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北大唐帝国-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和你父皇商议后决定取消杨媛娘为太子妃,另寻佳配与你大哥成婚。”

    “哦。”李煜脸上虽然有些失望实则内心却是窃喜。

    杨媛娘天姿国色以自己三十多岁的心理年龄不动心那才见鬼,不然自己何以在几岁时就故意结识杨媛娘,当初是好奇,现在则爱其美色。

    现在这样的结局是自己最喜闻乐见的,真想开怀大笑啊,哈哈哈!啊呸!吾是正人君子,牢记“君子有三戒”

    不过还有一件事自己才想起来得跟阿娘提下:“阿娘,小妹是不是经常去看望外祖母?”

    “嗯,你问这干嘛?”

    “阿娘,武敏之可是常常留宿外祖母府内,孩儿听说小妹去探望外祖母时,武敏之逼淫小妹的随行侍女。”

    “嘭。”

    “此事可当真?”武后直接将手中的文书拍在了书案上,可想她听到李煜说的这句话后的震怒。殿内服侍的宫女宦官都吓得噤若寒蝉。

    小妹做为娘亲唯一的女儿可谓受尽父皇母后的宠爱,说是阿娘的逆鳞也不为过。

    看着阿娘怒视自己的眼神吓得李煜都有些心虚神色紧张不安,忙道:“阿娘,这件事是我刚回到长安去给外祖母拜年从荣国夫人府中的丫鬟口中得知,好像是去年底外祖母病后小妹去探望时发生的。”

    “这件事是否为真,阿娘可将上次随小妹去的侍女召来一问便知。”

    武后气恼,煜儿所说为真那还得了,立即对着殿中下令道:“张议去把公主的随身侍女都给吾带来!”

    “诺。”

    大殿内一直在一旁服侍的大宦官张议得令后马上带着一帮小宦官去将小公主身边服侍的侍女全都找了来。

    经过武后亲自审讯,果如李煜所说。

    去年年底荣国夫人生病,公主前去探望。武敏之当时就住在荣国夫人府中,乘机逼淫公主随行的两名侍女。

    审讯出的两名侍女战战噤噤地跪在大殿中,神色紧张,她们不知道皇后会不会因此将她们给处死。

    “武敏之你真是狗胆包天。”武后勃然大怒,大殿中来回走动。

    坐在一旁的李煜是看出来了,阿娘虽然生气,可碍于外祖母她却没法立即处治武敏之。

    不过没关系,自己之所以抛出这个重磅炸弹,可不是为了治武敏之于死地。只要外祖母一天还在,他就死不了。自己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引起阿娘对武敏之的警惕,防止同样的事再次发生。

    小妹身边随行的侍女很多,幸好现在只发生了一起,被武敏之逼淫的只有两人。没有像前世那样,小妹去看望外祖母带去的侍女悉数被武敏之逼淫,后来才发现此情况。

    李煜看着阿娘怒火中烧,为了小妹往后的安全便提议:“阿娘,小妹下次出宫时不论去哪都安排两名侍卫随行以保周全。”

    “煜儿说得不错,为娘以前真是疏乎了,竟给此等狼心狗肺之辈可乘之机。”

    武后咬牙功齿道,武敏之的一功都是她给的,原本希望他成为自己的助力。没想到此人不但对自己毫无助力可言,还没有一点感激之心,竟威胁到小女的安危。他日盲若不除此僚,怎解吾心头之恨?

    李煜从阿娘的神态中看出阿娘对武敏之起了杀心,看来历史在武敏之这还得重演。

第1章 辽东惊变() 
咸亨元年(公元670年)新年刚过,燕王李煜上奏:安东都护府高句丽遗民不感激我大唐仁德,屡屡袭杀朝廷委派之官吏,相互勾连叛乱不止。儿臣自愿以藩王之身前往镇之,以安抚高句丽遗民之心。

    上佳之,加封燕王李煜为安东都护府大都护,改封冀王李旭轮为单于都护府大都护。安东纷乱,燕王年幼,上许其坐镇幽州不可擅自前往安东。

    三月的江南已是百花争艳,辽东却时有大雪纷飞。

    几天的大雪让辽河两岸的大地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积雪,在雪原之中行走着一支由西向东的玄甲骑兵。

    远观这支骑兵就如一条黑色长龙,在雪白的世界中显得异常突兀。

    近看人人黑衣黑甲,连旗帜都是玄底白龙(白龙参考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只见旗帜中央张牙武爪的白龙背部赫然闪烁着圆形金纹底“唐”。

    原来这是一支唐军,令外出打猎看到这支唐军的辽东各族人很是困惑:唐军不都是红色战袍身披银甲,高级将领身穿金甲的吗?怎么这支打着唐军旗号的军队却全是黑衣黑甲黑旗呢?

    这支玄甲部队并没有理会偶尔碰到疑惑的打量他们的路人,全军肃然的向东行驶。

    “这就是辽东,倾注了我华夏先辈无数鲜血的辽东大地。”

    从队伍中走出一身玄甲的少年郞,骑着全身漆黑如墨的汗血马望着这银装素裹的辽东大地,难掩神色中的兴奋发出感叹。

    这位少年郞会是谁呢?

    “殿下,辽东局势不定,高丽(高丽为唐朝对高句丽的简称)叛军时常出没于安东各地,咱们带着几千人跑着来是不是太危险了?”燕王府亲事府副典军陈宣颇为担忧地说道。

    “都来了还怕个屁,总不能刚刚过辽河就当缩头乌龟缩回去吧。要是这般我们殿下的燕王名号岂不被四夷所耻笑?”

    做为典军的王虎则光棍的很,红光满面,对于来到辽东他与前面的少年郞同样的兴奋,对于担心这担心那的陈宣嗤之以鼻。

    原来少年郞就是前段日子在长安闹得沸沸扬扬的打残少女少妇心中俊朗才子、荣国夫人的心肝宝贝武敏之,把自己外祖母得罪得底朝天的燕王李煜。

    这会的李煜身穿玄甲英姿勃发,颇有点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豪气。

    “咔嚓。”

    树枝承受不住积雪断裂,树上积累的一坨坨白雪直接砸中正抬头望天的李煜一身,将刚才那点英姿勃发的气质砸的荡然无存。

    “呸呸。。。。。。”雪落进了李煜的嘴里,还带着一丝烂树叶搞得李煜很是狼狈。

    王虎几人急忙上前拍掉李煜身上的积雪,李煜回过神来对着手下众将说道:“王虎说得对,本王既然来了就不能一事无成地跑回幽州去,否则不光天下人耻笑本王,四夷还会因此轻视我大唐,高丽叛军?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何惧之有。”

    李煜直视身边跟随了自己三年的王府诸将,道:“诸位平时不是一直渴望建功立业于边疆,扬名于四夷吗?抱怨军中名将太多压着你们年轻一辈没有出头的之日。怎么,现在来了不会有人怂了吧,怂了的恕本王素不远送。”

    “殿下说的哪里话,自俺参军起,`怂'这个字就没出现在俺的脑子里。既然殿下带着俺们上辽东打东夷,俺直接去把他们砍瓜切菜了就是。”亲事府另一名副典军张世豪迈地拍着胸脯张口闭口要去和高丽蛮较量较量。

    李煜的眼光扫过其他诸将,薛讷、王虎、陈宣等人被李煜一番言语激得气势如虹纷纷拱手:“我等愿追随于殿下,建功于边陲。”

    “好。”李煜满意地看着诸将道:“就让咱们去会一会高丽人,拿他们的首级积淀咱们的军功,也好让老一辈将军们瞧瞧,他们后继有人。”

    “出发。”

    李煜满怀激动的心情望着正在向东而行的军队,怀揣着自己十三年的梦想。在这一刻,终于踏上了梦想之路。

    为了现在的这一支军队,李煜历时三年的苦心经营,以建立镖局、安保公司招募江湖侠客,明月轩、逍遥醉、馨香殿等产业招募护卫的形式打掩护来暗藏军力。

    更是费尽心思在一年前终于得以到封地幽州去,给了自己大力发展名下产业努力赚钱和暗中打造兵器铠甲的机会。

    三年里砸下重金收罗的工匠,改进制军械铠甲工艺,终在一年里打造出了三千军队所需的军械铠甲,并从产业护卫中抽掉三千人组建成眼前这支玄甲军。

    为了掩藏这支玄甲军,以免他人起疑。李煜更是飒费苦心,在决定前往辽东之前,这支军队一直以军屯开荒种地给幽州军提供军粮的形式存在。

    名为军屯,实则操练六天才休一天假。

    至于玄甲军名义军屯所产的粮食,李煜早已通过自己所属产业从各地购来粮食屯于玄甲军驻地。

    反正李煜是幽州都督府大都督,幽州这个河北最大的军事重镇的驻军全归其所统管。小心点,不被那些文官发现则没有丝毫问题。

    再加上玄甲军中有不少其实还是辽东战场上因各种各样的原因当了逃兵,回不了家乡只能在各地流浪,或给商队当护卫谋生的人。

    诺没有李煜派人到处收寻这些从辽东战场逃回来的逃兵,他们中不少人恐怕还会被各地官府抓住,以军法或处死或为奴,连家人都会被连累贬为奴婢。

    他们这些待罪之人被李煜搜寻来,就注定了只能为李煜卖命才能在李煜的帮助下洗脱逃兵的罪名。

    他们当逃兵,大部分并不是怕死。

    李煜亲自寻问过他们,之所以做了逃兵是唐军军法太严,因雨雪导致行军延迟,作战时走散没能及时回队都可能被斩。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真正令他们当起了逃兵的原由是唐军中的军纪早已不复太宗时期。

    不少军官为了手下士兵的财产常常让士兵去送死得以贪墨士兵携带的私财,军功赏罚不明让他们对当兵打仗失去了向往。

    何况常年战争却得不到与之匹配的实利,使他们生了厌战情绪,不少人就开起了小差当了逃兵。

    可对于拥有一千多年见识的李煜来说,有的是方法让士兵在战争中获利,再加上照搬唐军军纪,他们还会乐意当逃兵吗?

    有了这些原本就是军人的士兵,加上那些招来的江湖游侠,训练之后也算是步履整齐,军风严整的威武之师。

    为了提高这支新军的实战能力,李煜还拉着他们在幽州各地剿匪,袭击北部常常袭扰汉民的奚人和突厥人的小部落,这才有了今日这支行军严整充满杀气的虎狼之师。

    “哎,其实我心里也很忐忑!”李煜乘人不注意悄声嘀咕道。

    玄甲军训练得再能打可也只有三千人。

    据自己那点可怜的历史知识所知,今年可是高句丽大叛乱,叛军可不少,自己手上这三千人开上去,还真担心梦想没实现,自己就先挂在辽东了。

    父皇明令禁止自己前往安东,身为幽州都督府都督却不能调动幽州驻军,李煜只能带着这支暗里组建的私军前往辽东。

    辽东原本两万驻军一部却随薛仁贵已调往陇右防备吐蕃,现在安东驻军少之又少,要说李煜不担心那才叫怪了。

    “期望崔玄能尽快带着人赶到辽东,不然我最好的结局也只能困守辽东一地,无力进攻。”

    李煜将视线从严整的军队移向苍茫大地,遥想当年燕将秦开远征东胡拓辽东千里之地,正式将辽东大地纳入我华夏之下。后有前隋、太宗、父皇数征辽东,历时数十年终于夺回祖宗之地。

    可惜,辽东自西晋末年后为高句丽逐渐侵占,早以远离中华数百年,不复我华夏之民,不复我华夏之风貌。

    虽灭高句丽,但高句丽遗民叛乱不断妄图复国,新罗虎视眈眈背后支持高句丽遗民叛乱。以至两年已过,辽东大地却仍不能真正地重归华夏。

    唉,李煜叹了口气,辽东局势已经愈发严峻,西边吐蕃崛起屡屡入寇河西、陇右、剑南,真是多事之秋。

    李煜所不知道的是,就在他率军渡过辽河时,新罗派沙湌与高句丽旧将高延武各率精兵1万渡过鸭绿江,进至乌骨城。打算将安东都护府切为南北两部,即可阻击唐朝援军又可围歼驻于安东南部平壤一带的唐军。

    安东都护府把安东巨变以飞马快报长安,可惜李煜是秘密行军而来,并没有得到此军情。

    同一时间,吐蕃大举入侵西域,攻陷西域白州等十八个羁縻州,又和于阗联手陷龟兹拨换城。

    消息传来朝野震动,大唐被迫罢安西四镇。

    圣上随即任命右威卫大将军,平阳郡公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阿史那道真、郭待封为副总管以伐吐蕃。

    在前方等待李煜的不仅是新罗高句丽联军,还有高句丽遗臣剑牟岑在载宁郡正准备拥立高句丽宝藏王的外孙安舜为高句丽国王,以聚众反唐。

第2章 遭遇伏击() 
望着熟悉的道路,甚至还看到了路边那棵数年前随大军通过时自己砍柴火砍掉一棵小腿粗的大树,现在以经在树墩上重新长出新的树枝出来,都快手劲粗了。

    看到此刘二郞不由苦笑,数年前来辽东打仗,因差阳错的当了逃兵。本和萧叔几个同乡逃回家乡,后来不得以跑去当了燕王产业的护卫。

    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