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北大唐帝国-第1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足足追了三里地,秦景倩也未能追上率众逃走的义官,只得收兵回返。

    未能脱身的新罗军尽数被李文柏率军斩杀,战后清点共斩新罗骑兵一千八百五十七骑。

    黑齿常之提着众臣的人头召集诸将清点战果,诸将瞧见主帅竟提着新罗军主帅的人头,并从黑齿常之亲兵口中得之其为了斩这员新罗大将,硬是穷追其数里山地才将其斩获。

    诸将对黑齿常之的勇猛甚是佩服,自持骁勇的秦景倩也收起心中对黑齿常之的轻视。

    黑齿常之提着众臣死不瞑目的人头笑道:“就把这颗人头用石灰好好保存,与捷报一同送往殿下过目。”

    李文柏试探着问道:“将军,我军接下来是不是乘胜追击,再挫新罗主力?”

    “大败新罗前锋,斩其主将,挫新罗军锐气足以。诺再挫其主力,某担心那个金元述会怕了不敢来,要是让他跑回去退守坚城,可不利于我军接下来所要达成的战略目的。”

    诸将点头认可,殿下几乎动员了安东所有能战之兵,所要的可不仅仅是击退来犯的新罗军,而是要拿下整个新罗。开战之初主动后退一百里,不就是引新罗北部精兵离开坚城深入安东腹地寻机歼灭,再挥军南下方可轻易夺取新罗北部各坚城。

    黑齿常之随即发布命令,打扫战场,收敛己方阵亡将士尸体后,全军迅速撤回汉城,以待新罗军。

    ……

    汉城就是李煜与黑齿常之商议后为新罗军设下的一个饵,就等着金元述率军前来攻取。

    当金元述顿兵于汉城下,一时攻取不得,其军又离新罗北境粮草囤积地三百多里地,新罗水师又被全歼,无法利用礼成江的水运来缩短粮道。届时,新罗军不上不下的局面将会非常可喜。

    “报……”信使飞来半跪于正在视察汉城城防的李煜面前,“殿下,黑齿将军送来捷报,请殿下过目。”

    “黑齿常之不负吾心,这么快就送来报捷文书,让吾看看其斩获如何?”

    高兴不已的李煜从信使手中接过报捷书,打开瞧了起来,陪侍左右的文官武将也甚是好奇报捷书中的肉容,一个个伸着脖子瞅。

    “黑齿常之真乃一员勇将,一战大败新罗一万先锋军不说,还亲斩新罗军先锋众臣,斩首六千五百余颗。”李煜爽朗的大叫念起报捷书中的内容,与身边的诸位臣公分享此次胜利的喜悦。

    信使从背上取下一个木盒双手奉上,“殿下,这是新罗先锋大将众臣的人头,以用石灰保存,黑齿将军令在下送来请殿下过目。”

    “哦?打开看看。”李煜还是挺好奇这员在新罗军中名气不小的众臣的模样,此人两年前可是率军攻占了熊津都督府不少地方。

    信使将木盒打开,一股石灰特有刺激性气味夹杂着腥臭味扑鼻而来,李煜用宽大的袖子捂着鼻子瞪着眼仔细瞧了瞧。

    众臣那死不瞑目的双眼仍睁的大大的,不甘中带着一丝恐惧和绝望,发髪与华人相同,面容由于敷上了石灰倒显的灰白。

    “来人,把这颗脑袋好生收敛起来,待吾将来建一座夷狄酋帅馆,将所有被斩的夷狄将帅首级放进去供后人参观,用以激励后人建功立业。”

    李煜得意的笑说道,令左右诸臣颇为惊呀。殿下竟有此等想法,众人后背徒然一凉,心说死在殿下手中的四夷君长、将帅真是倒了血霉,被斩杀了还不行,还要把他们的脑袋保存下来当展品。

    “古人筑京观以向后辈子孙彰显先祖武功,殿下此举有异曲同工之妙。”

    仓曹参军事窦怀恪称赞道,李煜笑着摇了摇头,“此举比京观更进一步,京观不过利于战场,后辈中会有多少人有这个心专门跑去寻古战场的京观瞻仰先辈的功绩?且京观在雨水冲刷下也不易于久长保存。吾集诸酋首级筑馆保存,不生意外可存之万世。后辈子孙诺想瞻仰先辈武功,仅需入馆一观便之,比起京观所要达到的效果不知高了多少。”

    李煜传来几名对处理尸体经验丰富的仵作,再召来三名医术精湛的随军大夫,一起想方设法的将这颗脑袋好生保存下来,以备将来大用。

    两汉时期可是有一股药物用于保存尸体不腐,可惜年代久远秘方早以失传。

    要是当代有人能将这种保存尸体不腐的药物配方探寻出来就好了,至少李煜死后,自个可以用它来保住自己尸身不腐,再给自己在深山的山底造一座铜墙铁壁的大墓,尸身藏于其中密封。可保证人类在未发明高爆炸药进入热武器时代前,墓葬的安全。

    ……

    汉城即将成为李煜吸引新罗军于城下的战场,城防设施成为李煜关注的重点。

    要是大意让新罗军将汉城攻破了,那李煜计划利用汉城的攻防战消耗新罗军兵力士气,再出城决战将新罗军一击而溃的谋化可就泡汤了。

    生性谨慎的李煜岂能容大意疏忽毁了自己的谋化?吩咐下去给予得胜而归的黑齿常之所部奖赏后,严格的寻视每一段城墙,察看城防器具是否妥当。

第298章 汉城下二() 
汉城城墙上的守城防具不仅数量多,种类也不少,滚木礌石自是不可少,还将装备海军用于海战的猛火油柜也带来了一百具。

    需要二十人操作,一次可发射七支箭矢,其中,光箭头就有七寸长,五寸宽,足有成年人小手臂那么粗,以铁叶为箭羽,三尺长的大箭一支,小箭六支的绞车弩二十具,最远射程可达七百步(约今天的一公里)。

    绞车弩发射的大铁箭用来对付敌人的攻城塔楼极具毁灭性,诸箭齐射一处,所中城垒无不摧毁,楼橹亦颠坠。

    在城墙内还部署有重型投石机三十具,最大者可投射七十斤重的大石,为唐军攻城守城必备之良器。李煜带着它们主要是为了在歼灭新罗军主边后攻击新罗坚城时用来摧毁城池,此时也可用来攻击新罗军攻城部队。

    视察一番后,李煜对汉城的城防守备甚为满意,准备回城中安排的行宫时,回头寻问道:“李尚旦、刘仕江那里顶不顶的住新罗南路军的进攻?”

    薛俊回道:“殿下,李尚旦、刘仕江最近的奏报来看,新罗军以连续攻击李尚旦所镇守的山谷三日,伤亡数以千计,李尚旦所部并无太大伤亡。刘仕江所镇守的山谷守于险要狭窄,新罗军试探性进攻了一次便没再出现。”

    “看来新罗北路军以成深入吾境的孤军。”

    “不过,殿下,李尚旦奏称,新罗南路军以派数支哨骑深入载宁平原,很可能是为了与新罗北路军取得连系。一旦二者连系上,新罗南路军可能放弃攻打白虎卫,冒险穿过山谷至汉城与北路军汇合。”

    李尚旦所率白虎卫的营垒安在山谷的山坡上,实际上并不能阻止新罗军强行通过。正如李尚旦所奏,要是新罗南路军不再考虑后路安危放弃攻打白虎卫的营垒,冒险进入载宁平原,对唐军也是一个麻烦。

    新罗南北两军汇合,兵力将增至七万,实力无疑更上一层楼,这是李煜所不想看到的。

    载宁平原四周唐新两军目前的态势图在李煜脑海中呈现出来,李煜琢磨了一番,决定在南路安一个保险。

    “以陈宣为载宁行军总管,契苾光为副总管,率鲲鹏卫、荡狄军南下前往增援李、刘二人。能,则歼灭新罗南路军,不能则务必将其堵在山谷不能进。”

    陈宣、契苾光二人站出拱手应下,因二军南调,李煜随即又对汉城城防守军做了一定的调整。

    黑齿常之携胜率军返回汉城时以至夜半,李煜连夜将其和秦景倩、李文柏二人召入行宫中安排后续作战事谊。

    黑齿常之对于李煜提出令他率北海铁骑在新罗军兵至汉城时,绕到新罗军后方去切断对方粮道的安排略有想法。提出了自己此次出征时对沿途地形的考察所得出新的作战意见。

    即其率北海铁骑于汉城东南十二里外的山岭处,倚山背水安营扎寨,与汉城之间互城犄角之势,对顿兵城下的新罗军实现钳制。此举利于己方从容调整兵力应对可能的突发情况,实现汉城与北海铁骑营寨之间的相互增援。还可在关键时刻遣兵断新罗军粮道,又可对城下的新罗军形成一股威慑,使其难以放下心攻城。

    李煜觉得有道理,便令黑齿常之按照他自己的想法去做,自己则率军好生守几日的城池。

    ……

    义官败走后,陆续收陇一千两百余的溃兵,大部分为自己所率的骑兵,至于溃败的中军和前军没收陇几个,此战可谓惨败。与金元述的主力汇合后,义官沮丧着脑袋前来汇报前锋战败,众臣被杀一事。

    初战不利,帐中新罗军一众将领个个头上蒙上了一层阴影,挥之不去。

    金元述阴沉着脸死盯着跪在地上的义官半天不吭一声,许久才带着满是怒气的语气质问道:“你麾下可是有三千骑兵,你带回了多少?”

    “末将……”义官忐忑的抬头看了一眼金元述,低头满嘴苦涩的回道:“还剩一千零三十五骑。”

    “我新罗境内无产马地,所拥有的骑兵数量极其有限,你一战就丧我军四成的骑兵,真是好,好啊!”

    金元述气极,对着跪在地上的义官呵斥不止,踌躇满志的挥军八万北上,结果先锋却在一场遭遇战中溃败,无疑对于军心士气的打击不小。

    气愤之下,金元述令人将义官拖出去丈责五十军棍,再令其率残部待罪产功。

    听着帐外丈责义官的军棍砰砰声,随着越打越多,义官也忍不住惨叫起来,帐中诸将对此次攻唐胜败,心里逐渐没底。

    “金将军,唐军骁勇善战,骑兵更是所向霹雳,众臣、义官面临近万唐骑突至袭击,战败情有可愿……”

    “如今,我军初战不利,可否先行退回多谷城,来日再战?”

    ……

    几名对金元述深入唐境作战的计划本就有异意的将领乘机提出先行退兵,修整兵马的建议。

    金元述一听,心中顿时不高兴了,瞪了他们一眼,带着不容置否的语气强调,“我军此次出征可是得了大王命令,东南沿海一带仍在唐寇的肆掠之下难以清剿。大王可是将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打败唐人尽取高句丽旧地才能解除我国边患,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先锋战败,我军就退回去?我等有何面目回金城面见大王?”

    是你没脸面回去面见大王吧!几个将领心中愤愤的想道。

    “全军立即开拔,直趋汉城,本将要看看唐军有三头六臂不成,能阻拦我五万大军?”

    新罗诸将不管愿不愿意的,在金元述喝令下各回其营,领军加速前进。

    两日后,新罗主力五万大军逼近汉城,李煜得哨骑禀报,率领一众文武登上城楼观望。

    只见城楼数里外,头戴尖顶铁盔,穿着灰色战袍,仅少数精锐部队穿有铁甲的新罗军缓缓逼近。

    新罗骑兵分布于步兵两侧,目观大概有五六千骑。

    李煜拿起望远镜观望,新罗骑兵大部分穿的都是皮甲,铁甲看起来只有军官才有。

第299章 汉城下三() 
汉城是原高句丽三京之一,城池高大坚固,再经唐军一番修善加固后,呈现在新罗军面前的更是一座雄伟的坚城。

    城外护城壕就挖了十二尺深,壕沟里插满了尖木桩,望之令人心生深深的寒意。

    顿兵于汉城东门外的金元述面对防守严密的汉城无疑是坐蜡了。由于先锋军惨败,麾下兵马仅剩五万一千余,围攻一座小城还行,但面对汉城这样的大城就显得兵力单薄了。南路军两万人被堵在载宁平原以南的山谷中进退不得,致使两路合攻汉城的计划失败。

    更让金元述担忧的是,汉城内的唐军兵力多少他都不知晓,当地告密的高句丽遗民讲三天前有数以万计的唐军从北方而来进入汉城,在前天前有两支兵马出城南去。目前城中唐军具体几何成了一个未知数。

    为了安全起见,金元述下令全军在汉城东门十里外的小山丘上扎营安寨固守起来,哨骑、斥候四出。侦查汉城四周地形及是否有无唐军隐藏的兵马,向南打探那两支南去的唐军去向,同时与南路军取得联系,令品日、文忠率军北上速与他在汉城外汇合,别管什么唐军营垒了,战事不利下全军从北路撤反而更安全。

    经过斥候、哨骑两日侦查,南去的两路唐军中,有一路扎营于汉城东南十余里外倚山背水之处,营寨前挖有深沟竖有拒马桩。另一路则南下通往载宁平原的山谷出口处扎下营垒,使得南路军无法出谷,也难以和品日、文忠将军联系上。

    哨骑探回来的消息令金元述实在窝火,先前对十拿九稳的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