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蜀汉再起-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镇军大将军、录尚书事陈群瞧见好友的异样,略微犹豫,还是踏过杂草荆棘,提步走来。

    “仲达。”

    司马懿未回头,嘴角抽了抽,喉结上下滚动几下,嘶声道:“长文(陈群)啊……文皇帝……就这样去了……”

    “唉,文皇帝其寿不永,早有预料啊。”陈群也看向首阳陵,叹了口气,他能理解司马懿对于曹丕的复杂情感,人生一生几十年,知音难觅,知我者何人?信我者何人?

    别人陈群他不知道,但对司马懿而言,当是曹丕无疑。

    曹操临终遗言:懿藏雄豪之志,有狼顾之象。令曹丕不要重用他。

    但曹丕很欣赏司马懿,总是回护他,因此而得以提携。再此之前司马懿一直是饮水机守护者,边场打酱油的存在,也是从那时起司马懿才真正进入曹魏中枢,曹丕下诏说:“吾东,抚军当总西事;吾西,抚军当总东事。”

    又诏说:“吾深以后事为念,故以委卿。曹参虽有战功,而萧何为重。使吾无西顾之忧,不亦可乎!”(将司马懿比作自己的萧何)

    凡曹丕出征,必命司马懿留守,内镇百姓,外供军资。(相当于刘备去世前的诸葛亮)

    “嗟我白发,生一何早。长吟永叹,怀我圣考……”司马懿略带伤感,张口而念。

    这是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去世时,曹丕感怀其父的《短歌行》,当年曹丕三十四岁,正是年轻力壮的年纪,可这位刚过而立之年的魏太子竟然已经生出华发,未老先衰的征兆已然突显了。

    司马懿回头和陈群1交换了一计眼神,作为当年亲历漩涡中央的人们,他们当然清楚曹丕早衰的背后实情。

    那就是…………储位之争!!

    少年时的快乐时光与后来的世子之争给曹丕带来的心理阴影形成鲜明的反差,先有曹冲,后有曹植,旷日持久的储位之争压迫得这位曹操嫡长子喘不过气来,虽然最终他还是胜了,可那是以透支身体和精气为代价的。

    代汉后,曹丕肩负起曹操统一天下的遗志,有一颗匡扶靖乱的雄心,可惜他的文治武功远不及他的才气,和无数建安人一样,繁华的梦想如镜花水月般消散……

    “文皇帝驾崩,南方很快又会骚动起来。长文,作为辅政大臣,我们要替文皇帝看好大魏的江山社稷。”

    “当然如此,仲达是说西边会有事?”陈群毫不怀疑司马懿的判断

    “非也,蜀贼国弱民疲,必不敢进犯我大魏,我们应该防患的是………吴贼。”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恭谦未篡时。这个夏天的司马仲达满心所想的是不负曹丕的重托,此刻的他挖空心思也不会想到,若干年后他会亲手埋葬这个他曾今守护的王朝…………

    **************************************

    虎步营校场

    此时,校场之中已经布置了坐席与几案,几案坐席数步之前还有挂架悬挂着山川河洛图。

    苍首皓发的赵云一直紧随于刘永身边,此刻微微欠身对刘永道:“自去岁以来,丞相在军中治戎讲武,今日请陛下一观。”

    “善。”刘永稍颔首,这当然他知道,为北伐作准备嘛。

    待刘永与诸将坐定,一位三十多岁,浓眉大眼的武将大步跨行至山川河洛图前,向刘永们一抱拳,朗声道:“臣虎步营左营校尉胡济拜见陛下!见过诸位将军!”

    “胡卿,请试讲武。”刘永明白,今日由他给自己讲武,示之一笑。

    “诺!”

    “引兵深入敌国之地,与敌人冲军相当,敌众我寡…………”

    赵云做于刘永左侧,马岱、吴懿坐于刘永右侧,一边听胡济讲武,刘永一边同赵云谈话。当然,他也想同马岱、吴懿讲话,但相比之下他还迫切渴望多同赵云接触。

    除了因为赵子龙英明神武、义薄云天以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赵云一直握有兵权,赵云身居中护军一职,主持中军武官选拔、监督管制中军武将。要知道当年汉中之战,黄忠名位皆高于赵云,却必须由赵云受符节,他才能领兵出战。

    况且是赵云刘氏的死忠,刘永当然要多在他面前表现表现自己,拉拢人心啦。

    “赵公可知胡济生凭?”刘永问赵云

    “胡济,字伟度,荆州义阳郡人。其人与丞相相交甚密,为人不避嫌疑,敢于直言。丞相将他和崔州平、徐庶及董和相提并论。”

    前世刘永对这个胡济没太注意,现在听赵云这么一说有点了然了——这胡济掌握中军一营,摆明了诸葛亮亲信嘛,后世未闻其名声,看来多半是德行有余才干不足的人物。

    讲到胡济,就不得不说一下诸葛亮的用人和蜀汉三个政治派系。

    曹丕篡逆,刘备称帝,中国正式进入三国时代,再到刘备驾崩刘禅即位蜀汉的原从集团差不多都死光光了,像张飞、关羽、孙乾、糜竺、简雍之类,掌权的是以诸葛亮为代表的荆州集团。

    这个时期,遍布蜀汉朝堂重要职位的很多都是荆襄人士,相比与益州本地土著——益州世家豪族来讲,这些人有一个明显的标签——外来人。

    蜀汉是个地方政权,这是否认不了的,没有广大地盘来安置所有人,蛋糕就这么大,可偏偏外来人却划走了最大的那一块。

    一群外来人骑在他们头上作威作福,掌握生杀大权,身为本地人却只能分得些残羹剩渣,所以后来益州豪族怂恿刘禅投降的动机就很明显了——宁为大魏一个州,不做蜀汉一个国。

    所以诸葛亮用人多用荆襄人士,多用其德而少看其才。

    当然,刘永也明白这是保持蜀汉统治,维持政治稳定的唯一之选。任人唯亲永远是主流,任人唯贤只有在政治地位稳固的时候出来晃荡一下……

第九章 骑兵!马镫!() 
侧身与赵云聊了几句胡济,刘永又偏头同马岱、吴懿讲话,并询问了一些他们关于骑兵方面的问题。

    老实讲,在同这些将军们谈话之前,在刘永的传统印象中,蜀中是个盆地,四周山陵起伏,地形极其复杂,恐怕并不出产战马。

    然而刘永得到的事实却和他的臆断大相径庭,蜀汉不仅出产马,还出产宝马,不仅完全供给本国的军用民用,还大量出口到东吴,蜀汉是东吴骑兵坐骑主要供应地之一。

    马岱和吴懿告诉刘永,南中(云南)自古是出战马(滇马)的宝地,此外阴平、武都二郡也产马,那是白马羌盘踞的地方,朝廷和他们交易也能获得马匹。

    因此,国家的军队当中还存在成建制的骑兵部队,例如中军的虎骑营,便是一支骁勇的骑兵部队。

    “那我军当中可有大量骑兵?”

    “我军虽有骑兵部队,但所占比重并不多。”马岱

    拥有大量的战马,却未大规模组建骑兵,刘永有点反应不过来,问道:“这是为何?是骑兵太贵吗?”

    “战马娇贵,需要呵护照料,人吃马嚼所费也多。再加之骑士选拔困难,要求骑手双腿夹马腹,还能纵马绝尘跨沟壑,冲敌险阻,能达到这些十人中未必有三人…………”赵云见刘永和马岱、吴懿相谈甚欢,也加入话团中来。

    “哦…………”刘永一拍脑袋,这才恍然大悟……对呀……这个时代还没有发明解放骑手双手双脚的利器——马镫!

    马镫,完善的马具,骑兵就更容易控制和驯服马匹,并且使人骑在马上较为舒适、稳固、省力;同时,得以使骑兵和战马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使复杂的战术动作和列阵的训练变得更容易了,能够充分发挥甲胄和兵器的效能。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马镫的发明更催生了步兵与轻骑兵的梦魇——重甲骑兵的出现。

    幽冷锐利的骑枪,人和马全身覆盖着装甲,仅暴露出一双嗜血的双眸,凝结成阵,化身成一股股钢铁洪流,碾碎一切!踏灭万国!

    马镫、骑兵、重骑兵!

    刘永一拍手掌,兴奋得大叫,恨不得立刻搞出马镫…………不过,刘永还是强行听完了今天这场治戎讲武。人呐,越是激动、兴奋的时候,越是要沉住气。

    *****************************

    治戎讲武一毕,已时值正午,刘永没有留在虎步营用膳,而是催促车驾快速回宫。

    刘永的天子车驾在官道上狂奔,这个时代的马车的减震系统只能呵呵……刘永屁股被颠簸得开花,不过他也顾不上了,嘴角、眉目全是兴奋之色,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回成1都。

    奉车都尉法邈将车帘掀开,担忧道:“陛下,慢一点吧,不急着这一时回宫。”

    看见法邈,刘禅脑中咻地灵光一闪,抓住法邈道:“法邈,你立刻遣飞骑先一步回成1都通知少府和考工令,待朕回宫必须要看见他两人!必须!”

    “陛下…………”法邈还想说什么,刘永粗暴地打断他想讲话。

    “还不快去!”

    “诺。”法邈无奈,自去下令,心里不免腹诽:这位主的画风和孝怀皇帝差异太大…………

    ****************************

    皇宫,建威殿

    这里是蜀汉皇帝平时理政的场所,刘永在这里召见了少府王谋和考工令李央

    少府既是官职也是官衙名称,为九卿之一,掌山海地泽收入和皇室手工业制造,为皇帝的私府。嗯……可近似看作后来的工部。

    考工令,负责兵器的制作和手工作坊运作,为少府属吏。

    刘永看着垂垂老矣的王少府,也是叹了口气,王谋的年纪大概七十多岁了吧,驼着背,老眼昏花,不仅耳朵还不好使就连嘴巴也不利索了。

    哆嗦着嘴唇,磕磕巴巴道:“老臣谋,谋……拜见……拜见……”

    唉,真怕他一口气没喘上来死在刘永面前,无奈,刘永瞪了眼不知趣的春坨,喝道:“没眼力劲儿的东西,还不快扶王公坐下。”

    春坨估计也是看愣了,明显迟疑了一秒,才诺诺答道:“诶,诶。”

    王谋太老了,这个年龄是一个他需要朝廷为他做什么而他很难再为朝廷做什么的年纪了。刘永也不是嫌弃老人,也不是不想荣养老臣子,可是王谋这种半只脚踏进棺材的人还死赖在官位上“燃烧生命,发挥余热”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妥妥的占着茅坑不拉屎啊。

    当然,刘永明白,王谋身后代表着益州豪族,他坐在少府的位置上叫作政治正确。况且这也不是王谋一个人这么做,是很多人这么做,每年死于任上的官吏如过江之卿,毕竟官僚嘛,节操是什么东西?能吃吗?

    相比之下,考工令李央就顺眼得多,李央是一个中年人,他有着合乎中下层官吏的本色。他脸色有些木然,神情平静,一副低眉顺耳的样子。很显然,这个李央已经没有什么棱角了。

    “臣考工令央拜见天子!天子万福!”李央跪伏地上,规规矩矩行礼。

    刘永见他像见宝似的,赶忙将他扶了起来,拉着李央的手来到御案前,道:“朕画一物,卿且看看能否将它做出来。”

    李央以为刘永是想自作什么淫巧乐具,颇有紧张,期期艾艾道:“陛下……臣……”

    刘永却没管李央,径直回身御案之前,提笔便在一张干净的帛书上画起来。

    渐渐一个环形物体浮现在帛书上,这个环形物体还有圆形底部,画讫,刘永将帛书以示李央。

    李央注视着这环形物体,有点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这是何物。

    “李卿,这叫作马镫,乃增强骑兵的利器,卿若做出来它将有大功于国家!“

    “哦……”李央一听不是奇技淫巧,立刻就放心了,至于大功不大功的李央倒是没多在乎。古代中国从来都是工匠有用时想起来,没用时一脚踢开,李央早已麻木了。

    “嗯……此物……马镫看起来就是一个圆环套一个底座,似乎不难,金银铜铁,请问陛下以何种材质来打造此物?”

    什么材质,靠,金银铜来做马镫装备军队,那绝逼是疯了。“用铁,卿先试着打造一对。”

    “臣遵命,打造此物应该不难。”李央虽然麻木,但对于自身手艺还是很有自信。

    不久之后

    李央恭恭敬敬地呈上了一队铁质马镫,刘永不顾铁灰,亲自将它们托在手中细细端详,漆黑的铁疙瘩安安静静地躺在刘永手中显得平凡无奇,只有刘永才知道——因为它,骑兵无敌的时代即将来临!

    颤抖吧!渣渣们!

    “春坨,去牵一匹御马来!”刘永手捏马镫,神秘一笑。

    须臾,春坨亲自去牵了一匹宝马来,将马牵至建威殿外的广场上。

    刘永带着笑意,前去执住缰绳,发现此马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