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永世帝唐-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滋味楼,说是楼,其实只是平房。这个时候也不是没有高层建筑,但基本都是光头教的建筑。上到达官显贵,下到普通民居和商铺都是平房。

    滋味楼里面的格局和现代里看到的小东倭的料理店的格局一样,都是拉合门、木榻等一间间的包房。

    在殷清风的建议下,两个包间之间是厚重的砖墙,走廊也尽量的宽敞。这样的话,就增加了客人的私密性,就不怕被隔壁的听去某些不想外传的谈话。

    所以,当独特的菜肴、隔音绝佳的滋味楼开业以后,不但受到有钱人的追捧,连某些在内宅才能说的悄悄话,在这里也时时的私语着。

    “裴监,你看着李伏威此举是何意啊?”

    “回圣人,以臣之见,李伏威此举应为了安圣人之心才从此贱业的。前些日子他到臣府里去,说是愿做长安城里一苟活小犬。今日看来,他也算是个聪明之人。

    至于他以后嘛。。。至少现在却不宜对其动手的。”

    “嗯。。。你派人继续留意他的举动。”

    “臣留意到,故去的峤国公的庶孙拜访过李伏威。在那小郎君离开后,李伏威便去拜访了臣。等圣人传旨给李伏威后第二日,他便去了那小郎君的住处。

    之后没多久,李伏威便开了那个滋味楼。”

    “哦?裴监的意思是说,那李伏威的举动与那小子有关联?”

    “李伏威府里亲近的人,都是他从江南带来的,有些消息还打探不到。不过从这些迹象看来,李伏威与那小郎君的关系恐怕不简单。”

    “没想到还有这么一个有趣的小子。李伏威杀不杀暂且不论,那小子你也帮某留意一二。”

    这一日,杜伏威再次来到殷清风的宅子里。

    “贤弟、弟妹你可知这十日来,滋味楼的进项有多少?”杜伏威一脸兴奋、一脸神秘的问道。

    “哈哈哈,看兄长这神态,怕是少不了了。要不,让你弟媳猜一下?”

    小丫头愣了一下,才小心的说道:“以每日一千贯计,怕是有一万贯吧。”

    杜伏威得意的笑道:“哈哈哈,弟媳不愧是我这兄弟的贤内助,不过还是说少了。

    虽然只有三十个房间,但每日的进项约有一千五百贯。再加上贤弟说的什么外卖,每日再加上三千贯左右。只这十日,便有四万八千贯的进项。哈哈哈。”

    殷清风笑而不语,但小丫头却很是吃惊“四万八千贯?!”

    等小丫头平静下来后,殷清风说道:“长安城里怕是传遍了大唐的吴国公竟然开酒肆的消息了吧?”

    杜伏威咧着嘴角,“正是、正是。小兄让孩儿们出去打探了一下,就像贤弟说的那样,那些人对小兄从事商贾之事,可是嗤之以鼻啊,哈哈哈。”

    “有一点,兄长要记得:千万不要与其他权贵结交,尤其是那些重权在握之人。”殷清风郑重的提醒道。“

    杜伏威颔首道:“小兄省的。”

    到了十一月底,任六向殷清风汇报说李世民回长安了。

    当天下午,殷清风就派人告诉杜伏威他明日晚上到访。

    简单客套完之后,殷清风直奔主题,“兄长,我今日来,是有一事相询。”

    “贤弟请说。”

    “不知兄长以后怎么打算,是做一个逍遥王侯,还是。。。”

    杜伏威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当初偷食了一头羊,衙役要捉我等去杀头,如此无奈之下才铤而走险的,没想到几年之内便厮杀出偌大的一片领地。

    其实,小兄我这性子不愿与谁争夺,一切都是为了活命罢了。

    现在听了你的建议,辞去了王爵、开了这酒肆,我也算知足。

    当初的田舍小儿,今日在长安城里也算是风光得很,没什么不满足的了。等下个月你嫂嫂来了之后,我啊,就多让你嫂嫂给你生几个侄子侄女什么的,哈哈哈,挺好、挺好!”

    殷清风见杜伏威的话语里没什么虚假,他反而为难了。

    原本是想借杜伏威认识一下李世民,结果他现在根本不愿再沾惹政治上的事儿,那他自己怎么办?

    思量了一番后,殷清风开口说道:“有一事,小弟还得厚颜求兄长帮忙。”

    “你说,没有你就没有我的今天,什么话你尽管说。”杜伏威爽快的应道。

    “我想请兄长出面宴请一下秦王。除了聊一聊你那些在秦王麾下的儿郎的事儿,还请兄长将小弟介绍给秦王。”

    “你是说。。。。?”

    “我赌秦王上位!”为达到目的,殷清风也只好实话实说了。

    杜伏威微吃一惊,神色奇怪的看着殷清风:“贤弟,我是知道你智谋绝伦,可是你真的确定这秦王会。。。”

    殷清风毫不犹豫的点头,“是的!很确定!”

    杜伏威见殷清风这么说,他也没犹豫,“好,既然你这么说,这秦王我明日便去邀请!”

    殷清风半鞠一躬,“如此便谢谢兄长了!”

    杜伏威摆了摆手,“你我之间不用客气!”

    十二月的第一个旬休日,吴国公府里,李世民、杜伏威、殷清风端坐木榻上各自进餐。

    等撤去宴席后,杜伏威与李世民闲聊了一会儿关于菜肴、他那些被李世民收留的那些原先手下的事情后,向李世民说道:“伏威有今日,还要感谢伏威这义弟。没有我这义弟的建议,伏威也不会安然做一个逍遥自在的富家翁。”|

    “哦?”李世民打量着除了一开始介绍后便不再言语的殷清风,心里有些好奇了,“你这义弟出了什么建议?”

    杜伏威将殷清风那日说的那些分析的话和建议说了一遍,“伏威当时深以为然,可喜的是江南真正降服于圣人、伏威也能安然度日。

    今日宴请秦王光临,便是想将伏威这少年英才的义弟举荐给秦王殿下。”

    说完,杜伏威又将殷清风为什么离开郧国公府的事情说了一遍。

    李世民一边听着杜伏威的介绍,一边打量着端坐在木案后的殷清风。

    殷清风一直在观察李世民:“看着眼前这位身高一米九、宽额浓眉墨髯的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就是一代明君李世民同志?我们这就见面了?

    他十六岁时与十三岁的长孙结婚、他二十八岁时发动了玄武门之变、他在位二十三年间造就了贞观盛世、他下令美化自己在玄武门之变中的形象、他征高句丽、突厥、他和亲吐蕃、他。。。。。”

    “听吴国公这番介绍,殷小郎君不但身怀智谋,而且还很有魄力,某甚至欣赏。”李世民按下心内的惊奇,对殷清风赞许道。

    殷清风将臀部略微抬离,双手作揖说道:“厚颜与殿下相见,甚是惶恐。”

    李世民捋着胡子,“某见才心喜,既然你义兄举荐了你,可有何教某?”

    殷清风重新坐好,“不敢!实是义兄谬赞,不过小子还是有些想法欲闻与殿下的。”

    李世民点点头,“嗯。。。那殷小郎君就说说吧。”

    “纵观我中华几千来,这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作为一个帝王,最主要思虑的是如何做到合而不分。”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李世民手抚着长髯手停住了,“那你说说如何才能合而不分?”

    “以东汉末年为例,黄巾军的出现,不是单纯的因为张角兄弟的出现和蛊惑,而是因为百姓早已没有土地可以耕种了。

    对于庶民来说,他们只要求能吃饱。

    能吃饱的庶民是不愿意叛乱的,前几年天下纷乱便是这个道理。”

    李世民追问道:“那,你可有具体的办法?”

    “小子倒是有一些想法。但是想法只是想法,如果贸然说出,怕是会有些偏颇。

    小子在读书的时候,想出来一个道理,这道理便是:验证出真知。所有的事情,不经过调查不经过探索,坐在屋子里空谈,未免有些荒谬。”

    李世民好奇的问道:“那你倒是说说你想怎么验证?”

    “小子这义兄名下有圣人赏赐的田地,小子想在这田地里做些事情,才能知道小子的想法是否可行。”

    殷清风含含糊糊的话,并没有李世民失去兴趣,反而继续问道:“也就是说,你的那些想法,要等明年秋收才知道?”

    “是,到了明年才会有一些成效。”

    李世民断喝一声:“好!你如此幼龄便忧心黎民之事,行事又如此谨慎,那某就等你明年再来寻某!”

    本来,听到殷清风的那一句“天下大势”,李世民就起了招揽之心。可听殷清风说还能在农桑之事上给出更具体的建议,他只好暂时放下心思,静等秋收后的结果。

    李世民再与杜伏威闲聊了几句,便要离开了。

    在李世民要上马之前,殷清风将一个口袋双手递到了李世民面前,“今日有幸面见殿下,小子有一物奉上,还请殿下笑纳。”

    李世民好奇的接过去过,用手颠了颠,并没有立即打开。等上了马后,“某期待你的表现。”说完,李世民带着一队人马离开了。

    殷清风站在那里看着李世民离开后,回头向杜伏威说道,“兄长,不知嫂嫂什么时候能到长安?”

    “估计现在已经早过了襄州,按照路程算,大概还需半月左右。”

    “等嫂嫂来了之后,月眉也算是有个伴儿了。我这就回去了,留她一人在家我也不放心了。”殷清风也干脆告辞了。

    “好,那我就不挽留了,等你嫂嫂来了后,再叫你二人过来相叙。”

第6章 秦王召见() 
殷清风现在不差钱儿了,也配上了一辆马车。坐在马车里的殷清风回忆之前他和李世民间的对话。

    他也很想立刻得到李世民的赏识,但受年龄的限制,如果表现得太出众的话,反而不美。

    他对李世民说要在土地上捣鼓点儿什么出来,也不是空口白牙说的,他自然有打算。但是这个出成绩太慢,要生生的等上一年,那他可等不起。

    所以,他还留了后手。

    等回到自己的小世界里,小丫头果然是眼巴巴的等着殷清风的归来,自从离开郧国公府后,殷清风还从来没这么晚的回来过。

    两人躺下后,殷清风问道:“再找个人来陪伴你如何?以后我可能要经常出去,只留下你一个人,我可不放心的。”

    月眉躲在殷清风怀里,娇声的回应道:“有任大他们在外面守着,月眉在内宅里哪里会有什么危险的。”

    殷清风嗅着月眉发香,“可是只你一人在家,终归是孤单的。”

    月眉紧了紧搂着殷清风的胳膊,“郎君出去后,月眉看看书写写字,郎君很快就回来了。”

    殷清风有些迟疑,“这。。。”

    月眉扬起小脑袋顶着殷清风的下巴,“郎君,月眉喜欢和你在一起。”

    殷清风在和小丫头互相温情的时候,回到府邸的李世民正抓耳挠腮的埋怨他当时没多停留一会儿。

    第二日下午,午睡过后的殷清风懒洋洋的搂着小丫头还不想起来,但是任大在屋外面轻声禀报道:“郎君,府外面来人说是秦王府的,要见郎君。”

    殷清风心说:“估计也该来了。”

    与小丫头道别后,殷清风在外宅见到一个武将装扮的人等在那里。那武将也没介绍自己,只说秦王殿下要殷清风快些过去。

    殷清风自然知道李世民想要找到自己,不管住哪里都能被找到。而且如果不是李世民的人,别人也没可能在这时间点来诓骗他。所以,他也没啰嗦什么。

    任四驾着马车被秦王府的人催着赶路,殷清风不得不蹲在车中,以减缓颠簸之苦。即使是这样,等下了车后,他感觉自己都快散架了。

    “郎君稍等一下,马上就会有人接你进去。”那引殷清风来的武将正说着,一个宦官模样的人从大门内走了出来。

    “郎君,这人是内府里李管事。”武将好心提醒道。

    心知秦王府的内府管事有多牛掰,殷清风谢过那武将后,赶紧见礼,“小子见过李管事。”

    那三十多岁的李管事打量了殷清风一番,“你就是郧国公家的?和咱家来吧,殿下等着呢。”说完,也不管殷清风如何,自己转身就往回走。

    殷清风看他语气有些傲慢,觉得这也太正常不过的了。别说是李世民身边的管事,就是这里看大门的,又有几个敢不给面子的?

    殷清风紧跟上去,对那管事太监说:“劳动了李管事的大驾,小子真是不心安。”

    那太监扭头看了殷清风一眼,“哟小郎君还挺懂事的,行了,这也是殿下吩咐的,凭你也指使不了咱,你就安心的跟着走吧。”

    殷清风心里想:“还行,最少还挺和善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