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北大唐帝国-第2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王后腿猛的在地上一蹬,臀部立马高高抬起把马背上的李煜直接甩下去了。

    幸好李煜马术精湛,在这千钧一发之时,双手在马躯上借力使自己身体侧摔在地,避免了头着地把脖子扭断的悲剧。

    须知后世的马术运动员,时有发生马将骑手摔出去结果头着地脖子被扭断当场死亡的。

    当李煜坠马的那一刻,馨儿、梅儿、杏儿惊呼出声,整个人都傻了,提比利乌斯和马场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好在李煜摔了下去立马站起来拍了拍衣服上的雪渍,阻止了馨儿等人的劝阻,再次跨上马王的背。

    可惜,李煜并非项羽那样的天生神力,可以不输入性情刚烈、桀骜不驯的乌骓马气力,硬生生以巨力将乌骓马制服。李煜也没有亚历山大大帝那么幸运,面对无人可以降服的布塞菲勒斯,年仅十二岁的亚历山大大帝却发现布塞菲勒斯惧怕他的影子,从而得到了它。

    李煜被马王从背上摔下来三次之后,面对混身的剧痛,不得不泄气了。悲叹:“难道吾不能比肩古之雄主乎?”

    垂头丧气的李煜在馨儿三女的关切中无奈的准备离开这处伤心地。

    见郞君未能降服马王而丧气的神色,梅儿掏出袖兜里的一个红燕苹果递给李煜。

    “郞君,吃个苹果吧,酸酸甜甜的味道会让心情好起来。”

    李煜苦笑,恰巧刚才太耗体力腹中空空如也,便接过苹果一口交在嘴里,果如馨儿所说,酸甜的味道让人心情愉悦。

    将藐视自己王权的人类赶走后,马王昂首阔步,巡视自己的领地。这时一股久违的芬芳传入口鼻,马王神色一变,急转回头,正好看见吓走的人类在吃它的毕生所爱的食物。

第408章 鸡蛋与篮子的问题() 
    马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奔袭而来,众人尚不及反应,惊扼的看着马王突袭至李煜身前,一口叼走他手中吃掉小半个的苹果,大嘴一咀嚼就吞进腹中,长长的马脸流露出一股意犹未尽之色。回过头来,刚才还盛气临人不可一世的马王竟可怜巴巴的看着李煜。

    众人瞬间石化,实在闹不清先前从不拿正脸瞧人的马王现在闹得哪一出?

    梅儿更是被突奔而至的马王吓得不由自主的后退,一不心心跌入杏儿的怀中。

    馨儿咬紧齿贝神色紧张,双手紧紧抓住被眼前一幕惊的愣神的李煜手臂。

    感觉到手臂被馨儿握得有些紧,李煜才反应过来,瞧刚才不是轻蔑俯视就是斜眼鄙视他的马王这会不仅拿长长的正脸瞧他,还讨好似的低下了高傲的头颅凑到他的身前,献媚似的用头颅轻赠下李煜。

    想起刚才转瞬发生的一幕,李煜顿时明白了马王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湾的根源。

    原来这货就是个吃货,貌似对苹果有独特的钟爱。

    李煜双手轻握马王的大嘴试探的问道:“你是不是还想吃刚才吾手中的红苹果?”

    马王好像听懂了,连忙点头。

    李煜嘿嘿笑了起来,本王没有项羽的天生神力,却恰巧有了亚历山大大帝的好运。

    “如果你自此成为吾的坐骑,那么吾每日都能让你吃到刚才那样美味可口的红苹果……”

    李煜此刻不顾混身的伤痛像个居心不良的大叔循循诱导懵懂无知的小孩子,一步步的旅惑着贪吃的马王。

    马王一听每日都能吃到,立马点头,可转瞬又露出狐疑的目光,好像不太相信李煜的人品。

    李煜顿时火了:“来人,去给本王抬两大框苹果来。”

    苹果虽产自西域、欧洲中南部,却早在汉代前就以传入中土,只是还不叫苹果,而叫苹婆果。几百年下来,虽不至北方各处都种有苹果树,便对于李煜这样的权贵富户之家还是不难弄到的。何况苹果亦储藏,是冬季不可多得的水果。

    “喏……”

    一个时辰后,马王在两大框红苹果里吃的那吃一个欢快淋漓。

    为了日后的美好幸福生活,高傲的马王终于低下了它那代表王者尊严的头颅,屈服在李煜的淫威下,甘为其趋势。

    李煜摸着马王浓密的鬃毛,一边感慨自己的好运,一边一字一句的对马王说道:“以后你就叫灵玄,具有灵性玄而又玄的神驹。”

    不久,长安城中百姓见到燕王骑着一匹神俊非常、高大健硕的枣红色骏马驰骋行街市。

    ……

    就在李煜喜获灵玄神驹,每日骑着出府纵横于终南山下狩猎之时,久经思滤得失的李治也终于下定了决心了。

    就在距离太子大婚还有三日之时,李煜牵着玄灵刚准备出府准备去骊山转转,张朝便带着圣人口谕前来宣其入宫觐见。

    李煜没作他想,换下戎服跟着张朝进宫。入得含凉殿只见父皇坐于上首,和颜悦色的看着他一步步入殿。

    “煜儿,数日前宫中家宴,为父就汝平定新罗叛乱一事,问汝要何赏赐。汝提出朝廷准允安东拥有铸币之权及下令各地官府收捕社会中闲散无业的浪荡子、流民、逃户、官奴,各地受灾之灾民交予汝麾下的安东开拓团迁往海外各新拓之地实边这两件事,对吗?”

    李治问道。

    “回父皇,正是这两件事,诺父皇能准允,近于大唐,远于华夏必是大功一件,利在千秋……”

    闻父皇主动提起,李煜感觉有戏,急忙解说诺批准此两件事所带来的利好。

    “哈哈哈,煜儿说的很有道理,为父无法反驳。”

    李治笑道:“所以为父数日来甚重考滤了汝的提议,觉的汝之所请于即是基于安东之实情,于国于民来说,颇为有利。安东远离中土,从中土运钱前往,沿途耗费也不小,于国不利。汉代尚准允北部边防重地自行铸币以作军响,为父到也不至于连前汉都不如。移民实边,始自秦始皇,延续至两汉,古以有之,对于边疆的稳固,为父从史书及近几年西北、西南接连变故也是深有体会。”

    “那父皇的意思?”

    李煜试探性的问道。

    “当然是准了汝的请求,相应诏令明日就会由中书省拟定,弘儿成婚后,由尚书省下发各地。”

    幸福来的太突然,李煜控制不住激动的内心就是一阵傻笑。

    得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东西后,李煜心情大好,将其余诸事抛至脑后。在宫中逗留了两个时辰,一直向父皇声情并茂的介绍起探险队在海外发现的奇闻异事、珍禽异兽。

    ……

    见煜儿拜别离开后,李治就像解决了一件压抑许久的心病,整个人都变得豁然起来。

    张朝全程陪伴在李治身边,对于父子俩刚才交谈了何事了然于胸,脸上虽没什么表情,心中却是落下了一块大石。心喜:“冒死一席话,圣人终究是听进去了。”

    李治看了一眼张朝,谓然长叹:“当日汝所言虽无大道理,却让吾明白了将来之事既然难以预料,就当先做好两手准备。不妨一万就防万一。村妇尚知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才能保证在意外发生下,不至于损毁所有的鸡蛋。愿吾准备的两个篮子装的鸡蛋,在吾百年之后需要时,真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太子、沛王、燕王论才学、理政皆为上上之姿,定不辜负圣人对三位殿下的期望。”

    张朝宽慰道。

    ……

    李煜出了含凉殿,意外与一名宫女撞了个满怀。

    侍女抬头一见是燕王,吓得双腿一软跪在地上求饶:“奴婢有眼无珠冲撞了殿下,还请殿下责罚。”

    无辜被人给撞了下,李煜不喜之色挂在脸上,但见撞自己的宫女生得温婉可爱,俏丽的脸蛋尽显慌乱害怕的神色,我见犹怜。

    即是美人,李煜不喜之色顿消,反而牵起侍女滑嫩的小手将她扶了起来,好生安慰才将面红耳赤的小宫妇放开。

    回到府中后,李煜将自己关在书房里,从衣中摸出一张折叠的小纸片,展开一看惊出一身冷汗。

    李治、张朝不会想到,那日含凉殿中除了他们两人外,还有一名小宫女也在含凉殿中,将他们的谈话一字不差的听到。

第409章 太子大婚二() 
    汉朝以来的结婚“六礼”,在唐朝也遵行不悖。

    “六礼”分别有几个文绉绉的名字叫: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其实到了近代,民间一般管这几个步骤叫:提亲、合八字、过大帖、送彩礼、算日子、接媳妇。

    李治派遣礼官携礼前往左金吾卫将军裴居道家下纳采礼,礼官表示需用白雁来举行婚礼,才能方显皇家对太子大婚的重视。

    竟恰好金吾卫将士就在皇宫后苑中捕获白雁,李治非常高兴,不仅重赏了捕获白雁的将士,还对左右臣子称:“汉朝时捕获朱雁而兴盛礼乐,而今捕获白雁是完善人伦。昔日礼乐之事得到传颂,今日也当如此,我于德行没有惭愧了。”

    礼官携白雁前往裴居道家纳采,裴居道毫无异议的收下白雁,再依次进行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确定亲迎的黄道吉日。

    整整三日,太子成婚的相关礼节筹备完毕,终于在二月十五日夜在大明宫含元殿举行。

    因为唐朝时前往女方娘家迎亲成婚是在入夜之后举行,这是上古时期就流传下来的风俗。

    因此,今日夜晚不仅大明宫灯火璀璨恍如白昼,整座长安城各大小街道两旁易挂满了散放光芒的灯笼,长安城此刻晃如一座不夜城。从太空中俯视地球,进入夜晚漆黑的夜半球的东亚大陆中心点,赫然有一个闪烁亮光的白色光点,在一片漆黑的大陆上显得相当突兀。

    太子李弘身穿一身紫袍红光满面,手携凤冠霞岥一脸娇羞洋溢着幸福的裴敏儿在满朝文武,诸番属国使节的注目贺喜下缓缓步入含元殿,向安坐于上首的二圣行成婚时对父母的敬拜大礼……

    李煜全程目睹这场有古之遗风遗俗的华夏中古婚礼,庄重又极具奢华,心中憧憬着父皇母后何时为他选择良配成婚?

    今夜太子的婚礼极具奢华之能事,做为成婚典礼所在的含元殿因此装点的富丽堂皇,东宫太子寝宫也被改造了一番。

    李弘虽对此颇有异意,毕竟关中以受灾两年之久,众多贫民百姓流离失所,实在不应在他的婚礼上铺张浪费。

    李治、武后一向对李弘钟爱有加,因之前为他寻亲的杨缓娘被贺兰敏之污了名节,导致爱子婚事一拖再拖,自觉亏欠于他,自是要在爱子成婚时好好弥补一番。故二人连连夸赞李弘生性节俭的美德,乃天下百姓之福,奢华的婚礼并未因此从俭举办。

    李煜更是为大哥的婚礼足足贡献了三十九颗上品东珠,虎皮貂皮制成的毯子、披风、裘衣百件,辽东百年以上的野山参三十九株,红、黄、蓝、绿、白钻各一颗,南海珍珠一斜。

    礼品之多之重,令闻者咋舌,纷纷惊叹于燕王之富。

    李弘看到李煜送礼的清单更是被自己四弟的大手笔吓了一跳,连忙响来李煜,表示要将大部分礼品退回去。

    李煜立马不干了,哼哼道:“送出去的礼哪有收回来的道理,何况还是大哥成婚这关乎一辈子的大事。莫非大哥瞧不起四弟,如同朝外那些酸人腐儒一样轻吾如市井商人重利轻义,不愿收下?”

    李弘上孝敬父母,解救两位同父异母的姐姐,下照顾弟妹,重视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听到四弟这番话只得勉强收下,免得伤了四弟的心意,悠悠留下一句:“四弟平时多读读圣人之学,少重点财帛之利……”

    见大哥收下贺礼却说了番教导他的大道理,李煜心中虽想反驳,但见此情此景,李煜可不想煞了大哥成婚的喜悦之情。

    ……

    太子大婚足足折腾到后半夜才结束,一对佳人在李煜等众兄弟的嬉闹祝福下满含笑意入得寝宫,准备春宵一度。

    本想听大哥与大嫂墙角的李贤、李显、李煜三兄弟,最终被东宫女官好生说劝给请出了东宫,一脸郁闷的拜别父皇母后离开大明宫回府。

    太子婚事已毕,一对新婚夫妻在东宫腻歪。成为太子妃的裴敏儿非常有妇德,将东宫内宅管理的井井有条,没给身为一国储君平时要监理国政的李弘带来丝毫的内宅不静。

    李弘犯病之时,裴敏儿亲自侍奉汤药,照顾起居。得朝野内外的赞许。

    李治因此常对侍臣说:“东宫内事,我不需要再担心了。”

    太子大婚后,前来贺礼的各地封疆大吏、宗室藩王和各番属国使节纷纷离京,长安虽然繁华富丽,他们终究不能在此久留。

    诸多内外使节从他们入京至离京短短一个半月,将长安繁荣的商贸经济拉上了一个新台阶。随着他们的离开,长安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