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最强教官-第1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许开战初期,你的新式战法奏效,但是几场仗打下来,你就会被党项人盯上。这种战法注定兵力不可能太多,说不定他们会抓住这一点设计陷阱或者圈套,而你在敌后被围,能活下来的几率,可不高!”

    姜还是老的辣,老种一眼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党项人不是是傻子,如果前面的城寨失守太过异常,很容易就被发现。而野狼军长期深入腹地,极有可能被对方伏击。一旦被围,不管是西军还是禁军,恐怕都很难深入敌后实施救援。

    可是老种很快就发现,自己白替这个小狐狸担心了,人家压根就没想过救援。

    “哦,想围歼我?那他们有多少机动部队?”

    老种估摸了一阵说“除了城寨守军,正常情况,党项人在边境后百里之内大约有一万左右的机动部队,两百里可能是两万,到了兴庆府,他们或许能聚集五六万的人马。若是给党项一个月时间,他能聚集二十到三十万人马,其中骑兵至少占一半。”

    一个月,通过信使向全国的部族召集勤王兵马,三十万人马,其中兴庆府全民皆兵完全可以凑足十万军队。

    “若果他们没有一个月时间的时间呢?按照我的战法,击破当面之敌后,集中一万骑兵三天时间就可以闪击兴庆府,随后西军和朝廷的十万大军在七天内陆续赶到,就足以拿下党项皇族。”

    吸!老种倒吸一口凉气,林冲还真敢想,开战七天就打到兴庆府,还要活捉李乾顺!

    “小子你成天胡思乱想的,简直狂的没边了,你以为打仗凭你耍耍嘴皮子就成?。”

    林冲想得很清楚,出其不意,兵贵神速,这就是闪电战的精髓。打破常规的作战方式,肯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后果。

    当然,西军和禁军他们压根就没有这种思想准备,固守着流传下来老套的阵地战、防御战模板,缺乏主动冒险的进攻精神,根本不适合执行这样的任务。

    这种压力大、强度高、适应性强的深入敌后使命,看来也只有自己的野狼军才能承担。

    两个月的磨合,第一批兵源已经拥有两百五十名特战队,三百名骑兵,五百名步兵。

    等到童贯到达,召集西北各军开完作战会议,制定好具体实施的方略,再调集部队发起进攻,至少需要一个月才能开打。

    而野狼军第二批的兵源也依照第一批在淘汰筛选,等到作战开始,野狼军的正规编制就是作战部队两千一百人,后勤保障部队控制在九百人以内。

    依据陈东和朱武的建议,金银滩的训练不能停,为了增加后备兵源,和本土化模式,野狼军有必要在永兴军路各地招收敢战士。

    林冲二话不说,给了书生两千新兵的指标。

第二六三章 延州密谈三() 
林冲没有刻意纠正种师道的判断,而是把自己的想法和实情,尽可能清楚明白的像种师道做了解释。

    林冲保证,开战之后,不仅野狼军可战之兵达到三千,并且骑兵过半,步兵和后勤全部骡马化,随军储备的物资可以保证十五日的开销。

    在这样强悍的机动能力和后勤保障下,即便遭到党项人十倍兵力的伏击,完全可以坚守十日以上。若是不想坚守,只需要集中兵力于一点上强行突围,党项人也绝对拦不住。

    最后,林冲甚至半开玩笑的说“老相公,若是你们的机动能力能够跟得上,我倒是想当做诱饵,引诱党项主力擒生军和精锐铁鹞子,设法把他们引到指定位置缠住。你们再集中优势兵力将其合围,然后内外夹攻一举歼灭,这场仗就容易多了。”

    这个大胆的设想,让老种怦然心动,如果有可能歼灭或重创这两支部队中的任何一支,他都愿意尝试。

    西北作战百年以来,无论胜负,党项擒生军和铁鹞子部队,都是西军最不愿意面对的敌人。

    党项军人强马壮,来去如风,不管攻城还是野战,往往不给宋军反应的时间。尤其喜欢实施穿插作战,骚扰宋军的运输线,有时候甚至深入腹地两百余里,根本看不起宋军的战斗力。

    宋军因此苦不堪言,因为不可能常年累月重兵护送,所以一旦运输中断,顶多派出援军。但是党项人却有预谋的围点打援,使得宋军损失惨重。

    历次战斗中,也有人曾经设想过聚而歼之,一劳永逸。但不是时机不对就是宋军难当大任,最后不仅赔了夫人还折了很多兵。

    所以林冲提出这个设想倒不是很新鲜,不仅他的硬条件太好,而且还敢于承担责任。若是一个月后开战,说不定真的能实现这一西军之梦。

    老种盘算了一下说“铁鹞子能有一千人在这就不错了,而且除了李乾顺没有人可以调动他们。至于擒生军,边境总共有五万,其中固守城防的大约四万,分布在大小十二座城寨,还有一万左右的机动兵力。”

    原来老总担心林冲被党项军合围是这一万人,不过全国总共三十万军队,光在边境就压上五万人,李乾顺也真舍得花血本了。

    林冲正吐槽党项这么贫瘠的国家,居然也能养得起五万边境军队,种师道白了他一眼,给他科普了一下。

    擒生军,顾名思义就是抓活人的部队,这就是西夏的以战养战。这些军队并不攻城拔寨、开疆拓土,而是从宋朝西北,大量掳掠百姓去西北养马养牛放羊。当然吐蕃和高昌回鹘他们也不会放过,甚至逼急了辽国西部的草原部族,也在他们的劫掠范围之内。

    第二,党项养不起,契丹这个大金主随便**残羹剩饭,就够李乾顺吃香的喝辣的。而且在契丹有意识的怂恿党项骚扰大宋,使得大宋一直要背着几千万巨额的军费。

    第三,很多擒生军是部族军转化而来,平时放牧,战时控弦,屯田之法在党项大行其道。这一点,大大缓解了李乾顺的财政压力。

    同时,为了抬高自己在耶律延禧面前的地位,特意向耶律延禧宣称十万精锐镇守大宋。实则只有五万屯田的擒生军,每年从契丹获得赏赐就有好几十万贯。

    “哦!原来是这么打算,李乾顺还挺会做表面文章的!”

    种师道摸摸胡子问道“别管他做啥文章,你有没有把握攻破这五万大军?”种师道不贪心,能够啃一点就赚一点。

    别说五万军队十二城,能拿下三两座城,歼敌过万,就算得上大捷了。只要有了大捷,官家面子有光,童贯也不至于空手而回,自己连同种家的声威就能再上层楼。

    那时候,童贯即便有心分拆西军,只怕也不好动手。否则自己一撂挑子,这到手的大捷可就飞了。对于求功心切的童贯来说,能否晋升国公就在此一役,多半不会节外生枝。

    “十二城,五万兵马,要想把十二座城都拿下,估计要花一两个月的时间。稳妥一点还是等密谍把城防图带回来后,再因地制宜想出具体实施方案吧。”

    看到林冲对于破敌非常自信,种师道也暗暗称奇。

    林冲可不是愣头青,野狼军也不是厢军那些民夫兵,仅仅三天就剿灭了十万人的孟州叛乱,这是实打实的战功。

    老种对于野狼军的实力推断,只是基于小种和种十五的观察,看来林冲的野狼军还是对外人打了埋伏。没想到,林冲希望老种百忙抽空到野狼军,视察其整军备战的情况。

    老种想也不想当即答应,他作为一路帅臣,节制两路军马,西北都统制。对于眼前这支充满自信的特种部队,他很敏感也非常好奇。

    两人结束了交谈,老种便决定趁着天亮,索性去实地看看野狼军到底如何勇武,于是带着经略府的卫队直奔城西而去。

    出城西去三里是野狼军的驻地,早已经扎下营盘,营门、栅栏围墙、箭塔、拒马陷坑、投石器、弩车一应俱全,全部保持良好的待命状态。

    更为霸气的是高高飘扬的热气球,在半空中俯视大地,十里之内,大队人马移动都难以逃过观察哨的千里镜。热气球每隔两个时辰,换一次班,每班两名哨兵,确保值班人员保持充沛的精力。

    种师道虽然有所耳闻,但是亲身观察的效果是极其震撼的,这种神奇的大球居然可以悬浮在半空,如同飞天一般。若不是林冲介绍了气体冷热变化的原理,种师道还真的以为这是有法术的神迹呢。

    站得高看得远,千里镜和热气球简直就是绝配!

    这要是和党项作战,就能提早发现对方骑兵的动向,从而提高击败敌军的几率。而且这玩意就算用在攻城拔寨上,也是非常管用的。

    看见操场上很多士兵在进行每日的必修训练科目,宿营区干净整洁,伙房区一尘不染。所有的地方都按照规范来操作,确保每日所需营养足够。

    种师中连连点头“林冲,我看你这些行军规范堪称典范,都是从哪本书上学来的?”

第二六四章 两天内能不能拿下?() 
林冲心里说,我不过是照搬照抄军营管理条律和卫生管理制度而已,不过这话绝对不能告诉你。

    “倒是看过几本兵书,里面有一些行军纪要和操作规范,不过时间久了,确实也记不太清到底是那一本还是每本都有一点。”

    看着老种臭臭的脸,心里长叹一声,嘴上却喊道“书生,老相公走的时候,记得带一份军营管理制度和卫生条律”

    老种这才换了个和蔼可亲的脸色,谈到高兴之处,总是不忘拍拍林冲肩膀以示很看好的意味。

    林冲受宠若惊,将老种让到大帐上座,林冲在下面接续描述如何进行特种作战。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以。一个密谍完全抵得上一个军的作用,甚至还要更大些。”

    至于如何让密谍混入敌城刺探消息,正是他请教老种的根本原因。只要他的密谍进入城中,就能准确的描绘敌方守军的防御工事、兵力部署、巡防规律、要害部门等。

    有了地图,特战队就能制定出合适的突击计划,根本不用林冲操心。

    而且猴子拍胸脯保证,只要有城防图,特战大队一个晚上拿下一座城,甚至敢立军令状。

    老种最后才说“最近几日倒是有一些商队要去往这些城寨,去之前我派人通知你。明日一早要送茶叶去常兴城,你可以派两个人跟去看看”

    林冲知道老种说的常兴是一座军寨,原本就驻扎了两千军士,多年来人口家属不断增加,加上周边牧民、农夫等迁居而来,眼下已经有过万人口,军队也扩充到四千,在边境十二城里算中等规模。

    因为常兴城位置突出,如同一颗钉子扎在宋朝境内,长期以来让老种如鲠在喉。如今林冲既然有心搞摧城拔寨的事情,不如就拿常兴试试水。

    不过常兴有几个特点,非常难打,老种考虑良久,担心付出的代价太大,到现在都没有下定决心拔了它。

    首先城寨东北两面临河,河流宽阔,一旦船只或人渡河都会被居高临下的守卫发现,十几架弩车和好几门投石器,完全可以封杀河面。东面是铁索桥,北面是渡船码头可以保持与外界的联系。。

    南面是一块长长的坡地,特意修的窄道,不利于大规模步兵进攻。沿途两边拒马、陷坑多不胜数。甚至,他们只要在高处施放一排排巨大的滚木,瞬间就能把上千人的进攻搞得鸡飞狗跳,何况人家还有好多弩车和弓箭兵。

    西面地势险峻,而且党项人压根就没在这里修路开城门,因为这一片崇山峻岭中的羊肠小道根本没办法通过大队人马。说除了几个固定的瞭望哨和不定期的巡逻队,几乎是人迹罕至的。即便把人带过来,关键是没有攻城器械,四五丈高的城墙一般人根本没办法攀爬,何况人家还有守卫?

    听完常兴城的介绍,基本情况清楚,林冲心里大致上有数,至于具体作战部署和方案,需要密谍探查清楚后再针对性的制定。

    对着老种说“十足的把握谁也不敢说,依据这座军寨的情况,还是有八成机会拿下的。”

    老种身后的幕僚和军将一片惊讶之声,他们多次研究,如此险峻的地势,要想攻破常兴城,只有依靠人海战术强攻,或许付出几千条人命还是有一定的可能。

    当然这个狗屁方案被老种搁置了,靠人命的话还要你们何用?

    不过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常兴城完全就是一个刺猬,不管从哪一面都不好开展进攻。

    但是不打掉又不行,这家伙插入宋境二十里,随时可以向永兴军路腹地发起攻击,或者包抄左右两侧的宋军据点。

    所以为了防范常兴城,种师道硬是在北、东、南三个方向安排了七千人看着,如果打掉它,种师道就可以节省四千兵力出来,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