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败军神-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不愿意看到的,很显然必须尽快打掉这种势头,每一个日本人都应该觉得时不我待。

    正因为这样,所以发生在庚子年间的这场战争才无可避免的发生了。

    但是战争从一开始就偏离了轨道,二十八师表现出来的战斗力让山县有朋的第一军吃尽苦头。

    在第二次鸭绿江战役开始的第一天,王启年下令放日军上岸后不久,山县有朋就意识到华军的战略意图,并且电告大本营,提醒自己的同僚们谨慎考虑原本的计划。

    然后日本海军成功伏击共和国黄海舰队,第一师团在旅顺登陆,一昼夜击溃三十一师主力,让山县有朋的担忧成为大本营的笑柄。

    可惜大家还没有笑多久,就再也笑不出来,二十八师的一个番号奇特的营突然出现在辽阳城下,一面收拢三十一师溃兵,一面开始阻击第一师团的先头部队。

    两支部队之间的第一战,日军浦田原大队长阵亡。当时并没有人意识到这只是一个开始。

    在开战前,山地平治就已经感觉到自己的身体有些不舒服,但是大山岩不放心大本营看好的乃木希典,所以才劝说山地平治留在任上。

    很快山地平治抱病参战的恶果显露出来,扬田虎己阵亡后,山地平治重病,第一师团的指挥权落在了乃木希典的手里。

    对于这个和自己同样留学德国,对德国陆军抱有崇敬之情的下属,大山岩看得很清楚,他的战术理念还停留在普法战争的时代,痴迷于火炮掩护下的白刃冲击。

    但是在重机枪出现后,这种战术已经变得极不可靠。

    于是第一师团在辽阳城下碰得头破血流。

    在大山岩看来,在第一师团成功登陆旅顺之后,战争胜利的天平就已在向日军这一方倾斜了,如果华军主力出关,那么拥有海运便利的日军第三军就会在山东登陆,直扑京津地区,结束这场战争。

    如果华军主力不动,第二军仍然可以席卷东北,吃掉华军的两个师,完成事实上的占领。

    对于一些有着清醒认识的日军高级军官来说,中日战争必其功于一役是不现实的,慢慢在共和国这个巨人身上割肉才是正确的作法。

    但是随着辽阳战役的展开,这场战争的天平又开始浮动了,因为华军一方多了一个很重要的砝码,这个砝码叫做吴畏,他有一支战法奇特的部队。

    小浦次朗联队在行军途中遇到的骚扰被忠实记录下来,并且送到了大山岩的案头,从这些战例看来,第一师团的对面有一个指挥灵活,武器先进,作风顽强的对手,这支部队狡猾残忍,行踪诡异,人数虽然不多,但是对日军这支深入敌国腹地的部队产生的杀伤力却是很大的。

    相比之下,更让大山岩感到威胁的,还有吴畏在辽阳附近实行的焦土政策。

    因为考虑到异国作战的补给问题,所以大山岩登陆伊始,就命令日军就地补充,以战养战。

    日军步兵第二联队忠实的执行了大山岩的命令,在旅顺附近化身强盗,洗劫了附近的数十万百姓,不但为第一师团筹措到大量的粮食和牲畜,还有民夫和钱财。

    在大山岩看来,用中国人的物资来支撑自己的部队去战胜中国的军队,这是一件很让人感到振奋的事情。然后他就遇到了吴畏。

    吴畏给一连骚扰部队下的命令是,不给日军片瓦栖身、颗粒果腹。一连上下执行得很彻底,日军行进路线上的村庄一律焚毁,水源全部破坏污染,不肯离开的村民全部当做日军奸细或者带路党就地枪决。从某个角度来说,一连作的事情比日军还要彻底。

    但是事实上,辽阳城下的日军第一师团并没有遇到食水补给困难的问题。这一方面是因为辽阳城外不远处就有一条河,一连无论如何也没办法切断这个水源。

    另一个原因则很简单,乃木希典的进攻策略太有效率,日军减员的速度远远超过了随军携带给养的消耗速度。

    因为辽阳城下的各种不顺利,军需官提交的给养消耗警告被淹没在了一堆伤亡报告当中,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辽阳战役第四天,得到了第二联队补充的日军一度攻到辽阳城下,吴畏迫不得已动用了预备队,张荣锋等人用手榴弹和炸药包开路,配合霰弹枪和冲锋枪只用半个小时就干净利落了收复了失去的阵地,以不足十人的伤亡将日军赶出了刚刚占领的国防军阵地。

    吴畏立刻将手里的民兵部队送上阵地,把预备队撤了回来,这一百余人已经是他最后的王牌,每牺牲一个人,对他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

    这天下午,第一支成建制的国防军援军终于赶到了辽阳城下,这是热河第三十师蒙古骑兵团的一部分。

    吴畏和赵琅琊接到消息后骑马赶出城外,接到了这支部队。

    赵琅琊没见过成建制的骑兵部队,但是仍然一眼就发现眼前这支部队的人数不足,不禁有些恼火。

    吴畏在总参的时候听黄有为介绍过国防军各师的情况,知道三十师一直都不是满员师,骑兵团更是只有一个七个连的架子,上次金水河一战,配属给王启年的一个连全员战没,这件事对于三十师上下的打击尤其大,产生了很多流言蜚语,在这种情况下,三十师能把蒙古骑兵团的大部派出来增援,已经很不错了。

第133章 辽阳战役四() 
骑兵团的团长是个三四十岁的蒙古汉子,当然这个估算很可能有问题,因为吴畏实在看不出这位满脸沧桑的汉子的实际年龄。

    骑兵团长也是个中校,但是按照指挥序列,他应该服从吴畏的指挥,这让明显年长的团长很不满意。

    听说吴畏要他带领骑兵们去奉天驻扎,团长立刻表示反对,他操着一口生硬的汉语说道:“我和我的兄弟们是来打战的。”

    吴畏在心里给他纠正,应该是“打仗”,除非你老人家胸有沟壑。然后很郑重的对团长说道:“只要我这里还有能扛枪的步兵,就不会让专业的骑兵去守城,你和你的兄弟应该骑在马上杀敌,而不是下马站在战壕里对着敌人开枪。”

    这句话的意思有点绕,但是骑兵团长仍然很快就领会了他的意思,他很高兴的拍着吴畏的肩膀说道:“你是个了解骑兵的步兵军官。”

    吴畏心想我当年可是一直认为步兵比骑兵好的。

    打发走了骑兵们,吴畏的脸立刻就垮了下来。别看他和骑兵团长说得嘴响,其实手里根本没有那么多扛枪的兵。

    吴畏是伞兵出身,就算是搁兵王流里面,那也是妥妥滴特种兵,所以对特种部队有一种很特别的感情。

    这个时代,步兵还没有特种化,说起来,各国的军队都是由普通步兵组成的,在吴畏的记忆里,也只有俄罗斯在高加索地区有一支高山兵。

    他的特务营在这个时代肯定要算是第一流的特种部队,然而严格算起来,骑兵也应该算是一种特种部队。

    现在他的特务营损失惨重,一半的名字已经上了阵亡名单,还有差不多四分之一躺在医院里,要不是他在长白山里还留了一部分人员,基本上打完这一仗,特务营就可以取消建制了。

    让经受过特别训练的特务营士兵们去填战壕,对于吴畏来说只是没有选择后的决定,但是对于这几百骑兵,吴畏下意识的不想把他们也搭进来,显然骑兵们应该有更加合适的用法。

    辽阳战役第五天,吴畏用源源不断赶到的民兵顶住了日军的攻势,战损比较轻的二连和四连甚至趁日军疲惫的机会发动了数次小规模的反冲锋,迫使日军主动脱离战场。

    辽阳战役第六天,紧急登陆的日军步兵第四联队一部赶到战场,同时带来了大山岩的训令,命令乃木希典尽快结束战斗。

    乃木希典这时已经从另外的渠道知道了这个命令的背景,英国人终于无法坐视自己在亚洲的这两个小伙伴大打出手了,英国特使给日本政府下了停战的最后通牒,同时英国在亚洲的舰队开始集结,如果日本政府不肯结束这场无谓的战争,那么英国人将会对日本海军宣战。

    英国人虽然高傲,但是至少还是务实的,为了劝服在这场战争中占有优势的日本政府收手,已经秘密答应伊藤博文,只要日本人主动停战,可以帮助他从中国获得足以补偿的利益。

    对于日本政府来说,能够获得利益固然很好,但是这次战争发动时还有另外一个目地,那就是打断共和国国力上升的势头,所以日军大本营决定,在停战之前,尽可能取得在华地区的战略优势。

    为了这个目地,日军大本营要求乃木希典尽快攻下辽阳城,然后对二十八师做出合围态势,接应朝鲜的第一军进入中国东北地区。

    这个命令很符合乃木希典的胃口,而且他已经被对面的敌人搅得怒火难耐,也必须要出这一口恶气。于是刚刚到达的第四联队来不及休整,就被投入到了战场上面。

    当天傍晚,判断出日军获得了援军的吴畏,命令防御辽阳城东面阵地的三连放弃城外阵地,撤回城内。

    出于对这六天来与国防军进行战壕争夺战的恐惧,第一师团的参谋们建议乃木希典不管辽阳城另外三面的阵地,集中全力从东面攻击辽阳城,乃木希典批准了这个建议。

    当天夜里,日军集中所有的炮火力量,轰击辽阳东城,击垮大片城墙,由第四联队一个大队和第二、第五十七联队抽调的两个中队攻入城内,巷战开始。

    吴畏对此早有准备,带领士兵与日军逐屋争夺,寸土必争,利用辽阳民舍多木制结构,家家有引火用的木柴等等便利,每当失去一片阵地时,就放火烧毁这里的房屋,让日军失去隐蔽能力。

    在地形复杂的巷战当中,日军精锐部队失去了训练方面的优势,与吴畏手里的民兵以命博命,伤亡惨重。

    惨烈的巷战即使是精锐的日军第四联队也无法承受,辽阳战役第七天,首次出现了日军丢弃阵地后撤的情况。

    也是在这一天,程亮在日军炮袭中阵亡,三连长的职务由李康接替。

    辽阳战役开始后,李康先是辅助程亮带领三十一师的士兵。后来退守二线阵地后,三连的基层军官伤亡太重,他就实际干起了连副的活,没想到退守城内后,居然又恢复成了连长,只不过这次不是三十一师的连长,而是二十八师的了。

    不过他现在可一点都高兴不起来,三连一直是日军的主攻方向,开始的时候,因为连里老兵多,抵抗起来还算有模有样,等到退守二线阵地后,基本上补充上来的就是临时征召的民兵了。

    这些民兵大多没有受过军事训练,上了阵地就是来当炮灰的,很多人到了阵地上,还没有来得及让人记住他们,就永远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

    从这个时候起,李康就再没记住过任何一个士兵的名字。

    他没打过巷战,但是从三连仅存的几个老兵那里,知道了一些吴畏传授的技巧,知道巷战的要窍是快,打击快,移动也要快,绝对不能让敌人确定自己的位置。

    变腰跑过一片废墟时,他看到一个穿着国防军服色的士兵躲在角落那里向外开了一枪,然后很敏捷的翻身从上面滚了下来,很快一排子弹打在他刚才藏身的地方,却没伤到士兵的一根毛发。

    民兵们连军装都没有,所以这个时候能看到穿军服的人,那就肯定是老兵了。

    李康挥了一下,跟在他身后的几个人分散占据了废墟旁的几个要点。然后就看到一队日军士兵举着枪从对面伊哩哇拉的冲了过来。

    这队日军被刚才那个士兵牵着鼻子打了半天,白白送了几条人命,这个时候心火正旺,完全没想到会遇到对方的伏击。

    李康开了一枪,打倒了一个鬼子,然后就挺着刺刀冲了出去,他带领的几个战士也都是一样的战法,对小股敌人先打枪再刺杀,在对方没明白过来之前结束战斗。

    这是个百试百灵的办法,十几个日军士兵转眼就去见了天照。

第134章 辽阳战役五() 
直到李康开枪,那个士兵才发现他们,等到他抱着步枪跑过来,李康等人已经解决了战斗。

    士兵看了一眼李康,很兴奋的问道:“你们也是三连的?”

    李康连场战斗,自己的军装早就扯烂了,现在穿的是一件普通士兵的军装,所以士兵看不出他的军衔。

    听到李康表明身份,士兵这才意识到这个人居然是自己的连长,连忙立正敬礼。

    李康摆手问道:“你哪个排的,叫什么名字?”

    “于军。”士兵说道:“我也不知道应该是哪个排的。从前我是三十一师的。”说到这里,他停了一下,补充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