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永世帝唐-第1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删褪且磺蚬帷U庑┣谱愎弧!!W愎簧阶目恕!

    她似乎想到了什么,小脸儿有些红润。

    “其次,兄嫂虽然现在只有天意这一个子嗣,但以后。。。再加上还有那么多的义子没有成家立业。

    最后,刚才郎君说过一个词,叫做杜殷氏。既然我们是一家人,钱财在谁的手中岂不是都一样?”

    “不干!不干!钱财到了我的手里,谁也抢不去!”

第191章 应对之策() 
谁也没料想到杜伏威会这么搞怪,楞了一下之后,哄然大笑起来。

    单云英知道丈夫这么说,是因为无法表达对殷清风的感激之情,但她还是“恨恨”的瞥了他一眼。

    十余年前,她还是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少女。但是随着大业帝讨伐高句丽开始、随着知世郎王薄在长白山起事开始,美好的生活就结束了。之后的时光里,她都在恐慌和茫然中度过的。

    有幸,她结识了现在的丈夫。于是,她召集一些单氏旧部,随同丈夫转战江淮。

    那段血雨腥风的日子,现在回想起来,依然让她午夜难寐。

    后来,她劝丈夫降唐。但是,她忘记了降唐的李密、薛仁果等人,以及被俘的窦建德、刘黑闼等人的结局。

    丈夫就这样草率的进了长安。

    进长安不久,丈夫遇到了殷清风这个他们一家的贵人。

    性命保住了,富贵也有了。

    大恩不言表,阖府上下都感激他,也愿意为他付出一切。但是,他非但不以救命恩人自居,还对自己与丈夫很是亲昵,对那些义子也很是爱护。

    现在,他又慷慨的将如此钱财分给自家,这份恩情真是永世难报啊

    殷清风见杜伏威搞怪,他也来了兴致。

    他很是严肃的说道“嫂嫂,加盟会后嫂嫂要忙碌一阵子。但是等到那些人都加盟了之后,嫂嫂就要清闲下来了。所以,小弟有一个提议,不知嫂嫂以为如何?”

    众人立刻肃静下来,襄城更是准备记录下来。

    “小弟建议,趁着这难得的清闲,不如。。。给天意添几个弟弟妹妹吧”

    说完,他起身就跑。反正该说的都说了,再不跑就会被娘子军的头领给“歼灭”当场了。

    殷清风回到书房,准备静下心来思考如何应对裴氏。

    裴氏的内心,或许就像武士彟说的那样举棋不定或另有算计。虽然他无惧裴阀的力量,但他一定要在裴氏离开山庄之前处理好这件事。能和平解决,干嘛还要使用阴谋诡计或武力解决?

    但是,裴阀的利益诉求是什么呢?

    后人评价河东裴氏为: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里独一无二的望世家族,这个是很有道理的。

    传说河东裴氏的起源,为赢秦始祖非子之后。

    裴氏和很多大家族一样,有很多分支。一曰西眷裴,二曰洗马裴,三曰南来吴裴,四曰中眷裴,五曰东眷裴。

    西眷裴,以子孙多仕西凉,故号西眷。

    西眷的其中一支,在南朝为官,其后代被称为南来吴裴。

    中眷裴,与南来吴裴一样是从西眷裴中分离出来的,始祖裴天明是兄弟三人排行中间的那个,他的后代被称为中眷。

    洗马裴,同样出自西眷,因住在解县洗马川,故号洗马裴。

    东眷裴的始祖,是汉灵帝时期的尚书令裴茂的第三子裴辑。

    在血脉上,他们共同的祖先是裴茂。但明显东眷与其他四房在血脉上要远一些。

    有人统计过,从东汉到满清,裴氏家族一共出了五十九位大将军。其中,从南北朝到隋朝就有二十九位。计:北朝二十一人,南朝八人。

    在战事频乱的年代,武人的身份比文臣的地位更高。二十九位大将军产生的影响,绝对是无可比拟的。

    除了这些大将军,从南北朝到隋朝,裴氏又出了九位宰相或相当于宰相职位的子弟。

    这,也是裴氏在隋朝被称为裴阀的原因。

    到了唐朝,裴氏家族先后出过宰相三十四人、中书侍郎四人、尚书三十八人、侍郎二十七人、常侍四人、御史九人、大将军三十一人、皇后、太子妃、王妃七人,驸马十八人。。。所以,就有了“无裴不成唐”的说法。

    当然,现在的裴氏在大唐王朝内还没那么辉煌与恐怖,比起那两个崔氏来说还差一点点。但是不及早与这个家族达成和解,未来终究是一个极大的隐患。

    这样有着显赫的过往与未来的家族,真的没有弱点,或者说是合作的可能吗?

    殷清风想起了武士彟对裴寂的评价。

    裴氏对外有五个大的分支,内部分支更是众多。而且,五个分支各过各的,经济上无法做到共同富裕。那么,许多分支尤其是庶分支的子弟的家境就没那么富裕了。

    既然裴氏也缺钱,不就好办了吗?

    钱粮钱粮,粮可以等于钱,但钱未必等于粮。实施新式农耕和一年两种后,裴氏不会缺粮。但粮价在下降,他们的收益也会减少。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自己这个“罪魁祸首”能拿出哪个或哪些产业与裴氏合作。

    裴氏所在的河东道,覆盖了今天的山西和河北省西北部。特产嘛。。。。煤!

    煤在古代叫石炭,郦道元的水经注里的解释是:山有石炭,火之,热同樵炭也。嗯。。。很形象。

    如果把煤炭的生意交给裴氏来做,那就真的是一举多得了。

    一得:化解与裴氏之间的矛盾。

    二得:减少树木的砍伐。

    三得:农夫转化为矿工,解决了一部分未来出现的就业问题。

    四得:提高冶金的水平。

    五得:扩大了采矿业的队伍。

    为了让裴氏甘心成为煤老板,就得扩大煤炭的应用。

    殷清风作为穿越者,首先信手拈来的就是蜂窝煤炉。

    当然,蜂窝煤炉只需要粉煤就可以了,块煤才是最大的产量。

    块煤可以炼焦,也可以作为普通灶膛的燃料。

    灶膛不用改进、蜂窝煤炉相对也简单,难办的是炼焦。

    煤炭炼焦又称煤炭高温干馏,可以获得焦炭、煤气和煤焦油。

    焦炭生产出来,有多少就可以卖多少,但是煤气和煤焦油怎么处理?

    煤气固然可以通过管道连接到煤气灶上,但它不同于沼气。沼气池可大可小,产生的沼气不存在储存的问题。若大规模使用煤气的话,就要考虑储存罐的问题了。

    如果小规模的使用,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一想到每隔几百米远就一个储存罐,殷清风就头大了。一旦爆炸了,那可真就好玩儿了。

    而且,气体储存罐有一个加压的程序,这个是没办法解决的。所以,煤气的利用就压根儿也别想了。

    煤焦油对人的皮肤是有害的。如果不小心沾到皮肤上面,轻则会引起皮炎,严重的可能会导致毛囊炎等,更何况里面包括苯、二甲苯、萘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

    以现在这个条件,根本无法对其进行任何应用。包括用它来做最简单的应用:木材防腐油和粘合剂。

    但是炼焦炉还必须得建起来,否则提高冶炼水平就无从谈及。

    提高冶炼水平,不是为了炼出钢那么简单,而且还可以提高铁矿石的成品率。

    有人怎么说来着?每一个新技术的出现,都会出现一个新的生产链。嗯。。。对,不是产业链,而是生产链。

    挖煤、运煤、卖煤、制煤球、打造煤炉、卖煤炉,这六个环节能养活多少人?一个五百人的矿坑,就能养活下游的两千户家庭吧。。。一千个这样的矿坑呢?

第192章 缓兵之计() 
为了打动裴阀,让他们甘心做煤老板、煤黑子,殷清风除了要拿出一份漂亮的企划书,还要拿出蜂窝煤炉的样品。

    但只是蜂窝煤炉就太简单了,殷清风又想到了一个不错的点子。

    等到爬山的人都回来了,裴氏也休息过了。殷清风恭敬的来到殷元和裴氏的面前。

    做足了礼节之后,殷清风说道:“孩儿事先没有向两位大人请示,就擅自决定将永业集团交给襄城和应国公打理,孩儿向阿耶和嫡母请罪。”

    殷清风拿襄城和武士彟顶在前面让裴氏先别挑刺,然后再慢慢谈。

    只能说,他这种技巧是没错的,但效果却不大。

    昨天的事情,对裴氏的冲击很大。

    她对三年前的殷清风的印象是,比丈夫和儿子更木讷的一个少年。

    但世上总也有一些事情是她想象不到。

    三年前,因为这个庶子要改善庖厨之事招致自己的责骂,然后他就决然的留书离家出走。他再次出现不久后,当时的秦王就手持敕旨,将秦王的长女赐婚与他。

    再然后,自己对他就彻底看不明白了。

    吴国公虽然是降将,但好歹也是与天下豪杰争锋过的人,怎么就能和他成为结义兄弟呢?而且,吴国公那些彪悍的义子们,在他面前乖得像羔羊一样,仿佛他们之前本根就不是浴血的厮杀汉。

    仙居坊、滋味楼、妩媚坊,一个又一个日进斗金的产业竟然是他一手创立的。没人知道他哪里得来的学问。

    以前,自己为两个儿女的亲事担忧。

    丈夫虽然有一个国公的封爵,但有爵而无权。所以,一个贵为国公的世子,一个是国公的嫡长女,却无人愿意成为郧国公府的姻亲。哪怕是自己出身的裴氏,也没人愿意。

    就在这个庶子成为秦王的郎子不久之后,玉娘与宿国公的嫡长子快速的定下了亲事。而且,程府竟然同意了玉娘年满十八岁之后才能成亲的要求。

    这或许是宿国公看在他是秦王郎子的面子上才同意的,但应国公这个圣人面前的功臣又如何肯为他做事,还主动把自家的产业交出来呢?他这又是为了什么?满长安城谁不知道应国公财力之盛是无人敢轻言超越的?

    如果应国公为了迎奉太子,但身为长辈和长安城里有数的权贵,他怎么就能把腰弯得这么低?

    从接到家族指令后,自己不是不想找机会与他接触,而是根本没用。看似礼节不缺,但他拒人千里的姿态自己却是深有体会。

    昨日,他又捣鼓出来一个什么永业集团,还把自己安排一个什么综合事务部的部长。这是当着所有人在羞辱自己啊!身为嫡母、裴阀的族女,竟然被自己的庶子安排来安排去。这要是传出去,自己真真是没脸面了。

    好在,还有应国公和襄城郡主也身在其中,才勉强能遮住颜面。

    这件事,姑且不谈。

    可是他捣鼓出来的永业集团,自己怎么向族里交代?本来就没有完成族内的指令,这个集团出现之后本族会有什么反应?

    自己想了一夜加一天,自己也算想明白了。

    这庶子自己控制不了、家族的指令没法完成,再加上之前家族对自己儿女婚事的冷淡,自己只能彻底与家族划分界限。只要这庶子成了驸马都尉,自己也就不用在族人面前卑躬屈膝了。

    自己主意是定了,但现在这庶子找过来说这些话是什么意思?

    殷元向来也不做主,更不关心什么集团的事儿。他像是没事儿人一样,闭着眼睛坐在那里。

    裴氏心里算计半天也没想明白殷清风现在要唱哪出戏,她只好随口敷衍,等着殷清风说正题。

    殷清风说道:“看似应国公在统领集团的事务,而且他也将自家的产业交由集团打理,但是他非但没有从集团得到更多利益,反而因为木材和丝绸作为集团的供应商,他的收益将会减少。”

    裴氏知道这种商业账还不是殷清风要说的目的,她继续敷衍着。

    “应国公是外人,孩儿如何算计他都是不为过。但是嫡母出身的裴氏,孩儿就不得不考虑了。”

    裴氏眼睛一亮,有些颤声的问道:“你。。。有何打算?”

    “孩儿身为晚辈,自当为嫡母的家族考虑。所以,孩儿有一个他人不曾涉足的营生想与裴氏一族商谈一下,但这要等到冬月时分才可以。若嫡母与族人相互走动时,请代为转告这个消息。”

    “他人不曾涉足的营生”这几个字,深深的打动了裴氏。她可是知道最不起眼的妩媚坊一个月的收益是多少。既然能被殷清风郑重的提出来,这个营生的收益绝对要超过妩媚坊许多许多。

    瞬间想清楚了其中含义的裴氏,心中直念阿米豆腐,这下子她对族人总算是有个交代了。

    她现在终于觉得殷清风有些顺眼了。

    殷清风办事向来不喜欢拖泥带水的。既然事儿都说清楚了,他也没多做停留。

    这件事,裴氏比他更急。不用自己去催,裴氏明天,最晚后天就会将消息传出去。而,只要裴阀那边得到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