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永世帝唐-第3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行分封制的白皮猪们,每次带着几百人上千人就能打一场规模“不小”的战役;而咱们老祖宗不带上个几万几十万的士兵都不好意思出门儿。

    人口多了,人心就散了。

    在极少出现和平的年代里,大战是常有的事儿,皇帝轮流坐是常有的事儿,谁还安心去守护别的家族别人的皇位?

    所以,他的守护骑士计划正式胎死腹中。

    所以,他以后没必要再和这些武勋们亲近。

    而为了保命,这些武勋也是接触越少越好。

    但今天他还是有件事要和这些人说一说。

    与程咬金前后回到酒席上,他说道:“当初清风应允诸位叔叔加入到酒水里来,诸位叔叔是负责向四边的异族贩卖酒水再换取牛马回来的。

    清风说的酒水就是眼前这种,想必诸位叔叔是不会误会的。”

    看了一圈,见没人提出异议,他继续说道:“清风之前与应国公约定以桑葚酿酒。。。”

    众人显出异色。

    “近日,武国公传信来,去年酿的桑葚酒已经可以贩卖了。”

    众人果然如他所料,表现出不同的神情。

    见这些人还能忍得住,他脸上露出莫名的笑容,“这批桑葚酒。。。一亿六千万斤。”

    一亿六千万斤?众人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唐人常用的是斤、斗、石、一百斤、三千户、两万匹等。百万以下的数字还算常用,千万、亿、十亿这些数字在生活里几乎是从未涉及过。亿之上的兆、京、垓、秭、穰、沟、涧、正、载等更是少人知道这些字代表多少的数量。

    武士彟手里有两百多万亩,近一亿棵的桑树。

    传统的桑树品种是以采叶养蚕为目的培育而成的,不结桑果或结果较小。武士彟得到殷清风的技术后,第一件事就是派人按照这些嫁接技术,将不结果或结果少的改造成果桑。

    殷清风给他算过,产果为主的桑树,亩产果约在一千四百公斤左右,产叶春季为五百公斤,夏秋季为一千公斤。

    这样,既不影响他养蚕,更能丰收桑葚用来酿酒。

    因为,桑葚是雌雄异株的植物。整个桑园里必须要保留一定的雄株。所以,改造后可结出桑果的果树数目大约在八千万棵左右。

    八千万桑葚树产出的果子,理论上就能达到两千亿斤。

    老话说的是“三斤粮食一斤酒”,基本囊括了大部分酒的出酒率在百分之三十左右。

    这种土法酿酒的出酒率也适合果酒。

    粮食酒出酒率,由谷物里淀粉数量的多少和转化为酒精的效率决定的;水果酒则是糖分的多少和酒精转化率决定的。

    淀粉越多、含糖量越高出酒越多。

    十斤葡萄如果加糖发酵、酒度可以提高到十五度左右,完全发酵后去除皮渣、压榨过滤后一般可以做八到十斤左右葡萄酒。如果不加糖发酵,葡萄含糖量一般,最多可以做六到八斤。

    “土法”酿造,出酒率还要低些。

    桑葚含有的葡萄糖和果糖与葡萄接近,理论上酿出酒的斤数也接近葡萄酒。若两千亿斤的桑葚都用来酿酒,出八九百亿斤的酒也是可以的。

    但武士彟那里今年毕竟是新实验出来的,桑葚果产出的少,含糖量也未必高。

    即使如此,去年也收获了三亿多斤的桑葚果,酿出的酒也达到了一亿六千万斤。

    等反应过来后,这些人才算松了口气。

    一亿六千万斤听着挺吓人的,实际一算也没多少。每斤卖五文钱才八十万贯,十文钱也不过是一百六十万贯嘛。分到他们每家的头上,也就十万贯而已。

    这点儿钱财与仙人酿怎么能相比呢?

    能参与到仙人酿里,已经是天大的造化了,何必恼了殷清风,让他认为他们这些人贪得无厌呢?

    殷清风将这些人的表情尽收眼底。

    不说一亿六千万斤只是暂时,关键是这酿酒的产业可以带动一条产业链。

    果树需要人打理,纺织、酿酒需要人、酒需要陶器和瓷器包装、需要运输、需要贩卖。。。整个产业链可以带动多少人手?

    两百多万亩的土地都用来种粮食,即使有了曲辕犁,需要多少人耕种?

    都用来养蚕和纺织的人手比种地的会多一些。

    男子向来比女子短命,六十岁以上的男子在人数上就少于女子;而六十岁以上的女子不但人数多,而且参与养蚕和纺织说创造的价值比男子种地要多得多。

    但无论是种地还是养蚕,都不如成为产业链后养活的人多。

    按照十倍计算,就是五十万人以上。

    五十万人又需要分配给他们多少的土地?

    殷清风当然是不会和这些人算这笔账的,他把事情点明只是想打预防针,预防这些人眼红果酒的利润。

    只要他们今天表示不参与进来,以后等桑葚酒的产量上来了,他也有理由拒绝。

    尉迟闷声道:“那武士彟倒是好福气。”

    他所求不多,从仙人酿中得到的钱财能养活上下十几口人就可以了。

    张士贵笑呵呵的说道:“只盼仙人酿早些出来哟”

    刘师立愁眉苦脸的,“还得等两年啊”

    殷清风见这一枪虚晃了过去,“等武国公派人把酒运到长安后,清风一定给诸位叔叔送去几车品尝品尝。”

    这些人都在想着两年后仙人酿才能贩卖,此时有些兴趣缺缺。只有牛进达开口道:“多谢贤侄了。”

    酒宴进行到这时本来也就差不多了,殷清风也把该说的话都对程咬金说了,他又停留了几刻才提出告辞。

    等殷清风刚走,程咬金喝住还在喧闹的众人,“刚才老程单独找了殷小子谈过了。”

    他这一会儿才琢磨明白,原来殷清风是在提防着太子啊。

    殷清风一怕声望太甚,二怕与他们这些人走得近。

    同样,如果他们这些人与殷清风走得近,而殷清风的名声又响亮,他们也会跟着遭殃的。

    “诸位与老程都是生死袍泽,老程就实言相告吧。

    咱们和殷小子的营生该怎么做还怎么做,唯有两点。。。就是。。。咱们之间不能走得亲近,与他走得也不能亲近。”

    这话一出,厅堂里炸了锅了。

    程咬金面对纷纷指责,难得耐住性子。等喧杂渐消,他面色沉重的讲述了一遍。

    众人听后,心中虽然压抑万分,却只能沉默不语。

    尉迟拍了下大腿,站起来,“殷小子一向精明。既然他这么说了,敬德和敬宗就先告辞了。”

    程咬金也不起身,目送同僚相继离去。

    等只剩下段志玄和庞卿恽时,庞卿恽说道:“老程,咱们其他人都可装作疏远那小子,你是殷氏的姻亲。。。”

    程咬金咧嘴一笑,“再怎么着,太子总不能不让子嗣儿孙嫁女娶妻吧。最多,俺老程不去找小的,只找殷元那个老的总成吧。”

    段志玄道:“还好药师公没来,免了一遭祸害。”

    程咬金道:“有殷小子提醒,老程才明白为何同是陇西李的药师兄偏偏闭门不出。原来他早就清楚。。。”

    庞卿恽喝光杯中酒,“散了吧,庞某要回去教训儿孙以后要收敛些。”

    段志玄一边起身一边道:“你才过而立之年,还儿孙呢?听闻汉阳郡庞氏和上郡庞氏都找上你了,你说的该不是他们吧?”

    庞卿恽叹道:“他们登门前来,言及庞某祖上就是从汉阳郡迁出,先落鼎州泾阳县再迁相州邺县。

    庞某族中谱牒早已遗失,只隐约记得先父好似还真说过此事。”

    他摇着头,“不管如何,庞某如今显达了,不顾同族同宗总是不对的。。。”

    程咬金望着最后离开的两个人,心中也叹了口气。

    他来到厅堂外,大喝一声,“程处嗣你们几个小崽子,给某家过来!”

    过了许久,喝得烂醉的程处嗣几兄弟才相互搀扶的出现在远处。

    程咬金这个气啊,“来人,请家法!”

第447章 燕氏秘史() 
上元节的晚饭后,玉娘、殷清栿、李芸、幼娘和薛礼为一拨先出发,而殷清风六人汇合了吕才两口子,再赶去燕府将娇淑接了出来。

    就在娇淑临上马车前,殷清风又把她拽住,示意她看向跑过来了的两个男孩子。

    “弘亮、弘信拜见亘姑。”

    两个小家伙也不怕生,规规矩矩的行礼。

    殷清风微微一愣,好扎实的家学啊。

    有句老话叫做:姑舅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两姨亲不算亲,死了姨娘断了亲。

    国人自古就把“姑舅亲”看做是父母双亲之外最牢靠的亲属关系。

    “亘”是一个偏僻字,本义是指空间和时间上延续不断,“姑”字中有“古”,代表舅母的“妗”字中包含“今”字。

    而“亘古”的含义是:从古至今永远也不会改变空间和时间上延续不断。

    于是,古人把“亘姑”引申成姑父与姑母的合称、把“亘妗”引申成舅父与舅父的合称,以此来形容永恒不变的亲属亲情。

    亘姑与亘妗这两个称呼不但久远而且使用面儿也不宽泛,除了极少的书籍中有记载,大多世人对这两个名词是一无所知的。弘亮能熟练的使用,可见燕敬嗣是相当的博学。

    娇淑道:“出来时可曾禀明阿耶阿娘?”

    弘亮脸上闪过狡黠的表情,很快就板住脸说道:“弘亮已经向阿耶禀明过了。”

    他好像知道弟弟脸上露了怯,不动声色的将弘信挡住,向殷清风哀求道:“弘亮可否请姑丈带着弘亮与阿弟一同游街。”

    殷清风忽有所感,“你和你阿弟叫什么名?”

    弘亮响亮的回道:“外侄名燕弘亮、阿弟名燕弘信。”

    自家兄的儿子叫侄子,妻子的侄子叫外侄。有外就有内,但内侄也是指妻子的侄子………由“内人”而来。

    殷清风注意的不是外侄的称呼,而是这哥俩的名字。

    燕弘亮与兄弟燕弘信是谁?这哥俩后来可都是李佑幕僚啊。

    李祐本来只是个从未想着要夺嫡的纨绔,但舅舅阴弘智以“太宗多子为由,劝他招募壮士以自卫。”并推荐了妻兄燕弘信为他招募不法之徒。

    李世民听说李祐喜好游猎,又结交奸邪之人。认为长史薛大鼎对其管教无方,就以吴王李恪的长史权万纪代之。后来,李世民又把谨慎正直的京兆校尉韦文振派到李佑的藩地监管他。

    权万纪见韦文振尽职尽责,又为了能得到李世民的赏识,不但对李祐管教越发严厉,而且还将李佑身边两个时常怂恿他出外打猎的人给放逐了。

    怀恨在心的李祐开始密谋要杀死权万纪。

    李佑就不是一个成事的人,密谋的事情很快就泄露了出去。

    权万纪得到消息后,兴奋的发现他又找到了一个在李世民面前露脸儿的机会,他立刻就向李世民报信。

    李世民于是命令刑部尚书刘德威前往齐州处理。

    刘德威经查明属实,要求李佑与权万纪返京说明。

    权万纪奉召先行走后,李祐感到非常恐惧,于是派燕弘亮等人射杀权万纪,并将其肢解。

    事已至此,李佑身边的人就劝他起兵谋反。

    李祐叛乱,旋即失败。有人抓住燕弘亮与燕弘信,挖出他俩的双眼,并将他们鞭打至死。

    史书上没有交代燕弘亮与燕弘信出身的家族,上次来燕府时殷清风也没注意这哥俩的名字,今天才知道,原来祸及燕氏就是这二人。

    再细想史书上记载娇淑的一些往事,也就能理解她那时的苦衷了。

    乾封元年,正月初一,泰山之上,李治施展天子威仪,第一个把祭品献上祭坛。

    初献完成之后,只见时为皇后的武氏在太监宫女的簇拥下,缓步登上祭坛,第二次把祭品摆上去。

    这个礼仪程序叫亚献。

    在古代的时候,一直讲究“牝鸡司晨,惟家之索”。女人是不能干政的,只能在家相夫教子。即便是皇后,也不能干政,武氏不但大摇大摆参加了封禅大典,还顶替太常卿主持了亚献。

    武氏亚献之后,接下来就是终献了。

    主持终献的人,是诰命为越国太妃的。。。燕娇淑。

    依照泰山封禅的礼制,光禄卿应为终献。

    武氏见李治身体每况愈下,通过泰山封禅来试探和完成她“君临天下”的梦想。

    她把娇淑推出来做终献,便是要娇淑为她做靶子。

    群臣奈何不得武氏,愤怒的情绪只能找向好欺负的越国太妃。

    而娇淑有求于武氏,不得不向表妹低头。

    娇淑的父亲过世早,兄弟不曾出仕,两个侄子又牵连到李佑造反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