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永世帝唐-第1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士彟一愣,哈哈大笑起来。他脑海里想象的场面估计和殷清风之前想过的一样:妹婿是舅哥的老师。

    殷清风见武士彟不反对,他说道:“伯父也知道襄城郡主也住在这里吧。”

    武士彟收住笑声,点点头。

    “虽然太子刚刚成为皇储,但皇家终归是有皇家的体面。按理说,别说郡主了,就是普通人家的女儿在没出嫁之前也是没道理住在夫家的。

    但小侄这人脸皮厚,又不希望在成亲之前对未来相伴一生的人一无了解,所以,郡主就住过来了。

    小侄想说的是,等武家妹妹断乳之后,是不是。。。也能送过来。。。”

    武士彟一愣。这个提议是挺不要脸的。

    但,想到连家底都送上了,还在乎这个?反正前面有太子做榜样。

    武士彟越想越觉得这个提议绝妙。

    未婚女儿住到夫家的事儿虽然不常有,但不是没有。连太子都能为了拉拢殷清风而不顾声誉,他怕什么?

    还有,殷清风说什么‘相伴一生的人’,若是自家的闺女过来与殷清风一同居住,可不就是真正的相伴一生吗?

    自己之前担心的不就是殷清风不肯用太多心思在武氏的身上吗?现在有静淑守在他身边,还用担心吗?

    妙啊!这殷清风的心思真是玲珑剔透!看似他是在厚颜相求,结果还不是婉转的表达了他会尽心尽力的帮助武氏吗?

    哎真是个有情有义的好少年啊

第188章 士彟揭秘() 
意外得了一张好人卡之后,殷清风就想告退了。忙乎大半天了,人不累心累

    武士彟本来已经站起来想送送殷清风,但他身形刚动,又一把将殷清风拽住,“贤侄且慢!”

    不知道是武士彟心急的原因还是武士彟本来的力气就大,殷清风扑腾的一声,狠狠的坐了回去。

    武士彟也一愣,但他很快说道:“听说。。。贤侄没有出仕的打算?”

    殷清风挪了挪屁股,无声的点点。

    武士彟闭目思索了一会儿,说道:“老夫与贤侄说说武德圣人和太子这个人吧。”

    殷清风一下子来精神了。

    他对李渊和李世民所有的了解,都基于历史书籍。

    历史书籍对历史人物的记载,要么都是伟光正,要么都是极力诋毁,但大多记载的都是他们做什么了,而很少说他们的性格如何品性如何。现在有这么一个与他们很熟悉的人来讲解,可比他一点一点去剖析更节省时间和通透。

    “刚才说过大隋年间有四句谚语。这第一句谚语说的就是陇西李氏。

    说是老子李聃的后人,实际上是胡乱攀附的。他们真正的血脉,是出自汉化的鲜卑人。所以,陇西李氏才有机会以武起家。

    隋文帝杨坚你知道吧。在他没得势之前,他叫普六茹小名那罗延,同样是鲜卑种,也同样是攀附在弘农杨氏的身上的。

    因为杨坚为了有效的统治这万里江山,他就效仿北魏孝文帝!不但给自己起了一个汉人姓名,还直接让弘农杨氏将他和他那些已经改为汉姓的长辈写进杨氏的家谱里。

    李渊进了长安后,也效仿杨坚,找老子做其祖先。”

    说完这段辛密后,武士彟继续说道:“史记中说‘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大隋在杨广的手里也是如此。

    知道老夫为何选择李渊吗?”

    殷清风注意到,武士彟已经两次直呼李渊其名了。

    他稍微一琢磨就明白了武士彟直呼李渊的名字是什么心态了。

    在这个城头变化大王旗的年代,百姓对帝王只有敬畏和不敬畏的区别,至于忠君不忠君的,那是什么狗屁?今天你能给我荣华富贵,但你倒霉的时候,兴许我也受牵连呢!

    所以啊,下到吃不饱饭的穷苦百姓,上到锦衣玉食的世家都有一个“朴素”的想法:皇帝永远没有家族重要!

    “老夫虽然家道中落,但有一个道理还是明白的:只有世家子才有能招揽众多的文武豪杰!

    细数当初的反隋的豪杰:李轨、萧铣、王薄、沈法兴、高士达、杜伏威、朱灿、李子通、张称金、薛举、孟海公、高谈圣、徐圆朗、王世充、刘武周、窦建德、罗艺、李密、李凤、哈洪太、高开道、薛仁杲、罗铁汉、雷大鹏、林士弘等等,出身世家的寥寥无几,而且,家族势力都不大。

    老夫选择李渊的理由很简单。

    第一,李渊是世家子,而且是家世很强的那种。

    第二,其他豪杰的疲态已显。

    第三,其他豪杰起事的地方皆为四战之地。

    李渊有没有反心?

    呵呵。。。现在李渊已经成圣,各种美誉应有尽有。但只有老夫和裴寂、刘文静等人知道,他是被逼无奈,也是那些豪杰不争气,他才顺势而为。

    当初蛊惑李渊起兵的有:裴寂、刘文静、李建成、太子等人。

    但是,李渊更愿意沉迷在晋阳宫里那些女人的身上。

    于是裴寂和其他几个人商议,以李渊的名义让刘文静出使突厥。等刘文静回来,说得到了始毕可汗的支持。而且,这时裴寂借李渊的名义又招收了不少的文臣武将。李渊见他自己没用半点心思就有这么强的势力,他这才顺势答应了裴寂等人的说服。”

    殷清风目瞪口呆。

    “我擦!这比赵匡胤黄袍加身还假!”

    武士彟问道:“是不是很失望?”

    殷清风小鸡叨米似的点着头。

    武士彟继续说道:“李渊的本质就是纨绔子弟。但,奈何他的出身太好了!而他最大的幸运是,有两个野心勃勃的好儿郎。

    但是,得了江山之后的李渊,就变得阴险和虚伪了。

    刘文静的死,是因为刘文静当初假借他的名义取得突厥的帮忙。

    现在天下到手了,他不想背负这样的罪名。所以,他暗中指使,或者是裴寂揣摩出他的心意。

    李密、王世充、窦建德等人,以及他们的旧部为什么会被李渊找借口杀掉了?因为李渊不是通过战阵厮杀才坐上皇位的。他惧怕那些见惯了厮杀的豪杰、他在那些人的面前感到自卑。

    李渊这个人,有没有能力做一个帝王呢?

    没有!

    不管朝堂上以他的名义颁布了多少政令,几乎都是出自裴寂之手。是裴寂的才能横溢吗?也不是,他身后有众多的谋士。

    也就是说,李渊只要能笼络住裴寂,这个皇位他就能坐下去。

    说到这里,老夫顺便说下裴寂吧。

    裴寂受李渊的看重,因为裴寂总能让李渊不受打扰的享受醇酒美色。也总能让李渊享受到不一样的享受。比如:俩人同时享用一个嫔妃、比如:裴寂让家中女眷伺候李渊等等。

    裴寂是偏支庶子,最初在家族中不受重视,发迹了之后对裴阀的愤恨之心也没有消除。贤侄若想与裴阀作对,不妨找他合作。”

    武士彟点醒了一下殷清风后,继续说道:“再说说李建成吧。

    李建成呢,有一个对其严格教导的阿娘,才没有像他阿耶那样成为一个废物。但是,他阿耶对他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老夫听人议论过,李建成四岁饮酒,十岁破身。在其生母热孝期间依然房事未断。

    要说他的才能呢,也不是没有,毕竟太穆皇后是个让人尊敬的女子。

    如果以老夫的眼力评价,李建成更适合做一个守成之君而非开国之君。或许,这就是他斗不过太子的原因吧”

    殷清风听出来的,武士彟对李渊李建成父子的认同度不高,反而对李渊的老婆和李世民的评价要高一些。

    “李渊取得长安之后,本意是想让李建成这个太子帮他完成大部分的政事,他好继续享受。但李建成不甘心功勋都被太子夺去。所以,他最初几年也积极领兵在外。

    本来呢,身为太子领兵在外是好事。既知晓兵事,又能笼络武勋还能体察民间疾苦。但,李渊害怕了。

    之前说过,李渊没有见过血腥。他生怕李建成在军中累积的声望过多,而生出夺位之心就像杨广夺杨坚的位置一样。

    李建成就这样回到了长安。

    但,统一天下的战争也基本结束了。

    一个是带过兵的长子,一个是始终统兵的次子,该才能安稳的醉生梦死到老呢?

    李渊与裴寂商议后,让李元吉、裴寂等人站在李建成的身后,让他和秦王去争斗。

    呵呵。。。这就是我们的武德圣人。。。

    当初的秦王,现今的太子呢?

    因为有了长子李建成的教训,太穆皇后对秦王教导更加严格。但是,太穆皇后也有私心。

    长子将来是要继续唐国公的爵位的,作为次子就不必知晓太多政事了,能学学统兵作战、将来能辅佐长子就好。所以,少时的秦王更过的是接受兵家典籍的教导。

    但,错有错着。

    谁曾想国力鼎盛的大隋王朝会有轰然倒塌的那一天?

    秦王在第一次统兵到雁门关救驾后,对统兵的事情就更感兴趣了。

    老夫敢断言,如果让秦王始终统兵在外作战,或许更符合他的心意。

    但是,老夫刚才也说了,李建成回到长安了、秦王也要回长安了,李渊就坐不住了。

    于是,手足相残的悲剧,就在李渊的授意下发生了。。。。”

    武士彟的讲述,比殷清风了解的更详细。但他既不在意李渊是怎么样的一个人,李建成更是成为阶下囚。倒是对李世民的评价很感兴趣。

    武士彟说,李世民更愿意玩儿骑马打仗的游戏,应该是没错的。

    以李世民皇子的身份,如果他不热衷战阵厮杀,昭陵六骏也不会在千年后还被世人敬仰。

    不过他最感兴趣的是,裴寂和李渊到底玩儿了哪些花花样儿。。。

    “李大爷、裴大爷,下次玩儿的时候,带我一个呗

第189章 承乾心声() 
武士彟是一个投机商,这是很多人对他的印象。

    但,裴寂不是吗?刘文静不是吗?殷峤、刘弘基、唐俭、刘政会。。。他们不是吗?面对乱世,没有谁对谁错,也不存在投机不投机的说法。一切都是为了活下去。

    不但自己要活下去,家族也要生存下去。

    殷清风相信,武士彟敢这么大胆的把帝王辛密都揭个底儿朝天,就是为了将把柄送到自己的手里。

    莫说现代人太铜臭,古人为了家族的利益可以舍弃很多、付出很多。

    回头望了望武士彟住的小院,殷清风感慨万分的走了。

    第二日早饭后,武士彟率先告辞,紧接着许敬宗带着刘仁轨也去了水泥窑。剩下的只有殷元和杜伏威两家人。

    殷清风安排殷良护卫着殷元一家、女教师和学生们去爬山。

    裴氏今天的状态依然不佳,有些木然的随着大队人马走了。平时一家之主的派头一点儿也没显露不出来。

    殷清风见裴氏这么配合,他心里倒松了口气。

    经过昨晚武士彟的分析,他对裴氏反而生出一丝同情心。

    以前很多人都说古代女子真可怜,大都是每个家族谋取利益的工具。现在仔细品品,可不就是那么回事儿嘛。

    像裴氏这样的人,一辈子都生活在阴暗里面,能享受什么闺房画眉、天伦之乐?

    她不但搅得殷峤从殷氏家族里搬出来,还摆出一副大家族规矩深深的架子,将整个国公府的气氛都变得极为压抑,现在又来算计自己。这样活着真的有意思吗?

    如果她亲身的儿子知道她是这样的人,是选择站在她那边,还是做殷氏的叛徒?难道她就不明白,在这个母凭子贵的年代,女人最大的成就,就是她们的骨肉吗?

    “哎可怜之人啊”

    同情了一下裴氏后,殷清风来到后花园。

    杜伏威两口子加上月眉等四个少女,还有李承乾这个旁听的,围着石桌上的杜天意说说笑笑。

    殷清风到来时,除了杜伏威向他点头示意、李承乾乖乖站起来行礼外,竟然再没人搭理他。

    杜天意早就会翻身了,月眉和襄城两人伸手围住石桌,生怕他一个翻身掉下去。

    殷清风无所谓的在杜伏威身边坐下,又随手把李承乾也拽在身边。

    杜伏威又看了一会儿那帮嬉闹的妇孺们,对殷清风说道:“你只把你嫂嫂拉进那个什么永业集团里,我和雄涎他们你就不做安排?”

    殷清风说道:“小弟对你们肯定有安排,所以才不让你们与集团有什么牵扯。不过,兄长什么时候能出山,还得看太子的意思。倒是雄涎他们最近要忙乎起来了。”

    杜伏威压低声音说道:“雄涎他们回来了,说事情办得很顺利。”

    殷清风就当没听见,“趁着兄长还没出山,是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