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永世帝唐-第1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世民沉默了。

    虽然裴寂说的三件事他一样也没做,但舆情不是他能左右的,尤其各世家齐聚长安的情况下。

    “那。。。魏国公有何谏议。”

    裴寂回道:“圣人虽有安养天年的退意,但无妨再做几年,而政事交由太子处理。最少两至三年后,再举行禅位大典。”

    李世民点点头。

    只要朝事由他来掌控,那个位置也不急于坐上去。

    他说道:“除了此事,魏国公还有什么要说的?”

第247章 李唐为局() 
王度放下手里的纸张,闭上眼睛沉思。

    那几张纸上显示,李渊召裴寂去太极宫,之后,裴寂去了东宫。

    裴寂肩负什么使命?李渊有话为何不直接对李世民说?

    难道,又是一场风云变化的风波将起?

    几个月前,他给九郎写信,让他不要轻易参与其他家族的任何行事。而他自己也是这么做的。

    从洛阳聚会,到来到长安,没有必要,他一言不发,静观其变。

    一个家族在乱世中的求生法则是,主要子弟安心蛰伏,而次要子弟则远离朝堂为官。只有到了盛世,主要子弟才会发力、才会在朝堂上争夺权力。

    杨坚九年完成大一统,李渊用了七年。

    虽然李渊的天命要强于杨坚,但各世家观望的原因,还在储位这个问题上。储位不明而选择站队,是极为愚蠢的行为。或许别的家族能经得起风浪,但王氏不行。

    现在储位已明,接下来就是与未来的新君达成某些交易的时候了。

    之前各世家敢就铜钱改制发出反对的声音,就是想在李渊、李建成和李世民中间找一个平衡点。只要李渊让步了,他们再在李建成和李世民中间做一个选择,那么,世家的利益就有了保证。

    始料未及的是,李世民毫无征兆的掀翻了李建成。

    留给世家的选择只有一个了。

    别人是否看清楚这里的关键他不在乎,他的精力始终都在太原王氏本身上。

    王氏不比李氏、崔氏那样族运祥和,传世数百年的王氏近些年来一直灾难不断。若非往日声望过隆,又有足够强大姻亲为后盾,或许王氏早就倒下了。

    现在王氏有一个崛起的机会,这个机会在新太子身上。但如何能得到太子庇护,太子又想在他们身上得到什么,还需要考量。

    李世民的品性、能力、过往、手下的文武等,他都有详尽的资料。

    意外从一年前开始。

    一年前,李世民向朝堂进奏革新农耕。

    这是一个比均田令还要好的政令。但他找不到谁是李世民的谋主。他不相信这个政令是李世民自己想出来的。

    不管这道奏请是出自李世民之手,还是他背后的谋主,最少证明李世民看到了以农为本的治国理念,而不像杨广那样无度的劳民、役民进而伤民。

    等李世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扳倒李建成,又显示出了他或他身后谋主的智慧。

    此两点结合后,李世民已初显一代雄主之姿。

    但他在招待宴这么一个重要的宴会后,竟然亲自司仪永业集团的加盟会,则让他匪思。

    他不是古板的儒者,就认为商贾乃贱业贱民,否则司马公也不会在史记中单列一个货殖列传出来。但李世民为何要近商呢?李世民手下的文武里面没有人对货殖有很深的了解,武士彟本人之前也没有显示出是李世民的人。

    所以,滋味楼的主人就是关键了。

    滋味楼是某些世家最先打主意要谋夺的产业。李伏威的名字就开始走进了某些家族的视线里了。

    李伏威或许有京兆杜氏的血脉,但他一个只知厮杀的莽汉,甫一进长安就能办起新式的酒肆,也太过奇异了。

    于是,李伏威的八拜之交的殷清风就被顺藤摸瓜的找了出来。

    当年,裴寂谋夺仙居坊的事情,不但长安城里沸沸扬扬的,就连帝都之外也有人在传言。

    所以,殷清风的资料很容易就能收集到。

    殷清风是陈郡殷氏的一个庶子。李伏威办起滋味楼不久,他被当时的秦王请求赐婚。

    赐婚,只有皇帝给安排的婚姻才叫做赐婚,这是皇室向功臣表示最大的一种赏赐形式。

    当时的秦王女只是县主,而殷清风只是已故功臣的庶孙,为何要惊动李渊去赐婚?

    所以,殷清风对李世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殷清风的举止很让人费解。

    赐婚之前,他竟然没有居住在家中,而是在城南租赁一个小院。而赐婚后,他竟然只身前往终南山下独居。

    独居不久,他又回到城中的府里。

    再不久,他竟然随同李渊前往仁智宫。

    就在这几天之内,李建成谋反之事爆发。

    再然后,他又回到梧桐山庄。

    这中间的几经变化,殷清风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之后,朱雀大街的水泥路震惊了国人。

    八月底,自诩豪富天下的各世家被滋味楼的外观和内在惊呆了。然后,李世民司仪、武士彟为首的永业集团加盟会举行了。

    这一切,又与殷清风有关。

    集团和加盟两个陌生的词汇,让在场的人了解了一种新的商贾方式。然,李世民竟然近商!

    如果再联系到五月初的帝国银行,李世民重农又重商的治国理念浮出水面。

    这。。。很可怕。

    以农为本是夏商以来就有的国策,历朝历代不外如是,而以商兴国只见管子的齐国。

    管子治理下的兴商,表现的内容不多却很不简单。

    管子海王中,他反对向“树木”、“六畜”和人口抽税,而主张“唯官山海为可也”。“山海”就是铁和盐。

    难道,李世民要收盐铁税?

    管仲修齐太公“九府圜法”,在齐国设立了专管货币的机构——“轻重九府呻”。

    李唐的帝国银行或许也由此而来。

    管子策划了衡山之谋,打败衡山国;谋划了阴里之谋,收天下之财;谋划了菁茅之谋,让周王室七年没再征税。

    李唐这些铜钱改制或许不是李世民之谋,但无形中丰润了国库,却是不争的事实。

    管子治理下的齐国只是一个侯爵级别的诸侯国,现在李唐可是大一统的国家。李唐要以商兴国,针对谁?又要达到什么目的?

    现在李唐是否以商兴国还未见明显的端倪,但李世民支持或是通过永业集团的这次加盟又要达到什么目的呢?

    从表面上看,各家族缴纳加盟金获得在各州经营的权利。实质却是,每个家族通过永业集团与李世民联系在一起。

    而且,不管这些家族愿不愿意,只要他们要加盟,无形之中,他们在洛阳时反对李唐的铜钱改制的想法就不攻自破了。

    皇室得到这么多的钱财,难道也要来一个七年不征税?这不是在用世家的钱财去邀买天下的民心吗?

    不过,他们这些家族也只能捏鼻子认了。

    无欲则刚。

    面对触手可及的财富,他们有欲。所以,他们在皇室面前就刚硬不起来。

    现在的问题是,先于殷清风取得联系,还是直接去找李世民?

    与殷清风取得联系后,要如何与他保持长期而稳固的情谊?

    去找李世民,李世民会提什么要求?

    不管先去找谁,既然李世民的意图放在加盟会上,那么,就要赶紧调动钱财,然后送到长安来加盟。

    之后呢?

    之后通过同为河东世家的裴氏与殷清风取得联系?

    但,这样做是否恰当呢?

    殷清风现在是李世民放在边角的一枚棋子,他的作用是在未来的某一天成为棋盘中间的棋眼。所以,即使有人知道殷清风的身份也没人去打扰他。

    大家都在李唐这个新棋盘上布局。

    殷清风已经是明子,其他人都想做暗子。殷清风在这盘棋的作用,最终还是要看李世民如何使用他。

    既然很多人都清楚殷清风的作用,那,太原王氏能不能反其道而行之,偏偏先去接触殷清风呢?

    关于李世民和殷清风疑点太多了,年少的殷清风或许就是那个最好的突破口。

第248章 何处安身() 
因为想法的转变,殷清风对加盟会的重视程度,从积极谋划变为漠视不理。所以,当武士彟来汇报的时候,他对武士彟的形容词“尽入彀中”一点也不在意。

    在现代汉语中,家族又称宗族,是指同一个男性祖先的后代世代聚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组织。

    中国人从有了姓氏之后,在东周时期开始慢慢形成“家族”这个词汇所包含的内容。

    又从西汉开始,“家族”中顶级的家族开始尝试掌控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中层阶级则控制着地方的政、经、文,剩下的千千万的最底层的家族则是整个历史长河中组成中华民族的基石。

    三个层次的家族,犹如一个稳定的三角形,让华夏这个民族历经劫难而得以延续。

    他来到唐朝后,所做的一切的潜意识,都来自于现代的教育。

    他曾经以为他是对的。

    但最少,他在处理世家这个问题上是错误的。

    他原先的想法是,将最顶层的家族削平而变成中层家族的一员。也就是将三角形变成矩形。

    矩形是四边形的变形,并不牢固。如果一个社会的组成也是四边形,同样会不稳定。这,就是他深层次考虑后的结果。

    那么,具体该怎么处理顶级世家,又如何处理其他两个层次的家族呢?

    他最后的结论是,将“家族”看待为货币。

    货币只有流通起来,商业才会繁荣。家族有升有降,才能保证一个民族的活力。

    原先的历史中,决定一个家族在社会里的地位,取决于家族中子弟出仕的数量和最高官职。其本源是,受教育的人数和程度。

    想要做到“家族有升有降”的第一步,还是倡学。目的是先打开底层庶族升迁至中层家族的通道。

    中层家族已经具有一定程度的家学,或者是说他们有经济能力支撑子弟去深造更深程度的学问。所以,在整个“升降计划里”可以不需要对他们进行改动。

    最难处理的依然是顶级家族。

    顶级家族拥有他人难以企及的知识储备、土地和人口资源、声望等等。想要将他们的一部分下降到中层,只能依靠政治手段。

    在政治上如果刻意去打压一个家族,则让人感觉君心无常或者君心暴虐,这样会很容易失去“民心”。所以,最好的方式还是通过制度上的约束来完成。

    这,就涉及到行政部门的完善和调整,以及吏治改革。

    这个命题很大。他只能暗中准备而不能急于开展。

    这次针对顶级家族的加盟活动,是一个有利有弊的结果。

    有利的一面包括眼下立见的好处和长远的影响。

    眼下立见的好处有:世家们不再反对银行的开设和钱币兑换;长远的影响有:破坏儒学的四民论、形成兴商的氛围、农业经济得到良性循环、手工业将得到长足的发展、解决就业问题、调整城乡人口结构等等。

    弊端是,这些世家的底蕴更加充实。

    但,再充实的底蕴,还要取决于皇帝老子让不让他们的子弟出仕和出仕后坐上什么官位。否则,他们最多就是一个庞大的经济体而已。

    他正是向李世民分析了这么多,才取得了李世民的支持。

    他依然在做着各种改革计划的准备,但他既不急于求成,也不打算将自己放在别人的视线里。他只想轻松的度过这几十年。

    今天的会议,所有集团内部的人都出席了。

    武士彟汇报结果后,由月眉这个财务部部长汇报受到的加盟金的金额。

    根据加盟地人口的多寡,加盟同样的产业的加盟金也不同。比如说,滋味楼在洛阳设置两个加盟商,而加盟金是五十万;次一级的加盟金是四十万;人口相对最少的是三十万。

    仙居坊和妩媚坊的金额分别是四、三、二和三二一。

    所以,这一次的加盟金中,滋味楼是七千三百万、仙居坊是五千八百万和妩媚坊的三千六百万。累及一亿六千七百万。

    殷清风挠挠头,该怎么花掉呢?

    裴氏、闻氏和殷玉娘傻了。三千六百万三千六百万啊!!!这些都是郧国公府的?

    其他人,除了已经知道数据的武士彟、单云英、月眉、襄城、鱼娘和繁星之外也都傻了。一亿六千七百万

    这一次加盟活动,真的揭开了那些家族的财力的一角。

    九十七个家族拿下了两百一十个州的加盟权。甚至有些家族拿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