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周俏公子-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似乎美梦蓝图就要实现。

    “相公,是这里吗?”诗诗指了指这处面积是宽大的酒楼。

    只是比较讽刺的是,任凭大街上人流如潮,可惜酒楼食客却是寥寥无几二三人。

    望着酒楼内客人如此之少,张城眉毛微皱,心中暗暗想到,“怪不得那小王爷给的如此爽快,原来毫无人气。”随又轻声一笑,喃喃自语:“不管如何,如今这酒楼姓张了。”

    释怀了然之后,便同诗诗一道进了酒楼。

    刚踏进酒楼,那店小二便是两眼放光,热情很是高涨,问这问那,生怕张城会转身即走。

    待找了个靠窗位置坐好之后,便向小二问道:“外面行人如此之多,为何你这无客上门?”

    “这个”似乎有些难言这隐,很是避讳客人问的这个问题。

    张城向其使了个眼色,诗诗立马会意,从腰间拿出一两碎银放于桌子上面。

    “现在能说否?”张城嘴角弧度微微上扬,心中很是笃定小二会拿下碎银。

    果不其然,小二双眼紧盯着桌上碎银,怒其不争的咽了几下口水,神情很是纠结,最终如张城所想一般,这位小二只是犹豫了几息的时间,便以迅雷不其掩耳之势一把抓起碎银,放入怀中。

    小二搓其双手,环顾四周,这才小心翼翼道:“不瞒两位客官,其实这座酒楼以前生意也尚可,只因为这条街道酒楼太多,加之酒菜又没有什么特色,久而久之,客人越来越少,最后连做菜的厨子,伙头也告其离开,如今就只酒楼内就只剩下掌柜的与我了。”

    “哦,既然连厨子,伙头也走了,那么何人做菜呢?”张城听明原因,立马问道。

    小二闻言,嘿嘿一笑:“客官如此怀疑,不无道理。不如点上几样小菜,小二便告知两位如何?”

第四十七章 邀月楼() 
    “有意思,很有意思,既然如此,那便上几样菜吧!”张城抚掌轻笑道。

    小二闻言一喜,连忙道:“好咧,两位客官请稍等。”

    “没想到,这小二也是蛮会推销的,居然还能欲擒故纵!”心中暗想,脸上轻笑着摇了摇头。

    半柱香后,小二便端了六样小菜过来,张城与诗诗逐一品尝过后,顿时便皱了皱眉,发现这些菜口味一般,尚能入口,但远未达到大厨的水准。作为一高档酒楼的话,这些菜完全不能合格,所以这酒楼生意惨淡是必然的。而且最为主要的问题是这些菜都是清水煮一下,随便放入一点食盐便端了上来。

    张城这才想起,中国古代实际上没有炒菜。因为张城对吃的要求不是太高,在现代也常食用一些清淡饭菜,在异世也从未考虑这个问题,遂想起在六朝以前基本的烹饪方法和现在的欧洲差不多,应该直到宋朝才有,并且,其初兴时期,仅存于宋都汴京今开封,而且是酒肆、饭馆首屈一指的绝活。

    张城看着那类似白开水的清汤,又想起这古代调味着实是简单,特别是肉类,几乎没有入味,只是用水煮一下,仅此而已。唯一让张城觉得有点意外是这羹,跟现代有点接近,但没有那么黏稠,类似我们那些牛肉羹、银鱼羹。

    待心中思考过后,向小二问道:“现在能告诉我,这些菜是谁做的了吧。”

    “客官您别急,一会那伙头自是会来。”小二仍故作神秘。

    张城会心一笑,耐着性子又随便吃了一点。待酒楼客人走的差不多时,便见一女子向其走来。只见那女子大约二十七、八岁,梳着发髻,身着浅蓝色长裙,眉清目秀很是脱俗,虽衣着朴素,但神态间流露出自然的娇媚,是典型熟女中的少妇。(顺道说一句,更是张城理想中的人妻)

    小二见女子走来,便向张城介绍道:“两位客官,这位是家姐,也是此酒楼目前的掌柜,更是为两位掌菜的伙厨!”

    闻言愣了半响,张城这才与诗诗相视一眼,眉间透露着一些不思议。

    这位女子微笑着说道:“两位客官请了,奴家李厢月,不知两位客官邀见奴家有何吩咐?”

    张城与诗诗亦还了一礼,遂张城问道:“冒昧问下,李掌柜,这酒楼之前的掌柜可曾是你?”

    “不是,奴家也是才当掌柜不久。”犹豫片刻后,这才回复。

    “那伙厨呢?”张城紧接着又问。

    “算是,只是之前在厨房帮工打打下手而已,只是后来人都走光了,奴家无法这才顶上。”李厢月实话实说道。

    听完后很是惊讶道:“哦,既如此,为何李掌柜留了下来?”

    “这个”李厢月面露难色,语道半落终究还是咽了回去。

    感觉这个问题问得有些突兀,张城只能歉意的说道:“不好意思,张某只是好奇,李掌柜若是有所不便,自是不用回答。”

    李厢月往耳后理了一的鬓发,叹了一口气道:“其实也没什么,奴家身为妇道人家,无一技之长,加之又是寡妇,哪个酒楼敢要呢?!”似乎感觉没有什么希望,脸上神情很是落寞,又道,“过不了多久,这座酒楼恐怕就要关门了。”

    “那么,李掌柜可有去处?”见李厢月似乎有点悲伤,张城站了起来向其问道。

    “去处?”李厢月微微一愣,下意识地看了一眼门外的行人,人来人往不知自己又能去向何处,随即又苦笑着摇了摇头。

    “既然李掌柜无他去处,不如来我酒楼当掌柜如何?”张城走了两步,向其试探着询问。

    可能是被张城方才的惊人之语所震惊,李厢月张着嘴愣了半响,就连其身旁的小二神情也是一征,此时这才缓过神来,神情有些激动,急忙说道:“公子想让奴家当掌柜,不嫌奴家是寡妇之身?”

    听闻如此话语,张城则是置之一笑,只是再次问道:“李掌柜是否愿意?”

    身旁的小二见家姐还在犹豫,抢先说道:“当然愿意,不知这位公子还需不需小二?”小二毛荐自遂,生怕错过这个机会。

    “如果令姐答应的话,自是没有问题的。”张城微笑着说道。

    “阿姐!”小二叫唤了一声,又拉了一下李厢月。

    眼望着自己的弟弟,终不落忍,说道:“既如此,那么厢月就却之不恭了。但不知公子的酒楼在何处?”

    闻言,张城也不作答,只是径自前往大厅中心转了一圈,又眼望着屋顶方向,大声的说道:“以后这酒楼就姓张了。”

    “原来公子就是这座酒楼的新东家吗?”不用去他处酒楼,依然是自己熟悉的地方,李厢月有些兴奋的问起。

    张城从怀中掏出地契,平展开来,向其姐弟展示了一番。只见上面盖着官府印章、户主姓名不似作假,李厢月姐弟心中最后一丝怀疑也全都打消。

    “原来东家名讳是张城,但不知东家府上出自哪里?”早在悦来酒楼生意还不错时,时常听闻客人提起张城的名讳,很是如雷惯耳,故此才有一问。

    “我家在封州城!”张城很是随意的说起。

    闻言确认后,李厢月一手指着张城颤颤抖抖,又一手捂住红唇,一双美眸睁得又圆又大,满脸都是不可思议之色。

    这李厢月的神态表情让张城充满了困惑与不解,于是看其的眼神充满了期待。

    不知过了多久,李厢月这才平复了燥动不安的心情,深呼了几口气道:“张公子有所不知,您的那首词—水调歌头,在这皇城之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特别是公子那独特的唱法,烟花之地无一不是争相传唱,故此在这皇城内,公子您的大名早已深入人心,甚至超过了八大公子!”

    “是吗?你说的这个人真是我?”张城手指着自己,未有一点名士的感觉,对于李厢月的表述抱有一丝怀疑,认为过于夸大其辞,不足以信。

    其实不然,张城当真是小瞧了那首水调歌头的影晌力,特别是,虽然是平行世界的古代,但是很多地方以及文化和古时的宋朝及为相似,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唐代被称为诗的时代,宋代被称为词的时代。

    词源于民间,始于唐,兴于五代,盛于两宋。宋代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追求也更加强烈。唐代的诗人多是供皇室及其统治者御用的工具和玩物。宋代的词人已由被别人欣赏而一跃登上了政治舞台,成为宋代政治舞台上的主角。

    宋代,皇帝个个爱词,大臣个个是词人,政治家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都是著名词人,女词人李清照也成为一代词宗,名垂千古。全社会的认同和推崇,使宋词得以佳篇迭出,影响久远。

    而且也说明,宋词是唯一与唐诗媲美的一大诗体。宋季承唐,正如如鲁迅先生所言,好诗差不多已被唐人作完。固此,到了宋代,宋人在诗歌创作方面,要不落唐人的雄风,确乎很难。但是,唐人所遗留的丰富的文学遗产,宋人也并未白白浪费,而是将它们更多更灵活运用在这一诗歌体式上,使词在宋代获得了空前绝后的发展。

    而如今的大周风调雨顺,国泰名安,加之皇帝以及大臣都是好诗词之人。因此,张城的那首水调歌头,被投其所好之人敬献了大周皇帝,大周皇帝读后甚为欢喜,当若至宝。空闲期间,时与臣下交流此词,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效行必仿!无论你是才子佳人,还是凡夫走足,无病也轻吟。

    眼前之人竟然是有名的大才子张城,李厢月不禁沾沾自喜,然而一想到自己是寡妇,身份上的差距让她觉得很是自卑。待暗中调节好心态后,向张城建议道:“公子,既然您现在是新的东家,奴家建议换掉原酒楼的名字,这样比较吉利一些。”

    闻言很有道理,向其点了点头,双手束后,来回走了几步,突然看向这位李厢月,眉间一挑,微微沉吟,然后道:“既如此,不如就叫—邀月楼!”

第四十八章 豆浆与油条() 
    “邀月楼”

    闻言一愣,李厢月眼中闪过一抹诧异。

    就连一旁的诗诗也是神情一征,眼神忽闪一下的看向了这位李掌柜。

    “苏公子,这未免有些不妥。”李厢月想了一会便道。

    张城嘴角微笑,他知李厢月意思,故此目光虽看向她弟弟,但又对她解释道:“今日本来只想看看,只是令弟比较好客,用了独特的方法,邀请我们用餐,加之这菜虽然索然无味,但别有一番新意,且又是李掌柜你亲自掌厨,所以干脆就叫邀月楼。”

    “哦,对了,我还不知令弟叫什么?”突然想到什么,又问道。

    刚才听闻姐姐说了这位新东家的事迹,如今东家问其名,连忙抢先说道:“回公子,小人名叫李承德。”

    “好,既如此,那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我就不说了,这位是诗诗,在下的未婚妻!”张城向姐弟俩介绍道。

    诗诗听闻张城如此介绍,心如甜蜜、俏脸绯红,向着姐弟俩微施一礼。

    待其姐弟俩还礼后,张城招呼着众人坐下,说道:“目前酒楼如果继续这样运营的话,恐怕难以维持下去。”想了想又道,“李掌柜目前账上可有余钱?”

    见这位新东家问起账的事情,李厢月神情有些异样,前后一番思量如实说道:“张公子,之前的东家临走时,已带走所有钱财,故此余钱分文也无!”

    “哦,既如此,那现在酒楼是如何运营的?”张城听闻很是好奇。

    姐弟相视一眼后,向其点了点头,其弟李承德说道:“不瞒东家,如今酒楼的开销,皆是阿姐的嫁妆。”

    看了一自己的阿姐,鼓起勇气又道,“如今阿姐的嫁妆早已用光,早已经入不敷出。今日若不是东家来此,恐怕明日都开不了张。”

    张城听完后很是惊讶,转身问向诗诗说道:“诗诗,我们还有多少银两?”

    “相公,此番来去,除去一些花销外,整银三千两,余下几十碎银。”诗诗查看一番后向其回复。

    “这样,诗诗拿二千两银票给李掌柜。”张城想了想后说道。

    闻言便起身,递给了李厢月。李厢月接过银票后,目光闪烁了一下,遂向张城道:“公子,如此多的银两,不怕厢月卷走一走了之吗?”

    张城呵呵一笑,“如果真是这样,就当张某老眼昏花吧。”想了想又道,“李掌柜,自己折算一下,嫁妆几何,自行从二千两中扣除。”

    见张城对自己如此信任,连自己的体己钱都一并给于了,李厢月心中顿时倘过一阵暖流,看向张城的目光除了崇拜外还有一丝敬重和莫名的欢喜。

    “好了,钱财的事情已经解决。接下来,我们商量一下,今后酒楼的运营。”张城正色道。

    姐弟俩见张城表情严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