利的言论,大父与娘亲对自己所做之事,受朝臣的不断上奏而渐有微词。一个处理不好,恐自己为之怒力十数年的一切划为乌有。

    “煜弟,你在《海外奇闻录》里不断宣传海外如同仙境一般的美好之地,又亲自撰写在皇家周刊上刊载‘安东都护府就海外发现之地处置措施’。以赠送的方式吸引广大百姓、富户前往海外你控制的岛屿上占地开垦。两者一厢结合,在民间引起的反响用宣然大波来形容尚不足也。朝臣因此弹劾你在挖大唐立国基实,吸纳无知百姓前往海外成为你部下之民扩充实力,实乃有不臣之心。”

    “二哥,你和大哥信这些朝臣说的话吗?”李煜心情沮丧的说道。

    “哈哈哈!我们一母同胞,从小一起长大,论对煜弟你的了解,恐怕除了吾与大哥就没人了,岂会信了这些捕风捉影的朝臣?”

    “两位哥哥既然信小弟,小弟感激不尽,对于朝臣的质疑,小弟自有对应之策。明日朝会,两位哥哥见机应变助小弟便可。”

    “也好,只是煜弟下次切莫如此次,否则令人感觉蹊跷事过多了,引起大父与娘亲猜忌,吾与大哥恐也帮不到什么忙了。切忌,我们生在皇家,非普通百姓。”李贤叮嘱道。

    “二弟教诲,小弟铭记在心!”

第213章 黑夜缠绵() 
回沛王府的马车上,李贤心事重重。

    煜弟未开府前与自己和大哥聊天时,常将话题牵引到华夏的将来。提出了很多前人未谈及、甚至从未想过的问题:那就是自华夏有历史记载以来,从未断过的西、北方向胡虏的威胁究竟是何因?

    夏、商、周三代有戎狄,秦汉以来有匈奴,后继鲜卑、柔然,自北魏以降,则是突厥为祸三朝。

    突厥在贞观年间被李靖阴山一战而灭,那未来呢?

    谁能保证广袤的草原在将来不会兴起另一股胡虏势力,甚至超越历代草原强族又恰逢神州大地君昏臣庸四分五裂的好时机。

    因此提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假设:华夏被胡虏整体灭亡。

    华夏所延续的衣冠制被消灭,历史记载被胡虏篡改删毁。华夏的历史名人、英雄人物以各种抹黑、造谣的方式流传后世,那这个华夏是亡了还是未亡?如有可能,我们该做怎样的措施以备后患?

    此假设常常成为自己与大哥的笑谈,华夏怎会灭亡?煜弟未免杞人忧天!

    前虽有五胡乱华之祸,中原尽丧胡虏之手达两百余年,可还是有汉家江山存之于江淮与胡虏分庭抗礼,北方汉家也并未因此断绝传承。至直隋文帝率领众华夏儿郞反戈一击重筑中原大地华夏风贸,一统南北实现华夏再兴。

    对于煜弟所提出的假设:华夏将来可能被胡虏整体灭亡,华夏衣冠、历史、风貌为之不存,实乃笑谈。

    不过煜弟倒是提出了一个设想的防范措施,颇令自己与大哥为之惊。

    以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比喻华夏不能仅存于神州大地。

    应于海外寻一得天独厚,不与胡虏之地交接的地域,移民再造一个华夏,委以贤良统治。自此华夏二分,诺其一有难,另一夏进既可予以支援,退可保华夏文明不失种族不灭。

    煜弟当时提出此策,自己与大哥惊为千古奇想。

    此策想法虽好,但对朝廷政事熟知的自己和大哥并不认为该策可以实施。因为当今恐怕除了煜弟外,无第二人会认为华夏将来有被胡虏倾覆之危,顶多不过是再一个南北朝罢了。

    不过,以综合煜弟自去安东伊始所做之一切,难道煜弟一直都在为海外另造华夏做准备?

    李贤将这两年李煜所做之事串联起来,整个人为之一震。

    诺说煜弟想吸纳百姓屯垦海外各岛积攒实力图谋不轨,李贤是不信的。

    首先看看那些当前为煜弟所控制吸纳百姓的海外各岛,除了一座台湾稍近外,哪座岛不是千里之遥?那北海道听闻,还在倭国以北的海外,需要在秋冬时节,以煜弟造船坊所建造当今航行最快的海船,配以最熟练的船员顺风尚需一月半有余。

    各岛分隔如此遥远,加起来连大唐一道所辖之地都不足,凭何以谋反?

    一直被一些捕风捉影的朝臣奏闻煜弟所依赖的安东都护府,经朝廷派人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