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永世帝唐-第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月眉见过李世民,正月的时候,也见过长孙和李世民其他女人,在殷清风行完礼后,她也大大方方的屈蹲行礼。

    李世民坐在主座上,他的身边,是殷清风见过一面的长孙王妃。嗯。。。。现在是太子妃。太子妃的下手,整齐的端坐着四个贵妇。

    李世民右手边,这是坐着两排小娃娃。三个男娃娃在前,四个女娃娃在后。除了坐着的之外,两排排尾还各坐着一个抱着奶娃娃的宫女,

    等月眉也见过礼了,长孙说道:“乾儿、月丽,你们带着阿弟阿妹给殷阿兄、任阿姐见礼。”

    男娃娃和女娃娃为首的两个小萌娃儿,站起来齐声应了一声“是”。然后他们下排的小萝卜头一起站了起来,包括那两个宫女也站了起来,各自向殷清风和月眉报上姓名,然后行礼。

    殷清风心说:“这可都是我未来的小姨子和小舅子啊。

    历史上李世民有三十多个孩子,虽然没有李渊的子女多,但也够牛掰的了。

    不过殷清风也是替李世民害愁:造反、贬镝、早夭、改嫁等等能有一多半的子女都没得好下场。这教育水平也没谁了。话说这李世民和长孙都是史有贤名,咋就管不了孩子呢?”

    李世民嘱咐道:“以后要以兄长称之,可记住否?”

    “记住了,阿耶”萝卜头们齐声应答。

    殷清风打量着站在最前面的十岁左右的小丫头,估计就是襄城了。模样倒是挑着她父母的优点长着,但身子骨就弱了些。

    这小丫头文文静静的往那一站,即使看到殷清风也在观察她,也不曾有羞涩或不安的举止,显得落落大方。

    殷清风心说:看来李世民给小爷找了个好媳妇儿。

    看完自家媳妇之后,殷清风又看向李承乾。

    李承乾在李世民登基的时候被封为皇太子,那时他才九岁。因为打小李承乾就特别敏惠,又是嫡长子,李世民宠爱得不得了。只是不曾想李承乾因为孔颖达等人死板的教育方式,这哥们儿得了青春期叛逆症,成年后更是喜好声色荒诞无度。

    旧唐书上记载他:“常命户奴数十百人专习伎乐,学胡人椎髻,剪彩为舞衣,寻橦跳剑,昼夜不绝,鼓角之声,日闻于外。”

    更让李世民难以接受的是,这小哥宠幸一个十余岁、名叫称心的男乐,也就是他俩人搞龙阳、背背山喽。

    后来不知啥原因,李承乾又患有足疾,以至于成为跛脚鸭或许是摔坏了腿,也或许是痛风。

    他怕因此被废,深嫉受太宗喜爱的同母弟弟魏王李泰。等他二十五岁的时候,干脆与汉王李元昌、侯君集、杜如晦的儿子杜荷等密谋造反。没想到却被身边的卫士给告了密。

    李世民看在已经故去的长孙氏的面子上,没有要他的小命儿,而是下狱后废为庶人,徙往黔州,两年后死在那里。

    纵观李承乾在十岁或成为太子之前,基本算是好孩子一枚。而他成为皇储之后,身边巴结的人就越发的多了起来,再加上李世民刚谋得皇位,爹妈都没时间管他,长此以往,他想不学坏都难。

    殷清风在这边瞎琢磨着,李世民说道:“你第一次来,我向你介绍一下:这是杨婶婶,这是阴婶婶,这是韦婶婶、燕婶婶。”

    随着李世民手指头的移动,殷清风和月眉再次挨个儿行礼。

    殷清风一边行礼,一边在心里点评了一下李世民的这几个女人:长孙个子最矮,勉强一米六的样子,身体也单薄,她的五官方面也不算最出众的,但她的气质是这些人里面最高贵文雅的。

    气质第二、相貌第一的是杨妃;韦王妃相貌平平,但身高出众的。这韦王妃的老爸是大隋朝的郧国公;阴王妃身材最惹眼球;燕王妃最是文静,身材勉强六十分。

    虽说有长孙这尊大神镇着,将李世民的后宫管理得井井有条。但他与他的每个女人之间,真的可以编成了。

    首先,杨妃是杨广的闺女,俩人算是表亲了。但这表亲之间,虽没家仇,可也算是有国恨了。

    其次,李世民的五弟李智云,死在阴世师的手里。但阴妃却是阴世师的闺女。除了干掉李智云之外,阴世师还把李渊家族的五庙墓葬给挖了。等李渊入了长安后,自然是没客气了。所以阴氏与李唐可谓是国仇家恨。

    在这种背景下,李世民出于什么原因,将她纳入后宫的呢?答案,应该就是她的相貌身材了。

    除了阴妃是二婚,韦贵妃也同样是二婚。不但二婚,还比李世民大两岁。如果这样也就罢了,偏偏韦贵妃身边还有个拖油瓶………嫁给薛国公阿史那忠的那个定襄县主。

    如果说,李世民纳阴妃是因为相貌。那么,纳韦贵妃入宫,就是看中韦氏家族的力量了。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姻亲的关系,韦氏才在李氏皇族被其他世家蔑视的情况下,富贵显赫了两百多年内。

    李世民五个主要的女人当中,除了长孙氏算是正常婚姻外,今年年芳十五岁的燕妃,则是因为才情被李世民礼聘入府的。

    但她也有一门了不起的亲戚:她的母亲与未来的武氏女帝的母亲杨牡丹乃是堂姐妹。正是这层关系,武氏女才在刚进宫的时候,就被封为五品才人的。

    在心里八卦完李世民的女人,殷清风从黄之仁手里接过礼盒,“小侄为叔叔和几位婶婶准备了一点小礼物,请叔叔婶婶笑纳。”

    李世民还有长孙,都露出好奇之色。他们可以说是整个大唐最了解殷清风的人了。之前,他们就接受过殷清风礼物………吊床。所以,听说殷清风又礼物奉上,不由得期待起来。

    首先取出来的,是一柄近三寸长的折扇。

    当李世民看到只是一把扇子,脸上露出失望之色。

    第二个取出来的,也是一把扇子,两寸长,长孙也有些失望了。

    殷清风将第一把扇子递给李世民,第二把扇子递给长孙。

    俩人仔细端量下,才面露喜色。最高兴的,是长孙。

    折扇的扇面通常都是与扇骨的长度相同,而殷清风送的这把,要比扇骨长出一指宽。最让长孙心喜的是,最外侧的两个扇骨上,贴着两支凰的金箔。

    唐朝以前,人们不轻易以凤喻人,偶尔能够被美喻为凤凰的仅为君王、圣贤或是超群拔俗之人,被喻为凤凰的女性更是寥寥无几。所以,当长孙看到扇骨上凰的图案,她抿起薄薄的嘴唇,眯着眼睛,脸上满是笑意。

    李世民当然也很满意,因为他手中的扇子上,是两支凤的图案。凤凰除了象征身份的高贵,更是瑞兽之一。他与长孙手中各为凤凰,则象征着凤与凰齐飞,夫妻和谐。

    长孙展开扇子,更加喜爱了。

    李世民在旁边侧着脑袋看了看那上面的九色牡丹图,再看看自己扇面上的一片空白,心里那个郁闷啊。

    他抬起头,将扇子展示给殷清风看,“为什么我这上面什么也没有?”

    那口气,像是没得到糖果的小孩子一样。

    殷清风没想到李世民的语气,这么哀怨,他连忙解释道:“小侄听说叔叔书法造诣极好,不若等叔叔闲暇时,按照自己的心意,在上面题字可好?”

    李世民心说,对啊!总不能我这昂扬丈夫的扇子上,也绣着花草吧?嗯。。。在上面写些什么呢?

    殷清风见李世民低头沉思、长孙低头把玩。他又拿出四把扇子,分别送给李世民的其他四个女人。

    送给杨妃的扇子上,绣着的是仕女图、韦妃的是雪中寒梅、阴妃的是蝶恋花、送给燕妃的则是谢道韫的诗:咏絮当年,娴花映水初惊艳;清心何处,山月当空雪照明。

第115章 赴宴东宫(四)(改)() 
今天的这顿饭,可能是殷清风三十多年来最难熬的一次了。为了应付五个不矜持的女人花样百般的问题,他恨不得再多十张嘴。

    逃跑一般的进了李世民的书房,殷清风才彻底送了一口气。没等他把气喘匀,就听李世民说道:“我收到消息,包括郑、李、崔、杨、王等三十余个家族,几天后要齐聚洛阳。”

    “我擦!”

    要不是殷清风最近养气的功夫渐深,恐怕真的会爆一句粗口。

    他现在可不是刚来大唐时候的愣头青了。世家的力量到底有多大,他或许比李世民这些人看得更清楚。同时,他也立刻反应过来,那些世家聚在一起的原因。

    铜钱改制对皇室有利,所以李渊才欣然接受。但,这天下间的财富,李唐皇室才占了几分?说句难听的,把李渊的家底都查一遍,可能都没崔、卢、郑、杨那几家当中,任何的一家多。

    通过兑换,李唐皇室的财富增加了,可那些家族也不是傻子,当然能琢磨清楚里面的门道了。皇室凭白的增加十几亿,二十几亿的钱财。可那些世家呢?啥好处也没捞到啊。没捞到就是损失!这能行吗?坚决不干啊!

    在他们的思维里,还存在着“只有千年的世家,没有千年的王朝。”的想法。他们是不会在意当政者如何如何,他们想的是自家的利益。

    “叔叔认为,他们会联合起来逼迫皇室做出让步?”

    李世民有些沉重的点点头。

    “小侄认为,他们敢对抗皇室,也是有原因的。

    一,他们在乱世中挣扎了这么久,惯性的认为,每个政权存在的时间都不长久。不管谁来执政,都需要他们的子弟,帮助皇室治理天下。

    二,杨隋也曾一统天下,但二世而亡。他们认为,李唐也会步其后尘。所以,他们对皇室没有敬畏心。”

    李世民稍微一琢磨,再次点头。

    殷清风做了一个惭愧的表情,说道:“对于那些世家,小侄之前的认识有些偏颇。所以,之前给叔叔提的谏议,也不周全。还请叔叔原谅。”

    李世民有些诧异了。之前殷清风对那些世家,可是一直都不怀好感的啊,“哦?为什么这么说?”

    “从匈奴、鲜卑、羯、羌、氐五族跃马南下,到冉闵的颁布杀胡令的几十年里,要不是有那些世家的存在,北地的汉人不但会被屠杀的一干二净,华夏祖先留下的传承更是会断绝。

    可以说,没有那些世家与蛮族的委曲求全,祖先的传承就断了很大一部分。从这一点来说,他们对汉人的贡献,是无可比拟的。

    所以,该削弱他们在世人中间的影响,还要做。但,皇室却不能因此而向他们低头,更不能不给他们台阶下。”

    “你的意思。。。”李世民有些迟疑,“是要。。。”

    “小侄不是要叔叔低头,而是换一种方式补偿他们?”

    李世民这才放下心来,“你有什么具体办法?”

    “叔叔不妨派人邀请他们到长安来做客,反正滋味楼重新开张的时候,叔叔也要宴请朝中的文武。”

    “你是说,让他们。。。加盟?”

    李世民的反应还是挺快的,一下子就想到了重点。

    殷清风点点头,“既不能损害皇室的利益,又要安抚他们的情绪,那就不如让他们加盟到滋味楼和仙居坊。小侄相信他们不会错过这个机会的。

    等他们来了长安之后,叔叔多与他们交流几次。向他们阐明叔叔的治国理念,让他们相信大唐既不是秦朝,也不是隋朝,更要决心超过四百年的两汉。

    既然大唐要存在几百上千年,他们真的愿意一直与皇室对抗下去?如果依然有人不支持叔叔,叔叔不妨含蓄的点明,没了世家的支持,大唐或许艰难十几年二十年,但只要熬过了这段时间,大唐也就不再需要他们了。

    那些世家在朝中真的没有高品级子弟为官,五十年后,他们的影响力就会大大降低,百年之后,他们一定会被新的家族顶替。

    试问,他们敢吗?”

    李世民登时就想到了殷清风的那个倡学了。这时,他也忘记了他对殷清风的忌惮,眉飞色舞的说道:“好!就依你!你一定要把那倡学做好!我就再忍他们一忍,我要亲眼看见那些世家落魄的时候。不过。。。”

    兴奋过后,李世民问道:“你真的不担心,他们加盟之后,势力会更大?”

    “小侄相信一句话: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不能期待对手自己倒下,小侄相信叔叔更愿意看到他们在强大的叔叔面前、强大的皇室面前,低下曾经骄傲的头颅!”

    “啪!”

    李世民一拍桌子,口中喝道:“好!好一个低下曾经骄傲的头颅!”

    他眯着眼睛,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对殷清风说道:“不能期待对手自己倒下。。。某一定会比你们更强大。。。”

    殷清风见李世民陷入某种yy里面去,他也暂时闭上嘴巴。

    在他的计划里,向李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