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北大唐帝国-第1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可为而为之,身为新罗北部边防大将的小守儒冬正了正自己的头盔,除留下七百余兵并一千城中青壮男女继续待在城墙上镇守外,亲领其余两千人马并两千城中青壮男女集结在唐军抛石机猛轰的城墙段后方。一旦城墙坍塌,他们将以血肉之躯冲上去阻挡唐军。

    轰的一声,在李煜与一干将领的注视下,城墙终于塌了,爆出一股浓重的尘土。

    “杀……”

    早以等候多时的于诚志、梁成业拔刀挥军发起冲锋,士气高昂的麒麟卫、定蛮军六千将士狂吼着喊杀声,踏着咚咚的步伐冲进了灰尘未散的城墙坍塌处。

    锵的一声,小守儒冬拔出了腰间的配刀,领着四千衣甲不齐的军民大吼着冲了进去,与从坍塌处冲上来的唐军冲撞在一起。

    两军迎面即挥刀、枪刺,仅仅一个照面倒下者不下数百人。

    唐军仗着精兵强将,硬生生的在与新罗军冲杀中直接将对方压下了坍塌的城墙处,杀进城墙内侧,徘徊在城墙外的士兵如潮水般乘机涌入,致使拼死抵挡的新罗军越发不支。

    小守儒冬希冀于领军民不惜性命的将唐军堵在坍塌的缺口外的预想破产,虽手韧五名唐兵,却止不住不断溃退的士兵。

    面对过半皆铁甲,剩余皆皮甲,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唐军。大半皆老弱,还衣甲不齐,兵器不利的新罗军被唐军一步步向城中压迫。

    唐军每向前推进一步,身后则是血淋林的呈尸地。

    于诚志与梁成业二人如同发狂的猛虎,挥着手中障刀冲在全军的最前面,二人似是较着劲,带着自己的本部兵马对不断后退的新罗军穷追猛打。

    于诚志砍人时正眼都不瞧死在手下的敌人是不是一员将官,浴血博杀中一刀将边战边退的小守儒冬斩杀在地而不自知。

    麒麟卫、定蛮军尽数涌入城中,小守儒冬战死,本就实力弱小的新罗军更是群龙无首各自为战,面对迅猛突进的唐军招架不住纷纷溃败。

    千余名残军打开南门企图南逃,结果刚出城门一里地,早以埋伏于此的薛讷领燕云铁骑左卫军杀出,一番砍瓜切菜将新罗残军全歼于此。

    七重城之战历时一个时辰,于诚志、梁成业二部于城中斩首四千余级,薛讷城南斩首千余级。可惜的是城中所储存的粮草被新罗军给焚毁了。

第322章 野望() 
破了七重城,李煜遣薛讷领军六千攻取七重城东南数十里外的娘臂城,以解除率军顺瓠泸河南下时的后路威胁。

    过七重城顺瓠泸河南下则是阿达城,李煜领军至时,守将素那如小守儒冬一般拒死不降,紧闭四门,遣使往金城求援。

    阿达城不过是做为拱卫七重城的小城而存在,李煜压根不将其放在心上,命李业嗣率军拔之。

    自唐军抛石机对阿达城炮轰开始至占领全城,李业嗣仅花费了半天便完成了任务。阿达城守将素那战死,两千守军皆被唐军阵斩。

    薛讷率军经过一日击战拔娘臂城,斩首三千,于三日后得胜凯旋。

    至此,新罗经营数十年的北部瓠卢河(临津江)防线全线奔解,李煜率三万余兵马顺河而下,破瓠卢河与汉山河交汇处东岸的守伐奴城,与李尚旦部汇师于汉山河南岸。随即沿汉山河逆流而上,兵围北岸的石岘城,拔之,县令仙伯、悉毛等,力战死之。

    李煜率军攻克石岘城后东去四十里至汉山河南岸的买肖城。

    城中守将原为阿餐大吐部将,阿餐大吐亲往将其劝降,以至三日后,李煜率四万兵马兵临汉山河流域新罗重镇北汉山城时,城中守军对于突然而至的唐军大惊失色。

    面对唐军一至城下就发起猛攻,城中守军准备不足难以招架唐军的攻势,处境急急可危。

    守将沙湌大为惊惧,想起两年前在辽东大安山、乌骨城被唐军连败两阵,损兵数万,最后仓惶南奔。今日城外唐军足足三四万之众,兵甲器械均胜于两年前。反观自己,仅有八千众,城中原有两千骑兵还被金元述给调走全军覆灭于汉城外,

    金元述全军覆灭,南路军惨败于礼成江西岸,阿餐大吐、竹旨所领的三万北上援兵尽数投降唐军的消息,随着七重城守将小守儒冬在城破前派出的信使传遍新罗全境。

    新罗前后以丧兵十一万之众,还是新罗国内的大半精兵强将,瓠卢河与汉山河下游要地皆失下,新罗国势以成危卵,倾覆在旦夕之间,以无必要为其尽忠战死于此。

    沙湌思来想后决议举城投降,密遣使者出城前往唐军大营拜访燕王,投递投降效忠的书信。

    “咱们的老对手沙湌要归降了啊!”

    李煜单手擒着沙湌的投降书对帐中诸将笑道,对于两年前在大安山、乌骨城大败沙湌,逼得其连夜遁走的李尚旦、薛讷等人来说,这无疑是一段美好值得夸耀一番的回忆。

    “可惜,在大安山伏击战时,阻击沙湌退走时,险些战死的王虎远走北海道。”

    李业嗣有些感慨,论从燕王府亲事府和帐内府出身的将领,就数王虎混得最差,征讨黑水靺鞨一战惨败而回,被殿下贬去北海道开荒去了。

    谈起王虎,李尚旦不由乐了,“某还记得疯老虎可是一直对大安山一战未能阻截沙湌让其跑掉而耿耿于怀,发誓定在灭新罗的战役中阵斩沙湌以洗血前耻,为其麾下当日阵亡将士报仇。这回,沙湌主动归降,王虎诺是回来发现与他同朝回官,这乐子可就大了。”

    “以王虎那疯老虎的犟脾气,估计见到沙湌是少不了一番争斗。”薛讷亦是摇摇头。

    诸将赫然一笑,想起离开前往北海道拓荒的王虎,与其在一起时的过往。说实话,他远走边荒了,再难以见上一面还颇有点想念这头疯老虎。

    李煜悠悠然的令侍从收下沙湌的投降书,拿着小刀切着食案上的烤鹿腿,切一片肉放进口中慢慢咀嚼。对于诸将谈论起的王虎,则赫然笑道:“王虎估计十年八载是不会有机会回来了。”

    诸将愕然,愣愣的看着李煜,心里打着嘀咕:殿下难道对王虎战败一事耿耿于怀?至今怒气未消?将其贬往蛮荒十年八年不让其回来,这未免太狠了吧。

    殿下诺真是如此,那往后战败的将领岂不个个都如王虎一样的结局?

    想到此,诸将心里有一股心寒的感觉在往四肢百骸窜。

    薛讷涨着不自然的笑脸问道:“殿下贬王虎于北海道十年八年,这未免有些太重了吧。”

    李煜停下手中的小刀,有些奇怪,哪里重了?咽下口中的鹿肉娓娓道来:“北海道面积不比辽东小,拥有广袤肥沃的平原,物产丰富的山川。即使不全面开拓,只是以点控面控制全岛,也不是两三年能办到的。此外,北海道北边还有库页岛,东北面有一连串大小不一的岛屿,再往北还有去年秋派出玄菟海探险队负责探索的流鬼国。这三块地方都是要开拓成华夏子孙繁衍之地,建立城池移民开拓也要好几年呢。诺王虎在北海岛的拓荒表现不错,此三地的开拓任务可能交给他负责。如此一来,十年八年的时间可能还不够。何况,流鬼国以北,还有更加广袤的土地……”

    望着李煜沉浸在未来开疆拓土的兴奋神色,薛讷张了张嘴巴,最终还是把心中的话给咽了下去。

    诸将更是被李煜一番前景远大的开疆拓土的野望给刺激的一愣一愣的,半天没反映过来。心中哀嚎道,殿下我们错怪你了,但你也不至于对土地如此热衷吧?

    北海道以经够远了,至今诸将脑海里都没理清北海道在东北海外的方位,殿下又提出还要从北海道继续北上,占领库页岛,再占少有所闻的流鬼国,这还不算,还要北上占领闻所未闻,更北的土地。

    天啊,殿下的脑子里倒底装了些什么?挥兵上万下南洋四处抢地盘不说,在海北也要大展拳脚四处征讨拓土,还要移民拓荒。即使秦皇汉武再生,对外开拓的雄心比之殿下恐怕也逊色了不少吧!

    诸将心里突然祈祷王虎还是别回来了,在北海道好好干,争取令殿下另眼相看,在将来委以北上海北之地开拓的重任,咱们就继续跟在殿下身前跑腿就行了。

    诸将心里打的小九九李煜不得知,心思都飞到后世广袤的远东与东南亚去了,寻思着年末就该派舰队南下把新加坡岛占了。不对,得给它改个名了,新加坡,多难听,一点华夏的味道都没有。

    将来的远东、东南亚都将以华美简洁、寓意丰富的汉名命之,再也不用像前世盯着一堆丑陋、啰里啰嗦一大堆,难记又充满了蛮夷野蛮落后味道的地名。

第323章 沙湌归降() 
李煜答应了沙湌的条件只要他举城投降,为唐前趋,那么他就保证唐军进城不抢不杀不掳掠的三不原则。

    之前,李煜领军攻入新罗国境,反是抗拒他死战不降之城,破城后尽屠之。所抢夺财帛妇女均赏赐给参与攻城的将士,激励他们奋勇杀敌的军心。更重要的一点是给将士们脑海里灌输开疆拓土征伐夷狄是一笔只赚不赔,上至统帅下至小兵皆能从中得利的好买卖,以此给军队注入积极对外扩张的灵魂。

    此灵魂即是军队上下的利益,不论何人,只要他一进入军队成为军队的一份子,那么只要他不想拿点死军响,想凭军功封侯拜相,富家荫子,就得尊从军队上下的一致利益投入对外战争。至此形成一个包括皇帝在内(或者说皇帝是最大的利益即得者)的军队利益集团用以对抗国内其他政治势力。

    免得日后国家进入呈平时期,一群没脑子贪图当世安逸目光短浅的文人官员跳出来忽悠朝政,来个马放南山,导致军无良将兵无雄兵,民间更无可征招的强勇。国家上下人人追求沉溺于骄奢淫逸的安逸生活,不思进取,久之即不懂兵战之道,更畏惧战争,致使国家武备废弛,成为一只没了虎牙、利爪,连行动都难,却肥的流油的超大号肥老虎。

    宋、明两朝不就是如此吗?空有庞大的国土、人人一口唾沫都能淹死敌国军民的人口,更掌握着全球过半的财富。结果却被敌人打的满地找牙,还要当遇到危险就把脑袋埋进沙土里自我安慰的鸵鸟。

    后世不是有一句流传于网络的笑话吗?宋朝有着美国的财富,纳粹德国的军备,战斗力却只有意大利水准。

    同时,军队组成一个利益集国与文官为首,贪图安逸的政治势力对抗,就得拥有匹配的强悍战斗力,否则就会在对抗中显得底气不足,最终被文官势力压过一头。而这是需要一个尚武的民风做支撑。

    宋、明为什么国弱终被实力远不及自己的胡虏所亡?不正是以文官为首的政治集团自我消除民间的武风,培养文弱的文风导致的吗?

    民间尚文不尚武,军队成了大字不识几个的丘八混的地方,哪还谈得上与文官等保守贪图享受的政治势力对抗?

    比较汉、唐与后世的美国,三者之所以强大有四个共同点。一则国土庞大,二则经济发达,三则人口众多,四则允许民间拥有兵器。

    汉代民间多尚武的游侠,以至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汉武帝时期有大臣就此提议收禁民间兵器以解决游侠这类群体。汉武帝却不以为然,他需要从民间征招能战的兵源组成强军打击匈奴、开疆拓土,这些游侠不就是上成的兵源吗?诺是收禁了民间兵器,往后还能征招到懂武艺、身强体壮好勇斗狠的兵吗?

    这才有了后世“唯汉以强亡”的称赞!

    唐朝民间武风鼎盛,官方只规定陌刀、弩、铠甲不许民间私有,像横刀、弓箭这类常归兵器,民间持有则默许。以打造刀剑而闻名的棠溪冶铁城从春秋时代传承至唐宪宗,一千多年里,由以唐代发展最为鼎盛。素有“十里棠溪十里城,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酒幡掩翠柳,铁歌秦更天”的盛闻!

    尚武的唐代,纵使安史之乱至唐末五代,神州大地军阀遍地,各自相争不断,却也使胡虏没有乘虚而入的机会。

    李存勖以兵戈数十年之久的河东、燕云之地也能打的正值兴起的契丹雄主耶律阿保机狼狈而逃。反观文风鼎盛、崇尚安逸生活的宋、明两代,纵有比前代更加富有的神州大地,却无一人在民族危急时刻能挑起大梁,实在是可悲!

    ……

    沙湌收到李煜的回信,决定明日开城投降,便召来诸将宣布此事。

    献城归唐一事,事先只有沙湌的亲信知晓,故对沙湌宣布明日投降一事并不感到吃惊,反应很平静。非沙湌亲信及那些对新罗死忠将领则大惊失色,痛哭流涕的跪在殿中请求沙湌收回成命。

    “我国失陷不过瓠卢河两岸,九成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