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北大唐帝国-第1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马渚南河对岸,熊津都督府一万兵马扎营于离河岸三里处,中军大营中,都督刘仁愿正与部将李守真、郭务悰、钳耳大侯、沙吒相如商议明日渡河作战事谊。

第329章 朝中态度() 
新罗与安东都护府开战以经四个月了,双方所遣使入洛阳向朝廷禀明各自开战原由的使臣也相继入朝上奏。

    仗着便利,李煜派遣入朝的使臣郝南容先于新罗使臣入京,将自己为何与新罗再起战火的起因详细禀明。

    至于派海军假办海盗寇掠新罗东南沿海,这肯定是不会说出真相的。自然要歪曲成新罗早有不臣之心(事实是新罗确实不臣之心久矣),将常年活动于其海岸劫掠的靺鞨海寇污为安东都护府军兵所为,挑起事端,借此站在道义制高点上对大唐开战,为其谋夺宗主国领土寻找有利借口。

    反正每年都会有靺鞨人乘小船南下寇掠新罗、倭国沿海,李煜借此掩盖派王傲珂率黄海舰队假扮海盗并无不妥。

    身为李煜派遣入京禀明原由的郝南容,在朝堂上自是免不了从中添油加醋的抨击了新罗一遍。

    引得不少朝中大臣怒斥新罗小贼死性不改,竟明面上对大唐恭敬有加,背地里却想方设法的算计大唐,谋夺大唐国土。纷纷上奏陛下,应遣军、提供粮响支援燕王,灭此东夷,保安东都护府地域安宁。

    李治沉思了一番寻问诸相的看法,张文灌虽心中不喜燕王千方百计的哄骗无知百姓移往海外,在安东凭凭对外征战。但此事是新罗挑起,尽起十万大军北上攻击安东都护府,逼得镇守百济的熊津都督府都督刘仁愿要下海。新罗身为属国,此举对大唐的冒犯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宽恕,必须严厉惩戒,如有必要当以灭国警示四夷。

    自大唐立国以来,但凡发兵冒犯的胡夷诸国,除了一个因地形原因无法攻灭的吐蕃外,皆被大唐发兵攻灭,再增加一个新罗也不无不可。

    不过,大唐正困于西南吐蕃的崛起,精兵强将集于河西、陇右,关中又连年遭灾。

    因此,张文灌站出来奏道:“陛下应下旨嘉奖燕王及安东将士守卫疆土、抵御外辱的功绩,立功将士予以封赏。但朝廷此时正应对吐蕃攻陷安西,凭凭寇掠河西、陇右诸边事,关中连连大灾,人相饥。朝中粮响也十分困难,此时不谊发兵远征。燕王治理安东两年颇有成效,麾下诸军也算强军,想必以安东之力足以应对新罗小国。况且燕王领军与新罗交战以达数月,并无传来不利消息。想必燕王足以应对,朝廷暂时只需下旨勉励安东诸军奋勇作战即可。”

    诺燕王不需要朝廷兵员、粮响支持把新罗灭了也是扬大唐国威于四夷的一件大好事。薛仁贵在大非川惨败,四夷有蠢蠢欲动的迹象,西南的永昌蛮不就在年初率先发动叛乱,领兵征讨的梁积寿虽一至永昌就击败蛮民二十万步骑,杀“蛮”民七千余人,获马五千余匹,生俘和舍等人,唯其首领蒙俭脱身得逃,但尚未彻底平定当地蛮民的叛乱。

    至于攻灭了新罗会不会导致燕王统领下的安东都护府势力大增(名义上,大唐在百济设立的熊津都督府和在新罗设立的鸡林州都督府也是隶属于安东都护府),权威日盛威胁中央,张文瓘心中早有定计。

    新罗王金法敏的弟弟金仁问正在洛阳任职,燕王诺攻灭了新罗,不需施行对百济、高句丽一样的处治,上奏陛下册封金仁问为新的新罗王,遣归赴任,再从朝中择能吏为鸡林州检校长史予以监视控制。

    如此一来,燕王以一己之力灭掉新罗,损兵折将,耗费钱粮却不能以安东都护府之名掌控,反倒是即灭新罗以震大唐国威,又能消弱燕王的实力,一举两得。

    毕竟燕王以成了先皇继位后唯一一个手掌兵马实权的亲王,为天下苍生着想,西汉、西晋的历史教训,张文瓘都得着手向陛下谏言,逐渐消弱燕王权柄。

    令张文瓘恼火的是,诸相中,右相阎立本是燕王的老师;二月去逝的左相姜恪与燕王虽无师徒之名却有师徒之实;吏部侍郞李敬玄的弟弟李元素是燕王府长史,燕王与其私下关系不错;戴至德又是一个老好人,与燕王的私交甚好;至于郝处俊,此次燕王派入京禀奏的郝南容就是他儿子,今年复任太子左庶子的刘仁轨的长子还在燕王军中任郞将。

    遍观朝中诸相,除了八月刚死的许敬宗外,都与燕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哪怕张文瓘自己都不能避免,次子张潜与燕王的私交,朝中皆知。

    为国百年大计着想,张文瓘不惜得罪燕王才站出来,对其种种有加强自身实力的举措予以反对、遏制。只是朝中诸相见陛下有意纵容燕王的种种行为,加上各自与燕王的私下关系,在其未有不忠于朝廷举措前,往往睁只眼闭只眼,张文瓘真是心忧不己。

    右相阎立本善画,对军政一事并无太出众的见解,附合张文灌所奏。西台侍郎戴至德、吏部侍郞李敬玄等人也只是提了一些补充性建议,对张文灌所奏并无反对意见。

    李治深思一番后点头赞许,既然四郞领军在新罗打的还不错,兵员、粮响到现在为止也没向中央请求拨给,看来新罗的局势他足以应对,不需要朝廷去操心几千里外的安东。

    自咸亨元年以来,国势越发不让人安心,关中连连大灾不说,吐蕃崛起,屡屡入寇,偏偏薛仁贵在大非川惨败,原打算一举痛击吐蕃,削其国力的谋化也成了空。安西都护府陷落两年至今未复,委以重任收拾薛仁贵战败残局的左相姜恪却在二月病逝于河西任上,令李治颇为忧心。

    两年来,四郞屡屡为国分忧,先灭高句丽叛军、再以开拓辽东、海外之地吸纳走受灾而四处流散的灾民,避免发生民变,如今又独自抗起了新罗进犯。李治深感欣慰之余,觉得仅仅按张文瓘所奏下旨嘉浆,封赏有功将士,不足以慰藉四郞的功勋。因此下旨,“燕王实封提升至两千户,赐黄金千两,美玉十对,海外发现之地皆为燕王封地,可自行处治,封官建治只需向朝廷报备。”

    朝中文武对陛下这道旨意稍感惊呀,转念一想,发现的海外之地皆是燕王出资派人去探寻占领,又远离大唐,做为他的封地也没什么。对朝中有识之士来说,让燕王把心思都转到海外去,对大唐也许是一件大好事。

    三省很快就通过了李治的旨意,派人去安东宣旨。

    此时新罗使节才赶到洛阳,通过鸿胪寺递交新罗王的申诉奏书。可惜,呈上去后不但没引起李治与朝中诸相对新罗不远万里来申诉的谅解,反因奏书中阐明新罗大举北上攻伐安东而震怒。

    新罗使节被派来的金吾卫从鸿胪寺的驿馆中抓了出来,关入大牢,与被囚禁于此达三年之久的前新罗使臣良图作伴,说不定哪天就会被拖出去斩首示众。

第330章 兵临婆利() 
朝鲜半岛上战火纷飞之时,南洋婆罗洲的北海岸也是旌旗招展、战鼓雷鸣,一场厮杀正在洁白的沙滩、绿意盎然的椰林间展开。

    一方是穿戴着统一的黑色战袍,外披玄色皮甲或铁甲,头戴铁盔,手持雪亮的横刀、长槊,个个身高体壮。人数虽少于正与他们撕杀的敌人,却个个勇猛如虎,在战场上完全占据了上风。

    另一方人数众多,少说有八九千之众,可少有人穿戴甲胄,大多仅在腰身裹着一件麻布遮羞,坦胸露乳,身材瘦小矮黑,拿着五花八门的兵器,在战场上被敌方压着打,渐有不支,溃败也许就在眼前。

    瞧婆利军败像以现,不想在耽搁时间,以期早日入主婆利国都的尉迟循毓率领麾下五百骑兵加入战场,从右侧绕过战场突击后方观战的婆利王本部兵马。

    见敌军骑兵杀来,婆利王急忙率领自己身边的一千亲卫,也是婆利国最为精锐的王宫卫军迎战。

    仅有国王和几个将军有马骑,其余皆为步卒,身上套着件藤条编成的甲胄,拿着矛头不过六七寸长的长矛的婆利精兵,在见过大阵仗的尉迟循毓眼里,比之中原的农民起义军还要寒酸。

    以往不过是与婆罗洲岛上一群部落民哇哇大叫着冲杀混战在一起,最后看谁撑不下去败退的婆利军,何曾见过数百名全副武将的士兵骑着高大的战马,将地面踏的咚咚作响声势骇人朝自己迎面冲来,毫无停歇之意。

    婆利军根本没有与骑兵交战的经验,国内仅有的几十匹马还是通过贸易换来的,供国王与统帅代步之用,自然就不懂步卒对付骑兵应列成严密的阵形,竖起长矛临危不惧才有胜算的道理。

    唐军尚未临近,排成长条状散乱阵形的婆利军怡然大惧,无论统帅还是士兵,脸上尽是骇人之色,别说不少士兵的手都抖成了筛子。

    尉迟循毓率军杀至,轻松快意至极的将婆利军杀了个对穿,列阵的一千婆利王宫卫军就倒下了五百余,其余残军惊恐的往丛林里逃窜。

    至于婆利国王,尉迟循毓几番寻找竟没有发现他的踪影,估计此人早以逃走了吧。

    战场中尚在坚苦抵抗的五千余众的婆利军见王国最精锐的王宫卫军在敌人骑兵冲锋下一个回合都没能坚持就四散奔逃,再也无心抵抗,非逃即降,跪倒了一片。

    交战时长不过半个时辰就结束了战斗的唐军,驱使投降的五千余婆利军打扫战场,清点战果。

    战后统计,镇东军仅仅阵亡三十一人,阵斩婆利军三千九百五十七人,缴获的诺干兵器不计。

    尉迟循毓不由对诸将笑道:“没想婆利国竟如此孱弱,明日进军其国都,争取一战拿下。”

    “听闻婆利国王的王宫中有一座金殿,王座为银踏板的纯金王座,有一顶一尺高,镶满亮晶晶的白钻、珍珠的王冠,王宫中的佛像皆为黄金打造。破城之后,容许全军大掠三日。”

    诸将一听,眼冒金星,自在婆罗洲靠岸以来,以从到婆罗洲做贸易的海商那打听到不少关于婆利国富饶的传闻,其金碧辉煌的王宫早就令全军将士垂涎三尺。尉迟将军许诺破城后可大掠,明日攻破婆利国都,人人岂不皆能一夜暴富?

    尉迟循毓的话随各都尉、校尉之口传到士卒耳中,尚在赶着俘虏清理战场的士卒人人震奋,磨拳搽掌准备明日的婆利王都大战。

    见唐军骑兵冲来之时,婆利王瞧自己的精锐部队尚未交战就以胆怯,心知今日一战必大败而回,早早带领几十名亲兵悄悄溜走。

    一路马不停蹄的逃回王都,入城即下令紧闭四门,征集城中青壮严守城池,自己则躲回了富利堂皇的王宫中,躺在一众美人堆里安抚自己受惊的小心肝。

    想起今日唐军结成军阵,人人皆穿戴优良铠甲,拿着钢刀,射程极远的弓弩,在战场上悍不畏死的冲杀,将自己近万兵马打的毫无反手之力。躺在美人肚皮上,另五个美人揉着其身子的婆利王就是一阵胆寒。心中不断向佛祖祈祷,唐军就此在他婆利国裂土居住得了,千万不要来打他王都的主意。

    ……

    从都里镇出发征南洋舰队足足在海上航行了三个多月才抵达吕宋岛,于后世的卡加延、马尼拉湾放下于两地各自建立都督府的灭狄军、灭蛮军后,南海舰队才护着尉迟循毓所率的镇东军历时半月抵达婆罗洲,于婆利国王都西四十里的海岸登陆。

    因尉迟循毓本身就是一个粗人,认为殿下派他来婆罗洲就是为了灭掉婆利国,好占其地掠夺财富,就没必要与婆利国有何交涉,登岸后直接开战便可。

    南海舰队指挥使薛耀,其统帅的舰队只负责协助镇东军,消灭婆利国可能存在的水师,灭掉婆利国后就回返都里镇,对陆上作战的尉迟循毓即无指挥之权,亦无法干涉他的行动,故睁只眼闭只眼,由得他去。

    镇东军在南海舰队护佑下,一登岸就对当地的婆利国小城发动突袭,破城后,尉迟循毓为了在此立威,下令屠城,将城中三千余婆利人尽数诛杀,并于通向婆利国都的道路两旁的树上挂满尸体进行震慑。

    当婆利王得知有一对从海上来的军队攻击他的城池,还做下了屠城之举,极为惊怒。

    尉迟循毓将俘虏的婆利国一名官员放回来传信,言:“镇东军奉大唐安东都护府大都府燕王殿下之命,攻取婆利,婆利王识相就束手就擒,献出国土,吾王怜心或可留你一座庄园度日。”

    言词间极为嚣张傲慢,令婆利国众臣怒火滔天。

    婆利王更是被气的七窍生烟,想起半年前他热心接待远道而来的唐使。不说美人佳肴,临行前还向几位显贵的唐使赠送了一座不凡的小金佛。竟不想唐使离去后,就来了唐军要攻取他的国土。唐国分明早以谋他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