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永世帝唐-第1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殷清风假装没看见武士彟的目光,他向许敬宗说道:“此事不急,你要仔细打探清楚再来回禀。”

    许敬宗欢天喜地的赶紧答应下来,仿佛因为得到重用而欢欣鼓舞。

    武士彟嘴角挑了一下,对殷清风说道:“老夫的建议是,这酒水在北地的生意交给那些武勋去做比世家们要便利很多。”

    突厥一直是大唐王朝的心腹之患,即使李靖等人在阴山之战将东突厥灭掉,之后的二十多年里,唐军的主要精力也是放在抵御西突厥的身上。

    现在大唐缺优良战马,也缺少耕牛。如果通过正常贸易,是很难从突厥手里获得的。

    殷清风在“国内”要做的事情都铺开了,他想在三到五年后大唐的国力兴盛了,来个毕其功于一役。

    在此之前,他不能真的只酿酒而不卖酒,那样占用的资金就太过于庞大了。所以,他把目光转到突厥的身上。

    这个时代的气温要比现代的气温要略高一些,但长城以北的气候依然寒冷、多风雪。

    如果用丝绸等奢侈品打动不了那些草原蛮族,用高度的烈酒去换大唐急需的牛马应该就没问题的。

    同时,再让人好好宣传一下喝茶的妙处。历史上,茶叶就是中原与草原之间主要的贸易商品。一旦草原人知道茶叶对他们的饮食有多么重要,相信他们是离不开的。

    他之前没想到走武将这条路,是受明末和清末山西晋商的影响。他认为这个时代的世家应该像晋商一样有草原贸易的渠道。

    不过武士彟提醒了他。

    唐朝要防备突厥,在两军交界的地方就要部署大量的军队。而这些军队的补给又要从各地运过去。为了及时和快速补给部队,唐朝建立了非常有效的驿站系统。

    如果将烈酒交给武勋去运输和交换,不但能赢得武将们的好感,也能将换回来的马匹及时的分配到军队当中去。

    不过这事儿得与李世民商量,免得他又小心眼儿了。

    殷清风一副受教的模样说道:“小侄每日坐在书房里也不过是凭空臆想,还是缺少像伯父这样阅历丰富的长者指点。小侄恳请伯父在闲暇之余,能多多指点小侄。”

    武士彟被这马屁拍得极为舒服,他老怀大慰的说道:“贤侄能及时思其短而求其长,老夫更是放心将武氏交到你手中了!”

    许敬宗见这爷俩亲密无间的样子,不知道是该嫉妒殷清风的命好,还是应该咒骂武士彟这个老头昏庸。

    武氏家族的渊源或许比不了许氏,但过往的显赫绝对要比许氏的要高上不少,怎么现在就堕落到送女又送家族前途的地步呢?

    “哎怎么我许敬宗就没遇到这么傻的人呢。。。。”

第185章 剥丝抽茧() 
武士彟像是想起什么来了,他说道:“说起茶山,老夫在骊山附近就有一座。既然贤侄对茶叶略有心得,不如改日你有空了帮老夫制作一些。老夫上了年岁,酒是饮不得了。”

    殷清风痛快的说道:“若暂时饮用倒也没问题,小侄随时可以制作一些出来。但最好的茶叶是明前茶和雨前茶,等明年春天小侄再帮伯父制出最佳的茶叶来。”

    “哦?这有什么说法没有?”

    不但武士彟好奇,许敬宗也屏住呼吸想知道个究竟。

    殷清风说道:“明前茶就是清明之前采摘下来的嫩叶,雨前茶对应的就是谷雨之前的茶叶。

    明前茶,芽叶细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而且由于清明前发芽数量有限,可采摘的茶叶数量当然就很少,所以明前茶,用贵如黄金来形容也不为过。

    雨前茶,虽不及明前茶那么细嫩,但由于生长的时间更长,味道也就更浓郁了一些。

    若是咱们自家饮茶,还是这两个时节的茶叶最佳。至于卖给外人嘛。。。哈哈哈。。。”

    武士彟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

    他接触殷清风越久,发现殷清风对他并没有他担心的那样有很大的隔阂与疏远感。所以,他的笑声尤其爽朗。

    “那好,那好!老夫今年就先试试你的新式制茶,等明春再饮你说那个明前茶和雨前茶吧!”

    殷清风想了想,说道:“咱们不是要在各地购买山地种茶吗?既然茶叶种上了,还需要制茶的工匠。

    小侄这里的佃奴有很多,等空闲下来,小侄让人在里面找一些机灵的人出来,培训他们以后专门为集团制茶。

    伯父那里既然有座茶山,就让他们今年先练练手。等到了明年春天,也好为伯父制作满意的茶叶来。”

    “行!就按你说的来!”

    武士彟当场就做决定了。

    “唔。。。许先生,老夫有些话要单独与清风谈及。。。”

    许敬宗始料未及,但他立刻起身告辞。

    他人虽然走了,但心里去充满了怨恨。

    要不是他现在受制于殷清风,他连殷清风也会一同嫉恨上的。

    对于殷清风,他算是彻底死心了。

    他虽然不甘于人下,但殷清风太过强大了。就算他能把所有能想到的阴招都用上,也敌不过他身后还有一个太子。更何况他连一丁点战胜殷清风的自信都没有。

    至于那个姓武的老匹夫。。。哼哼!

    武士彟估摸着许敬宗走远了,他向殷清风问道:“清风,老夫对这许敬宗还是有些了解的。现在只有你我二人了,你说说你与那许敬宗是什么关系?你让他参与到集团来,对他可放心?”

    殷清风没想到武士彟将许敬宗撵走就是为了这个,不过武士彟的拳拳之心他还是很感动的。

    他将如何与许敬宗第一次见面,到许敬宗背叛李世民,到如何设计害他,再到他如何劝降许敬宗的,简略的道来。

    “。。。伯父,小侄从计算如何削弱那些世家之前,便明白想要制约一个人,家族就是其命脉。

    这许敬宗既然是一族之长,不管他对小侄是虚情还是假意,只要许氏族人迁至长安,他身上的枷锁就再难解开了。除非他不顾及族人的性命,否则他就不敢背叛。

    非是小侄阴损,实在是这许敬宗的品性过于阴险又桀骜不驯。

    所以,小侄只用其才能,而无所谓其忠心。”

    武士彟一边听着一边欣慰的点头,等殷清风说完,他说道:“既然清风对他看得如此通透,又知该如何使用他,那老夫就安心了。说起来,这许敬宗做事还是有一定能力的。”

    对于如何使用许敬宗,殷清风也有自己的衡量。

    一种选择是,让许敬宗知道很多“秘密”,但不急于分派他做重要的事情。如果他会在一次次的失落后主动请缨、主动做事,那么,请缨的次数多了,他也就习惯了这种人下为奴的身份了。

    另一种选择是,同样让许敬宗知道很多“秘密”,但始终让他处于集团权利的边缘,不对他委以重任。他在心生不满后,会将这些“秘密”当做进身之阶,透露给那些世家。

    但是,那些世家会承诺他什么呢?又如何帮助他和他的族人从自己的“魔爪”下解脱呢?他们不会天真的认为将自己暗杀掉,一切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吧?

    反正只要李唐的政权还在,只要李世民还在世一天,那些人就无法通过政治的手段来除掉自己。

    只要许敬宗还是一族之长、还是一个有理智的人,无论他脑后的反骨有多大,生性如何的桀骜,他都要面对现实。

    现实就是,自己很强大,现在强大,未来更强大。现实就是,他现在反抗不了,未来更没机会。

    他要是还顾忌他和他的妻儿老小、他的族人的性命与前途,他就不得不认清现实、低下头颅。

    甘心与不甘心,对于他和自己来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只能给他最多一年的时间去适应。适应得了,皆大欢喜。适应不了,他和他的族人就必须消失!没有其他结果!

    当然,自己不会傻傻的这么做。否则也没必要和他这么斗心斗智的。

    嗯。。。。刚才是个好兆头。

    武士彟沉吟了一下,谨慎的问道:“清风可留意下午时分你嫡母的异样?”

    裴氏的异样,站在讲台上的殷清风自然是看得清楚了,但是他没时间去细琢磨其中的缘故,更没找出时间去解决。现在武士彟一脸沉重的模样,倒让他心生不安起来。

    他正了正身体,虚心的说道:“请伯父指点。”

    武士彟也挪动了一下身体,说道:“清风可知很多传世了几百上千年的世家,为何在政权更迭的情况下,依然屹立不倒吗?”

    他似乎也没想着要从殷清风那里得到答案,他继续说道:“因为那些世家都明白一个道理:高树靡阴,独木不林。

    每个世家想要生存,都要通过联姻的手段,来攀附、笼络和控制其他的家族。

    攀附,就是与一些比自家权势更重更强的家族联姻;笼络,是与势力相当的家族联姻。最可怕的是,通过联姻的方式,控制比自己弱小的家族。

    为了达到这三种目的,每个家族的每一代少女都会在经过精心挑选后,受到严格的教导。

    教导她们诗书礼仪只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教导她们如何在夫家争权夺势。一旦她们在夫家得到一定的权势,她们就会把夫族的利益向本族倾斜。更有甚者,这些弱小的家族经过几代通婚后,成为势力更大的家族的附庸。

    当然,也不是每个附庸家族都是通过联姻的方式被控制,很多小家族为了生存,是主动投靠的。至于像许敬宗这种的,也不是没有,但是忠诚度却是最低的。

    不怕清风嘲讽,老夫出身的武氏,最近几代虽然没有通过这种方式去控制弱小家族,但往前数几百年,这种事情没少做过。”

    说到这里,他有些尴尬而又坦诚的看着殷清风,“老夫将小女嫁与清风,可不是为了图谋殷氏家族。”

    殷清风会心的笑了起来,他没想到老武胖子会这么说。

    “小侄再年少无知,也不会以龌蹉之心度伯父赤城之意。就算是有图谋,也是小侄图谋伯父才对。毕竟主动登门的,可是小侄啊”

    武士彟哈哈大笑起来。

    他大力的拍了拍殷清风,似乎是因为殷清风在他面前毫无遮拦的缘故,他竟然有泪水要流出来。

    殷清风被他的失态弄得有些摸不到头脑,“伯父。。。”

    武士彟挤了挤眼睛,伸手又抹了一把,说道:“老夫有些失态。咱们继续说你嫡母的事情吧。。。

    在前隋时期,民间有句谚语,叫做“李家铁骑行天下,独孤门生镇四方,宇文腰缠家万贯,萧家偏安在岭南。”

    这四句谚语分别指得是:武德圣人出身的陇西李氏、北周柱国大司马独孤信的家族、北周的皇室后裔和南陈的大将军萧勃。

    具体这谚语的由来就不细说了。

    但是,大隋除了这四个门阀之外,还有河东的裴氏也被人称为裴阀!而你的嫡母出身的正是河东裴阀。

    老夫与你先翁虽早就结识,但你阿翁生性严谨,又不喜结交,只一心为圣人和秦王效力。所以,老夫与他交情并不深厚。但关于你嫡母的事情,还是知道一些的。

    你殷氏从江左北迁之后虽然在朝堂上权势不重,但在江左各家族里的影响力很大。

    老夫猜测,裴阀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将你嫡母嫁给尚且地位不显的你阿翁做子媳的。

    对于裴阀这样的家族来说,你殷氏崛起了,他们就有可能控制殷氏,如果殷氏一直默默无闻,他们也不在乎一个偏支的庶女。

    而且,一旦殷氏崛起了,下一步他们就会再嫁一个裴氏女到你们殷府去。就以你阿耶和阿兄的性子。。。。

    按照今日你嫡母的神情来看,她应该是受到裴阀内部的指令,但是又无法对你进行有效的控制,所以才会失态的。

    又或者是,之前他们对你不重视,但今日见到你的才能后,你嫡母在悔恨以前没有好好对待你。现在再想补救,悔之晚矣。

    如果老夫没有预料错的话,一旦你嫡母觉得她控制不了你,她会会让族内找一个相貌、学识、心机都非常出色的族女嫁给你!”

    殷清风越听越心惊。

    “我擦!裴阀和裴氏这么阴险!”

第186章 妹妹芳名() 
武士彟似乎很愿意看到殷清风这么不淡定。

    从他认识殷清风以来,殷清风的形象就是计谋不穷、算无遗算,让他在殷清风面前很难找到以往的自信。

    武士彟笑着说道:“清风也不必多虑。裴阀有他的张良计,但你有你的过墙梯。而且,她又不是你所出的生母,能耐你何?”

    殷清风倒不担心裴氏能兴多大风起多大浪,最多来个置之不理就完了。但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