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晋闲人-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很可惜,今晚他扑了空,秦韶游并没有在这里。

    但是他错了。

    接下来陈仲卿的举动让人捉摸不透,他径直的走向了秦德正,站在秦家家主两边的仆人上前一步,拦在了陈仲卿面前。

    秦德正皱了皱眉,不知道面前的年轻书生想干什么,他正要开口,对方却抢先一步说道,“秦家家主,你还能在这里赏评胭脂榜,就意令郎今晚做了什么事么?”

    声音不大,秦德正和周围的人却听得一清二楚。

    “我儿子一没杀人,二没放火,他做什么我这当爹的也要过问么?”

    陈仲卿笑着摇摇头,果然是一个模子出来的两父子,就连举止神态也透露出富贵人家的高傲和跋扈。

    尽管打心里的厌恶这种人,陈仲卿还是语气平和的反问道,“谋杀尚书右仆射之子未遂,绑架杭州鸿儒李兰亭千金,算不算杀人放火?算不算死有余辜?”

    “混账!”

    秦德正猛然起身,眼神愠怒的盯着陈仲卿,“哪里来的鼠辈,安敢在此造谣生事?来人,给我把他拿下,扭送官府。”

    怒吼声吸引了人的目光,就连隔岸观火的陈仲虚也透过雅阁的窗户,看着另一边的一举一动。

    “我看谁敢!”

    砰的一声,木匣砸在地上,原本想动手的家仆在这一声怒斥之下,竟吓得不敢上前。

    木匣摆放在秦德正面前,陈仲卿一字一句的说道,“不用造谣,你的儿子,就在这里。”

    陈仲卿当着秦德正的面,在众目睽睽之下,开了木匣。

    映入人眼中的,是秦韶游临死之前狰狞的表情。

    一颗头颅。

    睁圆怒目。,。请:

第六十一章 一语道破;如刀出鞘() 


    人头落地滚滚,雅阁落针可闻。

    方才有说有笑的众人闭上了嘴。

    一瞬之间,情势突变。

    陈仲卿神情自若的捡起头颅。

    在场人看着陈仲卿抓在手上的人头,瞪大了眼睛。站在面前的秦德盛怒之下脸色发白,死不瞑目的头颅用一双绝望的眼神盯着他,带着不甘与怨恨。

    赏月吟诗的文人雅士哪里见过这般血腥场景,一向自诩见过血腥和阴谋的黄寅坚看见这一幕之后,也忍不住胃部翻江倒海的捂住嘴巴。

    这读书人的心,到底是有多狠毒。

    黄寅坚有些暗自庆幸,自己只是想着借刀杀人,没有掺和到秦韶游的小手段中。

    最先反应过来的那人发出了一声尖叫,随后惊呼声起,乱做一团。骚乱如同瘟疫,很快就蔓延开来,楼下的人听到楼上在喊杀人,也不明所以的往楼上一拥而上。

    陈仲虚意识到不对劲,连忙起身往对面的雅阁走去,寸步不离的宫叔摁住了刀柄,上前一步,为大少爷开路。

    坐在台上的陈如渔还没意识到发生什么,只听见周围的人在窃窃私语的讨论,她偶尔听到几句只言片语。

    “杭州第一才子陈仲卿杀人了。”

    “是杀了秦德正家的少主,而且还把头颅给割了下来。”

    “杭州有哪几个读书人下手敢这么狠?”

    听到这里,陈如渔脸色惊变,想起坐在清凉山亭里玉树临风的谪仙人背影,还有那一道从云海而来的长虹,很难跟记忆中令人厌恶的陈仲卿三个字联系起来。

    此时人已经围了上来,这是他们见过的最诡异场景,青衫白袍的文弱书生右手拎着一颗头颅,面不改色站在杭州皇商的秦家家主面前,嘴角还带着嘲讽的微笑。

    站在对立面的秦德正第一次见识到,读书人的心狠手辣。

    如芒在背的狠辣。

    陈仲虚挪步,那些跟着想升官发财的知府自然也要凑凑热闹。两浙路经略使很低调的站在人群中,紧紧盯着面前的弟弟。突然想起先前在青衣巷里说过的话。

    为你准备足够打点朝廷的银两,还有财力雄厚的盟友。

    他以为只是见面喝酒,水到渠成,现在看来,自己弟弟的计划远没有想当然的那么简单。

    他又想起最后一句话。

    “数十万两纹银,一个月能准备好?”

    贯穿一切的点睛之笔,面对此情此景,再回想起当时的笑容,不禁毛骨悚然。不论陈仲卿做过什么,都与数十万两纹银息息相关,敢拿着人头理直气壮的站在此处,必然做好的完全的准备。

    突如其来的怒吼打断了他的走神,秦德正咬牙切齿,额头青筋暴起,秦韶游原本家中独苗,更是

    “混账!你敢谋害我儿子,来人,给我把他拿下……”

    原本秦德正想当场拿陈仲卿开刀,但是一想到身后还有朝廷地方官员,这种事只能交给官府去办理。真要灭门泄愤,也得过了今晚。

    秦德正原本就是睚眦必报之人,见自己儿子死的不明不白,更激起了他的愤怒。两名仆人得到应允,一拥而上,准备拿下陈仲卿。

    躲在一旁看好戏的陈仲虚向身边的宫叔示意一个眼神,对方右手握住刀柄,一个健步上前,拦在两名仆人面前,眼神似刀,紧盯着对方一举一动。

    宫叔声音沙哑,但一字一句震慑人心,他平静的说道,“杭州是**理的地方,两位这么做,不符合规矩吧?”

    “你算什么东西。”

    秦德正想上前踹他一脚,看他随时可能抽出腰间上的刀,一时之间打消了这个想法。随即恶人先告状把自己摆在受害人的位置。

    “诸位,此人造谣生事,拎着吾儿的头说谋杀他人,凭良心说话,谁会相信你一番胡言乱语?我看你就是杀人凶手,想贼喊捉贼倒打一耙,望各位大人明鉴!”

    痛失爱子,即便心肠如铁的秦德正也不禁泪流满面,他咬着牙压下内心的盛怒,等胭脂榜结束之后,他要眼前这读书人全家的命!

    陈仲卿早就预料到他有胡搅蛮缠的后手,指着楼下说道,“李兰亭千金现在就在楼下,可敢与她对峙?杭州郊外庄院还躺着十几句尸体,各位大人是否应该派人明察?”

    长袖一挥,秦德正反驳说道,“住口,这必定是你们这帮狗男女沆瀣一气,害死我儿子,现在还想嫁祸出去,不将你千刀万剐,难平秦某心中这股恶气!”

    陈仲卿处于不利的位置,在场几位知府或多或少都与秦德正有着利益上的往来关系,到现在这地步,即便秦家是真眼说瞎话,他们也要先掂量一下自己的位置。官商勾结,不认识陈仲卿的知府自然要帮秦家说话。

    只有新官上任的韦南庐感觉此事蹊跷,秦家少爷的飞扬跋扈他早有耳闻,而陈仲卿这个后生一向留给他不错的印象,如果真按照杭州大才子的说法,这件事十有**是秦韶游自作孽不可活这种说法比较靠谱。

    他刚想开口反驳,身边的韩纯霄却率先开口,指责陈仲卿,“荒谬,秦家公子怎么可能做出这种荒唐事,必定是你和他人串通一气,谋害了秦家公子,你骗得了别人,但骗不了在场人的眼睛!南庐贤弟,你的杭州城发生了这种事,难道不应该你这个知府亲自出马吗?”

    原本不想菜如这趟浑水,但韩纯霄这人却逼着韦南庐自己先表态,他只好模棱两可说道,“先将一干人带到衙门进行审讯,之后自然真相水落石出。”

    不过其他人却不想就此了事,黄良春也插了一脚,断掉了韦南庐的后路,“南庐兄,你这话就不对了,众目睽睽之下杀人,杭州多久没出过这种影响恶劣的命案了?如果你现在还在犹豫的话,恐怕会失了杭州富家大族们的心。”

    他向韦南庐点明,即便案情有变,此时此刻也应该先顾忌皇商秦德正的情绪。

    韦南庐默不作声,没有开口。

    陈仲卿听完这群人颠倒是非黑白的辩解,冷笑着说道,“我还以为诸位大人都是明镜高悬,为名做主的清官,现在看来,是想打算蛇鼠一窝,以权压人?这位是湖州知府韩大人吧,秦家塞给你多少钱,要这样心甘情愿的做门下狗?”

    “你!”

    韩纯霄被踢到了痛点,正想怒斥他一番,而此时陈仲虚却突然开口,作为一直没有什么存在感的两浙路经略使,他拱着手,声音不大,在场每个人却都听得一清二楚。

    “诸位大人,我认为韦知府所言极是,先调查清楚这件事,即便是两人串通作假,言之凿凿,但是现在派人去杭州城郊外庄院一探究竟,不就知道事情如何了?正要是秦家少爷绑架了李家千金,那么证据在此,怎么赖也是赖不掉的。”

    “这……”

    韩纯霄和黄良春都一时语塞,不明白为什么经略使大人会突然偏向面前的读书人。

    秦德正脸色骤变,他知道自己的儿子为人如何,面前的读书人所说的话十有**是对的,但是保住秦家的颜面,还有杀子之仇,此时无论如何都要反咬一口,倒打一耙。

    经略使大人开口,一切都变了。

    秦德正指向了陈仲卿,咬牙切齿的说道,“还请经略使大人明察秋毫,秦某唯独一子,如今死的不明不白,此人不诛,罪无可赦!”

    如果不是经略使在场,他当场手起刀落,绝不含糊。

    陈仲虚平静的望了他一眼,带着上位者的阴沉。黄良春倒吸了一口冷气,握紧了拳头,上一次见到这种眼神,是他轻描淡写的杀掉两浙路几位知府的时候。

    经略使大人要动真格了。

    接下来说的那一句话,却让秦德正心冷如灰。

    也让在场人神色一凛,脸色苍白。韩纯霄甚至表情懊悔的偷偷扇了自己一巴掌,后悔自己不该说出那番话。黄良春额头渗出细密的冷汗,打死都想不到,面前的读书人与他是这番关系。

    “他是我弟弟,秦东家,这个理由足够了吗?”,。请:

第六十二章 两项罪名;噤若寒蝉() 


    明珠十斛灯火依旧,陈仲卿的出现像突如其来的变故,中断了胭脂榜的点评。

    人的注意力都在提着头颅的年轻人身上,此时他站的位置,比台上的花魁还要耀眼瞩目。

    经略使大人随口一提,堵的众人无话可说。

    黄寅坚脸色惊变,此时这位杭州城大才子的真实身份才露出水面,两浙路经略使的弟弟,尚书右仆射之子,都说官大一级压死人,在场杭州知府与陈仲卿背后的家族势力相比,天壤之别的差距显现出来。

    之前还在纠结陈仲卿身份的韦南庐脸色悚然,他方才想起之前在李府中的夸夸而谈,不禁感到懊悔,同时也想起李兰亭对他所说的那番意味深长的话。

    “词评会的三鼎甲,不过是锦上添花的点缀。他将来可是经世济国的栋梁之才。因为你不知道,背后有哪位朝中重臣看中了他的才华……你这点小恩小惠,放在某些人,和他背后的家族眼中,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

    此人本是一跃天门化金鳞的龙鲤,一路上朝中贵人相助无数,根本轮不到他来锦上添花。

    一时之间,雅阁里噤若寒蝉。

    知府也是汴梁朝廷的一条狗,光是陈仲卿身上显赫的家世就足以让他们忌惮万分,黄良春和韩纯霄有些后悔之前先开口为秦家造势,反而像韦南庐模棱两可的回复反而取得了陈仲虚的肯定。两浙路官场人心难测,陈仲虚入汴梁,至少从三品为底线,开始往上怕,到时候一句话能决定谁明天在两浙能春风得意,谁**年再无起色,即便秦家能往朝廷塞再多的银子,也没有人敢接下烫手山芋。

    此时此景,谁敢说拿下尚书右仆射之子?

    不是他们不爱财,相比起财,头上的乌纱帽更。

    韦南庐见势愈发拔剑张弓,便开始出面化解矛盾,顺水推舟卖个人情给两浙路经略使,“既然双方各执一词,为何不请关键证人如烟姑娘上来,这样一来谁是谁非便真相大白,何苦在此各执一词,喋喋不休?”

    韦南庐开了这个口,其他人也不敢护着秦德正,纷纷表示符合,从陈仲卿开口之后,一时之间局面就往陈仲卿的方向偏转,几位知府都是久经官场的老狐狸,见风使舵的本事总能让人啧啧称奇。

    “既然韦大人开了这个口,那好,我今天就让你心服口服!”

    陈仲卿早就等着韦南庐开口说出这句话,他丢下头颅开一条路,身后不知何时站着一女子。

    李家千金李如烟。

    怨念的眼神紧紧盯着秦德正,她上前一步,不惧不畏,当着众人的面前将秦韶游临死前那番原话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雅阁无人开口说话,都在安静的听她讲下去。

    怎么亲眼目睹策划绑架到他栽赃陷害的全盘计划,听得其他人直皱眉头,就连坐在一旁的黄寅坚惊讶万分,他只想到对方可能逼得陈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