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永世帝唐-第1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如此,太子与城里的权贵们的注意力都在权利的争夺上。

    不出意外,太子的地位将无可动摇。

    只要太子的权势稳定了,在东宫内“消失”的中山王将会成为下一个争夺的焦点。

    若这时传出中山王竟然接受一个尚未及冠的少年的教导,那些有心人会怎么想、怎么做?

    殷氏是世家不假,但在朝中的影响力几近于无。连殷闻礼都不足以成为中山王的授业之师,更何况殷清风!

    他之前轻视殷清风的原因,在于殷清风的默默无闻。以此推理,一旦传出中山王在这里求学的消息,太子会继续雪藏殷清风,还是将殷清风曝光在众人视线之内?

    殷清风的才能的确惊世骇俗,但他最大的劣势是他还没成长起来、没有足够强大的盟友。若真以为有太子的眷顾就可以横行无忌,那就不是殷清风太天真了,而是太子很天真!

    “但,推倒太子或者是削弱太子的权威暂时都是不极难的。。。本以为这所谓的投靠只是权宜之计,现在真要是屈从在这小子的面前,那可太不甘心啊

    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静等有人来争夺教导中山王的位置。只有外部的声势足够让太子退让,才有可能与这小子谈条件。。。”

    想到这里,许敬宗四下望了望,然后加快脚步。

    但,在接近他一家人住的那个小院时,他的心禁不住的抽搐几下。

    见多了前一刻还不可一世下一刻就被满门抄斩的悲剧,从被带到这里幽禁之后,他和他的家人对于接下来的命运都满心惶恐。

    但接下来的时光里,除了没有书籍可以读、没有奴仆伺候、不能走出这个小院之外,他和他的家人似乎被遗忘了。

    长子许昂试着要逃跑,他默许了。但经过两次之后,所有人都认命了。

    在第一次失败后,两天之内没人送来吃喝、第二次失败后,四天没人送来吃喝。之后,没人敢尝试第三次了。甚至,没人敢接近院墙与院门。

    如果不是今日被召见,或许,用不了几天,这个院子里的所有人都会发疯。

    “他是魔鬼!面对这样的魔鬼,到底要不要抗争呢。。。”

    许敬宗咬了咬牙,快步走进小院。

    面对围上来的家人,许敬宗大声的说道:“都去准备一下,明日搬出这里!”

    没有给出更多的解释,留下家人在那里欢呼雀跃,他快步回到卧室。

    “我为刀俎啊”

    许敬宗流下了悲伤的眼泪。

    他何尝想过延绵了三千年的家族,竟然沦落到如此地步。

    “敬宗可以死!但许氏不可辱!莫要给敬宗一丝机会,否则,就算拼得鱼死网破,也要挣脱这份耻辱!”

    第二日上午,殷清风连续给自己安排了两节数学课。下课后,他换上骑士装带着已经准备好的众人,离开山庄。

    紧赶慢赶,午后一点多钟的样子,殷清风一行人赶到了好畴县的水泥窑。

    对闻讯迎出来的殷勋行礼后,殷清风说道:“勋叔,麻烦安排一下食宿,我们在这里过夜。”

    简单用过午餐,殷勋安排人开始修路。

    这条路的起点是水泥窑,终点是仓库。

    目的是让许敬宗熟悉如何修建水泥路。

    在水泥路没有出现之前,古代最高等级的路面便是秦始皇时期修建的驰道:“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

    从字面上难以想象当时的古人是如何修建的,但这些直道与驰道能在两千余年后还能行驶,可见当时的要求是极其严格的。

    眼下这几座水泥窑,在未来几年内将承担极为重要的原料供给任务。但殷清风不打算将这世上第一条水泥路的荣誉落在这里,而是放在朱雀大街上。

    在许敬宗成为首席运营官之前,殷清风打算让他尝尝名垂千古的滋味。只要他尝到了甜头,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他便会安心的为自己服务。

    许敬宗去观摩如何修路,殷清风找来殷勋询问产量的事情。

    按照他的要求,这里的产量要保证每月五万斤。但现在他又改变了主意。

    修建朱雀大街可不是为了给李世民长面子,而是要在那些世家面前露脸。

    露脸的目的,是将水泥推出去让他们加盟进来。

    他以前的打算是让许敬宗修一辈子的路,修到死为止。但改变了对他的任用方式,原先的修路设想也要进行修改。

    修改之后的方案是:加盟的世家在各地建窑生产,再雇佣人手修路。他只要从世家手里购买水泥和支付人工费,然后再派人严把质量关就可以了。

    第二天,在见识过了水泥的效果后,殷清风带着已经有些麻木的许敬宗赶回长安。

    顾不上休整,在汇合已经赶到的范鱼娘后,殷清风带着他俩去拜访武士彟。

    在等待的时候,殷清风小声将他和武士彟的关系简单的讲述了一下。

    范鱼娘从到了山庄之后,便将自己的定位看得很清楚,也一直参与山庄的很多事物。所以,她对殷清风的话并没有感到多少惊讶。但许敬宗的想法就不一样了。

    “他还有多少机密?吴国公是义兄、与应国公又是翁婿关系!难道他在城外隐居只是一个幌子,暗中却联络很多人?他有什么图谋?”

    在许敬宗捉摸不定的时候,应国公府的中门大开。

    被管家带进府内后,抱着疑团的许敬宗,便用心暗自观察。

    等他看见武士彟在内院门外站立等待的时候,他忍不住低下头去掩盖双眼中的震惊。

    以武士彟的地位,能让他站在这个位置迎接客人的,许敬宗盘算了一下,整个长安城里应该不超过十个人能享受这个待遇。按常理来说,这其中绝不包括殷清风。

    以殷清风的身份、年龄,以及他刚才说的与应国公的关系,没理由让应国公这么隆重。而且,既然应国公这么看重殷清风,为何没有带领家人一起迎接呢?

    这一切都太不合理了!

    “难道。。。他和应国公之间,不单纯是翁婿关系?”

第167章 敬宗绝望() 
望着把臂前行的二人,许敬宗脑子有些转不过来,“这俩人真的是翁婿,而不是老友?应国公为何如此屈尊折交?”

    在书房坐下后,殷清风指着恭敬站立的两个人,对武士彟说道:“伯父,这位是侄儿内宅的管事范娘子,侄儿打算以后由她负责与贵府联络;许先生想必伯父早就认识了,他现在也在帮侄儿做事。今日带他俩来让伯父过过目,还请伯父以后多多照拂他们。”

    武士彟含蓄的向范鱼娘和许敬宗点了下头,对殷清风说道:“许学士的才学老夫早有耳闻,这位娘子也是秀外慧中之人。有他二人辅佐清风,清风万事无忧啊”

    殷清风向范鱼娘和许敬宗挥手示意他们坐下后,微笑的说道:“侄儿今日匆忙而来,想询问侄儿所托之事进展如何了。”

    武士彟说道:“昨日接到你的来信,老夫便派人过问了一下。”

    说着,他回手从桌子上拿过一个木盒递给殷清风,“尚幸不负清风之托。”

    殷清风打开盒子,里面是两个黄灿灿的铜管和一个黝黑的弹簧。

    武士彟介绍道:“铜制偏软、铁制偏脆。那些工匠往铜管里掺杂了一些熟铁。而弹簧则反过来,在熟铁里掺杂了一些铜。”

    殷清风取出铜管,里外看了看,又用力掰了掰,感到很满意。以这个时代的技术,想要做出无缝管,只能使用范铸技术来完成。

    制作的工匠不但想到用铜铁合金代替纯铜或纯铁来铸造,而且在没有现代车床的条件下,这些工匠能做出完美的螺丝口,可见他们的头脑非常灵活和手艺的高超。

    对于弹簧,殷清风也很满意。虽然目前无法检测它的弹性,但有了铜管的比较,他就没必要担心了。

    既然样本已经有了,剩下就是大规模的生产了。

    殷清风从怀里掏出几张纸,展开后递给武士彟,他欢喜的说道:“伯父请看:这第一张上面的内容,是侄儿对生产上的一些谏议。

    其余几张上面,则是侄儿想和伯父一同经营一桩生意。”

    武士彟接过去,好奇的翻阅起来。

    第一张纸记录的是流水线的内容。

    武士彟的产业里虽然没有手工作坊,但出于商人的本能,他立刻发觉出其中蕴含的价值。他决定了,一会儿等殷清风走后,他就立刻派人将这个方法落到实处。

    反复看了两遍之后,他接着往下看。

    后面几张纸上都画着带着四个轮子的马车。

    对于四轮马车武士彟并不意外,只是这时的四轮马车都用于运载货物。而且,一旦货物装得太满,在下坡的时候因为刹不住车的原因,极易造成车翻人畜死亡的事情,所以使用范围很有限。

    殷清风画的这几张纸上面,明显是用来载人的。

    春秋的时候,礼仪对马车的规定是:天子驾六,诸侯驾四,大夫驾三,仕驾一。

    这种规定在当下已经没有那么严格了,但殷清风还是做了相应的设计。他画的这几张图,车辕有长有短并且宽度不一。再加上车体上面的轿厢或华贵或朴素,一看就知道针对不同身份的人而设计的。

    最后一张的轿厢很奇特:四四方方的,既没有门也没有窗。

    武士彟翻看了一遍,等着殷清风的解释。

    殷清风说道:“工匠在造车的时候,无法做到车辕始终与牲畜的身高和轮子处于一条线上,所以车子始终是倾斜的,人坐在里面也不会太舒适。

    而且,牲畜在奔跑时身体始终处于一上一下的起伏状态,因此车厢也被迫一起一伏,人坐在里面会觉得很颠簸。车速越快,人越感到颠簸。

    针对前一种情况,侄儿将车体抬高到普通挽马马背的高度;针对后一种情况,设计出了弹簧。将弹簧固定在车底的某个位置,会极大的减少车体的震动。

    而且,这里。。。”

    殷清风指着其中的一张纸说道:“侄儿在两处车辕上各加了一个手动刹车设置。只要速度不太快,马车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停下。

    这里,每个车辕下各有两个木棍。当马车停下时,将这两根木棍放下来支撑车体,可以让牲畜有时间恢复体力。

    最后那一张,则是货运车辆。不管车内运载何物,都以这个箱子的容量为标准。这个容量既能保证车辆能快速行驶,也能保证在上下坡的时候,牲畜不会太吃力。

    伯父有木材的来源,也有工匠制作弹簧,而侄儿那里也有大量的工匠可以制作车体。所以,侄儿冒昧请求与伯父一同来经营这马车的制造。至于如何售出,也交给伯父来掌管。”

    本来武士彟的注意力都在载客的马车上,等殷清风介绍完,他立刻想到了经过改装后货运马车的妙用了。

    自从有了大规模战争以来,往前线运粮草就是最大的难题。往往很多战役明明可以胜利,却因粮草不继而无奈退兵甚至仓皇败退。也有很多必打的战役,因为粮草的原因而不能发动。

    杨广坚持修建运河,便是要加快运粮速度和减少运粮的消耗。这种改装后的马车,或许在山地不太适合,但在平原地区却极大的改善了运粮状况。

    “若是当初杨广征讨高丽的时候,就有这样的马车出现,也许。。。哎时也命也”

    武士彟欣慰的看着殷清风。

    上次殷清风走后,除了安排儿子的丧事,他更多的还是在反复琢磨殷清风这个人。

    他不后悔自己做下的那些决定是否仓促,也不在意与殷清风合作具体得到多少财富。他在殷清风的身上看到了武氏崛起的可能,也看到了武氏暂时无法崛起的关键。

    后继无人是他现在最大的苦恼。

    要不是殷清风已经被太子定为郎子,他都有将殷清风过继过来的冲动。今日殷清风再一次证明了他的才智。也让武士彟的心里愈发苦涩。

    武士彟沉思了许久,对殷清风说道:“清风虽有心意,奈何老夫的两。。。老夫的子嗣不成器,武氏的少年子弟中也无堪当大任者。

    这几日来,老夫想来想去,只有想到了一个办法,不知清风可否能应允。”

    殷清风拱手道:“还请伯父明示。”

    武士彟似乎下了很大的决心,才说道:“老夫请求清风将你与小女的一个子嗣过继为武姓,并继承老夫的爵位!”

    “什么鬼!”

    殷清风目瞪口呆的看着武胖子。

    “这。。这。。怎么可以!”

    许敬宗傻眼了。

    “没听错吧!”

    范鱼娘晃了晃臻首。

    武士彟面对惊住的三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