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永世帝唐-第1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殷清风这个说法看似直指问题的核心,但土地兼并是永远不会被消除的!他自己有超过百万亩的土地,殷清风又何曾没有?难道要将那些土地白白送出去不成?

    许敬宗兴奋的低下头。

    “哈哈哈,这小子是要找死吗?土地?呵呵呵,你敢动那些世家吗?就不怕被那些世家给生撕活剐了吗?去吧去吧!你死了某就解脱了!”

    “如果这个结论是对的,我们应该怎么做?是无限扩大大唐的疆域?还是限制人口的出生?

    不!我认为这些都不对!”

    许敬宗抬起头,诧异的看着殷清风。

    所有人,紧张的盯着殷清风。

    殷清风说道:“如果滋味楼所有的禽、蛋、鱼、肉、五谷、果蔬等都是从他人手中购买,足以养活一千个家庭;仙居坊的雇工超过两千人、妩媚坊的妇人也超过了三百人。

    这些,你们想到了什么?”

    他大声的说道:“对!没错!就是发展商业!让从事商业的人口增加才是唯一的出路!”

    “轰”

    自制力不足的人,禁不住发出一声响亮的感叹声。

    殷清风等他们稍微平静了下来,说道:“我郧国公府的三个产业就能养活超过三千个家庭、近两万人。若是大唐的每个州县都有这样的产业、会、如、何?”

    殷清风伸出手比划着,“现在全大唐大约有五百万户的人口,若是每个州县都大力发展商业,最少可以让两百万户的人脱离土地而能温饱甚至富足!”

    这一下,连武士彟、许敬宗和刘仁轨都震惊了。

    “如果!如果新式农耕在全大唐普及、如果从事商业的人口占总人口的四成甚至更多、如果大唐的耕地有一千万倾,那么,大唐可以养活多少人口?两亿!最少两亿人!”

    “两亿”

    这个数字在每个人的脑海里响起!

    “娘亲啊两亿!”

    许敬宗不停的眨眼。他之前可是向殷清风说过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的人口状况,他也一路从江左走到长安,他深知这两亿意味着什么。

    刘仁轨仿佛陷入到某种遐想当中去了。

    殷清风指着黑板上的数据继续说道:“西汉享国二百一十年。人口从初期的两千万,到末年的六千三百万,平均每年出生二十万人口。

    东汉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人口从初期的一千八百万,到末年的五千六百万,平均每年出生同样接近二十万人口。

    以此类推,大唐现有人口约为三千万,若想增加到两亿人,大约需要八百年。”

    殷清风也就忽悠这帮对数字概念模糊的古代人,真正要去计算的话,可能五百年都用不上。但是,他想要达到某种效果,就得去夸大、就得去忽悠。

    “八百年”

    下面所有人齐声惊呼。

    除了惊呼声,武士彟、杜伏威、许敬宗等人失神之下,竟然一起站了起来,目瞪口呆的看着殷清风。

    殷清风很满意这个效果,他微笑着说道:“若是将百越、岭南之地完全开发出来呢?若是消灭了高句丽、吐谷浑、云山之南呢?若是再向西收复汉时的西域都护府呢?”

    他伸出手掌,完全叉开,“达到五个亿,也不是不可能!”

    “噗通噗通”

    刚才站起来的那几个人,一屁股坐了下去。

第173章 永业集团() 
殷清风说完,走出了教室。他要留给这些人一个消化的时间。

    他站在门外仰望着天空。

    “五个亿嘿嘿,很多吗?以满清时候的生产力水平和经济结构都能养活四亿人,现在大唐有了小爷的存在,别说五个亿了,就是再多五个亿又如何,大不了去抢地盘嘛

    别说澳洲、东南亚还住着一帮原始的猴子,就是整个欧罗巴的男人都武装起来,又能奈能大唐如何?

    抢地盘!给炎黄子孙抢出一个大大的世界!

    哎现在手里若是有根烟,该多么的有逼格啊”

    听着耳边的嘈杂声,殷清风幽幽的暗自神伤。

    “现代是回不去了,只能在这里为李世民那个孙子卖命喽”

    殷清风重新走进门内,迎接他的是一双双包含着仰慕的目光。

    站到了讲台上,他再次扫视了一圈,严肃的说道:“在座的诸位都是饱学之士,自然清楚重农抑商的政策已经存在了很久。原因无非是五谷的产量低下而天灾又多。

    但是,今年开始实行的新式农耕将极大的改变了这种现象。

    我与太子等人确认过,实施新式农耕后,亩产量将提高为原先的三倍。也就是说,现在只需要四成的农夫就可以养活所有人。

    诸位,你们想过“谷贱伤农”这个问题吗?

    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大胆的假设!

    假设:等到全大唐的农户都掌握了新式农耕,结果是什么呢?

    结果是:一年之后,大唐不再缺粮。两年之后,粮价就可能为现在的一成!三年之后呢?

    三年之后,除了必要的缴纳的“租”,大唐的农户没有兴趣再去种地!

    为什么?

    因为他们只需要种一年的地,粮食就够他们两年吃的了。但忙着还不是主要的原因。

    主要的原因是:以往他们还能指望着卖出一些富裕的粮食,换取必要的生活所需,但是,由于全天下的粮食都丰产了,他们的粮食卖不出去了!

    这,就是“谷贱伤农”的根本原因!

    但是!

    但是新式农耕已经被农户们掌握了,就算他们再不愿意,也要面对“谷贱伤农”的这种状况。

    诸位设想一下:当人们吃不饱的时候,他们会造反。当他们吃得太饱,他们会不会造反呢?”

    讲台下面一片寂静。

    再忧国忧民的人,也只想到如何让天下百姓都能吃饱的问题,却从未想过,百姓会因为无所事事了又会如何的问题。

    一些人的脑海里勾画出这样的场景:一些有野心又有势力的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蓄谋后,联合起来与皇室作对,继而演变成像西汉时期七国之乱那样叛乱………因为他们有足够的粮食与兵源作为支撑!

    于是,天下再次大乱起来!

    “太可怕了!真是太可怕了!

    因为贫穷,百姓会造反!因为富足,野心之辈会造反!真是穷也穷不得,富也富不得啊!”

    阅历最丰富的武士彟首先坐不住了,他可不想再过那样朝不保夕的日子了。

    就在他想开口询问解决之道时,讲台后面殷清风那副优雅从容的表情让他略微一怔。简单思索了一下,他就放下了担忧,静等着殷清风往下说。

    殷清风将众人或若有所思或焦躁不安的表情看在眼里,他继续说道:“问题出来了,原因也找到了,我们接下来就应该去找寻解决的办法。

    怎么解决呢?

    还记得我刚才说过什么了吗?

    发展商业!

    只有发展商业,让从事商业的人口增加,才是唯一的出路!”

    众人这才恍悟,原来殷清风讲了这么多,最后扣题之处还是在发展商业上面。再联想他刚才说过“如果从事商业的人口占总人口的四成甚至更多”的那句话,现在看来,不但不是没有可能,而是很有必要!也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富足之后野心之辈会造反”的问题!

    许敬宗越琢磨越有道理,越琢磨他就越胆寒。

    新式农耕本来就是殷清风提出来的。当所有人都在为不再忧心百姓的温饱和国库的税赋而欢欣鼓舞的时候,他,却留了后手!

    “真是一环扣一环、缜密得可怕啊”

    殷清风回身将黑板上那些数据擦掉,只留下“永业集团”四个大字。

    “让更多的人脱离土地,只有商业才能做到。

    商业不是简单的东边低买西边高卖那么简单,还需要各行各业的工匠来支持。

    一个商业经营的背后,需要几个、十几个、几十个甚至更多的工匠来为之服务。与此同时,经营这个商业,也养活了那些为之服务的工匠。

    也就是说,“工”与“商”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否则,工匠做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或者以很低的价格卖出,而商贾则无商品可卖。用更深一个层次的话来说,发展商业也就是发展手工业。

    仙居坊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所以,发展商业和手工业可以解决大量不再需要以土地而求活的人口!”

    一锤定音!

    所有人都听明白了这个道理。他们刚才的忡忡忧心立刻化为乌有。他们欢呼了起来,他们大声的议论起来,他们为找到解决的办法而鼓舞,他们为有机会参与这样的会议而兴奋。。。

    殷清风微笑着看着他们。

    等众人稍微平静下来,他说道:“仕农工商兵这个词汇只是区别人们所从事的职业,而不是用来标识高低贵贱的。

    以前,商贾怕自己富裕之后,钱财为那些权贵谋夺而去。以前,人们认为商贾之人不事生产,而厌恶经商之人。但是,现在不同了!

    我们不但要积极主动的去经商,还要采取一些措施来保证我们的财富不被夺走!

    我们采取什么措施呢?”

    他指着黑板上的四个大字,说道:“我们成立一个组织或者叫机构。”

    众人对黑板上的那四个大字一直猜测不已,现在听说要揭开谜底了,更是聚精会神的盯着殷清风。

    “我给这个机构起了个名字………永业集团。

    什么意思呢?

    就是,以后我郧国公府所有的产业都归这个集团管理。

    这个集团有一位最高领导者或者说是管理者,下面还有负责财务的部门、负责人员聘用的部门、负责监督的部门、生产的部门、销售的部门,采购的部门等等。

    总之,若是你们一时间还想不清楚,可以参考三省六部制。”

    此话一出,下面一片杂乱。

    “三省六部制?这是要造反的节奏吗?”

    殷清风也知道刚才的话会产生不必要的歧义,他拍了一下桌子说道:“我的意思是,永业集团的管理要有章法、要严格区分管理的职能,而不是真的有什么宰相和尚书!”

    “呼太吓人了”

    殷清风说道:“现在我来擅自安排一下对诸位的任用之后,你们就会明白了。

    现在我宣布,永业集团第一届主要管理人员名单如下:

    集团执行官:应国公;运营部部长:许敬宗;综合事务部部长:郧国公夫人;财务部部长:任月眉,副部长:薛繁星;人事部部长:吴国公夫人;生产部部长:任大,副部长:任四。

    农业部部长杜丙,副部长:殷暑往;采购部部长:殷寒来;科研部部长:任五;销售部部长:任二;安全保卫部部长:殷良;培训部部长:郧国公郡夫人,副部长:殷玉娘。

    后勤部部长:任三;教育部部长:范鱼娘;秘书处处长范鱼娘,副处长李月丽。。。。

    会后,我会将每个人所要负责的内容的资料交给你们,我希望诸位能尽早的熟悉你们以后工作的内容,并出色的完成你们的工作。

    诸位也听到我刚才说的“第一届管理人员名单”,也就是说,诸位的职位暂定如此。而且,以后每五年进行一次变动。具体如何变动,以后再做讨论。

    现在,我念到名字的人员留下,其余人等可以离开了。”

第174章 意外插曲() 
被忽悠得找不到的北的男官奴们出去了,在集团里没有获得职位的杜伏威和殷元父子也出去了。留下来的人里面,除了获得旁听资格的李承乾外,还有刘仁轨这个非集团内部人员。

    殷清风说道:“成立永业集团的目的,除了要带动商业的发展,还要保证谷贱伤农。要达到这个目的很简单:将农户手里多余的粮食收集到我们的手里,然后用来酿酒。

    从夏禹下令绝酒开始到周公发布酒诰到西汉初期制定的“禁群饮”的制度等,历代历朝禁酒的主要目的是减少粮食的消耗,备战备荒,但基本上是在禁酒,榷酒和税酒之间变来变去。

    用五谷酿酒,既可以降低谷贱伤农的程度,又可以为国库缴纳酒税,可谓一举两得。但,这不是唯一的办法。

    历年来,大多数的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于贩卖多余的粮食和纺织物。遇到天灾、战乱、苛政时,别说出售余粮,就连温饱都难以做到。就更别提什么家庭养殖了。

    但是,现在不同了。

    粮食丰产之后,农户们的收入不但不会增加反而会降低。为了避免天下再次动荡,我们作为大唐百姓中的一员和圣人的臣子,就要想办法消除这个隐患。

    什么是家庭养殖?家庭养殖对于农户来说什么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