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敌之大唐-第1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这些种子以外,为了维持一个庞大传承的运行和开销,还需要积累海量的财富以及大量的人手,他们不得不将手伸向人世间,掠夺资源和财富。

    这些杂活就落在了大量的旁支子弟和蚁附的小家族身上,渐渐地,形成另一个体系,其力量也越来越大,甚至渗透到各地官府、朝堂及军中。

    这个另类体系壮大以后,自然不能再随旁支子弟胡乱折腾,于是,各大家族都将这股庞大的力量按照地域划分成数块,然后精心挑选出修为不错而又有管理才能的子弟主持一方,为家族效命。

    赵六爷就是被家族从数万子弟中精心出来,令其主持常山赵氏在整个江南地区的利益,可见他的能力有多强!

    在表面上,赵六爷只是某个商号在扬州的大掌柜,属于大唐最低贱的商人身份,就连“田舍奴”都不如。

    就连赵不凡都认为他这位同族兄弟只是一个学艺不成从而被家族放弃、只能去经商替家族赚钱的“废物”,从而名正言顺地对其吆三喝四。

    可赵不凡又哪里知道,就在他上蹿下跳四处奔波为窈娘解除牢狱之灾的时候,家主赵柔伊竟然动用珍禽雪雕飞越数千里地给赵六爷发来了密令?

    赵六爷看罢密令之后,知道事情极为严重和紧急,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和延误。

    至于其中的缘由,素来知道分寸的赵六爷想都没有想,就立即着手付诸行动。

    他第一时间就将扬州城中那些隐藏的力量纠集起来,分成了两拨,一拨好手前往龙山保护赵无敌的家人,另一拨则留在城中待命。

    不仅如此,他还向周边各地发出了多道指令,调集一部分人手赶来扬州,其余的则严阵以待,随时听候调遣。

    甚至,他还联系了海上力量,以防不时之需,以免事到临头,手忙脚乱。

    他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做事之前总是多番谋划,将每一个细节都计算清楚,不允许出现一点点瑕疵。

    随着赵十九娘三姐妹前来的本就有近十人,而此番又有二十余人携带着大批物资前来,破败的茅屋前一下子聚集了差不多三十来人、十多辆马车以及二十余匹好马,好在这里本是一道山坡,沙土中混杂着岩石,无法进行耕种,因此有大片的空地,倒也不至于拥挤。

    由于天色将晚,已经来不及翻修茅屋,众人将几顶大帐篷搭建起来以后,将大量的物资搬进了帐篷,便将马车聚拢在一起,卸下了拉车的驽马,并将驽马和骑乘的好马安置妥当,随即又拿出一些小号帐篷在茅屋外围随便找一处空地搭设完备。

    近三十号人,看这架势是不打算走了,让丫丫不由得好奇起来,问道:“那个谁问你呢,看什么看,你们这么多人都留在这里,带了足够的粮食了吗?”

    被丫丫点到的也是一个常山赵氏旁支子弟,但却因为血脉相隔较远,习武的天赋有限,自然不入丫丫的法眼,从而根本就叫不出他的名字。

    此人虽习武不行,但却擅长驭人之道,是赵六爷的左膀右臂,如今被赵六爷委以重任,带领这批好手守护着窈娘和鸢儿。

    他见丫丫嫌人多,也不好和她计较,不过,心中却暗道:“我的姑奶奶,这就人多了?你可知道,这四周还隐藏着多少好手?”

第320章 小人物() 
赵六爷的大名叫做赵千刃,单看名字很可能让人以为这是一个满脸虬髯、性格怪异、粗俗豪迈的江湖客,一言不合就会拔刀相向,拼个你死我活。

    这也不怪人家这么想,千刃,那就是一千把刀子,好好的人整天把一千把刀子挂在嘴上,顶在头上,能是个好鸟吗?

    虽说人如其名,可这句话对赵六爷来说可不合适。而名字是老爹取的,当时尚在襁褓中的赵六爷又能有什么办法?待到年岁稍长,读了一些诗书以后知道了自己名字的含义,可却已是木已成舟,无法改变。

    隐世家族尊崇的是古礼,对孝道极为讲究和看重,父祖给儿孙取名本就是天经地义,而且,还不能说取,应该称之为赐名。

    若是赵六爷嫌自己名字不好听,从而擅自改名,那就是大不孝,是数典忘祖,将被逐出家门和族谱除名。

    改个名字,其结果却如此恐怖,试问谁还会干?

    赵六爷性子沉稳,遇事总是不慌不忙,且对人十分和善,总是一副很好说话的佛陀相,仿佛从不知生气是什么滋味。

    而且,他本就是一个将家族的利益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要重要一万倍的人,家族的利益高于一切,只要是为了家族,什么都可以抛弃。

    因此,他对家主的命令从来都是无条件的执行,绝不会讨价还价,也不会刨根问底弄个清楚明白。

    他之所以将整个江南地区的诸多事宜打理得顺顺当当、清楚明白,从来不曾出过纰漏,是因为他是个讲规矩的人。

    他赵千刃只不过是是家族的一个旁支子弟,因得到家主和长老们的器重,从而从数万同族中脱颖而出,得以支持一方事物。

    他的一切都来自于家主和诸位长老,一旦失去了家主等人的支持,立马就会被打回原形,失去现有的一切,成为一个家族的弃子。

    荣耀从来都是和责任并存,要想获得别人的尊敬和家族的认可,从而在家族的大事记中刻下名字,就要有相应的付出。

    因此,赵六爷将诸葛武侯当作偶像,更是以对家族的莫大功勋求得老家主亲笔书写了八个大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今番,他接到赵不凡的托付以后,本就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调动的人手和拨付的物资,都远远超出了家族对一个失散多年的旁支子弟的标准。

    他对赵无敌一点都不熟悉,就连名字都不曾听说,而常山赵氏自子龙公以来,已传承数百年时间,早就繁衍出数不清楚的支系,遗失个一家两家的实属正常不过的事情。

    赵无敌无名,但有赵不凡亲自出面,赵六爷也不能不给面子。本来以赵不凡在家族中的身份和席位,还不足以让赵六爷如此重视,不过,自从赵不凡被家族委派前去太平公主府做了侍卫长,作为补偿,家主也相对给了他一定的特权,从而让赵六爷也不得不慎重对待。

    赵不凡托付在前,紧接着家主的密令随之而来,赵六爷权衡再三,不敢大意,因此本着万无一失的态度,将他的左膀右臂给派到月落湖畔,亲自担负守护赵无敌家人的重任。

    被赵六爷派到月落湖的人,也是一名常山赵氏的子弟,同样是旁支,但相对而言却只是旁枝末节,无法同赵不凡这样的紧靠着主干的粗枝相提并论,因此,家族中人大多不相识,丫丫不知道他的名字也就不足为奇。

    此人名叫赵苟,一丝不苟的“苟”,纵观其人性情和行事风格可谓是人如其名,办起事来是一丝不苟,且作风低调,嘴巴也很牢靠,不该问的绝不会打听,不敢做的也绝不会去尝试,因此颇得赵六爷的赏识和器重。

    赵苟年纪差不多已有四十余岁,两鬓也丛生了许多白发,可他的辈分却小得可怜,论起来还得管丫丫叫姑姑。

    他个子不高不矮,身材也不胖不瘦,一张脸略呈方形,下巴很宽,五官也没什么特色,但却也没什么明显的缺陷,总之给人一种平常的感觉,属于那个扔在大街上,立马淹没在人流中,不注意都找不出来的角色。

    一个面相普通,身形也普通的人,看上去显得忠厚实诚且有些木讷,可你若是仔细观察,就会看到那一双眼睛很不简单,目光内敛,看似木讷,但眼底深处却孕育着精光,略一扫射,凌厉逼人,仿佛世间的一切都无所遁形。

    这是一个看似忠厚木讷实则精明干练的人,且擅长分析人心之道,也就是通常说的察言观色。在与人打交道的时候好“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见着神仙和神话”。

    一个家族和一个朝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没什么多大差别,无非就是大与小的区分。

    一个朝廷,若满朝文武都是魏征那样的硬骨头,屁大点的事儿都要吹胡子瞪眼叽叽歪歪老半天,也没法维持帝国的运行。

    家族同样如此,也不能人人都是义薄云天的豪侠和正人君子。那样的家族根本就无法在这个人世间长存,必须有一些善于变通的“小人”,方才不动声色间化解大大小小的危机,甚至提前将对家族有敌意的势力斩尽杀绝。

    这些人就是所谓干脏活的,他们通常都是籍籍无名之辈,一辈子都行走在水面下,难以以光鲜亮丽的外表示人。

    赵苟就是一个干脏活的人,且已经干了好多年,从来都无怨无悔。

    赵苟见丫丫动问,立马趋前两步,弯着腰,低着头,对丫丫先行了个礼,谦恭地回话:“回姑姑的话,六叔听闻叔祖一家的情况,心中甚为愧疚和不安,一日都不敢耽搁,特命小侄带领相关匠人和所需材料前来,且只给了五日之期限,以免寒流来袭,让祖奶奶和小姑奶奶受苦。”

    “哦,六哥考虑的很是周到,那你就忙吧!”丫丫年纪还小,且天真无邪,生性好动,不喜约束,哪里懂得这些零零散散的事情?

    见赵苟说的似乎也有道理,那就听之任之,随他而去。

    可转眼间,丫丫眉头一蹙,大眼睛瞪得溜圆,似乎又想起了什么重要的事情。

第321章 丫丫的要求() 
数十人分散开去,三五一伙,各自寻找空地搭建小帐篷,看其所选的位置,似乎是有意而为,隐隐将三间茅屋围在中间。

    丫丫一时好奇,遂逮住了赵苟问东问西,可赵苟对这个从不问家事且口无遮拦的小姑姑,却不敢和盘托出,告诉他真正的缘故。

    因此,他不痛不痒地挑了一点点能说的回话,话中半真半假,让丫丫挑不出毛病。

    可丫丫眼珠子一转,继而又问道:“那个谁,没看见这天都快黑了吗?本姑娘嗯,是你家祖奶奶和小姑奶奶饿了,还不快点准备餔食,那个要南方的精米蒸的饭,有牛肉更好,没有就多弄些羊肉什么的马马虎虎凑合吧,还有新鲜的青菜和水果

    差不多就这样了,那个谁,这可是你第一次给祖奶奶和小姑奶奶准备食物,要抓住机会,好好表现,可不能掉以轻心、随意糊弄!”

    她随随便便划拉了一番,看其意思还是怕赵苟太过于麻烦,因此大大的打了个折扣,可就是这样,也让赵苟直翻白眼。

    而且,丫丫虽然年幼,但却也不缺急智,你看她刚刚说漏了嘴,随即立马改口,扯着为孝敬窈娘和鸢儿的大旗,还真让赵苟无话可说。

    赵苟此番前来准备的倒也很充分,因为常山赵氏有海上的商队,常年来往于南海,上好的精米并不缺乏。

    此时,稻米在大唐并没有广泛推广,只有在岭南、江南部分地区少量种植,且因为地域和气候的关系,其产量和口感都不是很好。

    而在岭南之南的那些化外小国、甚至是连国都没有建立的土著部落中,却天热生就一种稻米,产量极丰,口感也佳,最为大唐高门大户的喜爱。

    可由于路途遥远,大海之上又极为凶险,每年运到大唐的精米数量有限,大头都进了皇宫之中,剩下的也被一抢而光。

    豪门大宅中化重金抢购的一点精米,平日里哪里舍得食用,只有在祭祀祖先的时候,才舍得拿出来,还得先让祖先享受热气,然后,方才得以分食。

    食少而人多,最后也就是家族中的元老和核心人员能够分享,至于一般子弟只能远远地闻一口,过过眼瘾。

    可对于常山赵氏,尤其是作为海上商路的总舵扬州,那就另当别论了。

    此时,在赵六爷手中就有近三十万旦产自南海的精米,都是常山赵氏海上的船队陆续转运而来的,囤积于扬州,将于今冬明春陆续转运到神都和长安,以供宫中采买和高门大户抢购,好大大的赚一笔。

    这等上好的精米搁在大唐东西二都是人人哄抢的宝贝,可在它的原产地,却并不值什么。往往是几匹娟布就可以换得半船,其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抛除了海上运输的风险以外,其收益之高用暴利都不足以形容。

    而南海不仅出精米,还有堪比黄金的香料,至于珠玉宝石,那更是不值一提,说不定那些土著家的小孩子手中用来砸鸟的石子,就是一颗极好的宝石。

    也正是因为这条海上的商路,为常山赵氏积累了大批的钱财,可以说,单从财富上来说,常山赵氏可称之为天下第一世家,且没有谁能望其项背。

    别的世家并非不眼红,可苦于没有海图,也没有能够驾驭舟船乘风破浪远航万里的大才,经过几番尝试,船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