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级催眠师-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狸猫妖和兔子精垂首说了个“是”,神态中亦是一番狡黠愉悦神情。

    作者有话要说:  两个小妖怪终于有了名字了,其实一直都有,只是孟珩不愿意叫_(:зゝ∠)_

    狸=厘,傲娇不爱说话=默笙(默声);兔子在地上跑得快=陆行远

第74章 |() 
流言飘转如风起,与此同时,还有被流言一同带入厄运的陆庆瀚。

    这已是他称病在家的第七日了。家人陆陆续续请了不少大夫来看诊,却无一人能医。

    原因无他,此是心病,寻常药物岂能医得?

    不单如此,卧病期间,还不断有人上门来以探病为名来打探消息,让陆庆瀚不胜其烦。

    都是听从了那流言想要一探真假的。

    还有人不光打探消息,言谈间更是极力施压,让他做出表示——流言已经传得越来越难听了,他作为上达圣听、下探民意的御史总不能不有所行动。

    到底是乘着民意参吴首辅一本,还是置若罔闻、装聋作哑。

    外部有来自于官…场人际的压力,内部的压力更是让他捉襟见肘。

    那女鬼已经整整缠他一旬时日了,这几日愈发啜泣哀嚎,凄厉哀婉,不绝如缕。

    再来几日,恐怕他还未被同僚的吐沫星子淹死,未被吴首辅发配到远疆颠沛流离而死,就已经活活折磨而死了。

    面临同样窘境的还有那同被女鬼缠身的三品官严颢、五品官张贤等人。

    一方面是官…场明哲保身的处事原则,另一方面则是几欲弦断的紧绷的精神理智。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如此油煎火烤般的日子,简直比十八层地狱还不如。

    直到这第七日清晨,朝露未晞,浅金色的阳光遍洒上被水洗过的青石板道路,事情才迎来了转机。

    听闻家仆说门外来了能医心疾、了却心病的大夫时,陆庆瀚心里一惊一惧,下意识竟想到是神鬼显灵,来对他施以了断的,不禁汗下沾襟,火急火燎。

    然正踌躇之时,那大夫却已踏进了家门,一众仆人竟是呆了般未加阻拦,眼睁睁看着他走了进去。

    陆庆瀚惊怒交加,正欲赶人,却突然愣住了。

    因为,一直在他耳边哭哭啼啼的女鬼竟然没了声息。

    他猛地转回头去看,便发现那白衣女鬼脸上可怖的道道血痕竟一点一点地消失了,那缠绕在女鬼身上让人颤栗的阴气,也似乎减轻了些许。

    陆庆瀚这几日压在心头的沉闷感蓦地消散了片刻。他转回视线,惊奇地看着眼前的大夫。

    那人身量不高,却笔直纤瘦,一袭玄色长衫穿在身上,如竹如松。只这脸上却戴了半边面具,看不清面容,唯露出一对漆黑深邃、仿佛辰星夜露般的眼眸在外面。

    他身后还站着两个少年模样的人,一穿白,一穿黑,都是面容清秀,神态淡漠,果与常人不同。

    陆庆瀚心念微转,便明白此人果真是来为他了却心病、指点迷津的,登时对这人升起了十二分的恭敬,又是倒茶,又是看座。

    这大夫亦不客气,换了两盏茶,点了一炷香,才悠悠吐露了几句话。

    “病本无良医,还须心中求。大人眼窝淤青浮肿,脸上面无血色,可见那心中郁塞已扰得大人夜夜不得安眠,既是如此,何不回归初心,择明路而走。”

    “那阴魂所求者,不过‘伸冤’二字,于大人而言只是举手之劳。鄙人相信若大人放下重重思虑,只听从本心做事,定会使那心疾全消,大人也可得福泽庇佑。”

    “而至于事后的因果报应,自有那恶人承受,又干大人何事?”

    那人不轻不重的几句,徐徐如流水般淌过,本是浅白、无甚可说的道理,从那人口中说出,却像是悠悠钟鸣,叫人惊醒。

    陆庆瀚精神一震,仿佛积郁于胸的乌烟瘴气通通化开了般,如同茅塞顿开,神清气爽。

    心里想通了,这之后的事情便顺其自然了。

    了却一桩心事,陆庆瀚恭谨问道:“请问阁下贵姓?”

    那人淡淡一笑,声音清越空旷犹如环佩叮当。

    “免贵姓孟。”

    语罢便同身后那两个少年郎,一同飘然远去。

    陆庆瀚呆在原地,细细品味那个“孟”字,总觉得有些熟悉,有些不对劲,然而一时却说不上来熟悉在何处。

    只得半是赞叹半是惊奇地转身回房,甫一抬头,看见那片刻不离的女鬼,才蓦然惊叫道:“原来是他!”

    竟是那通缉令上的妖孽孟珩!

    “来人,把那人给我抓回来!”如是叫家丁折腾一番,却是徒劳。

    孟珩的身影早已消失在街角,遍寻不着。

    陆庆瀚已是一身冷汗。刚想忿忿叫骂自己差点被那妖孽玩弄,然一阵异香飘过来,却是令他神思回转,冷静不少。

    那是刚刚那人来时,身旁的少年走过去,在香炉里点上的一炷香。

    香已燃到一半,香气飘飘袅袅,如月下横梅,让人心旷神怡。

    若那妖孽想要玩弄自己,没道理整这么一出啊。按传闻说,那可是个杀人如麻、挖心食肺的妖物,又怎会气质出尘恍若天外高人,声音泠然如同高山流水呢。

    再抬眼看那女鬼,与刚刚自己所见相类,面目比之前诉冤之时要和善许多。

    或许是那孟珩所言是真的,才化解了女鬼的些许怨气……

    陆庆瀚心思百转千回,终是暗暗下了决定。

    他不知道的是,在这接下来的几日内,与他遭遇相似的,已有半个朝廷的官员。待吴有贞察觉之时,已是为时晚矣。

    *

    四月初一,飞红万点,乱花尽谢,唯有柳枝偕风相依,吐出满城风絮。

    天空蓝得发亮,万里无云。注定是不平常的一日。

    今日上朝的官员甫一踏入金銮殿,便察觉到了一丝不同寻常。

    有紧张的气息微微蔓延。

    有人将目光扫视一圈,便发现不只他一人如此感受,许多同僚的脸上都带着严肃凝重的表情。如同开弓前的箭。

    今日是圣上因病休养十数天后的首次开朝。

    这十多天以来,可谓是风雨不息、波澜迭起。先是最初,圣上莫名其妙地病了,群臣只略微探悉到,那日乾元殿上,似有大动静,吴首辅甚至也调动了兵部权限,带兵而来,然到底所为何事,却是不知。

    只之后便听吴首辅一口咬定,孟珩驱策妖狐作乱,害得圣上卧病不起,更有太子纵横包庇,实是失德之行,已是连连上书,要求罢黜太子。

    只是圣上一直没有回应。

    再往后,便是那传闻骤起,一时之间遍布京城。吴首辅几乎倾尽了手下兵力,搜捕了京城每个角落,都未能揪出那幕后煽风点火、造谣生事之人。

    眼下,他已是怒不可遏了。

    吴有贞一袭镶黑色织金边锦缎官袍,一步一步地踏上汉白玉的阶梯,走上大殿。

    官靴踏在净如水洗的地砖上,发出清晰的声响。群臣不由自主地噤了声音,回过头来,自发地分成两侧,让开一条道路。

    哪怕是御座之上的圣人,此时都将目光注视着姗姗来迟的吴有贞,却是默不作声、神情平静,没有半点呵斥责难之意。

    吴有贞满意地眯了眯眼,这才迈开步伐,不疾不徐地从群臣中间走过,神情倨傲。

    有人愤愤不平地握紧了拳,然而却忍下了怒火。且让他再嚣张片刻。

    吴有贞按例走到群臣的最前面,略一点头,带领群臣跪地朝圣。

    悠悠呼万岁之声,响彻大殿。

    然而抬起头来,吴有贞的面容上却无半分恭谨之意。

    在他的眼里,圣人需要他的扶持,依仗他的能力,又离不开那丹药,更离不开自己,又有什么好敬畏害怕的呢?

    这几日来即便传闻愈演愈烈,他除了怒意之外,却是没有丝毫担心。

    他笃定,圣人不会对他产生丁点怀疑。毕竟什么事情圣人都要倚仗他,又凭什么对他产生怀疑呢?

    就像刚刚这样,即便他来得迟了,圣人也没有一丝不满。

    吴有贞抬眼看向圣人,并不像其他人那样恭敬地避开视线,亦没有按照惯例汇报朝政之事,反倒态度漫然,故意随意开口说了一句话。

    “臣看圣上今日脸色憔悴,精神不济,不若回乾元殿好好休养,何必上朝?朝堂之事,自有臣替圣上决断。”

    作者有话要说:  一只骄傲的首辅= =

第75章 |() 
吴有贞语罢微挑嘴角,不慌不忙地抬眸打量圣人神色。

    圣人双眉微蹙,脸庞大概是因为病中的缘故有些难看,不过仍没开口说什么。

    吴有贞慢悠悠一笑,眼眸中透露出几许得意的光芒。

    今日圣上突然宣召群臣上朝,有臣下特意跑来透露给他说,要他做好准备,恐怕有人要在今日朝上兴风作浪,对他吴首辅不利。

    眼下看来无疑是庸人自扰、多此一举了。

    圣人对他,仍旧同以前那般态度,并没有什么改变。

    再退一步,即便圣人察觉到了什么异样,他也根本不惧。

    他有什么可惧的呢?当日乾元殿内虽说擒孟珩一事失败,圣人也受了妖狐惊吓,受了伤,以至于卧病十数日。可红玉才是明面上的罪魁祸首,是她自己把孟珩是妖孽的传言说与圣上、献计排布阵法捉孟珩,又是她带一众狐妖扮作的小道入宫,乃至显出原形伤了圣上,这些都是红玉一人所为,他可是半点都没参与进去。

    现下红玉那妖狐躲了起来,晾她也没胆再出现,不过如此一来,便更是死无对证,他只需把种种罪责统统推到那妖狐身上,自己则全推说不知,自当能够置身事外。

    而今日散播的种种传闻,更是可笑,全是些捕风捉影的无稽之谈,且不说圣上会拿这些来怪罪于他,他倒是要请求圣上怜恤,大力惩处那些传播谣言之人呢。

    更何况,他还有最后一步棋。

    筹划已久、谋篇布局,只待最后鱼死网破、破釜沉舟之时亮出,到那时便会改天换日,推陈出新。

    这天下,到底由谁说了算,尚还未有定论呢。

    大殿之上落针可闻,群臣之中隐隐压抑着因为吴有贞的倨傲语气而挑起的怒火。

    吴有贞却浑然未觉,他瞥了一眼站在另一侧神情沉静的肖彧,眯眼笑了笑。

    “怎地殿下也来了?臣听闻殿下近日似有麻烦惹上了身,怎地还能如此镇定地前来面圣?”吴有贞对他上下打量一番,半晌笑道:“莫不是殿下已明白自身皇储身份难保,特来向圣上求情的?”

    他已连续数日发动群臣向圣上奏疏,要求罢黜太子,若说今日圣上上朝是针对他而来,他倒是相信圣上是来宣告对肖彧的裁决的。

    肖彧并未被激怒,只淡淡望他一眼,唇边挂一抹若有似无的浅笑。

    “吴首辅,你有些逾矩了!”

    却是有人看不下去了,站出来冷不丁地提醒了这么一句。

    吴有贞回头,见是袭了安定侯一爵,接替其暴病而亡的父亲前来上朝的邹侯爷,便挑了挑眉,抿唇但笑不语。

    脸上却是一副全然不在意的神情。

    恰在两人僵持间,方听圣人开了口。

    “太子的事,朕自有定夺。”圣人略有些不耐地瞥了殿下诸人一眼,沉声开口道:“朕听诸位皇子请愿说,各位爱卿有一件要事要秉,朕方带病上朝,却不知这件要事,到底为何?”

    这十数日来他夜夜被噩梦所扰,已是身心俱疲,只想好好待在乾元殿内休养,谁也不想见,眼下上朝召见群臣,他已是强打了十分精神,只想尽快结束,好回去休养。

    如此想着,便有些埋怨地瞥了眼站在下手的吴有贞。

    有什么事,这吴首辅为何不帮着朕处理好,何必放在朝堂上说?

    心下不禁更是烦躁煎熬,不得已方抬手抿了口几案上的龙井,稍定心绪。

    整个大殿上安静了一瞬,竟是鸦雀无声。

    正待圣人以为没有人会做声,正欲发怒之时,却听到一道洪亮沉稳的声音蓦地响起,响彻了大殿。

    “回陛下,微臣有事请奏!”

    这一声好像投入湖面的石子,带起了一阵阵涟漪。

    “回陛下,微臣亦有事要奏!”

    “回陛下,臣等有要事秉奏……”

    波澜相接,掷地起伏,已成汪洋之势。

    圣人微微眯起了眼,目光深沉地看向朝臣。

    *

    此时远离京城的另一个地方,也正发生着不亚于那宫城内精彩程度的一幕。

    京城以南百余里的虢州,乃当朝皇室的旁系一支世代承袭的封地。

    现如今已是四世传承,到了郕王肖睿手中,已很有些动荡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