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永世帝唐-第3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创办永业集团后,清风因为阿耶只有四位子女,所以就想着在集团里给阿姐和阿妹各留一份财富。现在事涉整个家族财产继承的话,清风就有了重新的考量。

    第一,将子女分为三个等级来确定继承财产的多寡。第二,出嫁的女子无继承权,没出嫁的女子继承数额为第三等。第三,不愿参加竞选的,继承数额同样为第三等。”

    分三个等级?

    殷元三人瞬间想到混乱、想到了争夺。谁不希望自己多得一些?为了多得一些,难道不去争一争、夺一夺?

    “分为三个等级的依据就是竞选者的考核成绩。”

    殷元三人多少有些恍然。

    “不管竞选者有多少位,按成绩的甲乙丙分成三个等级。

    比如竞选者是三十人,甲等设五人、乙等设十人、丙等设十五人。

    相对应,需要继承的财产也分成甲乙丙三个等级,每一个等级再分成相对应的份额去分下去。

    当然了,这只是清风的初步设想,至于到底怎么设定怎么划分,也要阿耶和叔祖等人费心了。

    清风提出这样的建议,是基于优胜劣汰和振兴家族门楣这两点的。

    一个家族是否兴旺,更多的是看族中子弟中最有才能的那些人。

    那些才能不出众甚至平庸之人,只是为了保证一个家族能有多少的血脉可以传承。膏粱纨绔也多出自于这些人当中。

    设定三个等级,首先是为了表彰那些有才能并愿意为家族付出的子弟,其次是为了激励所有的子弟积极向上。

    以后,我殷氏所有的子弟不管是因为想要争夺族长或家主的位置,或者是为了能得到一个好的继承等级,都是对其自律性、才能、品性的一种考核。

    若是每一代当中的大多数的我殷氏子弟都经历了这种考核,那他们的自律性、才能和品性方面一定是远远超过其他家族子弟的。

    清风在想到这一点后就在畅想,若是这种考核经过三代人四代人之后,我殷氏子弟就可以与任何一个家族的子弟去比较!到那时。。。”

    到那时!

    殷元和叔祖感到热血在沸腾。

    到那时,我殷氏子弟就可以与任何一个家族的子弟去比较!

    这是殷氏历代先祖都没有达到的高度!

    在他们这一代实现了!

    “我殷氏就要做出选择了,是推翻现在的皇室呢,还是被现在的皇室打压到底。。。”

    “嘶”

    殷元三人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个变化来得太突然了,怎么好好的。。。

    殷元愣神之后立刻反应过来了。

    依照儿子刚才的说法,三四代人百年的时间里,殷氏有巨量的财富、有激励子弟上进的制度、有具有前瞻性的长辈。。。结果只有一个:殷氏子弟有才能者众多!

    这样的一个家族,让皇室怎么能放心?到那时,皇室恐怕是食不知味夜不能寐了吧。。。

    同样想到了类似的可能叔祖,颤巍巍的指着殷清风,“你。。。你。。。可有对策。。。”

    殷清风再次抱拳,道:“风儿曾建议过,等兄长和风儿的后辈达到一定人数时,就向天下各处分散。以后,若是我殷氏家族也采取风儿之前提到的竞选制度,两代之后,也要主动将子弟分散出去。

    分散出去是第一步,第二步则是限制出仕的人数。

    为了避免皇室的猜忌,每一代的子弟当中,只允许甲乙丙三个等级中获得第一名的子弟出仕。

    这么安排下来,殷氏子弟同时出仕的人数就可以控制在六到九人之间,而且还是分属祖父孙三代或是父子两代,并且中间还相距二十年的间隔。

    如果这样的安排会招致那些有才能子弟的反对,也可以规定每十年出仕三人。”

    殷元刚想问为什么不是甲等的前三名子弟出仕,紧接着就想起儿子这么安排是为了不招嫉恨。

    若是每一代最有才能的子弟出仕,这三位子弟在仕途上必然都会获得高位。

    只是一代子弟也就罢了,可若是每一代的三位子弟都获得高位,那就适得其反了。

    “只要族中子弟星散出去,并在各地建立各自的郡望和堂号,再隐忍个三四代人,世人和皇室就不会再把他们视为陈郡殷氏的子弟了。

    毕竟,殷氏本来人丁就不多,再加上不断的进行分散。在与那些有些动辄几百上千嗣男的家族相比,殷氏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对外,这些分出去的子弟属于不同的郡望和堂号,对内,我们成立族学,分散出去的后辈都可以来族学学习。

    这样以来,在实际上因为每一代子弟都曾一起生活一起学习,殷氏的后人就不会因为分属不同的郡望或堂号而忘记他们有着共同的祖先了!”

    “好!”

    殷元激动的站起来,“明日我回一趟通化坊,向族内禀报今日的一切。刚才的这些建议,不但我京兆堂会实行,陈郡堂那边也要做出决定是否要实行。

    风儿,你明日从东宫出来就直接去你叔翁那里。”

    他知道儿子可能还有其他的想法,但这不要紧,明日还有机会。他现在想的就是赶紧把思路整理得再清晰些,好应对明日的对问。

第367章 今夜无眠() 
殷清风本来打算还要说得更多,但被殷元一个决定就打断了。

    他刚才说起将殷氏子弟星散出去,理由是殷氏家族里杰出的子弟越来越多。接下来他就要说到自己被李世民猜忌的事情,以及自己是如何应对的。

    但殷元已经处于某种亢奋中,他就决定把这些话放到明天说起。

    他不是孤家寡人。

    他有父母有兄弟有姐妹。

    在世人眼里,他和通化坊的族人也是一体的。

    李世民一旦动手,以前牵连的是郧国公府里的人,以后恐怕是要牵连到整个殷氏家族了。

    现在让他稍微心安的,就是家族那边即使实行他的提议,暂时也还不会引起别人注意。他短期之内要做的还是与李世民斗智自保。

    这个过程中,他没有任何外援和助力。

    长孙氏不会帮他,李晋安越帮他他可能越受猜忌。至于李靖、杜伏威就更别提了,他们本身就是李世民猜忌的对象。

    或许李承乾可以,那要等到李承乾得到李世民足够的重视才可以。但这可能需要最少二十年的时间。

    所以,他做任何事情都要小心翼翼。

    在他的预想里面,他第一道坎是与襄城的成亲。

    杀未来的女婿和杀女婿总是不同的。

    如果顺利成亲,第二道坎是李承乾成年。

    皇太子成年后,就要逐步接触政事。如果李世民觉得他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大概会选择在这个时机动手。

    如果这一关也过了,最后一道坎就是李世民去世前。

    如果李世民按照他提供的养生术去做,最保守的估计,能比历史多活十年………距离现在还有三十多年。

    这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不但他要小心翼翼,还要尽量与通化坊那边的族人保持距离。

    殷元想把他的建议向化坊那边的族人通报,他并不想阻拦。

    等明日与殷氏重要的族人见面后,他会把他与李世民的关系说清楚。如果他们不怕受牵连而执意实行他的建议的话,那他再去琢磨琢磨怎么才能把危险降到最低,

    回到西院后,殷清风再次钻进书房,他惦记着把养殖蘑菇和木耳的资料整理出来。

    润下院的书房里,殷元等两个儿子都走远了,起身来到殷嵓的下首坐下,“阿耶,你对风儿那些说辞有什么看法?”

    殷嵓这一会儿总算把激动的心平复下来了,“风儿很好,阿耶对他很满意!”

    殷元登时轻松了下来。

    他虽然认为次子的提议是可行的,但阿耶也首肯了次子,他就更有信心了。

    殷嵓说道:“风儿是如何取得现在这些成就的,阿耶到现在还是一头雾水。之前总觉是太子在背后支持他的。现在看来,没那么简单。

    就拿风儿提出的废除嫡庶制来说,就不可能是来自于太子的想法。

    皇室不比一般家族,最看重的就是平稳。只有平稳的将权利交给下一代,国祚才能长久。

    若是皇室敢废除嫡庶制,首先那些妃嫔们的母族就能把天下搅乱了。再加上文武百官都想获得从龙之功,用不了两代帝王,这王朝就得覆灭喽。”

    殷元默默的点了下头。

    在一个家族里争的无非就是家主或族长的位置,但皇室里争夺的可是统御四海的皇位。皇位的诱惑,可不是谁都能抵制得了的。

    远的不说,北朝南朝那些王朝还有大隋,就是血一般的前车之鉴。

    殷嵓继续说道:“阿耶对风儿感到满意,首先是因为他那些想法的初衷是振兴家族;其次是他敢质疑嫡庶制;最满意的是他能想到废除嫡庶制之后,家族该怎么维稳、该怎么发展,甚至连隐含在其中隐患都想到了解决的办法。

    要知道,包括现在沉稳如你的当初,在风儿这个年龄时,做事也会莽撞也会虑事不周的。但风儿做事就让人放心了。

    那么,按照这个推论,风儿之前取得的成就,恐怕就真的是因为他自己的才能,而不是太子在其身后提点的。”

    殷嵓说到这里,他目光炯炯的看着殷元,“明日我父子二人一同去通化坊那边。如果你闻礼叔父他们反对,我京兆堂就自行其是!错过这么好的机遇,先祖们会责备我们的!”

    殷元露出微笑,“之前叔父还想着让风儿坐上家主的位置,就是不知明日他听了风儿的那些提议,还会不会坚持当初的想法。”

    “哈哈哈。。。”殷嵓笑道:“风儿在不知道你叔父的决定前,就主动提出不与栿儿争夺族长的位置,这才是难能可贵的。

    所以,不管明日你叔父他们是否还坚持让风儿做家主决定,最少我京兆堂不会出现兄弟阋于墙的事情。只要风儿甘心辅佐栿儿,咱这京兆堂必然是要崛起的!”

    裴敏沉默的回到了自己的卧室。

    她之前还庆幸庶子不与栿儿争夺族长的位置,可后来她越想越不对。庶子是不争了,可下一代呢?

    若是庶子今日没有说出废除嫡庶制的妄言,栿儿的子子孙孙都是京兆堂的族长。可现今看来,庶子那看似不争,却是打着彻底霸占族长位置的主意啊。

    栿儿的才能与庶子的才能没法比,庶子的子嗣得到庶子的教导后,才能也必定强与栿儿的子嗣的。虽然庶子说什么会尽心教导,但这可能吗?哪个父母不偏爱自己的子嗣?

    这事放在两年前,她可以蛮横的阻止下来,可现在她做不到了。不单是因为来自母族的警告,也因为这两年殷元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对她百般隐忍了。

    庶子刚回府的前一年还好,自从殷元去皇家军事学院任职后,她明显感觉到殷元做事越来越有气魄了。

    若换做是成亲后殷元就是这种表现,她也不会听从家族的安排枉作十余年的小人了。现在满府上下,只是在表面上表现出对她的敬意,背地里早就不再尊重她这个女主人了。

    在今日之前,她最多就是不甘心自己的权威无存。但现在她必须要为自己和栿儿争取一些了。

    “去看看郎君现在是否还在书房。”

    “是。”侍女应声出去了。

    裴敏一边等待着,一边搅着手里丝帕苦思对策。

    “夫人,”没过多久侍女回来禀报,“阿郎离开书房后,在柳氏那里稍作停留,现今在闻夫人那里。看样子,阿郎是要在闻夫人那里留宿了。”

    “备水、服侍沐浴。”

    快速的沐浴后,裴敏将侍女支走。她穿上有些羞人的内衣,再罩上五彩的襦裙。对着铜镜稍作修饰后,她起身出门。

    就像庶子说的那样,她和殷元还能生育。

    庶子现在有五个女人,以后可能还要增加三人五人的。未来,庶子的子嗣不会少于二十人的。

    栿儿在成亲后,是不用住到公主府的。到那时,让他再纳十个八个小妾,就能生出二十甚至三十多个孙辈来。

    若是自己再生育个嗣男、这次子再有十个八个妻妾,那么,自己的孙辈肯定要比庶子的儿子多。

    哼,你不是建议废除嫡庶吗?不是建议按照甲乙丙分等级吗?或许我的孙辈没你的儿子有才能,但我的孙子多!孙子多了,就能继承更多钱财!

    为了我裴敏的后人不被你欺负了,我这堂堂的正妻主动跑到妾室那里求欢又有什么呢!虽然不能阻止你阿娘也受孕,但我若是先有了身孕。。。

    刚走近闻氏的卧室外,裴敏就听见屋里传出让人面红耳赤的声音。

    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