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败军神-第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张云辉虽然不会承吴畏的情,却怕他揪自己的小辫子,自然不会搭理于抚远的请求,程仪倒是老实不客气的笑纳了。

    等到送信的家人带回来张云辉给吴畏的书信里,于抚远就知道大事已去,这个吴畏总不成是大总统的私生子,行事这么嚣张,怎么军地两方的大佬还都要给他面子?

    张云辉给吴畏的信里当然不会明说自己的意思,不过字里行间,倒是透着一股浓浓的基情,看那意思,对于当日送别吴畏,两人没能并肩战斗甚是遗憾。

    吴畏一封信看得莫名其妙,却也知道张云辉不会来和自己为难,心中顿时轻松不少。现在战事已毕,要和一省之长顶牛可不容易。

    难得张云辉识相,吴畏也不纠缠,就和于抚远说起于靖的婚事。

    原来中午在史家吃铁的时候,董宽一力奉承吴畏,反正是慷他人之慨,嫁别人的闺女自己不心痛,就劝于史两家尽早完婚,免得再生流言。

    有吴畏这个凶神在场,史文怎么敢说个不字?只好捏着鼻子认了,说好择个好日子先正式订婚。

    吴畏有总参的命令在身,虽然路上大可以游山玩水,却不能在一个地方待得太久,于是董宽亲自翻了黄历,说后天就是个好日子,于靖是个军人,所谓兵贵神速,不如就是这天。

    吴畏在心里腹诽这事又关兵贵神速什么事,真要神速,不如让于靖先上车后补票好了。

    这种肮脏心思当然不能说出口来,不然就算史文再怕他也得翻脸。

    于史两家再不济也是奉天城里有头有脸的人家,娶妻嫁女肯定不能凑合,所以要两家的家主凑到一起才能决定。

    于抚远是个生意人,既然所求不成,也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先把儿子的婚事办了,而且看吴畏的根基如此厚实,想来于靖跟在身边也能沾光不少,也就收了劝儿子退役回家的心思。

    既然要订婚,少不了两家都是忙起来,当夜于抚远就去拜访史文,商量订婚的流程。

    吴畏没管这些事情,谢绝了于抚远的挽留,当晚回城外军营睡觉去了。

    于靖知道吴畏一向是和士兵在一起的,警卫排不进城,吴畏也不可能自己跑城里享福,第二天就张罗着在城里租了一个大院,亲自去把吴畏和警卫排都请了进来。反正于家有钱,花销大一点也能撑得住。

    吴畏也不矫情,派人通知了二十九师之后,就带着警卫排进城,住进了于家租来的院子里。

    有他闹了这么一回,一时间整个奉天城都知道于抚远的儿子是血战辽阳的国防军英雄,如今他在军队的长官听说史家要悔婚,亲自带了兵来给于靖撑腰,

    据说史家请了孙道仲来和于靖的长官讲数,结果人家二话不说一枪把威震奉天城的孙大个子毙了,史家顿时连个屁都不敢放一下,乖乖的把女儿洗白白双手奉上。

    这个说法流传甚广,除了次序有点问题之外,其它方面也最接近真相。所以城中百姓们议论纷纷之余,挺干的有之,倒吴的也有,各种言论交织在一起,倒看不出哪一种最强,反倒没人质疑于靖迎娶史家女儿的合理性。

    到了这个地步,就没吴畏什么事了,而且他虽然位高,年纪却轻,也没办法混在一群家长当中正二八经的讨论双方的彩礼,干脆躲在院子里休息。

    好容易两家敲定了仪程,请了吴畏去赴晚宴,顺便商量嘉宾观礼的事情。

    董宽当日就已经说定要做女方的主婚人,他是肯定要来的,于家这边就打算请吴畏来做主婚,也好和董宽分庭抗礼。

    吴畏倒是知道自己的斤两,中校军衔倒是不算太低,但是自己的年龄实在压不住阵脚,摆手说道:“主婚人我已经帮你们请了,明天肯定有合适的人来就是。”

    看他不说,于抚远也不敢追问,只好在心里暗暗担心,希望这个吴营长办事靠谱一点,可别让自己丢了面子。

    第二天一早,于家就派了半条街的担子来给史家过礼,仓促之间礼品准备不足,质量上有些问题,好在于家家底厚,大可以在数量上找平衡。

    然后史家又派人回礼,下午就在于家摆开了宴席,宴请宾朋,给于靖订婚。

    本来过礼和订婚不应该排在一天,不过于靖要赶时间和吴畏进京,仓促一点也说得过去。

    董宽既然是女方的主宾,当然要和史文一起过来赴宴。

    董家在奉天根基深厚,他代为邀请,满城权贵都要给个面子,一时间倒也冠盖云集。

    史文的女儿没能作成董宽的儿媳,借着嫁女儿的机会却和董宽搭上了关系,倒也算始料未及。

    他和于抚远虽然是儿女亲家,但是一辈子明争暗斗,两个人轮流占上风,从来没有人占到绝对的优势,倒也算门当户对。

    这次董宽主动作他这一边的主宾,虽然是吴畏的关系,但是奉天城里的人又不知道,想来这次可以在宾客质量上稳稳的压于抚远一头。

第160章 回京() 
史文这种好心情也没保持多大一会。他家离于家不算太远,穿过一条街道就可以看见院墙了。

    因为前天吴畏才在这条街上打死了孙道仲,所以史文就没有选择从酒楼前面过,而是带着大家绕了一下。

    结果还没到于家,就看到街道两边都站着穿着崭新军装的国防军士兵,人人执枪站得笔直。

    史文倒没想到吴畏会把他的警卫排派出来给于靖撑腰,心里腹诽这场面虽然好看,但是大喜的日子出来一帮兵,未免煞气太重,多半又是吴畏那个愣头青想出来的点子。

    张操今天没穿军装,换了一身青布长袍,混在一帮富商权贵当中,倒是很不惹眼。

    看到这些士兵,他仔细打量了一下,紧走几步凑到董宽的身后,低声说道:“这是二十九师的兵。”

    董宽是民政长官,虽然有个当师长的哥哥,却分不清这些差别,奇怪的问道:“你怎么看出来的?”

    张操淡淡一笑,没有回答。国防军的军装没有臂章,很难分清所属部队,但是在张操这种高级军官眼里,一眼就可以看出这些士兵们没有杀气,和吴畏手下那些死人堆里爬出来,天老大地老二,除了吴畏就属自己最大的兵完全没有可比性。

    董宽看他不说,也没有追问,在心里想着二十九师的士兵出现在这里算是什么意思。

    转眼间一行人就到了于家的大门前。为了今天的订婚宴,于抚远专门重刷了大门和院墙,连门前的石头狮子都拿清水涮了好几遍,就差黄土垫道了。

    众人还没下马车,早就得到通报的于家人等就迎了出来,陪在于抚远身边的人一身戎装,肩膀上将星闪烁,正是二十九师的师长于澄海。

    史文想不到于抚远居然能请出于澄海来做主宾,顿时有点傻眼。还是董宽早有准备,拉着史文一起过去,互道辛苦。

    其他人可能不明白于澄海出现在这里的意义,董宽这样的高官却不能不多想一下。

    这是二十九师接防奉天之后,于澄海第一次在正式场合出现在奉天官员们面前。

    于澄海虽然一身军装,倒也没有摆他将军的架子,陪着于抚远一起招呼宾客,居然也圆滑自如。

    董宽当然知道于澄海能出现在这里,必定是吴畏的关系,也不知道吴畏是怎么说动了于澄海,他甚至都没听说吴畏什么时候拜访过于澄海。

    和于澄海聊了几句,董宽这才发现吴畏并没有在这里,向于澄海笑道:“这大喜的日子,吴营长怎么躲了?”

    于澄海大笑道:“他的兵办事,他怎么能躲得了,正在里面陪客人呢。”

    董宽心里一惊,放眼奉天城里,知道自己和于澄海在这里,还可以安坐在于府里的人屈指可数。

    前清的几位王爷身份清贵,自然是有这个面子,不过吴畏是国防军一系,多半不会给满清皇族面子,能让他陪着的就只剩下一个人。

    他吃惊的问道:“张省长也到了?”

    于澄海微微一笑,赞道:“董专员好心思。”

    听说张云辉居然先到了于府,董宽立刻转起了心思,他和张操算是世交,两家交情非比寻常,早从张操那里知道了吴畏和张云辉之间的过节,这次结好吴畏,未尝没有打着借机扳倒张云辉的主意,没想到张云辉居然抢先一步和吴畏搭上了关系。

    虽然不知道在这件事里到底是哪一方主动,不过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只要两个人中有一个不愿意,也出不了现在的局面。

    在这一瞬间,董宽心里突然升起一个念头,如果这一切都是吴畏所为,那么此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本事着实了得,心中城府之深实在难测,和这样的人攀上关系,实在凶吉难料。

    大家都是有身份的人,当然不能站在于家大门前面聊天,寒暄了一下就被请进了于府。

    听说张云辉已经在这里,很多跟着史文一起来的人已经顾不得自己女宾的身份,急急忙忙的打听张省长在哪里。

    于抚远这时候已经顾不得吴畏不让自己宝贝儿子退役的事情了,吴畏今天能请来张云辉和于澄海,显然背景深不可测,这样的人,哪里是他这种商人可以得罪的?

    现在如果有人帮他把于靖从吴畏身边调回来,老于头多半要第一个跳脚大骂,一百个不愿意。

    于抚远正想着要不要去请张云辉出来,就听到后堂一阵脚步声,张云辉已经和吴畏并肩走了出来,张云辉的亲随捧着一张大幅的宣纸跟在他们身后。

    张云辉先向大家拱手见礼,等到众人寒暄的声音落下去,这才开口说道:“刚才和吴中校相谈甚欢,倒误了迎接诸位,恕罪恕罪。”

    自然有人凑趣,开口问道:“不知道张省长和吴中校聊的是什么?”

    张云辉摆手示意亲随打开手中纸张,笑道:“吴中校偶得一诗,老夫一时手痒,写了出来,还请大家斧正。”

    众人定睛看去,只见宣纸上龙飞凤舞的写了四行字: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尘世如潮人如水,只叹古来几人还。

    当时在场众人对于这首诗自然交口称赞,至于私下里是褒是贬,那就见仁见智了。

    于靖的订婚仪式就在这样一群各怀心思的官员权贵的中进行了下去,当时奉天城里省市军地各色人等齐集,让所有熟悉于史两家背景的人都大跌眼镜,纷纷猜测这两家是攀上了什么了不得的人物,才能弄出这么大的排场。

    办完于靖的订婚仪式之后,吴畏又在奉天城里逗留了一天,这才带着于靖和警卫排一起往北京去了。

    一路无话,很快大队人马就到了京城,进城的时候,吴畏的身边已经稀稀拉拉的没有几个人了,倒是带了三辆大车跟着,一路行来,可以看出车辙很是沉重。

    于是人们纷纷猜测吴畏这一次辽阳战役发了一笔大财,至于这笔财物是从哪里来的,不外乎日本军人和中国百姓这两个渠道,总不成是天上掉下来的。

第161章 枪毙十分钟() 
吴畏进了城,直接就把警卫排的士兵和那三辆大车带去了总参警卫营的驻地,把人和车都交给了舒声。

    舒声已经升职成了副团长,但是仍然带他的那个营。听说吴畏来拜访,连忙迎接了出来。

    他老远看到吴畏,抢着先敬了个礼,慌得吴畏连忙还礼,笑道:“你还和我闹这个?”

    去年两个人一起参加授衔仪式时都是少校,现在吴畏出去转了一圈之后,再回来已经是中校,按军中礼制,舒声的确应该先给他敬礼。

    不过舒声是吴畏的老上级,吴畏可不敢和他摆这个谱,所以才要表现得诚惶诚恐一点。

    舒声倒是不觉得自己升官比吴畏慢有什么难为情的,拉着吴畏笑道:“你以为我是敬你的军衔?我敬的是血战辽阳的英雄。”

    吴畏失笑道:“你早说啊,倒吓了我一跳……要不你再来一次?我好好感觉一下?”

    舒声可没他这么怠懒,摇头笑道:“你这家伙,都是中校了,怎么还是这么一副没正经的样子?”

    吴畏笑了一下,叫过于军等人来和舒声相见。

    离开奉天的时候,他就把张云辉和董宽等人送的仪程都给警卫排的战士们分了,然后宣布放大家的探亲假,只是规定了回程的日期,这样大家都可以赶在规定的日子归队,回到通化复命的时候齐装满员就行。

    因为吴畏只让战士们带手枪回家,所以其它装备就留了下来,那三辆马车上装的都是这些东西。

    于军等人都是没家可回或者刚刚从家里出来不久的人,跟着吴畏到了京城,总要有个地方住。再加上吴畏不放心马车上的枪械,所以才来找舒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