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败军神-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畏站在一边听了几句,看不是路,分开人群大步走上讲台,重重的敲了一下桌子。

    学员中有不少校官,吴畏的将校服自然不会显眼,现在离上课时间还早,通常教官们不会早到课堂,所以学员们刚才根本没有注意到人群里混进了奇怪的东西。

    现在吴畏自己跳出来刷脸,他算是威名素著的了,虽然年纪比很多学员还要轻,但是战功赫赫,死忠粉本来就多。前些日子平叛时干净利落的指挥风格也很得学员们拥护,所以发现他看上去有些生气,众学员们立刻都闭上了嘴巴,鸦雀无声的看着吴畏,等他开口说话。

    吴畏站在讲台上,先看了一圈众学员们,发现不只步科的人,就连炮参两科的不少年青学员也在这里。

    他平静了一下情绪,大声说道:“你们怎么了?签个条约你们就嗨成这样?要是日本人打到城下了,是不是我还得给你们准备锣鼓唢呐?”

    他指着众军官们骂道:“我到学校来的时候,有人叫我一起去游行,我告诉他们,我们国防军信奉的是枪杆子主义,对敌人从来都是用枪口说话,没有打嘴炮的习惯。”

    他缓了一口气,又说道:“我们国防军,就是国家养的狗,咬人的狗不叫唤,叫唤的狗不咬人。你们出去喊几句口号,就能把朝鲜要回来了?我告诉你们,想要平等,先把刺刀磨得够锋利了再说。”

    说到这里,他挥手说道:“不要以为这个条约签了,就从此天下太平了,这不是和平,这是停战。我们受到的屈辱,就得依靠我们自己一刀一枪的再打回来。”

    他用手指了一下学员们,“不是步科的都回自己教室去,步科的都回到座位上,准备上课。”

    看着学员们慢慢散去,吴畏这才从教室里走了出来,一眼就看到王文林站在教室的后门边,正看着自己。

    两个人互相看了一会,王文林向他点了点头,转身走了。

    吴畏不由自主的摸了摸鼻子,心说这帮老家伙都搞什么鬼,有话就不能痛快说吗?

第183章 海军陆战队() 
公元一九零一年的秋天,曾经大战过的渤海湾里一片平静,很多在战争中失去家园的渔民们凑和了几条木船,慢慢摇出海来捕鱼。

    战争打完了,军人们可以休养生息,百姓们却仍然要为了自己的生计奔波劳碌。

    在旅顺港外大概三十公里的地方,有一个村子,日本人登陆的时候,把那里烧成了一片废墟,据说夜深人静的时候,还可以听到村民们被杀时的凄惨哭号声。

    因为村子里的人都死光了,所以那个地方也再没人过去,就连附近几个村子的人,都逐渐搬走了,这里成了一片无人区,直到有一队队的军人开过来。

    最早过来的军人们都穿着常见的国防军制服,戴着大檐军帽。这些军人到达这里后,就开始大兴土木,在村子的旧址上盖起一座座房子来。

    慢慢的,就有人到附近来看热闹,顺便看看有没有能混口饭吃的营生,这些军人虽然凶恶,不让百姓们到处看,有不听话的真拿枪打,但是买东西倒也公平,用的都是崭新的华元,所以附近但凡有点东西可以出售的人都会到这里来碰碰运气。

    渐渐的,这里倒成了方圆百里最大的一处集市,从前闹鬼的传说也没人在乎了,用老人们的话说,当兵的煞气重,什么鬼也赶跑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这群军人盖完了房子,又开始平整土地,占地的面积远远超过了当初那个村子,看起来倒是比附近最大的镇子还要大。

    在集市里出现的士兵们也渐渐不再身穿国防军服装,而是换成一种花花绿绿的衣服,偶尔也有身穿白色条纹装的士兵出现。

    渤海湾的老百姓们见过从前共和国的黄海舰队,所以有见识多的人这才判断出来,这个新建的军营是海军的地盘,那些穿白色条纹装的士兵是船上的水兵。

    但是仍然没人知道那些穿花衣服的士兵们是干什么的。

    不是大集的日子里,也有很多附近的渔民来这里交易刚刚收到的鱼货。

    这年头没什么肉食可吃,所以军营里的人大量收购鲜鱼,卖给他们的价格虽然比贩到城里去要便宜一些,但是胜在收购量大,而且军爷们很少挑拣,脱手也要快一些,还没有糟损。

    早上的雾气刚散,几个穿花衣服的军人就推着手推车,从军营前的土路上走了过来,经常在这里卖鱼的人都认识他们,纷纷挑着担子凑了上去,卖力的兜售着自己刚刚捞上来的鱼货。

    几个军人都是老军务了,不但了解行情,眼睛也毒,基本上给出的价钱都是渔民们的心理价位,而且不喜欢还价。

    能把鱼担到这里来卖的,都是一门心思做军营生意的,当然不敢得罪这些军人,基本上都是一口价就卖了,中间也有人祈求军爷多给一点的,偶尔赶上军人们心情好,倒是能多拿几个大子。

    今天的鱼货看起来不少,几个军人装满了车子,还有渔民的鱼没有卖出去,看看军人们要回去,剩下的人立刻着急起来,围过来高声呼唤,想把自己的一份也卖出去。

    一个四十来岁的军人笑骂道:“老子总不能拿鱼给大头兵们当饭吃,你们卖给老子倒是干净,鱼臭了还不是老子遭罪。”

    一个来得晚一些的少年后生背着个竹筐,从人群里钻出来,向军人哀求道:“大爷,俺爹病了,求求你收了这筐鱼吧,等着钱救命呢。”

    这附近的渔民们大多沾亲带故,互相都认识,看到那少年拉着军人说话,也就不怎么挤了,还有人出声附和,证明这孩子说的是真的。

    那个老军人皱了一下眉,想要说话,身边一个在秋风里还高高挽着袖子,露出肌肉虬然双臂的光头汉子拉了他一下,说道:“老邢,也不差他这一点。”

    老邢看了那汉子一眼,笑道:“成,玉排长说话了,你小子走运,我看看都是什么鱼。”

    少年看起来也是个嘴笨的,顿时高兴得不知道说什么好,连忙卸下竹筐,让老邢翻检。

    军人们没有称,不过这个老邢手上准得厉害,看一眼提一下就能估出份量来,基本没什么出入,日子久了,渔民们都信服他,他说多重就是多重。

    老邢看鱼的时候,玉排长叫过少年,温声问道:“你爹怎么了?”

    后生犹豫了一下,低声说道:“邻村的王大伯说是受了风寒,给了个方子,卖了鱼我就去城里抓药。”

    玉排长皱了一下眉,春天的时候日本人上岸,把这一带糟蹋得厉害,不但烧杀抢掠,而且把附近的工匠和大夫也搜罗一空,后来这些人一部分死在军中,还有一些逃散了,回到故里的人十不存一,像医生这种稀缺人才更少,基本上老百姓生了病,就只能靠运气自己撑。

    他向少年说道:“你先别去抓药了,一会跟我走,我找人把你爹抬过来,让营里的医生看看。”

    那少年愣了一会,才在旁边渔民们的提醒下醒悟过来,噗通一下跪下来给玉排长磕头。

    玉排长连忙拉他起来。身边几个渔民也经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大概意思就是不用麻烦玉排人找人了,他们这就回去把病人送过来。

    见玉排长点头同意,那些人也不卖鱼了,转身一轰而散,倒是那少年跑开的时候回头不舍的看了一眼老邢手里的竹筐。

    老邢人老成精,哪里有不懂他心思的道理,笑骂道:“快滚蛋吧,少不了你的鱼钱。”

    一面说着,大家就开始收拾了车子往回走。老邢向玉排长笑道:“这也是他运气好,遇到你了,其他军官们可不会管这种闲事。”

    玉排长笑了一下,也没说话。

    一行人快到军营的时候,看到一队士兵全幅武装的从海边跑了过来,看起来是刚刚越野回来,队伍拉得极长,士兵们也一个个汗流夹背,步履蹒跚,看起来就差吐舌头了。

    一个同样全套行头,却跑在前头的汉子边跑边从怀里摸出怀表看了一眼,大声喊道:“快跑快跑,五分钟后到的没饭吃。”

    士兵们看起来已经疲惫到了极点,虽然有几个听到汉子的话,努力了一下,也很快就放弃了,又恢复到从前机械般的节奏上来。

    玉排长听到那喊声,抬头仔细看了看,突然高声叫道:“王连长?”

    那汉子愣了一下,慢慢停下脚步,向玉排长这边看了看,显然是认出了叫他的人,拔腿跑了过来,看他拔腿飞奔的样子,再跑一次五公里一点问题都没有。

    他老远就向玉排长叫道:“玉珍局?你小子的屁股好了?”

    这个玉排长就是大年初一跟着吴畏奇袭日军朝鲜驻屯军指挥部,屁股中弹的玉珍局。

    他回来后先在通化的二十八师医院里待了一个多月,然后又接受了一个月的恢复训练,没等归队,中日双方就拉开架势打了起来,吴畏带着特务营去辽阳堵口子。玉珍局就地加入了马宝所在的一团参战。

    战后论战行赏,玉珍局因为战功捞了个少尉,这也是因为国防军军官还没有军校化,所以士兵才会这么容易提干。

    秋天总参开始重组海军陆战队,玉珍局听说海军陆战队的长官是吴畏,就在部队动员的时候主动报了名。

    带着士兵们训练的汉子正是王大锤,不过他现在可不是连长了。

    吴畏的黄海舰队海军陆战第一旅是九营的大编制,王大锤现在已经是少校营长了。

    陆战第一旅的士兵要从全国抽调,所以现在还只有三个营的架子,每天都有士兵陆续过来报到,像王大锤和玉珍局这样久别重逢的例子很多,谁也想不到会遇到谁。

    看到自己从前带的兵,王大锤很高兴,拉着玉珍局笑道:“你小子什么时候到的?见过旅长没有?”

    玉珍局已经报到一周多了,不过还没有见到过吴畏,像他这样的低级军官,报到的时候也不用吴畏接见,而且玉珍局年少气盛,也不愿意让人看成是来投奔老首长的,所以并没有刻意往吴畏身边凑合,倒是在报到的时候见到了于靖。

    答完了王大锤的问题,他又问道:“咱们营的人来了不少吧,怎么我都没遇到?”

    “哪有不少啊!”王大锤感慨道:“那边不放人啊。”

    特务营在辽阳打出了举世瞩目的战绩,以区区四个连硬顶日军一个主力师团,最后还能打得第一师团溃退,算是一战成名,就算是普通的战士,放到别的部队里也都是宝贝一样。

    吴畏被调走后,本来就是试验性质的特务营去留就成了问题,后来总参终于决定将特务营升级成第一山地步兵旅,驻地仍然在白城,与二十八师共同防御鸭绿江对面的日军朝鲜驻屯军。

    第一山地旅虽然是七营制的小旅,兵员缺口的数量也很恐怖,这个时候也缺人缺得厉害,怎么可能放吴畏从前的老部下出来?

    不过吴畏上任,怎么也得有自己的班底,所以现在陆战旅倒是的确有不少从二十八师出来的军官。

    顾雨大笔一挥,把北京陆军军官进修学院第一期毕业的学员拔了一半过来。王启年和蓝晓田担心的事情成了现实,包括马宝在内的一众军官一个都没给他们放回去。

第184章 来问罪的老头() 
王大锤和玉珍局在军营外叙旧的时候,吴畏正在自己的旅部里绞尽脑汁的编写训练大纲。

    他从前是空降兵出身,好歹算是全地形部队,像山地步兵、丛林步兵这一类特种兵的训练方法多少知道一些。

    可是作为海军直属的陆战队,在作战范围和作战方式上就和空降兵很少有重叠的地方,让他来训练陆战队,就算是比这个时代的人多了一百年的见识,也仍然会让他觉得头痛。

    马宝现在是陆战第一旅的副旅长,对于给自己曾经的士兵打下手,马宝并没有什么不满意的。

    他算是最早认识吴畏的人,当然知道这小子的本领有多逆天,基本上从当兵开始,就专门和各种看起根本无法完成的任务过不去,偏偏每次他都能完成任务,然后活蹦乱跳的回来,就冲这种神奇到无法理解的经历,马宝就觉得吴畏是个祥瑞。

    更不要说,在没有遇到吴畏之前,马宝一直以为自己顶天了也就是个连长的命,就算是做梦也没想到过,自己有一天居然能坐到上校副旅长的位子上。

    马宝两年时间从上尉升上校,升官不可谓不快,但是比起吴畏升官的速度来,那就只能瞠乎其后了,现在正趴在桌子上奋笔疾书的吴畏,肩膀上已经扛起星星了。

    于靖端了一杯茶水放到吴畏的身边,然后提醒道:“天津厂送来的一千支甲型步枪和三十万发子弹已经入库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